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出血或伤口深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做好正确的急救措施,那么要如何急救呢?请看下文给出的详细指导: 旧版急救法:使用止血带,以防止严重出血。 新版急救法: 1、宽大的止血带容易影响创伤处的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导致永久性伤害。控制伤口出血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压迫。 2、将冰袋放在处理好的伤口上有利于压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失。如果十分钟后出血仍未停止,尽快找到儿科医生或将孩子送入急诊室。 3、如果伤害极严重,造成肢体分离破损,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用纱布垫或其他消毒用品覆盖伤口。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包扎用品,用塑料袋、塑料布、塑胶手套,甚至一片可折叠的铝箔纸盖住伤口。 4、最好将包扎物固定在伤口处,并松开一角便于空气流通。但假如肺部受到创伤,应立即遮盖住创伤部位,不要留有太大空隙,这样可以避免空气被、直接吸
1中暑 夏天的炎热天气很容易引起孩子中暑。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精神异常或者是出现头疼、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动作不协调等情况,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中暑的征兆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要尽快将孩子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手掐孩子的人中穴、内关穴以及合谷穴。对于大汗虚脱的孩子来说,这两种方法会有很好的效果。 【2】通过按摩穴位让孩子舒服一些,找到孩子的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处,和耳垂平行处的风池穴,用食指和中指一起按摩。再找到孩子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做按压动作,放松孩子颈肩部的肌肉,这样可以缓解孩子头晕头痛的症状等。 【3】可以适当给孩子饮用一点糖盐水,但是水量不宜过大,特别是热水。一般情况下,两三岁的孩子每隔一小时饮用30 -50毫升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做现高热,且体温达到38℃以上,那么就要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
现在的妈妈们都为宝宝准备婴儿床,也是担心妈妈翻身的时候会压住宝宝,但是宝宝自己睡觉就安全了吗?1岁以下的孩子很多都是童床猝死,所以妈妈们也要注意了,宝宝一个人睡时,妈妈们要注意了。 童床猝死是一种没有明显症状的婴儿突发性死亡。1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多半于此。 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导致婴儿这样死亡的原因,有些原因已经发现了;看起来不像是由于遗传引起的,因为此现象多发于早产儿和非头胎婴儿身上,还有儿童护理方面的原因。 以下的步骤能降低童床猝死的危险: ●定时地检查熟睡的婴儿 ●让婴儿仰面躺着,而不是侧卧或趴着睡觉 ●用毯子不用褥垫,用后把它们叠放整齐 ●让你的宝宝躺在童床最末端,以免他滑到被子下面闷住 ●不要让你的宝宝感到太热 ●不要把童床放在窗户下或暖气旁 ●不要吸烟,也不要让任何人在宝宝的房间吸烟 ●你不要服用任何令人兴奋的
孩子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加上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因此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必要的急救措施,下面就来看看宝宝吞食异物后该如何急救。 案例: 武汉一个2岁男孩在吃饼干时被噎住,拍打背部无效急救送医院,但因窒息时间过长而不治。男孩从送医到死亡仅40分钟。 发生意外带宝宝飞奔医院是很多父母的选择。可是,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6分钟,而窒息发生2分钟,宝宝大脑神经会受损。 如果宝宝不下心被卡住,一方面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帮助排除异物,恢复呼吸;另外,如果发现宝宝呼吸微弱或没有呼吸,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救助。 宝宝异物排除急救步骤 1岁以下的宝宝 1)如果能咳嗽,就让他自己咳出来。 2)如果不能咳嗽,需要用一只手托住他的颈背部,另一只手托住下巴,把婴儿翻过来,头部向下,将前臂搁在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在婴儿背部,肩胛骨之间,拍
