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1岁前请自己带娃,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12岁前重视孩子心理......
    1岁前请自己带娃,6岁前要对孩子说不,12岁前重视孩子心理......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助的父母,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当他(她)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问题时,有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为什么? 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 一、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 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 我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仅因母亲对儿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2岁的儿子自杀。 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居然跳楼。 因迷上网络游戏写了大量网络日记的孩子怕父亲责骂而跳楼,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

  • 喂!你是哪里长大的孩子?
    喂!你是哪里长大的孩子?

    1 儿子最近很喜欢听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比听绘本故事还要认真很多倍。 “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小伙伴去抓螃蟹,大的螃蟹有手掌那么大,当然也有螃蟹宝宝,只有指甲那么大呢。” “那你们在哪里抓?” “在河里呀!还有一些人在山上的小溪抓红色的小螃蟹。” “我也想去抓。”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啦!你看上次我们回老家。那条河已经被淘沙的人掏空了。” 回不去的童年,却有美美的回忆。 孩子每次像听传说一样。 其实那时候,我还抓过满满的一瓶萤火虫。 去捞小鱼小虾给自己改善伙食。 放养过鹅,养过蚕宝宝 一群孩子在秋天收割后的稻田里堆稻草垛。 …… 那些很简单的日子,现在的孩子反而过不到。 不能说这是一种遗憾。

  •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特别是第3种!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特别是第3种!

    人的一生中需要很多的朋友,有的朋友适合深交,有的朋友只需泛泛而交,有的朋友却不值得交,这些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深有体会。确实,一个很好很铁的朋友可以在危急关头拉你一把雪中送炭帮你度过难关,一个很坏很有心机的朋友也可能落井下石在暗地里搞些小动作推你一把。但是在这个世上,人有千千万万种,为了防止孩子交友不慎或者交到不好的朋友,父母应该帮孩子擦亮双眼:如果遇到下面的这6种人,千万不要和他们做朋友,因为他们不值得! 01 自以为是的人 你帮我一下嘛,反正你也不忙吧;上次你借给我的那个游戏机啊……哦,被我弄坏了。反正你这么有钱,再买一个呗~ 这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让着他,他觉得你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懂人情来往,你对他好,他也心安理得的受着,但你指望他有所反应和感谢,简直不可能。

  •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大概在一个月以前,我去参加一个亲子教育沙龙活动。活动中有这么一个环节,要求大家做自我介绍,说明前来学习的原因。 当话筒递到一位优雅的40岁左右的女士手上,她说她是一位17岁男孩的妈妈,话没说完,突然开始哭泣起来。“我家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非常听话非常乖,成绩一直班级前几名,一直是我的骄傲,可是到了高中,他现在厌学了,行为叛逆,成绩一落千丈,他的反差让我崩溃,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我希望来向大家请教我的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转变。” 那天在参加完活动后,我心里非常难受。因为这不是个案,还有许多家庭都经历过孩子的突变,家长手足无措,失望无助。 可是,却没有人想一想,我们的孩子真的是突然变得叛逆和不听话吗? 什么是心理控制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孩子不乖,不懂事,不理解大人。但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

  • 孩子的阅读黄金期要掌握这些技巧!
    孩子的阅读黄金期要掌握这些技巧!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阅读技巧,那么你知道在阅读当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吗?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前苏联知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所有未经世事的孩子都像一块璞玉,等着人们去一一打磨。但是在培养孩子这一块,许多家长可能没有时间去细细教导,或者又怕自己用错了方法适得其反。 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就相当于一位优秀的教导者,给孩子带来光明与力量!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 孩子的世界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个好的榜样,会影响他一生的言行; 阅读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扩散性思维; …… 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

  • “左撇子”的孩子更聪明吗?
    “左撇子”的孩子更聪明吗?

    从小都听说过,习惯用左手的孩子更聪明,因为很多名人都是“左撇子”,但事实上,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根据“左脑管右手,右脑管左手”的逻辑,不少人都认为,“左撇子”的人会右脑更加发达,而更聪明,但是惯用左右手,很大比例下是由遗传因素和先天脑部基因决定。 左撇子宝宝更聪明? 其实从生活习惯来说,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是大部分人采取用右手作为习惯用手,在医学角度来说,也没有研究表明“左撇子”比“右撇子”更聪明。 但是根据相关心理研究学家研究证明,常用左手的孩子会更加聪明,但是这个聪明指的是某些领域相对比较领先于惯用右手的孩子,因为大脑的左右脑负责的区域不同,而左撇子形成,与遗传基因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对于用那只手更聪明,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就存在争议,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系统工作的场所,并非是惯用手有影响的,简单来说,

