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疾病早产儿护理
  • 早产儿一定会得脑瘫吗
    早产儿一定会得脑瘫吗

    早产儿一定会得脑瘫吗 有一定的几率,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发生。 早产儿由于他各个系统发育都是不完善的,而尤其是脑部尤其重要,早产儿脑部发育不够完善,会出现脑水肿,脑血管破裂,脑部缺氧,缺血,会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破坏。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小宝宝存在脑瘫的风险,影响到生长发育及智力,这就要求尽快的营养脑神经以及康复锻炼治疗。 因为早产儿在前三个月,脑细胞可以重塑,而且用药的效果、康复锻炼对恢复的效果是很好的,所以一定要抓住前三个月,六岁以下都有效果,尤其是一岁以下的效果,但是康复锻炼是漫长的过程,也会有一些痛苦,所以家长要衡量利弊。 宝宝脑瘫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基因缺陷,家属或直系家属中有先天性遗传疾病,如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智力缺)、家族先天畸形、晚期妊娠、频繁流产、先兆流产、死产等的。这是脑瘫

  • 早产儿喂奶姿势 哪种姿势喂养早产儿最安全
    早产儿喂奶姿势 哪种姿势喂养早产儿最安全

    早产儿喂奶姿势 哪种姿势喂养早产儿最安全 半卧位慢喂方式喂养。 早产儿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 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 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早产儿喂养方法 早产儿喂养方法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1、首先是注意保温,由于早产儿体质较差,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所以,在保温上要特别注意,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 2、其次是要给早产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

  • 早产儿会有什么并发症
    早产儿会有什么并发症

    早产儿怎么护理 一、注意保暖。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被窝温度保持在30-32℃,相对湿度55%-65%,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无异味。换尿布的动作要快,避免孩子着凉。根据孩子的体重、胎龄和呼吸的情况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并且注意监测体温。一般如果是体重小于2kg,应该放置于保暖箱内。 二、精心喂养。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三、保持安静。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四、防止

  • 早产儿智力评估
    早产儿智力评估

    早产儿是指怀孕超过28周而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多数体重不到2500g,身长不到46cm ,各脏器的形态和功能都不成熟,生命力较弱。 为什么早产儿会有出现智力障碍的风险?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齐,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并可导致脑缺氧。另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形成肺透明膜病,使缺氧加重。早产儿吞咽和消化功能差,易呕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也可加重缺氧。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有助于退黄的酶及蛋白均缺乏,使黄疸不能快速消退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此外,早产儿凝血功能差,加上缺氧,易产生颅内出血。呼吸暂停和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均可导致早产儿脑细胞缺氧、坏死,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还有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引起惊厥,造成脑细胞损害,引起脑发育障碍,智力

  • 早产儿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早产儿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早产儿佝偻病有什么症状?早产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和(或)钙磷缺乏引发的钙磷代谢失常,并造成生长中的骨骼骨基质钙盐沉着障碍和(或)类骨组织(未钙化骨基质)过多聚积为组织学特征的一种营养性代谢性骨病。下面我们来谈谈早产儿佝偻病有哪些症状,关心这个话题的家长不妨注意一下。 早产儿佝偻病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骨骼系统的骨化不全或骨软化性改变,如前囟增大,颅缝加宽与后囟门相连,侧囟门未闭,颅骨边缘和顶骨顶结节部变软或呈乒乓球感,颅骨边缘尤以顶骨矢状缝缘有锯齿状骨缺失。缺失巨大者在后囟前方可形成假囟门。 当呼吸困难时易形成漏斗胸,早产儿易有肋骨自发性骨折;体重及日龄稍大的新生儿亦可有典型的骨样组织增生表现,如肋串珠、手脚镯和方颅。新生儿期低钙血症尤以晚期新生儿的低钙血症应考虑有佝偻病的可能。日龄较大的患儿还可有发秃环和神经兴奋等症状。 具体临床

