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 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 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 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教案一:《盖新房》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跳跃和跳跃障碍物,发展幼儿下肢耐力。 2、练习持物平衡走和曲线跳跃,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能够与同伴合作盖房,培养幼儿间的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方垫26块、积木盒8个、平衡木、呼啦圈、音乐 活动重点: 练习持物平衡走和曲线跳跃。 活动难点: 跳跃障碍物和持物平衡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准备活动:老师知道小朋友跳《江南style》跳的非常棒,让我们来给老师们展示一下吧。 二、展开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喜欢喜羊羊吗?可是最近大草原上失火了,喜羊羊的房子被烧没了,他想邀请小朋友来帮忙盖新房,小
活动目标: 1、有独立睡觉的愿望 2、懂得抱着玩具睡觉、蒙头睡觉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3、知道睡觉时要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按时睡、按时起。 活动准备: 1、设计“幼儿睡眠状况调查表”一份,事先请家长填写、反馈,教师汇总,以便有目的的组织活动,重点指导。 2、幼儿用书10—11页;多媒体教学资源《卡卡是个男子汉》。 活动过程: 1、玩游戏《天亮了,天黑了》,引起幼儿对睡觉的兴趣。 游戏玩法: 教师说:“太阳公公爬呀爬,爬上山坡看宝宝。”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宝宝起床了!”教师说:“月亮婆婆跳呀跳,跳上树梢看宝宝。”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宝宝睡觉了!” 2、谈话活动:了解幼儿睡觉前都在做什么。 (1)教师提问:晚上睡觉前你喜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4月30日不仅是“五一小长假”,同时,也是一个奇怪的节日——“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的口号是:“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这个特殊的节日是由美国民间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因为节日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就是我们讲的、最直接的惩罚方式“打屁股”,所以也有人将这个节日翻译成“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 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讲“棍棒底下出孝子”,因而大家小时候估计都
因为每天都去的比较晚,或者掐着时间点到达,总是形色匆匆、步履急促,让孩子快、快点。而每次到教室后,孩子要么立即进去听老师讲课,要么就是自己畏首畏尾的从后门进去,钻入自己的位置,紧张的丝毫不敢大声说话,相比那种早起早到的自由、宽松的氛围,孩子当然更愿意早点去了。 于是,经常在幼儿园、少年宫门口,看家长们一手拉娃,一边匆匆赶路的慌张神情,嘴里不断催着快去、快点,快,三步并两步、加小跑,把孩子往教室塞;也有妈妈一手抱着小宝,一边让大宝慢悠悠的晃到教室,即使迟到了,似乎也无关紧要的样子;更有的家长,明知道已经迟到了,依然象蜗牛爬行一样,慢腾、慢腾的一边看手机,后边又跟着同样散漫的娃来学校门口,一点没有紧迫感;还有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带领下,迟到就成了惯性。孩子班级的一个小朋友经常是奶奶送,好多次迎面到教室门口,听她跟老师说孩子晚睡、晚起习惯了,加上吃饭又慢,就容易迟到
活动目标: 1、根据表现金钱豹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的花纹。 2、对线描活动感兴趣,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铅笔、油画棒、8K黄色印尼纸。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并能分辨豹和老虎的区别,观察两种动物的花纹。 3、教师自身经验准备:熟悉上课用的谜语、豹和老虎的特征区别。 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起兴趣。 师:老师讲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个动物。说它是虎它不像,金钱印在黄袄上,站在山上吼一声,吓跑猴子吓跑狼。它是一个非常凶猛的动物,猜出来了吗? 二、幼儿跟画。 1、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 2、一边听故事一边跟画。 (1)跟着老师的手指把金钱豹大大的头、强壮的身体和翘起的尾巴画到纸上去。再画上黑
前两天我去参加同学聚会,女同学A带着7岁的儿子一起来,见面后,大家起立和这对母子俩打招呼,但是孩子只顾着低头玩手机游戏,头都懒得抬。 饭菜上桌后,孩子嚷嚷着要吃肉,A夹完肉,又放了些青菜在孩子的盘子里,没想到孩子不乐意了,把桌子上的盘子碟子全都撸到了地上,动静太大,把楼道里的服务员都吸引了过来。 我们都以为这回A肯定会好好“管教”这个孩子了,没想到她轻描淡写的对着孩子说:“别生气了,不就是吃饭么,要不我带你去吃汉堡?”压根就没提摔东西这事儿。 A走了之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大意就是说,A没把孩子教好。 好父母,从不执着于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 我相信每个为人父母者,都想成为自己内心中的那个“好爸爸”“好妈妈”,但是对于“好”的概念,我们的理解常常过于狭隘。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儿,因为工作地点变动,邻居面临搬家,新家的
