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被蜂蛰伤的急救措施
    宝宝被蜂蛰伤的急救措施

      春季天气暖和,家长们经常带着宝宝外出游玩,但往往会遇到件倒霉事,那就是宝宝被被蜂蛰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宝宝被蜂蛰伤的急救措施都有哪些?   一、急救措施   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位,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汁。 宝宝被蜂蛰伤的急救措施   2.如果发生休克,在拨打“120”电话后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二、注意事项   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黄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   3.被蜂蜇伤二十分钟

  • 家长打碎玻璃杯未及时清理 一岁儿子眼球被割伤
    家长打碎玻璃杯未及时清理 一岁儿子眼球被割伤

      家长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还没来得及清理,孩子就摔倒了,不巧左眼球就磕在玻璃碎渣上。   这是5日发生的事情。医生说,即使今后装上人工晶体,孩子的视力也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因此提醒家长千万小心,有时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据悉,这个孩子才一岁半,角膜、巩膜穿通伤,晶体混浊、破裂,被紧急送到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医生马上做了全麻手术,清创,缝合,取晶体,恢复眼球结构等。   眼科主任医师祁勇军告诉记者,术后小孩眼睛没有晶体,不会有正常的视力焦点,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3岁后,孩子眼球发育到与成年人一样大小时,可以做第二次手术,装上人工晶体。   但由于视力发育的黄金期是0到3岁,而这个孩子将错过这个黄金期,今后会出现弱视、高度散光等后遗症,眼球上有疤痕,无法获得正常视力。   祁勇军说,眼科经常会收治眼睛意外受伤的孩子,多是被铅笔、家具的边角、尖锐的器物划伤,

    标签: 意外伤害
  • 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我们平时生活的时候,一旦遇到了紧急情况,我们都要记得拨打急救电话120。但,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如何打呢?   打电话时一定要把地址讲清楚,首先我在某某区,某某路上,再说街道,再说具体门牌号码。这一块切记不要说得太多,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不能空等机动车到来,在现场对孩子具体情况进行救治,如周围有亲人、朋友或行人,均可向其呼救,以寻求更多帮助。   如果当时你已经不能完全表达的时候,也不要着急,等医生主动询问你,这个时候,你只要回答医生的提问就可能了。医生还会尽可能的教你做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约好等车的地点,许多人打完电话后着急去看护病人,而忘记派人到楼下去接救护车,这个时候,最好有专门的人出去接车。因为救护车会因为地形的不熟悉而导致延误。等车来了后,及时把他们接入房间,进行施救。记得,约好的地点,一般是可以辨识度高的地方,特殊,醒目的公共设施等。 &

  • 小孩子中毒怎么办
    小孩子中毒怎么办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孩子中毒在宝宝意外伤害中排名第二,但是部分家长缺乏早期急救常识致使伤情恶化,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孩子中毒了怎么办呢?跟着案例一起学习。   急性中毒   广州军区总医院小儿科主任许蔓春介绍,儿童误服安眠药、鱼肝油、钙片等事情时常发生。有些家长习惯把洗涤剂、杀虫剂装在普通矿泉水瓶内,容易让儿童误饮。另外,进食未经处理的含毒植物、被污染的食物,被有毒动物咬伤,甚至环境污染(包括家庭使用灭蚊、灭鼠药等)均可造成儿童急性中毒。   毒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   应对:筷子刺激喉咙可催吐   中毒时如果孩子意识尚存,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喉咙催吐,也可以喂服牛奶、鸡蛋清,它们可以减轻一些腐蚀剂对人体黏膜的损伤。   但意识不清的孩子不能催吐或喂服,以免吐出物误吸入气管内,

  • 夏季预防宝宝长痱子的23个妙招
    夏季预防宝宝长痱子的23个妙招

      不让宝宝长痱子是夏天妈妈们一个重要的课题。宝宝长痱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出汗,二是汗液挥发不掉。出汗后没有及时擦掉,汗液堵住汗腺,宝宝就会长痱子。只要及时预防,妈妈们就不用担心宝宝长痱子了。   1、注意室内凉爽通风,但要注意不要让对流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上,还要护住宝宝小肚皮。   2、闷热的天气,家里可以用空调保持在26℃的温度,湿度别超过60%:   预防宝宝长痱子——护理防痱   3、讲究卫生,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衣服要宽大、干燥、柔软,避免穿尼龙化纤内衣,最好是吸水的纯棉织物,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还有利于散发身体的热量并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内衣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4、夏天可以每天给孩子洗两三次澡,但不要用太多的浴液、香皂,以免皮肤表面油脂流失过多。只要用清水洗洗就行。孩子从外边回来后不要用冷水洗浴,因为经冷水一浇,原先张开的

  • 孩子被烫伤用牙膏涂抹正确吗?这么护理才最合理!
    孩子被烫伤用牙膏涂抹正确吗?这么护理才最合理!

