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吃错药急救措施
    宝宝吃错药急救措施

      宝宝很贪玩,错把药丸当成糖果吃进肚子里了,妈妈们发现后不知道怎么办,马上就医又怕路上时间耽误了,今天小编教您几招,宝宝吃错药的急救措施,所以要确定宝宝吃了什么药,吃了多少?   那宝宝吃错药了怎么办,家长怎么紧急抢救?   首先要催吐、可用筷子或手指轻触孩子的咽部或舌根部,孩子会感到恶心而将吃下的东西吐出来。让孩子喝大量温水或盐水后,再触咽部使孩子继续将胃内的药物吐出。用淡茶水、小苏打水、绿豆汤等反复喝入再吐出,也可起到洗胃作用。就算吃药已过2至3小时。粘在胃壁上的药物也应洗出。   明确了所吃错的药物和数量,才便于医生进行解毒和抢救。一方面尽可能解毒,一方面稀释促进排出。而且要保护受到损害脏器的功能。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影响生命或留下残疾。

  • 宝宝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宝宝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小儿发生触电时,首先应迅速使他脱离电源,用干木棍将电线拨开,或用干木棍将孩子拨开。如果直接拉开小儿时,抢救者必须站在干纸堆或木板上,拉住小儿的干衣角,将他拖开。   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触电的时间也短,脱离电源以后孩子只感到心慌、头晕、四肢发麻。这时候,要让他休息1-2小时,并有人在旁守护,观察呼吸、心跳情况,一般不至发生生命危险。皮肤灼伤处敷消炎膏以防感染。但如果让患儿立即走动,也有可能引起死亡。   如果触电时间较长,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或者是电流从右手到左脚,此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就很严重,孩子表现为面色苍白或发青紫,昏迷不醒,甚至心脏、呼吸停止。这时就应该分秒必争地进行现场抢救,立即做口对口呼吸和心脏挤压。   对幼小儿童做对口吹气时,鼻孔不要捏紧,让其自然漏气,并适当减少吹气量,避免引起肺泡破裂;如果使小儿张嘴有困难,可将其口唇紧闭住

  • 小儿消化道有异物的急救措施
    小儿消化道有异物的急救措施

      误吞异物通常见于2~3岁的儿童,因其已会走动,更爱将手中抓着的东西,诸如棋子、硬币、小钉子、钮扣、回形针、玩具的小零件等放入口内。一不小心就会吞入胃中。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好急救措施呢?请看本文给出的详细指导方案。   当家长发现小孩将异物吞下以后,只要当时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需想方设法使误吞的异物再吐出来,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尤其儿童更易发生。误吞异物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诸如钉子、回形针等带尖、带钩的异物,遇到肠管因药物作用快速蠕动时,很可能钩到肠壁上,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在一般情况下,异物进入消化道后,除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异物外,大多数诸如棋子、硬币、钮扣等异物,都能随胃肠道的蠕动的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为防其滞留于消化道,可多给患儿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芹

  • 触目惊心!2岁女孩吞了它,烧伤五脏六腑……
    触目惊心!2岁女孩吞了它,烧伤五脏六腑……

    养育孩子,容不得一丝粗心大意。 尤其是在孩子还小,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处于好奇阶段,喜欢用自己的嘴巴去探索世界时,你的一个粗心,就可能是孩子终身的灾难。 有医院消化科整理了一下从孩子的消化系统中取出的部分异物,包括有:塑料棒、图钉、戒指、缝衣针、纽扣、发卡、钉子、石头、回形针、玩具零件、指甲钳、磁铁……只有你想象不到的! 根据数据显示,因为消化道异物住院的,最常发生在2~3岁的孩子身上,而消化系统异物的最常见的是硬币、钥匙、发卡、饰品、玩具零件、棒棒糖棍子等,另外还有相对危险的指甲钳、铁钉,极其危险的有电池、多个磁铁以及尖锐物品。 你家也有 孩子吞了它很危险 也许,大家觉得孩子吞异物只是小概率事件,不需要太担心,但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故时常发生: ◆ 一位非常漂亮可爱的两岁英国小女孩Kac

