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的故事 神秘 大西洋有一片海域是以恐怖著称的——那就是让进入者消失的百慕大三角区。首先,任何地图上也找不到它,它只是人们想像中由百慕大、佛罗里达、波多黎各(接近北美洲)三条海岸线合围的区域。这个恐怖的大西洋海区有100多万平方公里。 百慕大三角的传说是这样的:1000多人以及几百条船、上百架飞机在这片海域消失了……没留下一点踪迹。 很多神秘的事件已经被记录下来。一些经过百慕大三角的船员和飞行员抱怨,电力系统曾停止工作,尽管天气晴朗,但是在略呈绿色的云层里发出夺目的闪光。 克瑞司特佛·哥伦布是记录一切不寻常的偶发事件的第一人。哥伦布第一次航海,正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火柱呼啸着从天而降!船上的指南针突然转到相反的方向! 1929年,一艘叫做卡罗A-迪瑞号的船平稳地驶进位于北美的北卡罗来纳港。
为什么蚯蚓没有腿和脚却会行走的科学故事 蚯蚓也叫“地龙”,它最喜欢在潮湿的、松软的土壤里钻来钻去。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因为在蚯蚓的身上有许多的环节,每一个节上都长着一圈毛,叫刚毛。每次爬行的时候,蚯蚓就要靠它身上每个节上的肌肉一收一缩、一收一缩,长在环节上的一圈毛就附着地面随着运动。 这样,蚯蚓就爬起来了。 因此,我们看到的蚯蚓虽然没有脚,但它也能行走。 为什么蚯蚓没有腿和脚却会行走的科学故事点评 蚯蚓是很有价值的动物。它有着其他动物所不及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引起科学家和各方面的关注。蚯蚓是改良土壤的专家。它的身体,像一个两端略尖的长圆筒。它的消化管子(包括口腔、咽头、食道、砂囊、胃、肠、直肠),仿佛是套在大圆套中的一个小筒子。蚯蚓的嘴巴很特别,最前端的口前叶,肉质肥厚,伸缩力很强,后边是口腔,没有牙齿,却有
为什么电灯会发光的故事 电灯泡的灯丝是用细钨丝绕成的,呈螺旋状。一般钨丝加热到100℃时就开始发光。而钨丝能耐受2300℃~2500℃高热。 在玻璃制成的电灯泡里,抽走空气,装入氮、氩等不燃烧气体,然后密封起来,这就成了电灯泡。当电流从电线里流进灯丝(钨丝)里时,由于灯丝的电阻相当大,就产生了高热, 热到一定程度就发起光来。 电灯泡就是“因热而发光”的,因此发光的电灯泡非常烫,所以千万不要用手触摸。 为什么电灯会发光的故事点评 灯从发光的方式上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类:一、燃烧发光;二、电流过热发光;三、气体受激发光。白炽灯是通电爱阻后加热电阻丝产生光,电能最终有5%转化为光能。节能灯是通过电流激亮三基色莹光粉材料发光,电能最终有80%转化为光能。
新冠疫苗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目前至少6个月。 根据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的数据,目前接种者抗体水平监测约为6个月,这是目前监测的抗体水平时间,但不代表免疫只有这些时间,抗体也不是衡量保护期的唯一指标。 因此,目前,新冠状病毒疫苗可以对人体形成至少6个月的保护,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观察数据的积累,超过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是可能的。 新冠疫苗是终身免疫的吗 新冠状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也有一定的时效性,它不属于终身免疫疫苗,免疫时间与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抵抗力较强的人群疫苗的保护期也会更长。 而且新冠状病毒疫苗从研发到使用的时间不到一年,可以观察到的临床数据非常有限,所以目前新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期限还没有明确超过6个月。 新冠疫苗接种后抵抗力会下降吗 一般不会。
为什么蚌能产珍珠的故事 生活在海洋里的蛤、珍珠贝和淡水中的蚌等贝类动物是诞生珍珠的摇篮。那么,珍珠是不是从这些动物身体里长出来的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只要掰开一个珍珠贝或蚌,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贝壳的最里层,闪烁着珍珠般的光彩,非常美丽而且富有光泽,这一层就叫“珍珠层”。它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构成的。当有寄生虫钻进蛤、蚌坚硬的贝壳内时,为了对自己进行保护,蛤、蚌的外套膜就会加速分泌珍珠质,而这些珍珠质就会将外来物包裹起来。这样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珍珠。 有时,一些沙粒掉进蛤、蚌的贝壳内也,会形成珍珠。当沙粒掉进贝壳内时,蛤、蚌一时没法把它们排出去,受了痛痒的刺激以后,就赶紧由外套膜分泌出珍珠质来逐层地包围它们。时间久了珍珠质越来越厚,渐渐地变成一粒粒圆圆的珍珠了。 珍珠美丽漂亮,但是天然形成的珍珠却不多。因为能够产珍珠