  • ”妈妈,我爱上了生病了“
    ”妈妈,我爱上了生病了“

    儿子生病了。 一开始只是普通的感冒,我们没有太在意,以为吃两包药就好了。后来发展成支气管炎,我们以为是寻常病,就带他去做理疗。 大概是他体质弱,治疗中又感染上今冬集中爆发的乙型流感病毒,连续两天夜里烧到40度。 不退的高烧,让孩子烧成一个浑身发烫还怕冷的小火炉,不想吃饭不想动弹不想说话,软绵绵地躺在我怀里一动不动,一改往日调皮好动、活泼话痨的个性。 我们请了假,放下工作,带他到医院化验拍片,排队治疗,取药输液。 我不再刷手机跟热点写文章,先生不再打电脑玩游戏赚金币。我们陪在儿子身边,一边祈祷他赶紧好起来,一边和他说我们小时候打针吃药看病的旧事。 儿子想吃锅盔,先生顶着寒风跑了大半个城市,去老城老巷一家老字号买回来。儿子想下象棋,不怎么会下棋的我,也硬着头皮耐心地陪他下。 儿子带病完成作业,虽然字写得有

  • “我来吧”这三个字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我来吧”这三个字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当孩子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能对孩子说出“我来吧”?常对孩子说“我来吧”是否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我来吧”会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家长的一点细微改变 就能重塑孩子的个性 甚至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 在咖啡馆和朋友聊天,这时身边来了一位带着孙子的老人,孙子大概四五岁。 本来我并没有注意他们,和朋友聊着聊着,听见隔壁桌的小男孩提高了声音,不高兴地说:“我自己来!” 我这才注意观察了一阵,原来大概是老人刚给孙子买了一套迷你拼插积木,看盒子的图片,应该可以组装成一辆小坦克。 孩子正迫不及待地拆袋玩,而老人则一个劲在旁边指导孩子: 你应该先把不同颜色的积木分类……哎呀不对,我帮你……你看看图,应该是这个…… 到底是孩子玩还是老人玩嘛。老人如此“热心帮忙”,难怪孩子不开心。

  • 留下了童年创伤!别做“糊涂”爸妈,委屈了孩子
    留下了童年创伤!别做“糊涂”爸妈,委屈了孩子

    孩子慢慢长大,送进幼儿园,步入小学,难免妈妈会偶尔碰到别的小朋友的家长来告状,说自己的孩子把别的小朋友欺负了,这个时候,妈妈该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为了显示他是教育孩子,只要有家长来告状,他得当着那家长的面把自己孩子揍一顿,你看,我教育了,我当着你的面揍他了,要不我不打他,你不说我不教育他么。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孩子打架其实也有前因后果,可能最后一下看到的是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给打了,可能流血了,但是可能前面那个孩子不知道招了他多少回了,最后把他惹急可能还手了,他这个肯定是有个过程的。所以孩子可能也很委屈,然后本来在这个打架过程中,他就是委屈的,那又被别人告状了,然后父母还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打了一顿,而且孩子这种创伤会留

  • 你的妥协,往往会让孩子变得“欺软怕硬”!
    你的妥协,往往会让孩子变得“欺软怕硬”!

    今天我们谈一谈,为什么有的孩子“欺软怕硬”。 我遇到一位妈妈跟我说,感觉自己和5岁的儿子沟通一直有问题。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儿子发火,可儿子的脾气也很大,一点不输给妈妈。 比如早上洗脸,只要自己不高兴,明明能自己来,偏要妈妈帮忙,不然就倔着不洗。 可更多的时候,总是妈妈先提高嗓门,但最后总会被儿子压制住,孩子急了甚至会骂人。 但一到了外面,他又像变了一个人,小心翼翼。 比如想玩滑梯,看到别人在玩就不敢上前;上幼儿园以来从不主动回答老师问题;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人家骂他,他就站在那,没一点反抗。 更让人生气的是有一回在商场门口,遇到几个男孩在打架,跟他也没什么关系,结果他“哇”一声就哭了出来。妈妈很失望,觉得一个男孩子怎么这么怕事,将来怎么办?!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慢慢发现,这是一位不太会控制情绪,但

  • 这些话,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威力太大,会深深地伤害孩子
    这些话,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威力太大,会深深地伤害孩子

    我们都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来自身边最亲的人的评价,小的时候,不认识自己,关于评价,特别在意,好的评价或坏的评价,但孩子们更喜欢好的评价。 别人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接收不同的评价,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从心里学的角度来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往积极的方向前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偏见,总是说一些负面的话,孩子就很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比如父母常常说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做不好”“你说话怎么不过脑子” 孩子写作业写错了,就说“你真笨,上课都干嘛了,怎么什么都不会” 孩子说话天真,就说“你怎么说话不过脑子”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说“你真笨,考成这样,以后什么都做不了” 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就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总是挨打” 面对父母的指责,孩子在

  • 养儿子,请允许他打架!
    养儿子,请允许他打架!

