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在就餐时不挑食,节约粮食的习惯。 2、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学会在绘画作品中表现人物乐与忧的表情。 3、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进一步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组织一次让幼儿亲自观看农民是怎样辛勤劳动的活动,并让孩子亲自参加一次劳动。 2、农民乐、农民忧挂图。 3、图画纸、铅笔(幼儿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主题 1、播放古诗《悯农》的相关画面。 2、幼儿集体朗诵古诗《悯农》 教师问:这首古诗告诉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幼儿: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出来的粮食不能浪费…
活动目标: 1.认识一种中药材江枳壳。 2.了解中药的种类(水煎中药、中成药),知道它们的作用。 3.了解中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国宝之一。 活动准备: 1.一副煎前的中药、中成药。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江枳壳的形状特征。 (1)鼓励幼儿按顺序观察江枳壳的特点。 你认识图片上的这个植物吗?请你先看看这个植物分为几部分,然后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它的特点。 (2)了解江枳壳的特点。 你能说说刚才你观察到的这个植物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有哪些特点呢? (3)教师总结,并说出这个植物的特点。 这个植物叫江枳壳,是我们江西特有的一种中药。它分为两个部分,有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有特征的动物脚丫。 2、让幼儿感受一下用脚夹东西的感觉。 3、让幼儿练习在不同脚印拼摆的小路上行走,初步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了解小脚的特点和功能。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 了解小脚的特点和用途。 能够用小脚夹住物体,并且能了解一些关于穿袜子、穿鞋子与脚有关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初步了解小脚的形状。 2、图片,(各种动物小脚)。 3、足够的小玩具。 4、一条小脚铺成的道路。 活动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关于小手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再现日常生活情景,体验全家人围坐在锅边吃火锅的欢乐。 2、不断积累目测一部分接着往下数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模拟火锅一个,幼儿自制各种火锅食品,分类放在盘子内。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篮和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境 1、幼儿模拟围坐火锅边(人数不限,可随游戏逐步增加)。 2、了解规则: (1)取放每一品种的数量可由游戏者事先确定。 (2)加菜时锅里同类品种不能超过10个。 (3)篮里的菜必须投放到锅里表示烫熟后才能夹出放进碗里。 (4)必须从自己的篮子里取菜投入锅里,但夹菜时可选锅里的任何品种,不必区别是谁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识别各种火锅菜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2、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患传染病时主动在家隔离治疗。 活动重难点: 重点:简单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难点: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能够做到患传染病时主动在家隔离治疗。 活动准备: 1、大眼睛胸饰两个;红色颜料 2、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出示课件图片。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师:图上画的是医院,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洗澡和换尿布的时刻是你开始教你孩子认识身体部位的最佳时机。当孩子5~6个月大的时候,许多父母在教孩子认识身体部位时常常会玩这样的游戏:“这儿是你的鼻子,这儿是你的肚子,这儿是你的膝盖,这儿是你的脚趾。”除了教这些身体部位的名称之外,父母或许会漫不经心地给予孩子一些他们乐意称呼性问题的最初的信息。这些父母可能在和他们身体的1/3部位都没有名称的孩子进行沟通,而且这1/3与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同。如果父母们能学着平静而没有畏惧地说:“这儿是你的鼻子,这儿是你的肚子,这儿是你的阴茎或阴部,这儿是你的膝盖,这儿是你的脚趾。”那么这将会多出多少正面的性信息啊!关键是:宝宝正在探究的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有一个名称,妈妈和爸爸都应该说出它们。 父母们常常问我,为什么教给婴儿和学走路的儿童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名称如此重要。他们告诉我,他们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学来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活动准备: 故事《咕咚来了》动画视频,小白兔、狐狸、猴子、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兴趣引入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 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 1、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故事内容。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 3、提问:小白兔听到
活动目标: 1、 初步探索身体上会转动的部位,能够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2、 体验身体滚动的快乐,知道滚动时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 3、 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宽敞、安全的室内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游戏:骨碌碌 引导幼儿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前后环绕,做手部骨碌操: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我和你来做游戏。 2、 请幼儿将食指环绕做一次手指骨碌操。 二、基本部分: 1、 组织幼儿探索身体上会转动的部位。 (1) 谈话:你的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会转动?请幼儿试试。 (2) 教师与幼儿一起尝试转动头、胳膊、腰、脚等部位,随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耳朵特征。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好奇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力。 活动准备: 1、兔子、松鼠、公鸡头饰。 2、PPT课件。 3、儿歌《谁的耳朵长》、欢快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活动: 1、老师和幼儿互相问好。 2、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 3、师:(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中都有哪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谁?(幼儿回答) (2)唱的都是小动物的什么呀?(耳朵) (3)耳朵有什么用呢?试着说说看。(幼儿自由交流) 4、(教师故作神秘)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你们听没听见有
