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自己上厕所时父母都会担心怕发生安全意外,然宝宝自己上厕所是早晚都要学会的事情,那么,怎么教宝宝安全的上厕所呢?上厕所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首先,要保证厕所光线的充足,对于没有光线的厕所内,要教导宝宝一定不要摸黑进去,想办法打开灯,这是上厕所必须保证的第一步。 宝宝上厕所应注意些什么 使用蹲便时,教导宝宝双脚应平稳地跨在便池两侧,须站稳后再蹲下去,以免站立不稳,踏入便池里。 使用蹲便时,兜里的东西很容易掉进便池里,所以,在上厕所前应先把兜里的东西放好。以免发生东西掉落便池的情况。 使用坐便时应尽量往前坐,身体往前倾,双手一定要扶好,以防掉入便池内,而在使用公共场所的坐便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卫生,最好在便池四周垫上卫生纸,以免皮肤接触到上面的病菌而感染疾病。 本文系亲亲宝贝网(www.tengfeihs.com)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窒息是新生宝宝最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宝宝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导致新生宝宝的窒息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在生后1分钟内,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的缺氧。 (一)母体与胎儿间血液气体交换障碍 ①脐带血流受阻:如脐带脱垂、绕颈、打结、压迫、扭转而造成胎儿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而引起缺氧,使中枢受抑制以致发生窒息。 ②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低位胎盘等。 ③胎盘的母体侧面灌流不足:如妊娠高血压、出血、严重贫血、休克以及慢性心、肺、肾疾病或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镇静药物等。 (二)分娩过程异常 ①胎头过大或母亲骨盆过小,胎儿位置不正、急产、产程延长、宫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很容易出现被异物卡住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报道较多的是果冻误吸造成窒息,值得格外警惕。亲亲宝贝小编提醒家长们,当宝宝被东西卡住了,一定要及时的做好正确的急救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宝宝被东西卡住了的正确急救措施: 气道异物造成宝宝窒息后,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 宝宝被东西卡住了如何急救 这时最需要爸爸妈妈及其身边在场的人,就地予以有效的抢救: 1、鼓励咳嗽 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鼓励宝宝大声咳嗽,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2、俯倾拍背 如果怀疑异物被宝宝吸入气道,应将宝宝上身前倾60度,俯卧于抢救者的臂肘上,头部下垂,抢救者以手用力拍打宝宝的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3、压腹冲击 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真的误服了药物,一定切莫惊慌失措,更不要指责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哭闹,更不利于说清真象,还会拖延时间。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牢记四个处理原则: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如何早发现孩子吃错了药 家长首先要尽早发现孩子吃错药的反常行为,如孩子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一旦发现此类异常,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其次,家长要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及时地掌握情况。 确认孩子吃错了药,在送医院抢救之前,应先做初步处理。催吐和更进一步的洗胃是两种主要的应急措施。催吐可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胃部内容物少者,不容易呕吐,要让其喝水,而且催吐不能套用土办法,让其喝盐水等带辛辣的汤水。一般体重一公斤给喝10~15毫升。成年者喝水后可用手指刺激舌