    大年初三这天,小乐的姑父来小乐家走亲戚,顺便把自己的儿子圆圆也带过来了。小乐于是就有了玩伴,和圆圆一起钻在屋子里面玩自己的玩具。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小乐喊着饿,于是就去厨房看有没有吃的,看到厨壁里面有几块早上没吃完的鸡肉,于是小乐就办了个凳子扒拉着去够,一不小先把煤火炉子打翻了,里面刚烧好的热水溅了小乐一身。 妈妈闻声赶来看到小乐的胳膊上面烫的都起皮了,于是二话不说赶紧把平时刷牙的牙膏拿来给小乐涂抹,小乐这才算消停了下来。可是第二天,小乐胳膊上面烫伤的地方非但没有好,连颜色都变得乌青,还肿了起来,小乐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观点分析: 很多家长遇到孩子被烫伤烧伤的时候,往往第一感觉就是用牙膏涂抹,这样可以消肿止痛。可是现在市场上面的牙膏种类繁多,碱性、酸性、刺激性等都有,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烫伤烧伤面积增大,对孩子的健康带来更

  • 万一断肢了怎样急救
    万一断肢了怎样急救

    万一发生断肢时该怎么处理?断肢保存得法,可以提高再植的成功率。   此外,最重要的还是抢救伤者性命,切勿为了保存断肢而浪费时间。   在意外事件中,手、脚或手指、脚趾断掉,有时可用外科手术重新植回。   可是,最重要的是抢救伤者性命;切勿为了保存断肢而浪费时间。   切勿试图自行接驳断肢,例如用胶布把断肢接上原位。这样不但使伤者痛楚,而且损坏肌肉组织,使日后的再植手术更困难。   急救方法   让伤者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伤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绷带,也可以用围巾包扎。   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包扎在一起。   安慰伤者,叫他不要动,然后打电话召救护车。   料理好伤者后,可以试试找回断肢。用清洁的布块(如手帕或枕套)包好,放入塑料袋内。   让断肢保持低温。如

  • 孩子烫伤怎么办 宝宝烫伤后的急救措施
    孩子烫伤怎么办 宝宝烫伤后的急救措施

      典型案例:文文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调皮可爱,聪明伶俐。一天,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放在桌子上,刚买米来不久的流氓兔图案的暖水瓶一下子吸引了文文的视线。这小家伙灵机一动,踩着板凳,踮着脚尖去够暖水瓶。手刚够到壶盖,只听“哇……”的一声,刚刚烧开的一整瓶水一下子倒在了孩子的胳膊上。妈妈闻声赶忙跑了出来。看到女儿泣不成声和那烫得像煮熟了似的小手,妈妈心疼地眼泪也流了下来。   文文穿着衬衫下的小胳膊一定也烫得不轻,妈妈马上给文文脱下衣服,准备用凉水冲。谁知,袖子脱了下来,可怜的孩子胳膊上的一层皮随着袖子也一起褪了下来;妈妈赶忙把文文送到了医院。   看了文文的故事,大家一定也会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到心痛不已。但是,您知道文文妈妈对文文的急救措施有什么问题吗?   首先,文文妈妈想用凉水帮助孩子冲被烫伤的部位,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用

  • 孩子眼部外伤的家庭急救措施
    孩子眼部外伤的家庭急救措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家长们应该注意保护好孩子的眼睛,当孩子眼睛外部发生意外时,要注意做好家庭急救措施。   除了儿童自己有意识地保护眼睛,眼眶的骨组织、眨眼及眼睑防护性的反射动作,也在自然地保护着眼睛。眼睛一旦受到伤害,轻的经过治疗即可痊愈;重者,尤其是外伤所致的伤害,如果救治、处理不当将会造成感染,最后导致失明。一只眼睛的感染往往会造成另一只眼睛的感染和失明,影响学习以及今后的日常生活,造成终生遗憾。   所以说,保护好眼睛是家长和儿童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眼睛受到伤害。   那么,引起儿童眼睛外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 交通事故,发生车祸时,车子前座上的儿童被玻璃片伤及眼睛。 孩子眼部外伤的家庭急救措施   2. 运动所致,如跌伤、撞伤等。   3. 异物进入眼睛,如灰尘、木屑、飞虫、金属碎片等。   4. 灼伤造成,

  • 谨记于心!拯救了无数窒息儿童的急救法
    谨记于心!拯救了无数窒息儿童的急救法

    上面所谈到的气管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急症,也是儿童常见的死亡原因。此时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就诊,而最宝贵的抢救时机就在发生危险的4min内,称之为黄金时间。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家长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 这里介绍海姆立克(Heimlich)手法,简单易行,十分有效! 非婴幼儿且神智清楚 孩子站着或坐着,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肚脐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孩子应作配合,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 非婴幼儿且神智不清 ● 首先开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方法:以每分钟100次/分频率按压胸部中央,深度4-5cm

