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也说:“故治天下之大本... 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 而从自己的兄弟姐妹那里, 可以学会如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真正做到, 实践出真知。 瑞典教育家哈巴特也说过: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 从爸爸那里,娃娃们学会 坦荡的心胸, 能淡然面对外界一切蹂躏...... 每个娃, 都有独立面对外面世界的那一天...... 经过家庭教育备战的娃, 我们会发现,开始的担心, 其实,是多余
正确领导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 当然,与青少年相比,幼儿的科学教育重点并不在于教授科学原理,而是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从而培养其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倾听。当孩子问到“为什么我不能像蝗虫那样把草当作粮食”,“眼泪是从哪儿来的”,“蜘蛛怎么会吐出这么多丝”等问题时,你能马上作答当然好,但如果你自己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那么最好直率地承认你也不知道,然后肯定孩子的提问,并和孩子一起,通过请教专家、查阅图书来得到解答。 鼓励探索。不少孩子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位母亲曾看见她3岁的女儿向厨房的地板上掷鸡蛋,并天真地发问:“这些蛋为什么不能像乒乓球那样弹起来呢?”在大人们听来,这似乎十分荒唐,但有心的家长就应该发现:
老人带孩子的辛苦我们都知道,但是也绝对不能把孩子交给这几种老人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教孩子说谎看到童童下巴粘有巧克力,妈妈问“你吃巧克力了吗?”,童童乖乖的回答“吃了”。“跟你说了不要告诉妈妈,怎么不听话呢!”奶奶呵斥道。这种情况多了,孩子就能学会察言观色,懂得向爸爸妈妈选择性坦白,甚至撒谎。知道爸爸妈妈不允许的事情转而向爷爷奶奶寻求帮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是没有责任感的人,凡事避重就轻,不懂得担当。 2.不重视对孩子的承诺“奶奶明天带你去动物园”“爷爷明天给你买冰棍”可是第二天没有冰棍也没有动物园。老人总是觉得孩子还小转眼就忘了,但孩子是有自尊的,被骗的次数多了,就会养成总是怀疑别人的习惯,同时也会成为一个不守承诺的人。 3.跟孩子抢着做事“童童在幼儿园开心吗?”“童童和小朋友玩的很开心”“童童帮妈妈拿一下小板凳”“孩子那么小,我来吧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有孤僻、任性等性格特点,针对单亲孩子的这些特点,单亲家庭的教育很重要,单亲家庭教育最容易陷进去的3个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误区之二: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
1.不要孩子“要”就一定“给” 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会毫无节制地给孩子买好多东西。或者孩子要求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比如玩具、游戏机、电子产品等等。但是一些孩子非常粗心,根本不会好好珍惜使用他们的物品。他们潜意识里知道如果他们弄坏了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就会立即给买一个新的,而自己也不需要去承担什么后果。不管价钱多少,父母一定不要无止境的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孩子需要明白物品的价值,珍惜使用。 2.不要让孩子参加有潜在危险的活动 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是无止境的,如果孩子参加的活动是有趣且有意义的,那对孩子有着很大的益处,但是如果孩子想去参加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那父母一定要出言阻止,从而来保护孩子的安全。当然,孩子的叛逆和天真,会给父母很多压力,我们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接受自己的建议。 3.不要让孩子看不适龄的电影
“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无法在座椅上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总要经历固执,淘气,自我中心等阶段,这是成长的必需。 但父母很容易因此对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 建议:在你忍不住要责备孩子时,请用一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句子来开头,如“我知道你不高兴,但这样的事情总是难免要发生的。” “别跑,会摔跤的”诸如此类的警告 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打击。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孩子也会慢慢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 建议:更好的说法,如“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这样具体的指导。 &ld
这就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 重要选择标准之一! 弥补孩子的不足, 而不是去选孩子喜欢的! 收到一位妈妈的消息 ▼ 我正准备回复她, 又来了一条 ▼ 这就是很多父母的焦虑, 孩子如果不是捧着书本写作业, 就忧心忡忡, 没有按照自己理想的节奏去走, 就各种焦虑。 当家长的, 都巴不得培养出十全十美的孩子 ▼ 尽管,我们自己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 但依然阻止不了我们让孩子完美的决心! ▼ 以致于,眼睛里只有孩