许多父母遇到孩子耳朵意外受伤后,都会变得很着急,甚至不知如何是好,在此,亲亲宝贝小编提醒父母们,当宝宝耳朵意外受伤后,一定要及时的做好正确的急救措施,具体步骤参考如下: 耳朵意外伤害的几种情况 母亲喂养姿势不当导致乳汁流入宝宝耳朵。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耳朵进水,或宝宝玩耍游泳时耳朵进水。 小飞虫、硬物等异物进入耳朵。 宝宝自己抓伤、摔伤或玩耍时被利器所伤。 给宝宝清洁耳朵时受伤。 高分贝的声音刺激宝宝的耳朵。 急救处理方式 异物进入耳朵 宝宝可能会觉得痒,但你要制止宝宝挠掏耳朵。 千万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帮宝宝掏挖耳朵,以免将硬物越挖越进去。 如果是昆虫进入宝宝的耳朵,可将宝宝的耳朵对着台灯或者用手电筒照射,因为昆虫具有向光性,会向着有亮光的方向爬出来。 如果是硬物进入耳朵,可以让宝宝侧着头,用手抖一抖耳朵,把异
猫是许多家庭都养过的宠物,但由于宝宝活泼好动,宝宝偶尔被猫抓伤是难免的,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如何做好事后的急救与护理,本文我们重点要讲的就是宝宝被猫抓伤后的急救与护理,一起来看看吧。 被猫抓伤的后果 被猫抓伤会有不适感。 宝宝抓伤后伤口未能及时处理,感染后有可能引起败血症等。 被猫抓伤后可能会染上人畜共患的感染病,既猫抓病。 被正在发病的患狂犬病的猫咬伤或抓伤可能感染狂犬病。 什么是猫抓病 猫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感染病。该病为良性,可自行治愈,多数病人均在2、3个月内自愈。 被猫抓伤后2周内产生局部淋巴腺病,受伤一侧腹股沟或腋窝的腺体也会一片潮红。淋巴结起初结实而柔软,后来变得有波动感,可有液体流出并形成瘘管。 患者发热、乏力、头痛、厌食的症状与淋巴腺病可同时出现。 急救处理方式 首先应先挤压伤口排污血。 用肥皂
小宝宝对外界事物存在着极大的好奇心,看到陌生的东西就想着去碰一碰,玩一玩,加上几乎没有安全意识,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遇到这些突发状况时,如果家长把握时间,在救护车赶到之前现行帮助宝宝急救。 Point1 观察有无意识 1岁以下的宝宝,可轻轻敲打其脚掌,1岁以上则可摇动他的肩膀来确认意识,如果是在没意识的状态下,喉咙肌肉会松弛,舌头会往后倒,很有可能会阻塞呼吸道。 Point2 确认呼吸与脉搏 抬起宝宝下巴打开气道,观察宝宝胸腔的起伏、仔细听呼吸声,以确定宝宝是否还有呼吸,经判断后若无呼吸,要立刻实施人工呼吸。确认心脏是否跳动,可通过按压脉搏方式得知,如果已无脉搏,就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Tips:什么是心肺复苏术(CPR) CPR是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英文单词的字母缩写。这是在你的宝宝没有生命迹
天气好的时候,尤其是春季,不少妈妈都喜欢带着宝宝去郊外或者公园玩。但是,这时候也是蜜蜂授粉的季节,顽皮的宝宝很可能会招惹到蜜蜂。宝宝被蜜蜂蜇伤后,通常会又疼又痒,严重的甚至会危险到生命。这时候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第1步:把刺弄出来。被蜜蜂蜇伤后,毒针会留在皮肤内,被蜇的部位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所以要设法拔除皮内的毒刺。用胶布贴在被扎的部位,然后用力撕掉,毒刺可能就会被粘出来。也可以考虑可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挑出,注意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 第2步:清洗伤口。蜜蜂的毒液多为酸性,可以用3%氨水或5%~10%的碳酸氢钠液(小苏打)冲洗伤口。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也可以用肥皂水冲洗。如果是黄蜂蜇伤,可用醋酸或食醋洗敷。 第3步:冰敷止痛。用冰块敷在蜇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
当宝宝会爬会走后,家长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安全措施,防误吞东西、防烫防火、防触电等,每种突发情况都有一定的急救程序,了解了一些日常的急救措施能让你的孩子在突发状况前将伤害降至最低,所以,适当学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期,小编将给您讲述小儿烫伤的急救措施。简言之就是5个字,依次是“冲”、“脱”、“泡”、“盖”、“送”。 冲:迅速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至少1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用冷水处理烫伤的地方,可以中和烫伤皮肤内残存的热量,减轻进一步的热损伤,使伤口迅速冷却下来,防止烫伤的地方形成疤痕。 脱:在脱衣服的过程中由于父母此时心慌意乱,常常是胡乱扯下宝宝的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这样,由于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常会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受伤的表