  • 孩子烫伤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孩子烫伤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现在是电气化时代,孩子们的好奇心会让孩子遭受意外。在意外伤害中,孩子被烫伤占相当大的比例,当孩子烫伤后家长不能盲目采取急救措施。那应该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呢?下文为你分享解答。   案例:妈妈给2岁半的妮妮洗澡,先在洗澡盆里倒上热水,然后又去接冷水,就在妮妮妈妈转身去接冷水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妮妮的哭喊声。妈妈赶紧回头,只见妮妮的一只脚已被盆内的热水烫红。妮妮妈妈马上抱起妮妮到客厅的沙发上,随即在她烫红的局部涂了一层酱油,想缓解疼痛,但是妮妮仍不断喊疼,并大哭不止,妈妈只得带妮妮去医院就诊。   易致烫伤的热源   冬天,孩子在家的活动时间相对其他季节要多,父母要注意避免以下容易引起烫伤的热源:   电暖器:要远离家中的床单、家具、衣服等一些易燃物品,平时不要把湿的衣服搭在电暖器晾干,电暖器表面温度较高,覆盖物品后,会影响散热,容易引起着火;尤其是当电暖器开着时,别将孩子单独留在房

  • 春节常见意外伤害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孩子命!
    春节常见意外伤害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孩子命!

    春节,可谓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了,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好吃好喝,有新衣礼物,还可以尽情玩耍。但是,家长们可不要因为过节就放松了对宝宝的照看哦,孩子的人身安全、饮食安全还是得顾及到! 身为家长,照顾孩子的“十八般武艺”都要样样精通,为了能让宝宝过个快乐健康的新年,家长还得有一些“特技”加持!今天,袋鼠麻麻就带给您:宝宝春节常见意外及急救方法。 1、宝宝春节常见问题及应对 1.鞭炮炸伤 在中国,好像没有鞭炮就没有过年的味道。但在给新年增添喜庆氛围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安全隐患。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和可燃性金属粉末,引燃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冲击力,可造成热烧伤和爆震伤。最容易被鞭炮伤及的部位是裸露的皮肤,特别是眼睛、眉毛,严重的会引起面部烧伤,甚至导致眼球破裂伤,持久的鞭炮声还可能对宝宝的听力造成一定损伤,所以

  • 父母须知:着装出意外 最不安全童装Top3
    父母须知:着装出意外 最不安全童装Top3

      据媒体报道,9月11日,周口太康县一幼儿园发生一起悲剧,3岁的浩浩在滑滑梯时突然晕倒,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元凶竟是浩浩身穿的一件带后帽的卫衣。原来,浩浩向下滑滑梯时,卫衣帽上的绳子扭结在一起勒住了脖子,以至于食管反流,食道内的东西反流到食管里,浩浩因此被呛死。   帽绳、铆钉、水钻、亮片……这些漂亮的装饰为潮娃娃们增色不少。但是,你能想到这些东西其实暗藏杀机,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孩子的“夺命索”吗?宝宝着装除了追求可爱亮眼,安全更应是放在首位。   1、《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相关规定   随着天气转凉,不少秋装都已经上市,在今年的童装的款式中,大部分都是带有后帽的秋衣,其中带帽绳秋衣的帽绳可以随意拉扯、收紧或放松。   其实,对于儿童服装上的帽带、拉带等,我国早已有相关规定。2009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童装绳索和拉带安

  • 儿童烫伤怎么最佳处理
    儿童烫伤怎么最佳处理

    国家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显示:0~6岁的儿童烧烫伤比例占烧烫伤患者的23%。我国每年至少14万儿童被烧烫伤,意外的烫烧伤留下的疤痕不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还有可能造成伤残甚至死亡,成为无数家庭的悲剧。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电器增多,能够导致烧烫伤的热源也变多,使得家庭烧烫伤的儿童人数逐年增加。 尤其到了冬季,更是烧烫伤的高发期,各种取暖设备隐患重重,同时孩子户外运动减少,接触家中危险热源的机会变多。 一组组可怕的数据提醒我们:关于孩子冬季烧烫伤的防范和急救措施,有必要提前学习起来! 定时炸弹——高温烧烫伤 以下几个危险场景,经常被忽视,一定要多留心! 一、热锅热汤 热锅热汤最常见于厨房、餐厅、客厅,这三个地方一定要特别留意,清除危险,看好孩子。 厨房中电磁炉、电饭锅等设备,用完后