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突然对我说,活着真没有意思 儿子念小学四年级时,我把他从山东带到了北京。刚到北京那阵,我的工作很忙,梳理新的人际关系,经常加班出差。我请了保姆帮我照顾孩子,物质上也几乎给了儿子最好的保障,玩具、课外书、零用钱,别的孩子有的,他都不少。但我每次回家时,还是看到儿子脸上的落寞,有时,他会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轻声哭起来。我只是简单地程序化地安慰他一下,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没有深究他性格变化的原因。 他在本来就有优越感的北京孩子中显得愈发的自卑和沉默。突然有一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人活着真的很没有意思,人活着到底是要干什么的,我觉得我有些厌倦生命了。"儿子说得很认真,眼睛里含着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和不满。 我一时房住了,一个12岁的孩子怎么能说出这句话。这
本月,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对青少年上网的研究,发现53%的青少年13至17岁之间会在网上交新朋友。20%的人已经见过这些新朋友。 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更喜欢虚拟上网(61%对52%),而且年龄越大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存在的虚拟朋友。在接受调查的13到14岁的青少年中,有一半承认至少有一个虚拟的友谊。女孩更有可能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如facebook或Instagram找到这些朋友,而男孩通过在线游戏网站交友。 所有这些让我想问:什么跟什么? 作为一个妈妈,我发现所有的这些数据令人担忧的一点。我看一些电视新闻揭示了我们的孩子的网络漏洞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的,肮脏的,胡子拉碴的男人假装自己是青少年。 皮尤研究中心说,“是啊,并非如此。” 我退了步,想了想,虽然。然后,我拿出一支笔和纸,切断了我与通过社会媒体联系的人。 三分之一的人我认为“
希望下面的几条原则,能让你给孩子的规矩不白立。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但有时父母费尽心思立的规矩,在没有父母的干涉下孩子很难遵守,即便遵守了也只是一时。然而,总有一些没有副作用的技巧,能让孩子尊重你设立的规矩并开心的遵守下去。 1. 明确订立哪些规矩是必要且重要的在出门的时候,你责怪孩子没有穿好鞋,可平时都是你帮他穿。这时责怪孩子只会让你烦躁,更让孩子沮丧。你应该这样做:先列出三个相对重要的规矩:如自己刷牙(穿衣、吃饭)、饭后帮忙收拾碗筷、未经父母允许,不能吃别人给的东西,然后循序渐进。 2.向孩子解释立这些规矩背后的原因如果直接和孩子说:“要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他并不会有什么概念。你应该这样做:尽量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设立此项规矩的原因及重要性,孩子才会更乐意遵守。规矩最终是为了加强孩子的家庭价值观,培养优秀的品质。 3.
扔东西 【婴语解读】 6~8个月的宝宝开始有扔东西的行为了,无论抓起什么都扔,乐此不疲。许多家长认为是宝宝太调皮了,其实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于宝宝的智力和心理成长都有好处。 【婴语故事】 我1岁了,妈妈说我最近特别喜欢扔东西,一点儿也不听话。妈妈一点儿也不懂得,我这是在探索呢!看,妈妈喂我吃饭,我喜欢把勺子扔到地上,看到勺子从我手上到地上的过程我知道勺子和我的手是分开的。我很醉心这个分开的过程,于是我找一切机会去实践这个分开的过程。在桌子上,我能拿到什么就把拿到的东西扔到地上,牛奶喝完了,我就把奶瓶扔到地上……我是在“征服”我能涉及到的任何地方。妈妈,你了解了吗? 【金领冠专家点评】 当宝宝在无意中把手中的东西扔出去的时候,他会异常兴奋,认为自己又多了一项本领,因
这时候,家长如果不细心,忽略孩子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对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委屈,引导孩子表达出来,千万不要用讲道理压抑孩子的情绪。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讲道理”的错误,其实那些道理对孩子的表达有压制作用,孩子会觉得自己本来应该那样做,而不应该这样做,于是更加觉得自己错了。其实如果换位思考,成人遇到这样的事也难免处理不好,也可能犯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还小,即使做得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长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讲“你本来应该那样做”或者“你以后应该那样做”。 在情绪处理上,家长尤其要引导孩子表达对这件事的愤怒。愤怒是一种最容易被压制的情绪,而压制愤怒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对学校老师有意见,将来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往往会将孩子对老师
一起来看看: 第一种:离异夫妻 孩子刚满两周岁,娜娜就离婚了。正是学说话和需要父母关爱的成长阶段,夫妻俩离异后,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看得出爷爷奶奶对孩子百般疼爱,同时也看得出孩子身上缺失的父爱与母爱。 现实生活中,一旦提到离婚,大多人的反应都是,哎,孩子遭罪了,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忘记过去,从头开始,但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可能会是孩子终生难以述说的创伤。也许你要说并不是所有的离异夫妻都会带给孩子多大伤害,你说的没错,但这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不自信、焦虑、忧郁、非常缺乏安全感、冷漠、甚至无法好好经营婚姻。 第二种:暴力夫妻 邻居有一对夫妻,吵架时总是大打出手,有时候在半夜都能听到孩子尖锐并让人心痛的哭泣声。 没有一对夫妻是不吵架的,但一定不要用暴力来解决,因为根本解决不了。 幼小的孩子看到父母打架,