如何预防儿童触电 电常常被比喻成“电老虎”,在孩子严重老虎是很厉害很可怕的角色,但是由于幼童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孩子触电事件仍是宝宝意外伤害中的常客。那么如何预防儿童触电呢? 电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生活,但是由于人们安全意识缺乏等原因导致的触电致伤致死案件也时有发生。儿童安全意识薄弱,辨别能力有限,缺乏用电常识,若是生活中不注意很大可能会受这方面的伤害。 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家用电器类产品日益增多的情况,特别提醒社会和家庭关注用电安全,教育儿童懂得电对人体的危害,不要用手去接触插头、灯头,不要把充电器等与电有关的物品当作玩具。在教育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儿童自保意识和能力仍然很低的特点,从硬件设施上着手,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1、选购电源插座、接线板时,要尽量选择带有多重开关并带保险装置的,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带有防止儿童误触的相关产品。
日前浙江余杭一2岁男孩溺水,父亲两次要求放弃,医生苦劝并说要报警之后,孩子才被送进ICU挽回一条命。 看到这个帖子,不少网友指责这个父亲冷血无情,不配做一个父亲。他为什么想把孩子带回家,是真的要放弃吗,他真的像网友认为的那样“冷血”吗? 父亲称,“医生问我要不要转到更好的医院,我肯定不转的,我想大医院花钱更多..听老乡说ICU按小时收费,吓坏了.. 觉得我又没有钱何必在医院呢,回来试试老家的苗药治治。” 宝宝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亡原因。又快到游泳玩水的季节了,家长们需注意,万一宝宝溺水了,千钧一发,第一时间如何急救请牢记。 急救步骤: 1. 马上呼救,救出患儿:发现宝宝溺水后,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托起落水宝宝背部或头部,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迅速脱离水面。 2. 通畅气道:清
上周周末,王女士给女儿做了很多好吃的饭菜,女儿高兴的不时去厨房看看做的咋样了。可是就在王女士上厕所的时候,听到女儿凄厉的哭声,王女士赶紧出来看,才发现女儿把自己做的一锅紫菜蛋花汤给弄翻了。 这是刚做好的汤,王女士赶紧把女儿的衣服脱了查看伤情,看到女儿的肚子、胳膊很多地方都蜕皮了,王女士急的哭了起来。这慌乱之中竟然又把女儿胳膊上面的一大块皮给弄掉了。到现在女儿还在医院住院,由烫伤不轻需要住院查看,王女士一想到女儿痛苦的样子就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观点分析: 宝宝烫伤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突发危险事件,而且处理起来难度也是很大的。有的父母不知道烫伤后的护理措施,往往会导致宝宝的伤情更重,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很多的感染症状,直接威胁到宝宝的生命安全。 那么宝宝烫伤后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1、凉水冲患处,降低
最近不断爆出小孩子受意外伤害的事件,看着孩子受意外伤害的新闻,使得父母格外的担心孩子的安全,亲亲宝贝网整合了各年段小孩子常见意外伤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各年段小孩子常见意外伤害 婴儿期宝宝常见意外 0~12个月宝宝不同月龄技能不同:能够翻身和触摸,头部不能长时间抬起,会爬,甚至开始走路,活动范围比较小。可能发生的意外:窒息、从床上滚落、烫伤、吞食异物、玩具伤害(锐利的边缘、细绳子及被吞食的小零配件)、撞到桌角或其他家具的尖角、碰触电源插座触电、学步车和折叠式婴儿车引发的意外。 安全措施: 选择合格的婴儿床。床栏间距离约6公分左右宽度,不要让孩子的手或头可以从栏杆中伸出去;床上最好不要放置物品。 床边应铺防滑垫,以免孩子攀爬跌倒。 不要与孩子同睡一张床,大人容易压到婴儿导致其窒息。 夜晚查看孩子睡姿,避免趴着或哺乳时堵住口
儿童时期药物中毒较常见,其发生率仅次于家庭意外伤害,通常多见于2至4岁的幼儿,以男孩多见。因为此年龄段的小孩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又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如果药物或毒物保管不严,就会造成小儿误服而致中毒。 同时,由于小儿患病机会远远超过成人,用药的机会也超过成人,而他们的机体的介毒功能远不如成人健全,对药物的耐受力也远不及成人,尤其是婴幼儿,因而用药更易发生毒副作用。药物中毒多见于镇定安眠药、止痛药、镇咳药、抗生素、皮肤外用药、胃肠道用药等。 大多数情况下,诊断可依据毒物接触史及用药史,一般其特征性的中毒表现与成人类似。有时如中毒史不明确,患儿又不能准确叙述,或者诊治时已昏迷不醒,则临床诊断较困难。甚至有些药物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与常见的内科疾病相似,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例如一个成人注射链霉素等药物发生毒副作用,可能先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
