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别人说,你女儿长得像他爸,长大以后肯定会有福气的,为什么大家都说孩子长得像爸爸好呢?这是为什么呢?看看下面就明白了。 平时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孩子长得像爸爸更好一些”。在孕期,家人其实就对孩子的长相有了各种猜测,基本上都是希望孩子能遗传自己的优点多一些。如果你家宝宝生下来长得像爸爸多一点的话,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家以后会过得很和睦。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1. 增进夫妻关系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很信赖遗传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多少都要像自己一点。如果孩子不像爸爸的话,那爸爸的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对妻子多少都有些怀疑。有些爸爸可能把这个问题看得特别重,就会偷偷的去做亲子鉴定,如果让妈妈知道的话,肯定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如果这件事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爸爸持续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的话,那双方的心理都会有阴影,日子自然是过得没那么和睦幸福。
“延迟满足”是错误教育?心理专家反对:用对地方孩子才更有出息。我曾系统学习过这套教育理论知识,我的老师是一位外籍心理学专家,对“延迟满足”是非常推崇的。 所谓“延迟满足”,是指在孩子想要一样东西时,延迟一段时间再给予,这样能让孩子得到后的满足感更强烈,过程中也磨练了孩子的忍耐力和意志力。 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不仅自控能力远超同龄人,对待事物也会更加珍惜,他们大多自信、独立、坚强,从小就明白得到需要付出的道理,在我看来,“延迟满足”算是操作简单的实用理论了。 那么,为什么女演员却认为这是错误理论呢?原因有二,大家引以为戒。 一,混淆了“延迟满足”的实施范围。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是“衣食住行”,也就是说,这些基本的生存必备并不在“延迟满足”教育的范围内,比如这位女
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是怎么回事,爸妈该怎么管?我儿子今年7岁,有些调皮,大人讲道理会顶嘴,也因此经常挨打。做作业不专心,喜欢看电视,去商场看到任何东西都要去摸一下。请问如何改变孩子这种现状? 综合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觉得您家儿子虽然有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并不是无法去改掉。 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想要让孩子改掉一身的不良行为习惯,父母得先让孩子弄明白哪些行为举止是不对的。 在以往的相处过程,或许你们也说过无数遍类似的话: “看什么电视,作业都没做完!” “看电视这么认真,做作业从没见你这么认真过!” “别动,不许动,别人的东西你干嘛去动?!” “说你几句,还顶嘴?!看我不揍你?!”
隔代教育的利于弊 利 1、老人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2、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3、多数老人们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4、老人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 隔代教育的利于弊 弊 1、容易形成溺爱: 多数老人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老人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老人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不能得到
“我女儿3岁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让我给她讲故事。无论多晚上床,都必须要听故事,不听故事就睡不着觉。请问宝宝的这个习惯好吗?是否需要进行一些干预?” 专家的回答:每天晚上睡前养成阅读的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很多孩子在睡觉之前都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听完故事后才会安心入睡。这是一个好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每天晚上睡前养成阅读的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孩子将因此受益一生。 从睡前故事中,孩子能汲取到很多能量。好听的故事能使孩子得到丰富的体验,通过亲子阅读,孩子在潜移默化地构建自我。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而且,故事也是生活和社会的缩影,故事中的善恶,能帮孩子完善自己的是非观和人格。 睡前听故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爸爸妈妈讲故事时柔和的声音、亲切的笑容,以及丰