  • 增强早产儿抵抗力的方法
    增强早产儿抵抗力的方法

    早产儿的各项系统发育都不如足月儿,因此,增加早产儿的抵抗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才能增强早产宝宝的抵抗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呢?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1.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不仅含有各种适宜的营养成份,更主要是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和球蛋白,尤其是在初乳中含量较高,在孩子生后3~4天,吃初乳的孩子体内抗体可达到成人血清水平。母乳喂养是早产儿获得被动免疫物质的重要来源。有些早产儿生后常因不能胃肠喂养,错过了母亲的初乳。只要吞咽功能尚好,即使吸吮反射弱,也应尽早用滴管喂母乳(尤其是初乳)。胎龄较小,吞咽功能尚差的孩子应考虑用胃管鼻饲,以便使早产儿得到更多的免疫抗体。 2.足够的营养:早产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是增加抵抗力、防止感染的重要保证。没有母乳的孩子可选用早产儿奶粉;没有吸吮能力的孩子,应尽量用胃管喂养。较小的早产儿常常乳类不容易耐受,可通过输液的方法,将营养物质从静脉

  • 妈妈做好这几点,早产宝宝身体也能棒棒哒
    妈妈做好这几点,早产宝宝身体也能棒棒哒

    保暖工作要做好 早产宝宝由于先天发育方面的不足,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更是敏感,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出生就要生活在暖箱之中。在家中虽然不用继续生活在暖箱中,但早产宝宝的保暖仍十分关键。室内温度保持在24℃~28℃为宜,保暖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给房间通风散气。 妈妈也可以早晚两次测量宝宝的体温,密切关注宝宝体温变化,尽量使宝宝的体温保持在36℃~37℃左右。 更精心地喂养 早产宝宝要想身体发育赶上足月的宝宝,营养的摄入必须要充足,都说母乳的营养价值极高,应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如果妈妈因其他原因无法给宝宝喂母乳的话,可以给宝宝喂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喂养。 预防感染 早产宝宝一般抵抗力较弱,应尽量减少宝宝与外人的接触。日常专门照顾宝宝的人,接触宝宝前应

    标签:早产儿
  • 如何有效预防早产儿智力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早产儿智力问题

    造成孕妇早产的原因很多,但是无论哪种原因,早产的宝宝总在各个方面比足月的宝宝发育慢些,有些早产宝宝甚至会出现智力低下,身体发育严重迟缓等问题。作为早产儿的父母,他们肯定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和足月宝宝一样活泼可爱。担忧不如行动起来,做有效预防。下面小编就来讲解父母应该如何预防早产儿的智力低下。 为了能让早产儿的各方面都和足月宝宝一样,爸爸妈妈应该从早期教育开始就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由于宝宝在两周岁前,大脑发育是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因此在此时,父母就应该全面培养早产儿的智力,帮助他们弥补天生的缺陷。作为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有科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到了七八岁时,比没有母乳喂养的宝宝智商要高。另外,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对宝宝的智力影响越大。因此,早为早产儿的宝宝,更应该保证他们的母乳喂养分量和时间。 另外,在平时的喂养中,可以尝试着多

  • 早产儿的喂养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早产儿的喂养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早产儿过早从母体中出来,营养不足,因此早产儿的喂养标准特殊,那么早产儿喂养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标准呢?下面亲亲宝贝小编告诉你! 早产儿过早从母体中出来,导致本应从母体中获取的营养量不足,出生后只能靠后天弥补。因此,早产儿的喂养奶粉和喂养方法有单独的一套标准。 住院期间,首先鼓励母乳喂养,无论母乳量多或少都要尽量满足宝宝。如果是纯母乳喂养,要根据情况适时适量的添加母乳添加剂,补充能量及多种维生素。如果母乳量不足或因母亲患有疾病、服用药物等特殊原因,不能母乳喂养宝宝的,可选择早产儿配方奶粉。 出院后,鼓励母亲与宝宝生活在一起,并给予母乳喂养,如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可以选择补充特殊配方奶粉,如早产儿配方奶粉或低体重儿出院后配方奶粉,喂养量及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 在喂养方法上,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建议按需喂养。如果是人

  • 为何早产儿有喂养有一些困难呢?
    为何早产儿有喂养有一些困难呢?