孩子教育心得: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孩子教育心得: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教育心得: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孩子教育心得: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孩子教育心得: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
这样的阶段简直太愁人,赶上夏天,还没把孩子放在澡盆里呢,家长已经大汗淋漓的洗了个“汗澡”了。今天,小优就跟各位家长聊聊“如果孩子不爱洗澡”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原因 孩子洗澡的时候大哭大闹,非常不愿意洗澡,这个时候父母必须得弄清楚具体原因。是因为他正玩得高兴,被你强行抱来洗澡?还是洗澡的时候孩子眼睛里进了泡沫?还是洗澡是要上床睡觉的征兆,而孩子还不愿意上床睡觉?一旦你弄清楚了原因,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孩子喜欢上洗澡。 父母做的事情: 1.让洗澡变成有趣的事情 父母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可以使用泡泡浴,或者使用适合孩子专门用的浴液等,这会使洗澡变得很有趣。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玩一些洗澡玩具。在给孩子洗澡前,你可以先让孩子在水中玩一会儿;洗过之后,也要让孩子再玩一会儿。这样孩子在洗澡开始和结束时
一 小派的女儿今年五岁,有一次带女儿参加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时,偶遇了一个以前的同事。小派跟这个同事并不熟悉,仅限见面问好的程度。既然遇到了,小派很热情的邀请同事跟我们一起参加游戏比赛。游戏规则是先进行小组赛,全部小组赛结束后再进行决赛。小组赛第一名的小朋友可以先领一个礼物再进行决赛。 小组赛过程中女儿很专注,我们很顺利的拿到了小组第一。看到女儿领到了小礼物,同事儿子也哭着闹着要女儿手里的礼物。同事规劝无果,转过头对我女儿说:米米,把玩具给弟弟好吗? 女儿摇了摇头。 同事继续说:你看,弟弟都哭了。你比弟弟大,你应该让着弟弟吧。 听了同事的话,我心里很不舒服。女儿为难的看着我。我说米米,这是你努力得到的,你喜欢可以自己留着。 女儿点点头。可同事顿时变脸了,忿忿的说,真没见过这样教孩子的!然后恨恨的拉着哭
幼儿园小班安全睡觉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明白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 、乐意参加歌唱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活动准备: 1 、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午睡行为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 ) 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 2 、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①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②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③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二、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五一,豆豆来我们家住了一天。嘟嘟和豆豆相处得格外融洽,有事没事地拉豆豆一起玩,有事没事地那东西给豆豆吃,有事没事地喊“豆豆”;而豆豆呢,也喜欢逗嘟嘟玩,给嘟嘟做鬼脸,如此互动,俩人自是闹得开心不已。和牛牛一起呢,有时那是形影不离,俩人有说不完的秘密呢,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一般这样的情况,我和伯虎几乎不会介入,让他们自己解决。孩子嘛,有意见有矛盾也是眨眼之间的事,况且是兄弟呢,哈哈! 5月2日,带三个孩子去吃早餐,然后准备去公园溜达一圈。吃早餐的时候,人家见我们领三个孩子,一致觉得这三个孩子是一家的,然后叽里呱啦评论一番,什么厉害呀,什么难养啊之类,等他们感叹完毕,我说:“不是一家的,我们家俩个,另外那个是小叔子家的!”然后,他们又七嘴八舌起来,什么俩儿子也不得了啊之类,而后一个开玩笑说:“是不是当初想要个女儿?还准备再生个女儿吗?” 我说
第一次打骂孩子,是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那时候我工作忙,儿子由老人带,当terrible two 到来时,我没有心理准备。病急乱投医,我也匆忙补看了一些育儿书,结果非但没找到高效的捷径,反而是加重了焦虑。我清晰记得在某一次出差等航班的无聊时刻,被一本书的封面吸引:《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买下此书一口气看完,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我的儿子已经两岁多,他的人生已经毁了大半! 回到家里,我开始依葫芦画瓢给孩子定规矩,熊孩子却屡屡违规,好言相劝不行,便开始用“吼”,刚开始还是挺有效果,吼到50分贝孩子就收手,然后渐渐的下一次要提升到60分贝,80分贝,但孩子也渐渐学会了对我咆哮。 当儿子第100次乱扔玩具时,我狠狠打了他的手心,他开始嚎哭,我心烦意乱把把他关进书房叫他“反省”,儿子胆小怕黑,哭得声嘶力竭,我却铁石心肠不开门。 总之,每一次以吼骂开始的母子
通常形容有了孩子后的生活是这样三个词:尿布、奶粉、哭闹。足以看出孩子发脾气与吃喝拉撒一样,属于每日必修。 是什么因素使得小小孩都心头纠结呢?难道现代人天生不快乐吗?再神通的大人遇上情绪小孩也会无计可施吗?…… 也许在看完本期的特别企划后,你会找到答案;当然,也有可能你的悉心研读会被孩子的间歇性发作打断,那么,赶紧,现学现用! PART1大家谈发飚 什么时候的宝宝最可爱? 睡着的宝宝最可爱,那时他是小天使。醒着的宝宝最麻烦,那时他是小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