宝宝安全问题一直是父母比较关注的,在宝宝受到意外伤害时不少父母都自责不懂急救知识以至使伤情恶化,其实有宝宝的家庭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宝宝出现意外伤害时的一些急救方法。 鞭炮炸伤现场急救 放鞭炮既能听响,又能伤人。多因未及时躲开炮响,成人手持放炮,小儿捡“瞎炮”,或制造、运输中意外爆炸而受伤。受伤多见于手、面、眼、耳部。 一、主症 1.手伤:伤口小、浅,有少量出血;重者可伤及肌腱、神经、肌肉,骨及关节;更重者手掌手指大部被炸掉失去原形。 2.眼伤:伤后多有剧痛、出血、眼中有异物;重者眼球脱出,眼内出血,视物不清或不能。 3.爆炸性耳聋:伤后一侧耳或双耳听力下降或听不到声音。轻者双耳无损。 二、急救 1.止血:手指伤者包扎止血,高举手指,用干净布片包扎伤口。浅表有异物立即取出。 2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很多被拐卖儿童的照片,看着那些天真渴盼的眼睛,让人心酸。很多人都会感慨:丢了小孩子的爸妈得多着急啊!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身边的爸爸妈妈,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不仅自己要多留心孩子,同时也应多教孩子一些应对人贩子的技巧。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虽然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有限,但仍可接受一些基本的训练,如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平时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讲故事、图片说明、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和小孩讨论,让小孩学会思考、提高判断能力。 一、家长自己要多留心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有的父母带孩子外出时,一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情,就只顾自己聊天或观赏,忘记了孩子,结果孩子意外走失。家长尽量不要带小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坏人在这些地方容易钻空子拐走孩子。家长有急事时,千万不
春季总会有一些宝宝无缘无故鼻出血,急诊常常见到衣冠不整、惊慌失措的家长抱着满身血迹的孩子冲进诊室的情况,甚至高喊着“宝宝吐血啦,救命!”宝宝鼻出血,我们应该如何冷静、从容应对呢? 切不可用错误方法止血! 大多数的宝宝鼻出血,多是因为自己抠破了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导致了出血。家长们在家里就可以给宝宝止血。但是有些家长,却用了错误的方法,给宝宝带来了伤害。 错误方法一:让孩子仰起头,控制鼻血下流 这样做,会将鼻腔内的血倒流到胃里,会引发恶心、呕吐。而引起呕吐,鼻血又会从口腔里吐出来。这时,大人们会更加惊慌。很多时候,鼻腔里的血没有流到胃里,而是呛到气管和肺部,可能会引起宝宝窒息,后果不堪设想。 错误方法二:将鼻出血一侧的胳膊抬起来 这种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根本不会减轻孩子的鼻流血症
冬季通常是烫伤最为频发的季节,但是如果父母能注意预防,了解相关急救知识,从而避免儿童烫伤或者烫伤的程度就可以减轻。 易致烫伤的热源 冬天,孩子在家的活动时间相对其他季节要多,父母要注意避免以下容易引起烫伤的热源: 1. 电暖器: 要远离家中的床单、家具、衣服等一些易燃物品,平时不要把湿的衣服搭在电暖器晾干,电暖器表面温度较高,覆盖物品后,会影响散热,容易引起着火;尤其是当电暖器开着时,别将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 2. 电火锅: 吃火锅时,要留意电火锅的电线、插头不要放在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以免孩子玩耍时被电线绊倒,拉翻火锅,引起烫伤。 3. 热水瓶: 要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当放在餐桌上时,要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孩子好奇拉扯,而把热水或热水瓶拉下。家有小孩还是以不铺桌巾为最安全。 4. 暖水袋: 如果将保暖用的热水袋长期放在
为了不遇到危险,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让孩子待在家里会比较好。但谁知,家里会遇到的危险也并不少。爸爸妈妈掌握家庭急救知识太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 之前,我们详细介绍过孩子噎食窒息该怎么处理。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些另外的家庭急救小知识。 浅 擦 伤 浅擦伤处理,首先大人要保持镇静,否则小宝宝会哭闹的更厉害。先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再在伤口上进行消毒,消毒水比较讲究,浅擦伤最好不要含有酒精,推荐碘伏、聚维酮碘。 不建议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是因为过于刺激,非常痛。 最后可以选择创可贴或纱布包扎,但其实浅擦伤更适合暴露处理,有助愈合。 烧 烫 伤 受伤部位只是发红不用担心,如果起水泡则需要马上送去医院处理。 流 鼻 血 遇到孩子流鼻血的情况时不必慌张,大多数流鼻血都不会有很大的问
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有一个看着很不起眼的糖果罐,里面装的竟都是从孩子食道和呼吸道取出的异物。玩具部件、别针、纽扣等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千奇百怪!这些可都是卡喉致命的凶手。 孩子越小越要拿大物件 “孩子喜欢用嘴来感知世界,因此孩子误吞什么都不足为奇。比较常见的是,孩子误吞玩具上松动的小部件、或家长身上的纽扣等装饰品。因为孩子两腮的吮吸力非常巨大,往往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会把母亲身上的饰物拽下来,嘬进气管里。所以,不主张喂奶的年轻妈妈,穿戴各种丁零当啷的饰物。”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张成晔大夫说。 其实,除了小孩子,大一些的孩子也会因为异物卡喉,比如开心果、花生米等,孩子边玩边吃,甚至说话,很可能就一不小心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即便上了学的孩子,也有可能因为贪玩,把笔帽等小物件塞在嘴里玩而致误吸卡喉,每年寒暑假这样的事件频繁发生,悲剧
