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摘黄瓜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2、了解黄瓜的多种种植状态,探究摘黄瓜的方法,知道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3、能够积极想办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情感准备:幼儿愿意参加采摘活动 材料准备:小筐、塑料袋 经验准备:幼儿有采摘蔬菜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引发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蔬菜,引出摘黄瓜活动。 2、开始部分:师生共同来到黄瓜架前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孩子们,这是什么?这里的黄瓜和你家里的黄瓜长得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请农场的叔叔讲一讲为什么要给黄瓜吊线。(认识黄瓜有多种生长状态) 3、基本部分:探究摘黄瓜的方法,采摘黄瓜。
教案一:雨伞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雨天情境和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知道爱帮助人、关心他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并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2、通过爱心小天使版块,让幼儿学会坚持做一个爱帮助他人的好孩子,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7块大地垫。 2、雨声音乐。 3、音乐:好朋友 4、雨天的背景图一张。 5、小猫、小兔、小青蛙、熊爷爷、大蘑菇、大荷叶、两把雨伞(一大一小)图片 6、“爱心小天使”版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听着雨声进教室。 今天王老师带小朋友出来游玩喽!(放雨声)下雨啦,下雨啦!怎么办?(撑雨伞)我没有雨伞怎么办?(用垫子挡雨吧)可是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的垫子怎么办?(互相帮助
神奇的磁铁教案:小班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儿接触过磁铁,并被神奇的磁铁深深的吸引。让幼儿产生无尽的遐想。使他们感到惊奇,产生疑问。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亲手动手操作,发现磁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磁铁可吸铁的特性。 2、愿意进行探究活动,初步感受探究的乐趣。 3、在游戏中加深对磁铁吸引铁质物品特性的认识。 活动准备 磁铁、硬币若干、钥匙、花布、毛线、积木、纸张、纽扣、发卡等。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进入神秘的科学世界吧!首先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看好啦!(进行魔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初步感受磁铁的奥秘。)
教案一:亲亲绿色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 2、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3、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 2、动物家园楼盘 3、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看绿色 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 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
教案一:《多愉快》 活动目标: 1、按节奏型卡片为歌曲拍打节拍。 2、体验节奏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学会跟唱歌曲《多愉快》 2、节奏型卡片、磁铁黑板。 活动过程: 1、感知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师播放歌曲,引起幼儿回忆。 幼儿演唱歌曲,感知歌曲的愉快情绪: ——“歌曲中,小朋友高兴的时候在干什么?” “我们怎么跟着歌曲拍手、跺脚?” 2、学习看节奏型卡片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出示节奏型卡片,播放节奏型音乐,教师示范。 根据教师出示的节奏型卡片拍打节奏。 幼儿自由选择节奏型卡片拍打节奏,教师巡回聆听。 3、为歌曲选择节奏型卡片拍打节奏: 幼儿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镂空的楼房。 2、激发幼儿的创作性、想像力。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纸盒、胶水、大纸、彩色纸、建筑图片、彩笔、小木棍、剪刀。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现在盖起了许多漂亮的高楼、小区、小朋友愿不愿意当建筑师,设计出漂亮的楼房模型呢? 2、讨论:如何用纸盒制作楼房 (1)(出于范例)楼房与平房有什麽不同?这个模型是用什麽做的?剪窗户、阳台的方法? (2)你觉得这个楼房还需要做些什麽?如果你在剪盒子,因为纸盒比较硬,剪不动,怎麽办? (3)
小孩乱吃东西怎么办 1、不要阻止宝宝 要让宝宝能自由自在地在房间内玩:耍,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2、清理小物品 特别要注意宝宝爬行的地面上是否掉有小物品,如扣子、大头针、曲别针、豆粒、硬币、药片等。 3、当心水果核 当吃有核的水果时,如枣、山楂、橘子等,要特别当心,应先把核取出后再喂食。 4、检查玩具零部件 要对玩具进行仔细检查,看看玩具的零部件,如眼睛、小珠子等有无松动或掉下来的可能。 5、保持镇静 宝宝将异物吞下后,只要当时未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须想方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人气管而发生窒息。 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三天,每次宝宝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若宝宝吞咽异物经过三四周仍未发现排出,应请医生处理。 棋子、硬币、纽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