睡莲花是怎样睡觉的科学故事 植物的睡眠的确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它在植物生理学中称为“睡眠运动”。那么,植物在睡眠运动中能获得什么益处呢?这也是植物学家很关心的问题,其中虽然还有很多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依然对睡莲的花朵开合现象提出了假设。他们认为,睡莲的花朵在晚上合拢,也许是为了防止它那娇嫩的花蕊遭受到夜晚寒冷的冻害。因为睡莲原产于埃及,那儿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白天气温很高,到了夜晚骤降,昼夜温差很大,睡莲的这种习性也是对环境气候的一种适应。 其实在很早以前,提出进化论的伟大学者达尔文,就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植物睡眠运动的实验。他发现,许多植物的叶片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中,当他用强迫的手段迫使叶片停止运动,并长时间保持在某一个固定位置后,叶片就很容易遭受到冻害。以后的科学家曾多次重复类似的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出一辙。科学家们甚至发现,那些叶面积满露珠的叶片要比其
为什么莲藕中有很多小洞的科学故事 吃过莲藕的人都知道,切开小手臂似的莲藕,就能见到里面有很多小洞洞,只不过,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那就是它的特殊“生相”而已。但是,如果再细想一下,为什么大部分植物的茎内没有这种奇特的小洞洞,这些小洞洞对莲藕的生长有什么特殊生物学意义?这些问题,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的。 莲藕具有这种特征,主要和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熟悉荷的人都知道,荷不仅是美丽的花卉植物,也是江南水乡的特产经济植物。荷生长于淡水湖泊或池塘中,叶片挺出水面,但茎却隐藏在水下的淤泥之中。由于植物生长是需要空气的,而水下的淤泥内恰恰最缺少空气。为了适应特殊的生长环境,荷的地下茎——莲藕的内部特化出来一个个通道,横贯于每一节的首尾,植物学家把它们称为通气孔,其主要作用就是把从叶片处获得的空气输送到茎的各个部分。 为什么莲藕中有很多小洞的科学故事点
为什么全球人都用阿拉伯数字的科学故事 如今在几乎所有国家,人们都普遍使用由0,1,2,3,4,5,6,7,8,9这十个数码组成的所谓“阿拉伯数字”。 因此,即使你看不懂另一个国家的人书写的文字,却仍然可以认识其中包括的数字。想想目前世界上人们使用的文字至少有上百种之多,在记数时却使用同一种数字,这真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但你可知道,这一共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达成的。人类早期使用的记数制度,其实和文字一样五花八门。要知道为什么现在全世界通用阿拉伯数字,就要先来看看在几种主要的早期文明中,人们是如何记数的。 反观我们目前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恰是这样一种从优选择的结果。它采用十进位值制,笔画简单,书写方便,较之其他记数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简单归纳有下面几点: (1)表达简洁紧凑,明白易懂。这比较387和罗马数字CCCLXXXVII就可
彩虹为什么是7种颜色 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后所形成的一种光学现象。刚下完雨的空气中,会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便产生了折射和内反射。 而太阳的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波长不一样,当它们照射到空气中这些小水滴时,各色光被小水滴折射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被分解形成了七色光谱。 七色光的原因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光的色散及反射而成的。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是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人们所见到的彩虹。 彩虹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最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
戴姆拉发明了摩托车的故事 煤从地底下被挖了出来。他来到发电厂,发出电来。电灯亮了,机器转动了,人们都一个劲儿地夸他。 煤觉得自己挺了不起,十分得意,就对太阳、风和海水说:“喂,朋友们,咱们比比谁的本领大,好吗?” 海水说:“比就比呗,我有数不尽的财宝。鱼虾在我的怀抱里生长,海中的碘、钾、铀等矿物也多得很呢。” 风说:“我能推动帆船前进,还能帮助人们耕云播雨,调节气温。” 太阳也说:“我能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如果没有我,地球上的白天就会变得和黑夜一糕……” 煤慌忙打断他们的话说:“不算不算,咱们就比一个:看谁能使电灯亮起来。” 说着煤跳进锅炉,烧得通红,放出大量的热,把锅炉里的水化成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使电灯发出亮光。 煤正在得意时,忽然听到一个和蔼的声音说