教案一:美丽的花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花瓶形状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卷、粘的形式设计花瓶。 2、感受花图案与线条的美,并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喜欢擦袄做活动,能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 1、剪好的废旧报纸若干 2、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3、教师预先做好的一个花瓶、各种花。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春天来到了,大地万物复苏,树木、小草都发芽了,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儿都开得漂亮极了,老师实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给我们小朋友当礼物呢? 2、教师把各种花朵分给幼儿。 3、那么漂亮的花儿,我们得用一个漂亮的花瓶来陪衬。 (二)教师示范操作 1、我先做好了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挥动彩虹伞锻炼臂部和腰部的肌肉,初步发展孩子的全身协调能力。 2、在欢快的游戏过程中使孩子们对运动产生兴趣,喜欢运动游戏。 3、引发幼儿学习彩虹伞的兴趣。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音乐《黄鹂鸟》 2、彩虹伞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过程 1.以口令引导孩子们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 2.律动操《黄鹂鸟》 3.儿歌形式进行手指练习和简单跑 二、主题部分 1.故事导入:老师引导孩子讲出彩虹的特点,引入彩虹伞的游戏。 2.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孩子发挥想象力自主的玩彩虹伞。 3.游戏开始,孩子们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做拉、跳上彩虹伞
活动目标: 1、认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知道其用途,记住110、119、120三个特殊的号码。 2、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会唱歌的车》PPT 2、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挂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种车辆,讨论:你认识这是什么车吗? (播放PPT1—2,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自由曲线,将汽车开入) 二、认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三种特殊车辆 1、消防车 提问:这是什么车?消防车是干什么的呢?消防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 小结:消防车是救火的车,哪里有火灾哪里就有它。消防车的电话是119。 2、警车 提问:这是什么车?警车是谁开的呢?警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
邻居有个女儿,一岁多,那小女孩每天换一件衣服,每件衣服都是一千块钱以上,裤子鞋子都是几百上千的,都是名牌。没办法,父母有钱,家里就一个女儿,人家说,女儿要富养。 我班一同学有公主病,不准别人说她,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父母不给,她就闹,她爸妈也会惯小孩,一闹就什么都给她。她觉得自己家有钱就特任性,翻白眼,脾气差,成绩班内倒数几名,长大了还要移民新加坡。 这两个家庭明面上是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最多的宠爱,但是这样长大的女孩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估计很难被社会和大家所认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走向这个死胡同。 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养成她宽容善良大方的性格,开阔她的视野,培养她的气质,增加她的内涵。 下边我们来看看日本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从幼儿园开始就注重锻炼身体 一年四季
活动目标: 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 2、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平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 活动重难点: 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 活动过程: 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 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 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 2、介绍本
活动目标: 1、了解舞狮是民间的一种民俗活动,知道它的来历。 2、了解舞狮时的动作结构特点及配乐演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幼儿收集有关舞狮的VCD、图片、资料。 2、舞狮的道具:凳子代替狮子头、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谈话的形式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舞狮,老师、小朋友当狮子头。小狮子们…、我们开始练习了。” 2、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步。 3、热身运动。 (1)听信号走和跑,齐步-走------跑步走 师::“请小
活动目标: 1、初步哦欸样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关于危险物品、危险行为的挂图3幅。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2、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3、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为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觉房、操场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4、小结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交流和动作模仿,感受白天鹅优美的姿态并能用水粉大胆表现。 2、尝试通过天鹅颈部线条的变化表现出白天鹅的多种姿态和生活情趣。 3、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作画,正确使用水粉画材料工具。 活动准备: 1、材料工具:画纸、水粉笔、颜料、调色盘、抹布 2、教具:幻灯片、纸版天鹅、背景音乐 3、经验:幼儿对天鹅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导入,感受天鹅的形态美 水面上有谁?你觉得天鹅美吗? 2、欣赏天鹅的各种姿态,丰富审美经验 (1)欣赏天鹅在水面的各种动态 整体欣赏:这些天鹅在干什么? 细节观察:它的头/颈子/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动作感知: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与人打招呼的?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萌猫小分队是怎么和鸭子、孔雀打招呼的? 故事总结:萌猫小分队的三只小猫在向鸭子、孔雀和儒灵童打招呼时,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手势,闹出了一些笑话。我们平时一般是以挥手、点头向对方问好。小朋友可要记得用合适的手势向其他人问好,这样才不会
《怎么对待爱尿床的孩子》 提前训练如厕有效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生理发展来说,孩子要到两岁到两岁半左右,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运动。 在这之前,父母过早刻意训练,不仅不会帮孩子养成好的如厕习惯,反而可能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如孩子可能逆反或习得父母的焦虑。 甚至,有的孩子从小就可能形成这样的意识:屎尿屁是不干净、不卫生的,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洁癖。 如厕训练不宜过早 因此,父母需要事先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始有效训练: ? 进行如厕训练,最好是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再进行。父母需要有足够耐心,且多以鼓励为主,而不是强迫孩子。 可给孩子准备一个可爱的小便盆,估摸孩子该上厕所了,可鼓励孩子坐在上面玩,等待孩子自然尿出来。当然,平时父母需要经
教案一:《明亮的眼睛》 教学目标: 1、 巩固和加深对眼睛作用的认识,了解会损伤眼睛的不正确做法。 2、知道眼睛受到损害后会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懂得几种保护视力的简单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做眼保健操的视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孩子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学会做眼保健操。 难点: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小礼物,我放在礼物箱内,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集中幼儿注意) 2、游戏《摸摸猜猜》:请幼儿到礼物箱内摸几种玩具。 提问:a、你摸到的玩具是什么形状的? b、是什么颜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