宝宝天性好动但自控能力和危险意识还不够强大,很容易受伤骨折等,这时作为父母千万不要随意移动宝宝,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受伤时如果随意移动宝宝,可能会让情况更糟,搬动时要特别注意。 如果宝宝肢体活动不能自如或明显受限,跌伤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畸形等,此时应马上去医院。在去医院过程中,应避免挪动骨折部位。如四肢骨折,应找一块木板将骨折两端固定于木板上;如腰部或胸背、肋骨骨折,应找一副担架,担架上放一块木板,或直接用木板将患儿抬到医院,尽快诊治。切忌背着或抱着伤儿移动,否则可能会因骨折部位活动错位而损伤神经、血管,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有许多家庭都会储备一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有幼儿的家庭,更是需备一些常用药。然而,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地保存药品,就可能在打开药箱发现一些药品过期、变质。 药品不是食品,很多没吃完的、用量少的药,最后只能放得过期,一扔了之。近日,一家媒体的调查发现,约60%的人有储药习惯,却只有约34%的人能经常检查药物的保质期,更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将过期药与生活垃圾一起扔掉。因此,想真正发挥小药箱的功用,以下几招药品保存方法不可不知。 记得将过期药清理出家庭小药箱 保存药品时需注意的问题 说到家庭小药箱,首先应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因为家里面平时宝宝用的药并不是很多,每个品种准备二三天的量就已经足够了。 >>家有宝宝,常备哪些药? 第二、坚持因时、因地的原则。因时主要是依据季节来确
虽然对于一些小的伤口,一块可爱的胶布和几句安慰的话就能够抚慰宝宝,但有时对于这些小伤口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处理宝宝的伤口使其加快愈合。 误区1:使用双氧水来清洁伤口。 实际上双氧水可能对于伤口的一些愈合细胞来说是有毒性的。许多父母可能会觉得双氧水在伤口表面的泡泡是在清洁宝宝的伤口,但实际上这对于宝宝的皮肤来说是有害的。如果要清洁宝宝的伤口的话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到药房买一些含盐类的消毒药水。 误区2:伤口流脓表明它出现炎症 事实上在伤口结痂之前,伤口渗出一些黄色的脓汁是正常的,这表明了身体正在尽量让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痂从而保护伤口。但是如果伤口的痂形成以后,还是有脓汁渗出的话就要注意了,这可能就是炎症的症状了。 误区3:伤口应该暴露在空气中。 在伤口或者痂上面使用绷带包裹的话有助于保持其清洁。同时还能够防止宝宝用
小孩子被食物噎住时,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1-4分钟,4分钟内还无法将堵塞物取出,那孩子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出现窒息,但仍保留心跳,只要尽快进行抢救,患儿都可以抢救过来。 儿科专家提醒:无论何种自救,首先要先拨打120,在等待救援的同时,要依据患儿的清醒程度进行家庭急救。 对于神志清楚的噎食患儿 要使其主动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产生的气流,将堵塞呼吸通道的食物清除出来,或造成可以保持呼吸的空隙;同时要让患儿坐着,上身前倾,施救者在患儿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击四下;或者施救者以双臂,从患儿背后合抱其腰部,手在前合成手掌,对准患儿上腹部,以拇指侧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四次;以便把气道内或声门处的食物排出,或造成空隙而恢复呼吸。 对于神志不清的噎食患儿 让患儿侧卧,也可倒提患儿双脚,然后斜抱住身体,救护者一面用一指压下患儿的舌
触 电 发现孩子触电,首先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将电源拨开,将接触孩子的电线拉断或移开。 触电的孩子面色苍白或青紫,意识丧失,要立即触摸心脏、观察呼吸动作,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要马上就地进行心肺复苏,针刺人中、十宣、内关、涌泉等穴位。 触电后要观察孩子有无因电击伤跌倒后造成的颅脑、骨骼及内脏损伤。 " 雷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远离高压线,对室外断的电线不要随意拉扯、触摸 " 等生活常识要及时教给孩子。 昆虫飞进耳朵 昆虫飞进入耳里,一般只向里爬,不会后退。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黑暗中用手电在外耳道口照射,让它们自己爬出。 或者向耳朵内滴入 75% 的酒精、白酒或乙醚使昆虫麻醉,也可滴香油、石蜡油等,将昆虫闷死后取出。 耳朵内有异物 性状不明的异物进入