  • 宝宝创伤出血时的急救措施
    宝宝创伤出血时的急救措施

      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家长朋友们,当宝宝受伤流血时,请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大量的出血可能随时威胁到宝宝的生命,因此,做好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家长们一定要谨记的,请看下文相关详细内容。   一、创伤出血的急救原则:   在受伤部位直接加压止血。   抬高受伤部位。   检查伤势,密切注意生命迹象。   注意有无其他内出血可能。   尽快就医,并给予氧气,维持呼吸道畅通。   二、止血方法:   直接加压止血法   以消毒纱布或清洁的布置于伤口上,然后用手掌或手指施压,压5-10分钟,等出血停止后,再用绷带或胶布包扎固定。   止血点止血法   将流经伤口处的主要动脉暂时压住(向骨头方向压),以减少伤口的流血量;同时,在伤口处,仍以直接加压法并用来止血。   三、各部位之止血点止血法   头及颈:按颈动脉,在喉头旁边用第2、3、4指向颈椎方向压。   颜面:按颜面动脉,在

  • 冬季宝宝室外活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冬季宝宝室外活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冬季比较寒冷,宝宝在室外活动时需要更加注意安全,而孩子的并不是很有安全意识,因此家长在这方面必须的多上心,那么,冬季宝宝室外活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一般而言,冬天幼儿室外活动主要有以下的安全隐患:   1、寒风。在北风地区,冬季的寒风风力不仅凛冽,而且持续时间长,是重大的季节性安全隐患之一。寒风过于猛烈,使宝宝在室外活动时容易摔倒、容易迷失方向,以致于滋生安全事故。同时,寒风也容易让宝宝着凉感冒,是季节性疾病的肇始者之一。   2、冰冻。冰冻对于宝宝室外安全的影响严重程度常人皆知。在冬季,由于冰冻,路面干滑,幼儿经常摔倒,宝宝的外伤大多皆因此而来。   尤其值得提醒的是,因为冰冻,湖面及河面容易结冰,一些喜欢滑冰幼儿很可能会在结冰的湖面及河面上活动,这极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件。   3、暴雪。暴雪过后,路面极易变得冻滑,而暴雪之后的大雨,更易使路面变得更加湿滑。冬季路

  • 宝宝夜间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夜间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夜深人静,睡梦中突然被宝宝的哭闹声惊醒,有些宝宝哄哄便能入睡,而有些宝宝却是一直哭个不停,宝宝哭闹不停怎么办?首先得先找到宝宝哭闹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宝宝夜间醒来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被梦惊醒   宝宝对外界的事物都是新奇的,对周围的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同时受惊的机会也会相应的增加,宝宝夜间睡梦中有可能会梦到白天受惊吓的情景,从而被惊醒而大哭大闹。   原因二:白天睡得多,晚上睡不着   很多宝宝特别安静,而且白天睡得比较多,到了晚上基本上没有睡意,睡不着或者睡得不安稳,还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意思的宝宝来说,哭闹是他们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妈妈们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宝宝白天睡得太多?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要改变一下宝宝的睡眠规律。   原因三:宝宝睡前比较兴奋   白天环境对于宝宝晚上的睡眠也有一定的影响,嘈杂的环境或者长时间的外出都易导致宝宝在夜间醒来哭闹

  • 幼儿骨卡喉 传统法使不得
    幼儿骨卡喉 传统法使不得

      宝宝的咽部被鱼刺卡住,怎么办?大多数家长都会采用坊间流传已久的方法:吞咽饭团、喝醋,甚至用手指去抠。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湘民提醒妈妈们注意,这些做法都不正确,会给宝宝造成更大的伤害。   宝宝的咽部被鱼刺卡住,怎么办?大多数家长都会采用坊间流传已久的方法:吞咽饭团、喝醋,甚至用手指去抠。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湘民提醒妈妈们注意,这些做法都不正确,会给宝宝造成更大的伤害。   咽部、食道异物急救方法   宝宝卡鱼刺,千万别吞饭团、喝醋   孩子卡鱼刺,有些家长会让孩子吞咽饭团、喝醋或用手指去抠来处理,但这三种方法都不正确。吃饭团或用手指抠,有可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易刺破食道大血管。喝醋来“软化骨刺”,则易刺激并灼伤食管的粘膜,使受伤的部位扩大和加深;若小孩喝醋时不慎呛入气管,则可能造成声带化学性灼伤,气管水肿等。   家长应在光线明亮的地