教案一:摘果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纵跳(物体距离幼儿高举手指间20—25厘米)增强幼儿的纵跳能力. 2、培养幼儿的荣誉感。 活动准备: 用绳子挂号的果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两两拉手排好队到操场,进行整队 教师:进行基本队列练习,幼儿由一路纵队站成六队:立正、向前看齐、成体操队形散开。 2、模仿操“小小解放军”。 教师: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做运动吧!我是小小解放军(原地踏步);解放军真正好(做敬礼状);穿军衣,戴军帽(上肢运动);扛起枪来开大炮(体转运动);打得敌人哇哇叫(跳跃运动)。 二、基本运动。 1、交代今天进行的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是摘果子,怎样
沟通时少用复杂的语句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譬如不少妈妈爱说的:“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儿之类”、“你如果不把饭吃饭,我就不给你吃零食了”。这种句 式,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的不畅,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就像是在威胁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沟通时一定要凡事先关注孩子的情绪 因为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是合理的。孩子是靠着皮肤和心灵的微妙的感觉在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活在梦里,也不会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跨不过去的一步。此时,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绪,不管再离谱,再不可思议,都是合理且合法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父母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
幼儿园故事好朋友教案:童话故事《好朋友》 设计意图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身边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身边各种事物、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我选择了童话《好朋友》来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希望通过童话这一充满童趣、充满活力、充满动感的画面,培养幼儿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锻炼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发展幼儿观察力。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听听、说说、比比等多种手段,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2、在配对游戏、语言情境中,锻炼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及扩散性思维。 3、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事先和幼
教案一:熊猫 活动目标 1、认识熊猫的基本特征。 2、学习撕贴熊猫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熊猫的图片、白色纸、黑色纸、浆糊。 2. 经验准备:幼儿在动物园观看过熊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熊猫吗?你看到的熊猫是怎样的? 幼儿根据自己看到过的进行回答: 熊猫的身上只有两种颜色,分别是白色和黑色。熊猫的身体和脑袋都是白色的,是圆圆的。熊猫的眼睛一圈是黑色的。耳朵和四肢也是黑色的。 二、教师操作撕贴熊猫。 1、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熊猫也知道了它的外形特征,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撕贴熊猫,在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给熊猫摆各种各样的动作。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拥抱、欺负”等词语,会说“哼,才不理你呢!”等句子。 2、能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生动表演。 3、知道知错能改,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体验大熊的情感变化过程。 难点: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 活动准备: 1、课件《大熊的拥抱节》。 2、大熊、小松鼠、小兔、狐狸头饰。 3、《爱我你就抱抱我》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过节吗?今天咱们一起过拥抱节好不好? 拥抱节就是和谁拥抱和谁就是好朋友。 (老师拥抱一个小朋友让孩子们理解“拥抱”的含义。) 2、师: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了
从大女儿Suki 10个月,我开始陆续給她创造一些适合她的早教游戏,母女两个都从中玩出了趣味。 后来读到了蒙特梭利博士的书,我意识到我一直在摸索的方向和她的早教理念是吻合的:給孩子一个适合她年龄的可以自由探索和发展的空间,象一个观察者一样尊重并捕捉她的敏感期,由孩子来领导她成长和学习的步调,并为她的成长提供适当的天然的学习材料。 这段时间里我和Suki一起塑造着这样一个家庭教室,它虽然不完美但随时根据需要变化着,我们也在这些游戏中度过了很多亲密时光。 妹妹Sula出生后我希望她能从一开始就做一个蒙特梭利宝宝。这并不象听起来那么深奥,它在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也不用大动干戈改变环境,我想重点只是在于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让蒙特梭利的方法存在在自己的意识里,在孩子生命的最初时光里随时提醒自己给予她尊重,理解和支持。我把这些想法也具化成了平日的实践,并偶尔记录下来,持续更新。