      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吸吮和吞咽反射:婴儿是靠吸吮和吞咽来摄取奶液的,但是,早产儿吸吮和吞咽的协调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仅会妨碍经口摄入的充足喂养,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2.胃容量:早产儿胃容量很小,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也不成熟,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其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均是降低的,胃的排空也较慢,因此,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3.胃肠动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早产儿胃肠道动力不成熟,胃肠蠕动往往很弱。胎儿年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蠕动幅度低,而且收缩也无规律,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只有随着胎龄的增加、胃肠功能的成熟,蠕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才能将食物向下推动。这就是为什么小早产儿更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问题。早产儿结肠动力也不成熟,当有呼吸窘迫或

  • 实用!早产儿日常护理全指南
    实用!早产儿日常护理全指南

      一、早产儿身体器官护理   1、脑部不成熟: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 ),影响智商。   2、肠部不成熟: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3、肺部: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4、眼睛: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5、皮肤: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为了预防早产儿得病,日常的护理一定要做到百密无一疏。   二、早产儿日常护理方案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

  • 早产儿免疫力低 六大合并症需要注意
    早产儿免疫力低 六大合并症需要注意

      早产儿都需要特别细心的照顾,因为通常出生体重都不足2.5千克,而且免疫力也比较低,因此早产儿的护理十分重要,因此妈妈们要关注早产儿的六大合并症。   1.心血管疾病:   若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好转时,会因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动脉经由动脉导管流至肺,造成心脏衰竭及肺功能变差。   2.呼吸系统疾病:   因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因此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体重极低的宝宝也会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有呼吸急促、发绀的现象。   3.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毛病,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采取少量渐近式的喂食方式。此外,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4.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因早产儿脑室构造不成熟,血管构造相当脆弱,很容易易因脑压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为四级,若是轻微出血,且

  •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

    出院以后,在家如何妥善照顾早产儿? 1、由于孩子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 2、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幼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3、餐多量少及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顺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 4、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 5、早产儿对温度及变迁亦是很敏感的,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6、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7、保持与新生儿医生密切的联系以便随时能谘询。8.熟练幼儿急救术,如吐

  • 早产儿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早产儿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对283名年龄在18~27岁的芬兰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44人出生时为早产儿,而且出生时体重不足1.5公斤。研究发现,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这些早产儿成年后的骨密度明显较低,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或骨折等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郑州市骨科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依山解释说,刚出生时,人的骨量并不高,随着年龄增长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通常在30~35岁达到骨峰值(人在一生中骨量最大、骨密度最高的时期)。之后,女性从40岁、男性从50岁开始,骨量、骨密度逐渐下降,一旦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或骨折。   那些早产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提前来到人间,从而错过了妊娠中晚期钙贮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期,导致他们的骨量、骨密度天生就比其他健康的新生儿差。如果后天再不加以追赶和弥补,等他们达到骨峰值时,骨量、骨密度自然也比其他健康的同龄人低。以后,别人的骨量、骨密度稍微

  • 判断早产儿脑瘫的方法
    判断早产儿脑瘫的方法

    早产儿没有足月就出生,容易患各种疾病。早产儿各方面发育都没有完善,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脑瘫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呢? 早产儿是指没有足月出生的婴儿,一般的早产儿器官发育还没有完整,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很容易会患上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脑瘫。那么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呢? 婴儿脑瘫的常见症状为:3个月不会抬头,4个月不会笑,4个月两手仍紧紧握拳不会松开,5个月不会抓物,8个月不会独坐,10个月不会爬;1岁多不会走。 大运动的落后较容易发现,只要每次保健查体时不漏项目就一般不会误诊。还有一些特殊的姿势和动作可以作为提示,比如: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常常会导致一些特殊的姿势。早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不明原因的哭闹、入睡困难、易激惹、喂养困难、容易呛奶、护理困难等等。 早产儿脑损伤会引起其中枢性运动调节紊乱,引发非进行性神经