活动目标: 1、能在运动中关心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变化。 2、学习记录运动内容,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能初步了解上肢、下肢、全身运动,尝试选择运动的内容和项目。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晨间活动相关经验。 物质准备:幼儿调查问卷:“一周锻炼计划表”;运动员图片。电脑、实物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体验导入,引发思考。 1、出示夹球跳和举水桶包两组运动器械,师:我们一起做运动,每个人都来感受一下你的身体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幼儿自由选择运动器械,做一分钟运动。 二、主动探索,建构经验。 1、分别交流两组运动后不同的感受。 2、帮助幼儿建立上下肢运动的初步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贝壳粘贴和添画的形式组合画面并进行合理的布局。 2、乐意参与贝壳粘贴活动,体验贝壳粘贴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用贝壳粘贴和添画的形式组合画面。 活动难点:创造性地添画及初步学会合理布局。 活动准备: 教师作品、各种贝壳、彩色卡纸、白乳胶、抹布、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贝壳,让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可以怎么玩? 2、请个别幼儿说说贝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二、探索演示,明确操作方法 1、展示教师作品,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让幼儿说说怎样把贝壳固定好并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3、集体空手模拟,提醒粘贴方法。
Q1、男孩,12岁,迷恋电脑游戏和网络小说,对学习反感,该怎么引导? 家长您好!不知道孩子迷恋电脑游戏和网络小说时间上有多久、程度上有多深?如果对网络游戏、小说痴迷程度达到废寝忘食的状态且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建议带孩子找专业的咨询师咨询一下;如果只是喜欢玩电子游戏、看小说,(对学习不感兴趣,但还是会去上课,并没有逃课逃学现象等)但并没有影响到其他社会功能,那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引导下孩子: 首先家长需要思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和小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生活中是否可以找到其他“替代品”转移孩子的关注点。 其次是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营造出学习的氛围,反思家长在电脑游戏、网络小说上的投入时间是不是太多?改变孩子的行为先从自身开始,给孩子树立榜样; 最后考虑一下孩子的学校生活。在学校中,有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他和其他同学相处是否
教案一:小兔子的菜园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有节奏的念白。 2、能有效地理解、记忆歌词,并参与歌表演。 活动准备: 青菜、萝卜、南瓜、毛豆等图片;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 《小兔子的菜园》的伴奏音乐,师幼扮演兔妈妈和兔宝宝,听音乐蹦蹦跳跳进入活动室。 (二)提问导入 小兔子在菜园里种了许多喜欢吃的蔬菜,你们猜猜都有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蔬菜的图片,并有节奏的念白。) (三)学唱歌曲 1、小兔子吃蔬菜,学习歌曲第一段 播放第一段音乐,请幼儿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教师用歌曲中的念白来回答,即按节奏念:有青菜、有萝卜、有南瓜、还有毛豆。
本人985高校在读博士,回首这十几年的求学路,以及自身和同学的经历,颇多感悟。为了方便看,我就以点的形式写出来,不写成长篇大论。 1、小学时代如果能写一手工整的字,具有准确的数学运算能力,OK,完美了。对以后的学业生涯够用了,所以尽量给孩子五彩缤纷的童年吧。 2、小学和中学这十二年的学习内容,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阿基米德啊、牛顿啊、笛卡尔)人类创造以前的东西,思辨性不高,真的不难。 3、如果想要拿诺贝尔奖或者当选两院院士,这个要看天赋和智商,但是学那些几百年以前的东西,考个好的大学,基本和智商无关。和什么有关?情商! 4、学习不好的同学,基本都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能拖到下个学期。 5、勤奋永远是真理吗?!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看你的心用在学习上面的时间是多少。所以看到班上很多拼命学的