  • 春游被蛇咬的应急办法
    春游被蛇咬的应急办法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踏青郊游的季节,在外出游玩时要小心被蛇咬伤,更不要去捉蛇。 急救措施: 一旦被毒蛇咬伤,不要惊慌乱跑,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蛇毒扩散; 迅速用止血带或布条在距伤口5至10厘米的肢体近端捆扎,间隔半小时放松3至5分钟,以减缓毒素吸收入血; 用小刀把伤口切开,用清水、茶水冲洗伤口。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火柴、烟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在自救的同时,要迅速送有救治经验的医院抢救,

  • 天儿太热!家长必学:儿童中暑急救及预防
    天儿太热!家长必学:儿童中暑急救及预防

    事件回顾: “鹏鹏和几个玩伴一起在小区里嬉闹玩耍,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我就看到儿子自己一个人坐在地上,我跑过去后发现他全身都是软的。”鹏鹏的父亲说,“在抢救过程中,孩子嘴巴、鼻子……到处都在出血,皮肤毛细孔也有出血点,医生告诉我这是典型的热射病......” 现在全国各地因为炎热而导致死亡的案例已有很多,那么什么是热射病?这种病到底有多严重?袋鼠麻麻马上为您解答。 热射病其实就是重度中暑 热射病,简单地来说就是重度中暑,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级别。多由于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从而出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严重情况下可伴有晕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在暑期炎热的天气里,热射病死亡率可高达20%~70%。(如何判断宝宝中暑严不严重?点

    标签: 中暑急救常识
  • 宝宝在婴儿游泳馆倒立溺水挣扎72秒,带孩子,一秒钟也不能疏忽!
    宝宝在婴儿游泳馆倒立溺水挣扎72秒,带孩子,一秒钟也不能疏忽!

    这是5月16日发生在山东烟台一家儿童游泳馆的事情。 一个两三岁的女孩戴着游泳圈在儿童游泳馆内游泳,旁边无人看护。中途有一名穿浅蓝色工作服的女子走过来,可惜那名女子只是低头看手机,然后打开了一扇门出去了,并没有过来看孩子。 孩子玩了一会水以后,突然身体前倾,失去平衡,头朝下倒立溺水。根据监视录像显示,当时的时间是13时16分38秒。 接下来的时间,是令人窒息的时刻。 因为套着游泳圈,孩子无法自行翻身,只能头朝下溺在水中,孩子露在水上的双脚不断地扑腾挣扎着。 痛心的是,泳池旁边却一直没有工作人员出现。在视频正对着的玻璃门另一侧,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里坐着两个人,可惜他们的方向是背对泳池的。 就这样一分多钟过去了,孩子挣扎的动作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再也挣扎不动了。 足足72秒后,才有人发现孩子

  • 宝宝晒伤的正确急救措施
    宝宝晒伤的正确急救措施

      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如果不注意防晒,则很容易被晒伤,因此,送晒伤宝宝上医院前,妈妈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宝宝晒伤的正确急救措施都有哪些?   宝宝晒伤的正确急救措施:   ·为宝宝清洗身上的汗水、盐分和灰尘;   ·用湿润的干净软棉毛巾在晒伤处轻轻拍打;   ·用凉毛巾冷敷半小时; 宝宝晒伤的正确急救措施   ·给宝宝多喝水和鲜果汁;   ·晒伤未好前不要让宝宝再直接暴露在日光下。