  • 早产儿智力低下表现
    早产儿智力低下表现

    早产儿智力低下表现 第一、肌张力异常:智力低下、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第二、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第三、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第四、姿势异常:智力低下、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根据以上这些早产儿的异常表现,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早产儿是否患有智力低下、脑瘫等小儿疾病。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原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

  • 早产儿保温注意事项
    早产儿保温注意事项

    早产儿出生后由于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增加,热能的储备不足。因此,必须做好早产儿的保暖,尤其在冬天,如果保暖措施不当,容易给宝宝带来很多并发症。在冬季出生的早产儿应该有一个温暖区域,必须保证早产儿的活动区域内温度正常;如果是在空调房内,要保证温度持续在22-26摄氏度左右。 在早产儿的保温问题上,新妈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给早产宝宝换尿布动作要迅速。新妈妈在给宝宝换尿布时,最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否则宝宝会着凉。开始时如果妈妈不熟练,可以请爸爸帮忙。宝宝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洗干净,如果发现臀部红了,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来麻烦的尿布疹,因为早产宝宝的皮肤抵抗力相对足月宝宝来说要差一些。为了小屁股的健康,尿布务必用开水烫一下,放在阳光下晾晒。 第二,洗澡时要注意室温。宝宝在水中体温散热非常快,所以给早产儿洗澡时,室内

  • 早产儿受凉吐奶怎么办
    早产儿受凉吐奶怎么办

    早产儿受凉吐奶的护理方法一 热敷肚子 早产儿受凉吐奶,多半是肚子受凉,针对这种情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热敷肚子。 做法: 可以用毛巾包个刚煮熟的鸡蛋,隔着内衣放到早产宝宝肚子上,热敷肚子可以缓解早产宝宝肚子受凉吐奶的症状。 早产儿受凉吐奶的护理方法二 按摩脖子到胃部 针对早产儿受凉吐奶,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早产宝宝受凉吐奶的情况。 做法: 如果早产宝宝吐奶,可以竖起早产宝宝,轻轻的用手从脖子向下直到胃部按摩一番,能减轻早产宝宝吐奶症状。 相关文章推荐>>>>>>>>>>>>>>宝宝拉肚子怎么按摩 早产儿受凉吐奶的护理方法三 吃温热的食物 针对早产儿受

  • 早产儿如何护理和喂养?
    早产儿如何护理和喂养?

    早产儿如何护理?凡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这时妈妈们就要注意了,采取安全正确的措施是对宝宝最好的保护。 早产儿的特点 1、体重不足,体重大多不足2500克(故与足月小样儿同称为低体重儿)。孕期越短,体重越轻,最轻的有500-800克。 2、身长多不到47厘米。 3、生理功能不成熟,哭声低微,或不哭。吸吮无力,甚者无吞咽反射。呼吸表浅不规则,可出现间歇性呼吸暂停,易发生窒息、紫绀。心率快,免疫能力不足,易患严重感染。各种生理功能的不成熟程度与胎龄不足的程度相关,体重不到1500克的早产儿(称极低体重儿)生活力更差。 4、皮下脂肪少或无;皮肤多皱纹;全身多毳毛,头发呈

  •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小于259天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死亡率较高。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做好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护理的关键在于以下四点: 1、保暖 室内温度保持在27-28℃,相对湿度55-65%。由于一般居室的温湿度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早产儿生后可以放置在暖箱中。 2、体位 早产儿的头应偏向一侧,使口中的粘液外流,避免粘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喂养 由于早产儿成熟度不同,其吸吮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喂养方法。对于吸吮力正常或稍差的孩子,可以喂母乳或配方奶粉,但需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孩子呛奶或窒息。对于吸吮能力差、不会吸吮但已具备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早产儿口中。而对于那些没有吞咽能力的孩子,应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