烂西瓜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可是之后的十几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将它大量地提纯出来。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1898~1968)的手中。 经过努力,弗洛里成功地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虽然离批量生产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 这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这样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个,敲敲那个,然后随手抱起几个,交了钱后抱着西瓜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个西瓜虽然个头比别的西瓜要大些,但已经有几处瓜皮溃烂
树懒为什么那么懒的科学故事 德国动物学家海尔曼·迪尔勒博士曾在家中养过一只树懒。一天,这个懒家伙一屁股坐顾一只点亮的大灯泡上。时间一长,它的屁股被烤得冒了烟,发出阵阵刺鼻的焦臭味。然而,就是这样火烧了屁股,它的屁股上就留下了一块烙印。宁可忍受火烧之痛,也懒得挪动一步,真是要多懒有多懒。 树懒生活在热带丛林里,它每天要吊在有浓密树叶遮蔽的树杈上,呼呼大睡15个小时以上的懒觉。只有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它才醒来,随便摘些身边的树叶充饥。热带森林树叶繁茂,树懒常常在一处几天不挪动地方,也能填饱肚皮。由于懒惯了,即使要换地方,树懒行动起来也是十分迟缓,平均每分钟只走1.8-2.5米,比起迟钝的乌龟来还要慢许多。 树懒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下来,还得益于它且套奇妙的伪装术。树懒刚出来时,毛是灰褐色的,过了一段时间,毛就变成了绿色。原来,这懒家伙的身上就
水为什么不能燃烧的科学故事 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但许多燃烧并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等。因此在更广泛的范围中考虑,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 水的化学成分如果按质量百分比看,含有11.11%的氢和88.89%的氧。如果按体积来看,则有两份氢一份氧,单独存在的水分子叫作单水分子,水分子发生缔合可构成双水分子、三水分子等。 水的特性包括沸点高、蒸发热大、热容高、反常膨胀、良好溶剂、能不断发生缔合等。 水的化学性质稳定,水与火接触后能大量地吸收火中的热量,使燃烧的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 水与火接触能从火中吸收多少热量呢?如果使1升水温度升高1度,就需要吸收4185焦耳热,如要使1升水从25℃升到
为什么候鸟要迁徙的科学故事 鸟类的迁徙是一种本能。是鸟类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因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它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的力量所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 迁徙给鸟类带来许多好处。主要表现在: 1.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的气候里,并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它们强烈的代谢; 2.迁徙还能为养育后代创造最合适的条件,因为养育后代需要大量的食物; 3.在北方能最大量地孵卵,季节昼长,有丰富的昆虫,亲鸟能有机会充分收集食物; 4.在北方敌害较少,而且这一年一度的脆弱幼乌的出现不会促使敌害种群形成; 5.迁徙能使活动空间大为扩展
为什么海上无风也有浪的科学故事 有风无风都有浪——海浪的形成与分类 当我们形容心情激动难以平静的时候,会用上“心潮逐浪高”的词句:当我们剖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时,会想到“无风不起浪”的道理;当我们说到海面状况时,则常常用“海上无风三尺浪”和“风大浪高”等语句。总而言之,浪涛在人们的心目和意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 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的说法都没有错,事实海上有风没风都会出现波浪。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涌浪和近岸波,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无风三尺浪”的证据,但实际上它们是由别处的风引起的海浪传播来的。广义上的海浪,还包括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啸、风暴潮和海洋内波等。它们都会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动