尊重孩子的天性,妈妈内心会更平和,对宝宝成长也会更好 也不知从什么开始,作为父母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自家娃太墨迹、太磨蹭。不但耽误孩子的事,还严重影响了家长的生活节奏。 这不,我们邻居家就有一家三口,儿子今天七岁,一家人原本和谐,可突然就开了锅似的,每个大清早都会吵吵嚷嚷一团糟。 “快点,快点,都几点了”这是妈妈的声音,清晰可辨。 “这墨迹,你们能快点不?一会堵车,上班上学都得迟到”,这沉闷的男中音一定是爸爸的。 儿子的说话声,基本听不到,偶有声音,也是哭声。 赶上周末,作为邻居的我们到时清净了不少,可一般临近中午,催促声会再次响起。 长期以往,导致我这个新婚的人没有要孩子的心事。 一天, 和老友聊天,谈起来邻居家的事。老友表示,这现在已经是一种社常态,其根源,本不在孩子慢,而在
当我们觉得无聊乏味很糟糕在孩子的眼中却是欢乐天堂用新奇、纯净的眼睛探索世界一切都是彩色的,一切都是美丽的我们总说越长大快乐越少其实到底是世界变了,还是我们变了我们曾经都是小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记得看看我们与孩子眼里不同的世界真羡慕他们的美好与简单! 美好在你眼里 大人眼中的世界 VS 孩子眼中的世界哗啦啦,下雨了 爸爸修车中 天上的世界 清晨的一阵鸟叫声 废纸筒也是望远镜 玩具是亲密的好朋友 鱼缸变成宇航员头盔 游动物园的奇思妙想 给孩子们: 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我们大人也应该多向孩子学习只有我
现在很多父母的育儿经验就是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那么你知道富养女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如何实现这种富养女儿的教育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听过一个育儿观念,那就是“穷养儿,富养女”,对于穷养儿,基本很少有人理解错误,但是这个“富养女”,却有很多人没有理解正确。那么这个“富养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只是单纯的要给女儿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吗?事实还真不是这样的,这里的“富养”,比起无条件满足物质上的需求来说,更多的是指要富养女儿的精神,那么到底如何实现“富养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穿着 “富养”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穿着,当然,这里的穿着不是指父母非要给女儿买多么大牌多么贵的衣服,而是要给孩子穿着整洁,买衣服时,尽量多看衣服的材质、版型、剪裁、舒适度,避免花里胡哨,争取让孩子变得干净利落起来,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比如夏
做女人、做母亲,前非诚勿扰的主持人黄菡老师都可以说是相当出色的。最近,她的一封写给女儿的信,又打动了无数的母亲。 在当今这个讲求速度和效率的年代,很多女孩儿们的梦想是成为明星,是要清瘦、要瓜子脸、要皮肤白皙,但是黄老师对女儿的期待却完全不同。 “你要有智慧和能力为自己创造一些能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好性情、积极乐观的态度,助人利他、精神的专业素养……它们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在爱情和婚姻里也同样重要。” 今年,你十八岁。 你会争辩说,是十七,还有九个月才满十八周岁。你很认真,我不得不改口同意,感觉如果我不改口,你就会变脸。你说你是怕老,我猜,你不是不想长大,是怕长大。 我是从十四岁开始对年龄有了意识,当时喜欢上了一个男同学。我想,无论如何也得等到十五岁恋爱才说得过去吧。但那一年好长,长得我终于失去了喜欢的耐心。那之后,光阴似箭,日月如
如何教孩子画画?要不要让孩子去上绘画培训班?如何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下各种各样的简笔画非常流行,很多爸爸妈妈都热衷学习或搜集这种画,好教给自己的孩子。 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教给孩子画这样的画,反而会阻碍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 简笔画不是孩子的画 成人希望教给孩子画的画,比如太阳、小鸟、鱼,通常是像下面图中显示的那种简笔画。 乍一看,很简单很可爱,好像是为了孩子画的画,但实际上那不是孩子的画,而是成人的画。 因为两三岁的孩子连像大人那样握笔都做不到,更无法控制笔去画出想画的线条。下面这样的画才是真正符合两岁孩子的画。 雪球一岁半到两岁时的画 任何脱离孩子当前年龄的绘画能力画出来的画,都属于成人画。比如上篇文章中球爸画的那个丑丑的小人,对2岁的雪球来说也属于成人画的一种。