  • 宝宝中暑怎么办 小儿中暑的处理方法
    宝宝中暑怎么办 小儿中暑的处理方法

      体温过高是中暑的主要特征之一,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久,预后越坏,因此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首先立即使患儿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内,将其平卧后,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用凉水或35%酒精液浸湿毛巾全身擦浴。一旦发现宝宝有中暑的症状,不要惊慌,只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快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也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 宝宝烧烫伤的几种情况及急救处理
    宝宝烧烫伤的几种情况及急救处理

      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宝宝意外伤害的程度也在一天天的增加,最常见的莫过于宝宝烧烫伤了,本文就整理出宝宝烧烫伤的几种情况,以及每种情况下的急救处理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被热汤、热咖啡烫到。   宝宝不小心碰到水壶、电饭煲等热容器。   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烫伤或烧伤宝宝。   电路老化等原因造成宝宝被烧伤。   宝宝碰到火炉等被明火烧伤等情况。   烧烫伤的程度及症状   一级烧伤   仅皮肤表皮外层有损伤,未伤及真皮层。   皮肤颜色呈粉红色,类似于晒伤。   有轻微肿胀,一般不会有水疱。   有一定程度的疼痛。   二级烧伤   表皮和部份真皮有损伤。   皮肤发红,有水疱,表面潮湿发亮有褶皱。   肿胀和疼痛比一级烧伤厉害。   三级烧伤   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受到破坏。   皮肤呈白色或焦黑,干燥或发硬,蜡色,苍白。   由于神经末梢

  • 新生儿呼吸急促如何应对
    新生儿呼吸急促如何应对

    新手爸妈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就要注意了,这些情况表明新生儿呼吸异常。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急促   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乣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 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乣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 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乣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乣5岁的宝宝,呼吸

  • 小儿气管异物的正确急救措施
    小儿气管异物的正确急救措施

      据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小儿气管异物的现象很常见,而且很容易导致孩子窒息,因此家长朋友们要引起重视,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看,小儿气管异物的正确急救措施。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间歇性呛咳或慢性咳嗽并有喘息,用药数天后无效反而日益严重,应该想到有气管异物,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一定要尽快就诊。另外,孩子被异物卡住会有强烈咳嗽的短期应激反应,平息后家长也应在之后几天内保持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有断断续续的咳嗽、低热甚至气喘,则应到医院鉴别是否有异物进入气道。   八成患儿被坚果卡住 异物能引起肺部顽疾   据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沈培介绍,现在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营养,认为坚果类食物含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应该让他们多吃。殊不知,坚果已成为幼儿的重要杀手,80%以上的气管异物都是坚果类食物。四岁以内的孩子,磨牙还未长成,无法将坚果完全嚼碎,加之吞咽功能尚不健全,极易发生气管异物。除坚果外,糖果、

  • 宝宝气管进入异物应怎么办
    宝宝气管进入异物应怎么办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咽喉部的保护作用不健全,会厌软骨的功能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不够好,没有成人那么灵敏,而且婴儿常常在做吞咽动作或口中含有食物时,又笑又哭,会厌软骨来不及遮盖气管开口,而致使食物落入气管内。除了食物外,因为宝宝天性好奇,还喜欢将一些小物体,如纽扣、花生以及钥匙等含在口中,同时又嬉戏,就很容易导致这些物体落入气管。婴幼儿的器官比较狭小,一旦有异物落入,很容易将气管堵住,而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   气管异物为何频繁“骚扰”宝宝   (1)几个月的小宝宝,虽然会吃些东西,但因牙长得不齐全,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嚼烂。又因其喉部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全,因此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   (2)小宝宝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是通过眼、手、耳,他也通过口来认识世界,宝宝喜欢将细小的东西放进嘴里,认识物品的质地。   (3)有些宝宝进食习

  • 小婴儿最值得家长注意的小意外
    小婴儿最值得家长注意的小意外

      在宝宝的婴儿期,家长在护理宝宝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在护理小婴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细节。   一、宝宝翻身时期   宝宝三个月大开始学翻身,此时就得特别注意宝宝的安全。由于宝宝原本还不会翻身,所以许多父母都会放心地将宝宝单独留在床上或沙发上,却忽略了三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学习翻身的时期,往往一转身,就发现宝宝从床上翻落在地了。一般来说,这对宝宝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值得担心的是,宝宝的头部在翻落过程中是否受到撞击,可能会造成脑震荡或是脑内出血。   预防胜于治疗。当宝宝成长到差不多会翻身时,爸爸妈妈就必须事先做好预防措施。比如,事先在地板上铺些软垫或厚地毯,在床边加装床栏,放低婴儿床床垫的高度等,为宝宝布置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宝宝经常活动的空间高度最好不要超过2尺。因为根据临床经验提示,从2尺以上高度摔下来的宝宝,头部骨折的比例较高。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