立秋为何要“贴秋膘”:什么叫“贴秋膘” 北京人自古就有好吃的习惯,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北京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谷雨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炖大肉,(意为贴秋膘)。那么何谓“贴秋膘”呢? 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北京人有“苦夏”之说。由于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每日除了花样翻新的吃一些个过水凉面条以外,再也没别的可吃。这既是一种季节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心里反映。一但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这种习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却流传到了今天。 立秋为何要“贴秋膘”:2017年
为什么不能除以零的科学故事 当我们是小学生时,在小学算术里,这个问题很简单。那时我们把除法定义成“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分成1、2、3、4份都很容易想象,但是你要怎么把1个蛋糕分给0个人呢?不好解释了,所以不能除以零。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要是0个蛋糕分给0个人的话,本来无物,好像就没关系了。但既然无物也无人,每个人分得多少都是可能的呀,根本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数值。这结论没错,但这都是凭直觉而得到的东西。你想象不出来,不一定意味着它没有。远古时代的数学是建立在直觉上的,买菜是够用了,但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有定义和证明——所以,我们上了中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成为一名初中生,中学最最基础的代数就是解方程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所以问1÷0=?就等于是解方程 0×x=0。按照定义,0乘以任何数都是0,不可能等于1,所以
电力杀手:石墨炸弹的故事 石墨炸弹是美国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炸弹,这种炸弹对人不直接构成伤害,而对电力系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让整座城市的电网处于瘫痪状态。 石墨炸弹 石墨炸弹是把一些经过处理的极细的石墨丝装在不起眼儿的小罐子里,罐内有小型的爆炸装置。当爆炸装置炸开时,石墨纤维就在空中展开,互相交织,形成网状。由于石墨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性,当它搭在供电线路上时就产生短路,造成供电设施崩溃。 90年代初,美国进攻伊拉克,首次使用了石墨炸弹,使伊拉克全国供电系统基本陷于瘫痪状态。 电力杀手:石墨炸弹的故事点评 石墨炸弹总归是用作战争,它的原理是把一些经过处理的极细的石墨丝装在不起眼儿的小罐子里,罐内有小型的爆炸装置。当爆炸装置炸开时,石墨纤
为什么狗能吃硬骨头 小狗在吃骨头这方面可有一些特殊的本领呢!首先是它的牙齿,在吃骨头时,小狗先用像切割机一样的门齿,像钳子一样的犬齿和像小磨一样的臼齿,把骨头凿呀磨呀,再用舌头一搅拌,骨头就变得又碎又烂了。 然后,这些又碎又烂的骨头通过食道来到了胃里。 小狗的胃里有一种叫酶的东西,还有一种酸,它们把碎烂的骨头变得像米浆糊一样,这些东西最后来到肠子里,里面的养分慢慢地被小狗吸收了,小狗就越长越大了。 为什么狗能吃硬骨头点评 狗狗们都在找能让自己健康成长的食物,帮助自己健康成长。小朋友们吃饭的时候也不能挑食哦,达到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长的快长的高,身体棒了,就能干着急想干的事情,还能帮助爸妈分担辛苦。希望大家都要好好吃饭哦。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的故事 1937年8月30日,英国所有邮局的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都沉默两分钟。这是为了悼念发明无线电的马可尼(1874—1937)。 马可尼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喜欢读书,爱做实验。他自己装备了一个小实验室,先做化学实验,后来做电学实验。他看到有线电报架设线路非常费力,就想:能不能用电磁波来传送电报呢?1895年,20岁的马可尼在自家花园里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波传递实验。妈妈十分高兴,给了他一千美元,鼓励他继续实验。 实验规模逐渐扩大,为了寻找经费来源,22岁的马可尼来到英国,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继续进行研究。1897年,他和助手在英国海岸进行了跨海通讯实验。他们把发射机装在海岸上的一间小屋子里,屋外竖起一根很高的杆子,上面架设了用金属圆筒制成的天线。开始时把接收机放在距海岸4.8公里的一个小岛上,通讯效果良好。然后又把距离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