教案一:甜甜的糖果 活动目标 1、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知道糖果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 2、学习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多种方式感知糖果。 3、愿意参与探究糖果的活动,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活动准备 1、幼儿选择带2-3种不同的糖果,围坐在桌边,面前放上自己带来的糖果。 2、卡纸及记号笔1支。 3、糖果盘每组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 教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带来的是什么糖果? 幼儿:我带来了棒棒糖。 幼儿:我带了巧克力糖。 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各种糖果的种类。(如幼儿介绍棒棒糖时,教师就画棒棒糖的图标。 带领幼儿点数全班一共带来了多少种糖果。
教案一:心脏咚咚咚 活动目标 1、感受心脏的跳动,并能以言语或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示心跳和心脏部位。 2、了解运动能使心脏跳动的速度加快。 3、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与慢节奏的音乐各一段。 2、用于制作"心脏"的报纸,红色心形即时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知道心脏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有心脏,你们知道自己的心脏在哪吗? 引导幼儿猜测。 好,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把你们的手放在自己胸口的中间,然后稍微往左边移一点点,静静地感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脏是怎么跳动的? 再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你自己的心脏有多大吗?(幼儿猜测) 好,现在握紧你们自己的拳头,看,你的心脏就和你一个拳头那么大。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幼儿园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拼图,说一说拼图的拼法及组成,再通过幼儿示范拼图激起其他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兴趣,最后自己尝试剪出各种图形,利用图形进行拼搭出有主题、有情节的画面,共同欣赏,体验成功。 幼儿园有趣的图形教案: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拓展幼儿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幼儿园有趣的图形教案: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
10-12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这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是向直立过渡的时期,一旦孩子会独坐后,他就不再老老实实地坐了,就想站起来了。 孩子可以拉着栏杆从卧位或者座位站起来,双手拉着妈妈或者扶着东西蹒跚挪步。有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已经学会一手扶物地蹲下捡东西。 宝宝进入10个月以后,在大肌肉运动方面,也进入了两个关键期:独自站立;独自行走。这一时期是宝宝身体平衡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宝宝身体与四肢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 各位妈妈,在训练宝宝站立时,必须要清楚一个事实,就是宝宝还不能站的很稳。在宝宝有能力较稳地扶栏杆站立后,可训练小儿独自站立片刻。一开始可用一只手扶着站,或靠着后面墙站,逐渐使小儿独自地站立片刻。要注意成人在一旁做好保护,并逐渐延长时间。 然而,对于宝宝站立这样事情,其实并非越早越好的。宝宝想站,不等于他就能站。宝宝站
活动目标: 1、巩固学习韵律操,能随音乐的节奏正确表演相应的动作。 2、学会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摆放小椅子。 3、在音乐游戏中,注意倾听音乐,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相距 40厘米 的平行线2条,两个大圆圈。 3、幼儿人手一张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数高楼 教师带领幼儿站成大圆圈,请4—6位幼儿扮演弟弟、妹妹站在圈外,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活动。 二、游戏活动——小熊盖房子。 教师将幼儿站成两队,五人一队。游戏开始,幼儿站在起跑线后面,教师发令后,两队的前排2名幼儿跨过“小河”,跑到场地的另一端,搬起椅子沿圆圈摆好,立即返回本队,拍第二名幼儿的手,然后站到本队末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组合变化的神奇力量。 2、能将不同图形创意组合,并记录数量。 3、体验探索与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人物导入,引起兴趣。 你知道什么叫魔法师吗? 介绍魔法师。 (二)欣赏故事,探索变化。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起因。 2、大胆猜想,感受图形变化。 猜一猜,哈哈阿姨会变出什么把猫赶走呢? 你会用三角形的树叶拼出什么工具帮助哈哈阿姨过河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哈哈阿姨拼出了什么?用几片三角形树叶? 3、尝试操作,创意组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