    儿子和小朋友正在沙滩上玩,突然打起来了。仔细一看,自己的儿子手里举着装满了沙子的玩具小铲子…… 这种时候,您要怎么做呢? 您会生气地跑到前面,说:“住手,你要干什么?” 怎么会呢?您才不会这么粗鲁,我失敬了。 这时候,您会走到孩子身边,轻轻地按住小铲子,和孩子说:“怎么能拿这个东西乱挥一气呢?如果用这个东西打了小朋友,小朋友多可怜呀。还有,如果这些沙子进了小朋友的眼睛里,又会怎么样,你想过没有?你好好想想吧。”您会这样教育孩子吗? 很遗憾,上面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也不说,静观其变。 其结果是正如您所预料的,您的儿子打了小朋友,那个孩子浑身都是沙子,大哭起来。可这时过去劝架还不是时候。请您静观其变。 您的儿子把大哭的孩子推了一个趔趄,可他使出全身力气,把您的儿子推倒了,还

  • 当世界没了熊孩子,还是件好事情吗?!
    当世界没了熊孩子,还是件好事情吗?!

    小孩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吗 朵朵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除了担心在幼儿园的吃喝拉撒睡,更担心的是那些熊孩子。 熊孩子有多讨厌,想必做父母的都有一大堆槽要吐。 但世界真没了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件好事。 我讨厌熊孩子,更讨厌不作为的父母 忙碌的7月结束,我又重回超人妈妈状态,于是乎独自带朵朵上早教。 朵朵属马,对与马有关的一切她都爱到极致,尤其钟爱那床小马图案的被子,但我总不能带着被子上早教吧? 在征得她同意的前提下,就带着小马宝莉毛绒公仔欣然前往。 在早教中心,有个和朵朵同属相的小姐姐,同样喜欢马,跟着朵朵走来走去,就算朵朵上厕所,她也跟着。 我试探性的问朵朵是否可以分享自己的玩具,她坚决反对,于是,我不再强求。 我能感受到小姐姐对于小马宝莉的喜爱,因此我怕朵朵的

  • 只有焦虑的父母,没有完美的爸妈
    只有焦虑的父母,没有完美的爸妈

    前一阵子,《欢乐颂》屡屡刷屏,占据了大家夜生活的黄金时段。为什么这部电视剧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因为真实。 不止一位宝爸或宝妈抱怨过:当了妈妈/爸爸后,我特别焦虑,别人带娃得心应手,我怎么就不行,每天压力好大! 放心吧,几乎没有一个当爸妈的不焦虑。 常年驻扎在妈妈群里我们发现,每个群组里都有安迪般一丝不苟的妈妈、樊胜美一样事事操心的妈妈、强势如曲筱绡般的霸道妈妈、天真像邱莹莹似的慌乱妈妈和稳扎稳打如关关一样的妈妈。 安迪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一丝不苟,也为孩子制订最好的“童年计划”; 樊胜美督促孩子用功学习,不放弃任何让孩子受锻炼、变优秀的机会; 曲筱绡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能用钱解决的教育问题,通通不是问题; 邱

  • 为了孩子将来使用毫无压力的节约法,从现在开始聪明储蓄
    为了孩子将来使用毫无压力的节约法,从现在开始聪明储蓄

    给这样想的妈妈们⋯⋯推荐的就是这次要介绍【毫无压力节约法】 毫无压力节约法① 基本上是先拿出来储蓄! 对于享受人生的我来说不适合⋯⋯ 想要和平常一样开心的生活,对于这样想的读者朋友,推荐的是节约生活基本中的基本,那就是【先拿出来储蓄】 从生活费中,决定好金额后就存到储蓄专用户头,这样简单的方法,效果绝佳◎ 特别是对于钱有多少就用多少,这类型的女性非常推荐。 如果先把储蓄的部份拿出来的话,例如减少浪费的咖啡厅支出⋯⋯等,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另外也可以试着把信用卡放在家或是尽量减少钱包裡放的现金◎ 以上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习惯之后就能开始存到钱啰! 用这种方法的好处,用已经决定的金额想尽办法灵活运用,开始懂得如何享受低消费。 如此一来还可以得知很多省钱小诀窍和打折情报,也

  • 孩子不懂礼貌?!你得这样教......
    孩子不懂礼貌?!你得这样教......