  • 亲妈的宝宝小药箱——备什么,不备什么都很重要
    亲妈的宝宝小药箱——备什么,不备什么都很重要

    网上搜索“小儿家庭常备药”,可以找到五花八门的新手父母药箱。前几天一份《小儿家庭常用药清单》受到热捧。随便扫了一眼,受到FDA警告的“保婴丹”以及各种中成药充斥其中,而真正安全有效的药物不见踪影,实在太不靠谱,简直就是“后妈常备药清单”。 FDA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保婴丹 ◆ ◆ ◆ 家庭常备药,应该精简、安全、有效。现在来看看我们儿科医生家的“亲妈常备药清单”和具体说明吧。 退热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应用最广泛的退热药。美林或者泰诺林选一种备用就好了。在宝宝发热觉得难受的时候用于降低体温。注意退热药降温只是对症,药效过后体温仍可反复升高。 口服补液盐 腹泻时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通过肠道丢失,严重时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损害宝宝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标签: 怀孕护理
  • 防范新生儿意外窒息的小常识
    防范新生儿意外窒息的小常识

      刚出生的小宝宝是一个非常柔弱的小生命,当外界的一些意外伤害来临时,他们完全不能知晓,也不能进行自卫,如果妈妈是一个粗心的妈妈,或是缺少照料宝宝的经验和常识,难免会出现差错,很多小宝宝为此丧失了稚嫩的生命。在这一期“安全宝典”栏目,我们就“如何防范新生宝宝意外窒息”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让新妈妈了解一些安全照料婴儿的常识,这样,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你才会有备无患。   新生宝宝容易窒息的常见原因   1.妈妈给小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仰面来放,宝宝吸进胃内的空气将奶汁漾出,呛入气管内而造成突然窒息。   2.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过快,呛入宝宝气管。   3.寒冷潮湿季节室内无取暖设施,妈妈采取以下不当方式而令宝宝窒息。   ①妈妈生怕宝宝冷,给他盖上厚厚的大被子,并把大被子盖过宝宝的头部,使宝宝的口鼻被堵住,不能呼吸引起窒息。  

  • 宝宝急救知识,妈妈必须掌握!
    宝宝急救知识,妈妈必须掌握!

    宝宝拉伤或扭伤怎么办 一旦孩子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在痛点上敷冰块或冷毛巾,并用弹力绷带等对损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冷敷处理24至48小时后,可应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治疗。 宝宝烫伤、烧伤怎么办 一旦孩子发生灼伤,尽快用自来水冲洗患处或者凉毛巾湿敷患处5-10分钟来缓解疼痛和减少热损伤。 TIPS: 1)流水冲洗尽量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软化患处皮肤,但是可以凉毛巾湿敷较长时间直到疼痛缓解,但也尽量在30分钟以内。 2)不要用冰敷,可能会加重皮肤损伤。 3) 尽快取下患处的首饰(戒指,手环等),以及患处穿的衣服等,因为患处有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肿胀和皮肤破溃等。一旦肿胀或者破溃,在取下可能会更困难或者增加更多痛苦。 4)小的水泡不要去挑破或者

    标签: 急救常识
  • 你必须知道的中暑急救七大误区!
    你必须知道的中暑急救七大误区!

    中暑根据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和热衰竭表现为大量出汗、肌肉痉挛、头晕、呕吐、疲乏无力,体温不高或轻度升高,经休息、阴凉通风、风扇、喷雾降温,补充电解质饮料等处理,多很快缓解。 而热射病可导致体温明显升高>40℃,神志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因此,中暑预防及早期科学处置非常关键。然而,关于中暑的认识和现场急救,错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白天室外才会中暑 不少人会疑问,老人在家没出门,怎么会中暑呢?中暑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所致,炎热的夏季,即使在夜间,一些老房子通风不良,部分老人担心空调浪费电或没有安装空调,也同样会导致中暑。 误区二:天热才会中暑 生活中一些坐月子怕风的陋习,以及一些感冒发热用被子捂汗的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机体影响散热过程,导致体内热量短