小时候被父母“撒狗粮”秀恩爱的孩子,长大之后的人生多是这样的。现在也有了自己深爱的人,其实父母当着孩子面秀恩爱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一、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夫妻双方如果特别恩爱,并且表现出来让孩子知道,会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因为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如果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并且特别乐于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情感,那么家庭氛围也会十分和谐,孩子在有爱的家庭中长大就会特别有安全感,心中也会充满爱。如果孩子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回到温暖的家中也很容易被治愈。 二、孩子长大后情商更高 情商高的人一般都善于表达和表现自我,而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是羞于表达爱意的,其实父母是可以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的,如果父母都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会变得善于表达自我,他长大之后情商会更高。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环境,会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诚实的挚友。”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什么好的方法?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桥斯坦贾德也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 因此,阅读的种子在幼儿阶段就应该种下。 那么该如何播种才能静待花开呢?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1、尽早让孩子接触书籍 家长越重视早期阅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就越浓厚。 一旦爱上图书,阅读就会成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相反,缺乏早期阅读经验的孩子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吸引。一旦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与网络,想要他们重新爱上阅读,难度就大多了。 电子产品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甚至导致孩子自闭。
很多的孩子玩性比较大,做什么都喜欢拖拖拉拉的,老是让大人不省心,有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和孩子“约法三章?那么什么“约法三章?家长该如何去和孩子“约法三章”?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常常 听到 家长 们 的 抱怨孩子的各种不听话,不遵守规则,其中 最 常见 的 就是说 孩子 不做 家务、 写 作业 总 拖拖拉拉。 为此, 这些 家长 和 孩子 总是 三天两头 就 闹 一次,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家长很少能同孩子达成一致,去鞭策孩子好好学习,或者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就拿做家务这件事来说, 有些 家长 为了 不跟 孩子 起 冲突, 根本 就不 分配 孩子 做 任何 家务。 这些 家长 们 总会 认为, 孩子 不可能 乖乖 听话 去做 家务。 再比如孩子不好好做作业,有 些 家长 时不时 就 和 孩子 闹 一 通, 还
小宝今年已经快4岁了,为了让小宝能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妈妈决定让小宝一个人睡。刚开始的时候,小宝死活都不愿意,感到和妈妈分开了,心里十分的害怕。经过妈妈的开导之后,小宝算是同意了,于是妈妈就把家里的小屋子专门收拾了一下,作为小宝的卧室。 可是,小宝只睡了一个晚上,就再也不一个人睡了,而且晚上小宝还哭闹个不停,嚷嚷着非要和妈妈挤在一起。眼瞅着小宝都开始上学了,不能总是这样还要父母陪着睡觉吧?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发愁。 观点分析: 其实孩子独睡的好处很多父母都知道,可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往往不愿意的。一般孩子都会不停的哭闹以表示自己的不满,或者晚上偷偷的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蹭被窝。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快接受独睡呢? 1、多鼓励,让孩子不再胆怯 一般来说,3岁大的宝宝可以接受一些基本的道理了,这时候父母可以
家长再不懂教育,6岁前管好这几点,就不怕孩子将来“长歪”。动不动就跟你吵嘴抬杠,你一说他他还闹离家出走,教育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克制孩子的任性 孩子长到两三岁,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跟家长有不同意见。想要玩具而家长不给,孩子就会满地撒泼打滚,以此“要挟”父母,这时候父母千万别心软。 你可以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闹,等他闹一会儿后你拉他起来,告诉他“妈妈还是不同意买”,同时给他说清理由。这样试探几次后,他知道撒泼哭闹是没有用的,自然也就收了心。父母的威严也得以保存,以后父母的话在他心里才有分量。 及时跟孩子沟通 家长心里得有这个想法,不管孩子再小,一旦你不允许他做什么事,一定要把原因说出来。这样才不会在孩子面前显得太专制,让孩子感觉压抑。 乐爸有段时间特别喜欢说“