幼儿园开学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 活动内容:1、认识新朋友、新环境、新老师、了解幼儿园生活的新变化 2、手工:给弟弟妹妹做礼物 3、与肯德基联手活动:开学总动员 4、互动联谊会 活动目标:1、认识新朋友、新环境、表达对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爱。变化。 2、体验做哥哥姐姐的喜悦之情,表达对弟弟妹妹的关爱。 3、通过互动新颖的活动,体验长大了的快乐,增强互动合作的能力。 活动具体安排: 9月1日 主题活动一:认识新朋友、新环境、新老师、了解幼儿园生活的新变化 7:30--8:30 1、教师热情迎接幼儿 2、自由看看班级环境的变化 3、自主游戏,与同伴自由交谈,联络感情 8:30--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对小兔的情感。 2、培养幼儿在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养成注意卫生、爱惜美术用具的好习惯。 3、在空的位置画出青草,不涂脏小兔,学习画线条小草。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爱护动物,养成注意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让幼儿在规定区域内画青草,学习画线条小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出示画好的小兔,提示要添画小草。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可爱的小兔肚子饿了怎么办呢?幼:给它吃萝卜,吃青草吧。师:好的,我们来给小兔添画许多小草吧。 二、 基本环节:
活动目标: 1、在逐渐熟悉歌曲的过程中,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2、让幼儿了解“山谷回音”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 3、让幼儿体会音乐中强弱(fp)的不同效果。 活动准备: 1、山谷图一张 2、纸箱一个 3、表现回声的Flash 4、歌曲范唱带一盒 活动过程: 1、导入(幼儿在教室外排队,模仿登山)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山上玩,好吗?(音乐起,幼儿用手搭起火车上桥了,进山洞,幼儿开着火车走到座位上,音乐停。) (1)感受回声 师:爬上山顶大声地喊“我登上山顶了!”……喊完之后会怎样呢?(会有回声)(让幼儿头带纸箱,感受回声)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听磁带)你们听到了
近日,一名叫“我要抗议”的14岁网友发帖称,今年过春节一共收到了6900元压岁钱,自己一分钱也没有乱花,准备存起来用作和同学聚会、旅游的开销。但父母要求他将钱全部拿出来“充公”,并表示他们每年春节都会拿出4000多元来给家里或者同事的孩子包压岁钱,今年儿子得的这6900元压岁钱,基本都是还礼钱,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拿出来贴补家用。但孩子却认为压岁钱是自己的,不能用来“充公”。“我要抗议”为了表达对父母这种做法的不满,于是在网上发帖以示抗议。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近五成的家长会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收起来,其中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给压岁钱是“礼尚往来”,孩子的压岁钱应该还回给家长。而网上也流行着“父母帮忙收着压岁钱是史上最大的谎言&rdq
教案一:《物体下落》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感知各种物体在空中都会自由下落。 2、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物体的下落速度跟重量、形状与掉落方向有关,学会做记录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对物体下落的现象产生兴趣及探索欲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每组相同的普通纸两张,大小相同的黑卡纸一张,橡皮泥一盒,积木一块,石头一块,剪刀一把,笔一支,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物体都有下落现象。 (1)教师引导:教师手里拿着一块积木,提问如果松开手会怎么样,教师操作,并用多种方式抛、扔。提问,所有东西都会这样吗?
大班不乱发脾气教案:《不乱发脾气》 活动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3、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 2、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 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 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 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 (二)关键步骤 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 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
教案一:搭好玩的积木 活动目标: 观看情境表演,知道与同伴一起玩桌面玩具时,要有次序地拿放玩具。 活动准备: 1、布袋木偶小猴、小狗各一只。 2、桌面小积木一筐,放在一张桌子的中间。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围成半圆坐好,教师的左右手分别套上小猴、小狗的木偶,藏在身后。 (二)教师操纵木偶情境表演“我们这样玩”。 1、出示小猴、小狗,并互相问好,告诉幼儿:小猴、小狗要一起玩玩具啦,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 2、小猴把放在桌子中间的积木筐拿到自己的面前,小狗说:“把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吧,大家都拿得到。”小猴说:“好的”。就把玩具筐放到了桌子中间。 3、小狗说:“我用积木造房子。先要一块长积木。”小狗从筐中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