    标签: 中暑急救常识
  • 宝宝吃错药了该怎么急救 宝宝吃错药的急救措施
    宝宝吃错药了该怎么急救 宝宝吃错药的急救措施

      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不足,好奇心强,看到好看的好玩的总喜欢用嘴巴感受,因此大人稍不注意,宝宝就又可能服下一些药物,那么,宝宝吃错药了该如何是好呢?   许多药品的色彩、形状以及甜味的糖衣对不懂事的宝宝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所以儿童药物中毒或误服药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比例是由于家长的粗心或意外行为所致。作为家长,一定要做足预防措施,防止宝宝因偷吃药物而发生意外。   如何安全摆放家中的药品?   ●药品不可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它容易拿取的容器内。   ●应保持药品完整的外包装,散装药品应装于瓶内,贴上标签,使用时需对照标签。   ●药品需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如果你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必须离开,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   ●平时喂宝宝吃药时,不要骗他们说是糖果,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

  • 孩子跳绳的安全备忘录
    孩子跳绳的安全备忘录

      孩子跳绳除了有益于身体健康外还有助于孩子长高,但是跳绳对小宝宝来说并不是绝对的安全,那么,还在在跳绳时妈妈该如何做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呢?   刚刚学习跳绳,妈妈准备的绳子可以稍长一点,因为,速度较慢、摆动的幅度较大;等熟练后再缩短绳子的长度,但不可过短,那样容易绊倒宝宝。绳子也不宜太粗太沉,否则会增加孩子摇动的困难。   安全备忘   ◎选一副好跳绳   刚刚学习跳绳,妈妈准备的绳子可以稍长一点,因为,速度较慢、摆动的幅度较大;等熟练后再缩短绳子的长度,但不可过短,那样容易绊倒宝宝。绳子也不宜太粗太沉,否则会增加孩子摇动的困难。   ◎舒筋活血   跳绳的运动量大,之前最好活动一下全身,尤其是相关的部位,如肩膀、手臂、手腕、脚踝,避免扭伤、挫伤。开始跳绳后,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不可忽略前脚掌   跳绳时,起跳和落地是前脚掌的“任务”,

  • 宝宝呛奶急救之小技巧
    宝宝呛奶急救之小技巧

      宝宝呛奶了怎么办?很多妈妈都没有经验,有时候呛奶严重了,会出现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到时候妈妈肯定会手忙脚乱的,何不先学习下怎样处理宝宝呛奶,到时候就有经验了,面对也不害怕了。   婴儿经常会出现呛奶现象。有些妈妈,看见宝宝呛奶会手忙脚乱,这样的后果是不能令宝宝舒服一点,而且严重时宝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本文综合宝宝呛奶处理的急救方法,爸爸妈妈要细心的留意了!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

  • 如何处理宝宝眼睛受伤
    如何处理宝宝眼睛受伤

      (1)宝宝眼睑挫伤后且视力无影响,如果是红肿早期,可以先用冷水毛巾或冰块冷敷,让其周围血管收缩,1~2天后可改为热敷,以促进红肿吸收;同时可口服些抗生素药物,促进炎症消退。   (2)宝宝结膜挫伤时,如果只是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同时局部点滴抗生素眼药水;如损伤较重且影响视力,应到医院进行治疗。   (3)宝宝角膜上皮擦伤时,应局部涂抹油膏将患眼遮盖,一般24小时即可愈合;角膜水肿者可用50%葡萄糖高渗液滴眼。   (4)宝宝虹膜睫状体挫伤可以分为几种情况:瞳孔散大、变形时,可戴黑色眼镜避光;前房出血者,双眼应遮盖,半卧位休息,应去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复视,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局部使用抗生素及降眼压药物,以防止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5)宝宝眼眶挫伤、晶状体损伤、视网膜及脉络膜挫伤以及视神经挫伤时,应立即将患眼用消毒纱布遮盖后送往医院救治。   父母怎样预防宝宝眼睛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