宝宝天性好动,很容易就会受伤,面对不同的伤情,家长要学会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宝宝受伤了怎么办呢?家长要如何帮宝宝处理伤口?一起来看看吧。 扎伤:木、竹刺扎伤手指 木质、竹质玩具,积木,桌椅,这些家居用品和玩具使用时间久了或使用不当,就会“生”出一些支离的小刺,宝宝玩耍时不小心碰到,小手指可就遭殃了,小手有可能被扎伤,而且因为这些木质和竹质的刺容易折断,还可能残留在宝宝的指甲下和手指软组织里,令宝宝疼痛难忍。 可以这样做: 小手被刺扎伤后,首先要检查有无木刺残留在伤口内。木刺等异物残留可使伤口感染,难以愈合。被刺伤的伤口往往又深又窄,极可能引起破伤风细菌的侵入、繁殖,造成感染,所以尽量要将异物取出。可先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之后用镊子或者指甲钳将残留在皮肤外面的部分夹住,顺着刺入的反方向慢慢地将刺拔出来,尽量避免在拔刺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各种意外,对此,家长们一定要尽早知道一些急救措施,以便急求所需,本篇资讯,就总结出小儿各种意外的急救措施,以供家长们的参考。 只要大人注意,是可以防止小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小儿烫伤是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多数是由于给小孩洗澡时,父母不注意碰倒了放在一边的热水容器,使热水洒出来烫伤了小孩;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保暖的热水袋塞子不紧,热水流出烫伤小儿。除此之外,另一个经常发生的事故是煤气中毒,在密封房间里,不要整夜使用没有烟筒的蜂窝煤炉子或煤气炉。 母乳喂养者夜间喂奶时不能紧搂着小儿。因为母亲会在不自觉中睡着,从而使乳房压住新生儿鼻口,容易产生窒息。新生儿经常吐奶,母亲刚喂完奶后不能马上远离小儿或马上人睡,要让小儿侧躺一会儿,防止吐出的奶液堵塞气管。 小儿也有被老鼠咬伤的例子,主要原因是小儿脸及嘴上沾有奶粉或奶液,能引诱老鼠。所以,一定要把小
宝宝生殖器意外受伤的情意虽然不常见,但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是尽早知晓一些相关急救措施,本文我们要讲的就是宝宝生殖器意外受伤时的急救方式,希望妈妈们能好好读一读。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婴儿生殖器意外情况: 宝宝不小心被开水等热源烫到生殖器。 宝宝生殖器意外受伤时的急救方式 宝宝长期玩耍时在地上摩擦生殖器被烫伤。 猫、狗等动物咬伤男宝宝的生殖器。 家长护理不当引起宝宝生殖器受伤。 宝宝生殖器被利器所伤,或被砸被压等。 急救处理方式: 立即拨打求助电话等待人员救助。 局部可使用双氧水进行消毒。 可按照一般部位烫伤的急救方式处理,即冲、脱、泡、盖、送五步急救。 当宝宝生殖器被动物咬伤,此创口容易细菌感染化脓,在初步冲洗消毒之后一般不予缝合,免得形成脓疡。 如果阴茎背截断,应带上被截断的部分立即把宝宝
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许多妈妈都会遇到许多突发状况,如果妈妈们能把握时间,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先行帮宝宝急救,定能节省很多时间;或是掌握一些家庭常用的急救方法,也可以为让宝宝少受伤害呢!下面亲亲宝贝网就为您介绍宝宝摔伤的急救方法,希望对妈妈们有用。 1.擦伤 表现:出血和破损。 处理:初步包扎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 消毒纱布包扎好。 二次消毒如伤口无肿痛感染,2天后可用酒精棉球(红药水)再消毒伤口一次。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专家提醒: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 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扭伤 表现
相信很多爸妈都经历过这种事:宝宝吃东西的时候没有咀嚼就吞咽下去了卡在嗓子处,这时千万不要慌张,下面为您介绍具体急救方法。 爸妈不可不知的异物梗塞处理(婴儿哈姆立克急救法) 1、先将宝宝口中异物去除。 2、将宝宝翻身为“头低脚高”的姿势,一手扶住宝宝脖子,放在大腿或前臂上,另一手用手掌根部,由上往下拍打宝宝的两个肩胛骨之间,连拍五下。 3、然后将宝宝翻回正面,两个指头并起,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连压五下。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宝宝将异物吐出。若宝宝情况变差、失去意识时,就须开始做CPR急救,并打120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