10月31日,西宁的温度突然骤降,天上还飘起了雪花,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早晨,一对出生不到24小时的龙凤胎婴儿却被抛弃在寒风凛冽的街头,被冻得浑身发青。好心市民发现后立即报警,婴儿被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目前,警方正在全力寻找孩子的父母。 如此狠心!龙凤胎遭弃街头 10月31日一大早,在高槽巷早市做生意的市民马金萍正准备摆摊,突然发现自己摊点旁边有一个白色泡沫盒子。因为前一天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收回了家,马金萍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东西有点惊奇:“里面是不是别人放的菜,会不会是谁不小心留下的?”她一边想一边打开了盒子。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盒子里竟然装着两个新生儿。只见,两个婴儿浑身发青,身上包裹着棉被,泡沫盒子里放有20元钱。马金萍发现孩子后立即向110报警,周围群众闻讯都来到两个婴儿旁边。 “太可爱了,这么漂亮的孩子父母怎么忍心不要?&rd
独生女红红在父母时期被送往外婆家照顾,在8月10日,红红的外婆烧了一大桶滚水,她玩耍时不慎跌入滚水中,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烫伤下肢、臀、躯干等。家庭拮据,所以见其病情稳定后就送回家护理。家长让当地郎中抓了中草药,并且每天内服外敷。没想到8月底女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出现高烧、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送往医院治疗后,医生称红红的消毒没有处理好,已经由II级变成III级感染。 医生解释,红红的父母将女儿带回家内服外敷中草药,一定程度上加重她的病情,刚开始烫伤得并没这么严重,如今她的创伤出现了溃烂了。因为中药里含有鞣酸,内服对人体肝肾功能有损害,外敷也会加剧烧伤创面。目前红红被诊断为热液烫伤42%,创面脓毒症、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等,需要做多次清创手术、植皮手术和抗感染治疗等。后续治疗费高达40万元,对一般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重担,而且女儿的人生也是
据相关调查表明,对于孩子经常遇到的危险,60%的父母几乎没有任何的急救常识,在此,亲亲宝贝小编就告诉父母们,以下这6个家庭急救常识是父母们必须学会的,一起来学习下吧。 烫伤或烧伤 迅速将孩子烫伤或烧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至少冷却10分钟,这可以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等待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比孩子的手掌还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没有绒毛的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送去医院。 父母必学的6个家庭急救常识 呛 噎 如果孩子突然猛烈咳嗽,可能是因为呛到东西。父母应立即看看孩子嘴里是否有东西。如果手能够到噎住的东西,就赶紧掏出来;要是不行,就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用手掌拍他的背部。如还没有缓解,就叫救护车。在救护人员到达前,要不断重复急救动作。 拉伤或扭伤 首先要用小毛巾包几块冰冷敷10分钟,然
有经验的家长一般都知道,宝宝发烧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于宝宝发烧,家长们一定要有一套正确急救的方式方法,这样才不会耽误宝宝的病情。 专家提醒:当身体体温大于38℃时(肛温、耳温),可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 “宝宝可能生病了。” 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发烧都是有害的,烧太久可能会把小宝宝的脑子烧坏掉。但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宝宝发烧家长急救别自乱阵脚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袋”,其实烧坏脑袋的并不是单纯的发烧,而是由于小宝宝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真正影响脑部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症。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
儿童头部外伤是比较较常见的现象,家长们遇到这种现象先不要着急,冷静的帮孩子做好急救措施才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儿童头部外伤如何做好急救措施? 儿童头部外伤最危险的就是颅内出血了。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差错,家长要留意头部受伤孩子的状况,并作一些简单的检查和观察。 一、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 儿童头部外伤如何做好急救措施 二、用手详细地检查孩子的头颅,头皮隆起的包一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用手摸清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若有则意味着颅骨受外力冲撞而破裂或下陷,有可能损伤脑膜或脑实质,要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观察。 三、注意观察孩子外伤后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当出现与平时不同的变化,例如出奇地静、呆滞、不愿动、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或冷漠等,则可能有脑实质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