这三种孩子,最不受幼儿园老师的待见,早知道早改正。进入幼儿园后肯定会得到老师的喜爱。具体是什么?我们接下来就要讲到了。 说脏话 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过早的就学会了说脏话,别人家的孩子是出口成章,他则是“出口成脏”了。而那些在幼儿园里经常说脏话的孩子,就会非常不受老师的待见。原因就是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会模仿别人,一旦有一位孩子说了脏话,马上就有其他孩子跟着学,如果再把这种坏习惯带回家里,家长肯定会找老师问清楚,这就会给老师造成困扰。 孩子说脏话跟家长脱不了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家长的责任。如果各位家长不想孩子被老师不待见的话,就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家里,特别是有孩子在场的时候说脏话。 “小霸王”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全家一起来疼爱,不舍得打、不舍得骂,孩子想要的东西都会尽量的满足他
朋友抱怨:“我家宝宝特别怂,小朋友打她从来不还手。我很焦虑,担心她上幼儿园会被欺负。” 宝宝打不还手,被欺负就会哭,长大后会不会一直被欺负呢? 有些孩子天生胆小,比如内向的孩子不喜欢表达(反抗是一种表达不满的方式),自闭症或自闭倾向的孩子不擅长与小伙伴沟通。 关键靠后天的培养 胆小或畏缩的孩子往往缺失一种很重要的心理素质: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判断自己能否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感受。 自我效能感强的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相信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困难(完成挑战)。 自我效能感不强的孩子,过低或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卑或自大。 相对于自信,自我效能感是更深一层、更理性的心理能力,它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功道路能走多远,也决定了孩子是否胆小或是否敢于反抗。 父亲角
孩子需要陪伴, 但也要适度地放手,人生的路总一段要孩子一个人走。你的陪伴不是牢牢牵着他的手, 而是不时地放开,让他尽快学会自己走。 早上7点, 琳突然来电话说,她今早要请假。 又要请假?她说, 租好的房子人家毁约了,要搬家。 自从琳的儿子考上了高中后,她折腾得很频繁, 时常请假。 人家孩子上了高中, 父母都轻松点了, 而她,却是以前更累了, 每天上班来, 都是一幅疲惫不堪的样子。 究其原因, 全是自找的。 就说租房子吧, 她家的房子到学校,电动车也就30多分钟, 根本用不着另租房。 她却说,要给孩子省时间学习, 硬要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要说省时间, 住校,不是更省时间吗?她又说,学生宿舍吵, 会影响孩子睡觉。 儿子上小学、中学时,老公在外地, 陪儿子睡觉,陪做作业,接送上下学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谈心交流怎么回事?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不爱跟父母谈心,这是因为父母严厉的问题吗?小孩子的存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未来的希望,是家长们日后的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和关心,是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诉说完全的。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爱,恨不得替孩子把成长路上的所有困难都磨平,都一股脑的清除掉。这样无微不至的爱与关心,孩子有时候却会产生不认同,不接受的反感心理。家长们越是想接近自己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越是想要逃离,想要躲避家长们的询问和过度地关心。甚至,有的孩子在自己的手机通讯聊天软件中,屏蔽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的逃跑反应,更是使得孩子与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的一位好朋友就常常会感到这样的困惑和不解。明明自己对孩子是没有恶意,没有任何目的地爱护,而孩子则表现出了很多的冷淡,并开始试着进一步地远离他们,这让他们则是很难受,很痛
我家妞也11岁了,外表文静(也许从小我过于对她严厉)也有孝心,就是做事没有自觉主动,更别说积极,孩子学习不主动怎么办? 最近发现她又开始在大家睡去后偷偷的在被窝里玩手机,当时才明白为什么充电器一直不拔掉,都说了好几次了;是家长太大意了,还真相信她会改 (去年有过一次)孩子迷恋上手机严重到在兴趣班那顺手牵羊把队友的手机拿了我都不知道,当我清理房间时想放些东西回抽屉里才发现有这么一台手机! 那天晚上我找她聊天最后她承认了,她答应还给队友,以后也不玩了!大概半个月又开始了也不知晚上玩到几点,重要的是说了她还没有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 孩子的想法隐藏在内心,大人稍微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问题!这样的孩子怎么教? 听完家长你的叙述,我感觉到你的孩子应该很怕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的每一步都是被安排好的。 因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