    在小区里遇到邻居,让孩子叫声阿姨,算是打招呼,孩子却装作没听到,自顾自玩耍;大人和大人在说话,孩子时不时打断一下…..很多的父母在遭遇这些问题时,都会觉得,是自己家的孩子没有礼貌,一般会制止孩子的行为,甚至还会责怪孩子。 但事实上,孩子的这些行为不是孩子没有礼貌,而是家长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往往忽视了给孩子讲一讲什么是礼貌的行为、应该怎么做,除了语言上的说教,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也要身体力行:自己能热情、友好的和周围人寒暄聊天,孩子自然也会学的有模有样;平时要耐心倾听孩子说话,不急躁、不捣乱、不打断;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被孩子影响,我们可以先停下来,看着孩子,等他说完话以后再告诉他“我清楚了你要说的话,但下次可不可以不打扰大人的谈话,等别人说话再过来说,这才是有礼貌的行为。” 帮孩子明确了什么是“礼貌”以后,我们还要贯彻好“礼貌”行为。 比

  • 国际教育展引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潮
    国际教育展引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潮

    国际教育展引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潮 决赛将于11月27日在广州国际教育展精彩呈现 作为2015年国际教育展的品牌活动,“我要去创业”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将于11月27日与广州国际教育展同期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精彩呈现。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会展频道、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承办,全省各高校、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协办,是教育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大赛围绕“‘互联网+’成就梦想 创新创业开辟未来”的主题,旨在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开发潜能、展现才华、挑战自我、追求梦想的舞台,通过广州国际教育展的优质对接平台,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寻获投资资金。

  • 爸爸妈妈能相互替代吗
    爸爸妈妈能相互替代吗

    好久前的《爸爸去哪儿2》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有人问黄多多: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黄多多发脾气了。很多人在网上谴责,说黄多多没礼貌之类的,竟然在镜头前发脾气。 我想说,“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很低阶的。黄多多那个时候八岁,这个年龄已经能分辨出这种问题的无聊意味了。倒是该想想提问者问这个问题的居心在哪里?让观众看她在爸爸妈妈之间犹疑不定地选择的样子,萌一脸?显然达不到目的,她都八岁了。 我想,可能电视台的人也没有花什么心思去找问题,随手就把逗小孩的问题拿出来了。这个问题太普遍了,我猜大部分的孩子都被这么问过。 为了防止有人这么问我儿子,我早早给了他答案。我说,如果有人问你,你要说,爸爸妈妈是同样重要,互相不可替代的。 确实是,男人女人虽然表面上都是人类,但内心里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男人,女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孩子的成长需

  • 一个好习惯受益终生,培养起来并不难!
    一个好习惯受益终生,培养起来并不难!

    有家长提问说自己的儿子3岁半,在家里的一些生活习惯、各方面的礼仪习惯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现在上幼儿园了,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专家解答 习惯培养是很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在幼儿阶段要多培养一些生活习惯,小学要培养品德习惯,中学培养一种智慧型的习惯。比如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洗手就不能吃饭;拿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要从一个习惯培养开始,要求简单,容易做到,做到了有奖励。关于习惯的培养,我们做了10 年的研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总结为6 个步骤: 1. 提高认识 越被认同,养成好习惯的决心就越大,孩子会觉得我需要,我快乐,我能行,就会愿意去做。 2. 树立榜样 要有身边的榜样,偶像都可以,孩子愿意向他学。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篮球明星乔丹,他妈妈就和他一块儿看比赛,搜集了很多乔丹的故事,让他刮目相看

  • 随意处置孩子的那些“小玩意”,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随意处置孩子的那些“小玩意”,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孩子们总是有自己特别心仪的一些小玩意。 你是怎么对待它们的呢? 我发现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总是会带一些小东西回来。 有时候是自己做的手工,有时候是老师奖励的小玩具。 而有时候是额头上贴的小贴纸。 每次都见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特别是贴纸迟迟不愿意揭下来。 有一天晚上,我给他洗头发的时候,发现额头前的几根头发被贴纸粘住了。 我顺势一揭,刚想把它直接扔水池得了。 但转念一想,得问问他呢,因为毕竟是老师给的奖励呀。 “这个小贴纸你还要么?” “要啊!” “那好,我给你放这边上,等会你记得收好呀!” 孩子连忙答应。 幸好我没有自作主张地把他的这个小玩意丢掉。 很多父母,总是觉得孩子的那些小玩意是无关紧要不值钱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