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9.5度以下该如何正确护理?宝宝发烧是幼儿期常见病症之一,一旦宝宝发烧,大人们往往手忙脚乱。本平台根据大家的需求,将连续推出系列宝宝护理知识,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1、宝宝发烧的几个认知问题。 ①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病。发烧多是由于着凉、感冒、病毒侵入引起,不必过于惊慌。 ②一般情况下,发烧并不会烧坏脑子。只有脑炎或者脑膜炎导致的发烧才会影响脑子。发烧只需要合理的护理,并且不长期发烧,不会烧坏脑子。 ③如果能够采取物理降温法去掉发烧,不必采取吃药打针治疗。 ④宝宝发烧之后,不能捂得严严实实,反而会让体温升高,我们要做的是散热! ⑤发烧是人体正常防御,跟病毒对抗。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很少高热。1周岁以内的孩子,体温在37度以内都是正常,37.5以下不必急着退烧。 提示:以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克,盐酸金刚烷胺40毫克,人工牛黄4毫克,咖啡因6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8毫克。辅料为:柠檬黄、甜菊素、甜橙油香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阿司帕坦、甜菊素、食用香精。 氨酚烷胺颗粒和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区别 相同之处
揉板门 1、位置: 穴位于手掌大鱼际之高点。 2、手法: 用食指螺纹面揉。 3、时间: 10分钟。 4、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健脾止泻;和胃降逆。 运八卦 1、位置: 八卦穴位于手掌面,以手掌心为中点,以手掌心中点到掌指关节为半径,取2/3为半径画圆,即是八卦穴。 2、手法: 用大拇指螺纹面偏锋顺时针推。 3、时间: 10分钟。 4、功效: 宽胸利嗝,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清胃经 1、位置: 胃经位于大拇指挠侧,从大拇指到手腕纹呈一条直线。 2、手法: 用清法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牛奶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的东西,第一个就是牛奶。 1、原因: (1)因为疾病时期的孩子,此时孩子胃肠功能较弱; (2)而牛奶属于大分子蛋白质物质,不易消化和吸收,会加重孩子胃肠负担还会产生额外的热量,加剧病情,给治疗疾病设置一道障碍。 2、专家建议: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牛奶要少喝,最好不喝。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肥猪肉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的东西,第二个就是肥猪肉。 1、原因: (1)肥猪肉是油腻的食物; (2)肥猪肉有削弱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2、专家建议: 可吃低脂肪的鱼肉。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花椒 疱疹性咽峡炎不能吃的东西,第三个说的就是花椒。 1、
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儿童:温水擦拭 妈妈先准备一盆温水,水温和体温差不多就行,先将小毛巾浸在水中湿透,捞起后稍稍拧干,不滴水就可以了,然后重点在宝宝的颈部、腋下、大腿根部来擦洗,降温效果比较明显。 小贴士: 这种方式也是靠水分蒸发来帮助宝宝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比较适合给睡觉中的宝宝来退烧。 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儿童:酒精擦拭 注意用酒精擦拭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了!(此处表示强调)这种方法只适合紧急情况:当宝宝的体温在40℃左右时,已服用退烧药,可以在药物药力上来之前来使用。 注意: 1、通常没有出现过高热惊厥的宝宝,或体温在38.5℃以下时,不建议使用。 2、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切记,宝宝高热寒战或伴出汗时不宜使用此方法。
宝宝肌张力高是脑瘫吗?宝宝肌张力高的表现有哪些?大家之所以对于肌张力高这么在意,就是因为了解到肌张力过高是脑瘫的表现之一。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疑似肌张力高的表现,就担心的不得了。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今天就和大家从以下几方面来分享一下,关于肌张力高的知识。 什么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指的是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它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要想肌张力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就需要大脑对运动神经进行一定的控制。但是当支配肌肉收缩功能的神经受损,就可能出现肌张力高的表现。 怎么判断肌张力过高? 方法1:查看宝宝平躺的姿势 肌张力偏高的宝宝哪怕是安静状态下平躺时,整个身体都是紧绷的。他的肚子会向上拱,头和脚会往后背,整个身体呈弓形。 哪怕是家长呼
病程 病程超过一周。手足口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大部分手足口病都是轻症,重症的非常少。一般来说轻症手足口病的孩子有些发热、食欲不振,手足口臀部出些皮疹,1周左右就好,没其他问题。 体温 体温正常2-3天。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4-7日。起病以低热、口腔溃疡、口痛为主伴有流口水、食欲减退等。因而,体温正常也是观察宝宝是否痊愈的重要指征之一。 疱疹 手指,足趾足跟的疱疹干燥、结痂。即身上的皮疹已经干结,泡内没有液体,已经结痂了。口腔溃疡好转,能进食。 其他 并发症基本痊愈,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 请根据以上标准,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疱疹性咽峡炎鉴别诊断一 手足口病 1、发病病毒: 病原体两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为柯萨奇A组病毒,手足口病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 2、发病特征: (1)诊断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诊断手足口病。 (2)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均可以伴发热或不伴发热。 (3)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相关百科推荐>>>>>>>>>>>>>>小儿手足口病
宝宝有一种疾病叫心肌炎?一般宝宝出现心肌炎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呢?我们平时应该怎样预防宝宝心肌炎的发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出现的心肌炎是儿童常见的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炎主要是以柯萨奇病毒B组最为多见的。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不同,及病情感染的程度不同,所以,宝宝出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但大多数宝宝早期症状主要是以多汗、心慌、气短、胸闷、面色苍白、头晕等等症状为主的,当然对于表达能力不强的宝宝来说,它是无法完全表达出上述症状的。宝妈妈往往是观察到宝宝经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周发绀才带宝宝就医的。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主要分为急性期、迁延期、慢性期的。严重的宝宝就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或者是心律失常等等症状。 当宝宝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时,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就会造成心肌受到损害。所以当宝宝被确诊为心肌炎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有利于减少心肌损害的程度,
小儿感冒药和退烧药能一起吃吗 小儿感冒药不能和退烧药一起吃{insc m="8" i="855827"}。 因为小儿感冒药多是用来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发热等症状,其中成分大都相同,并且都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而退烧药无非就是布洛芬或乙酰氨基酚,如果宝宝同事服用退烧药和感冒药,很容易引起出汗过多造成脱水,还会增加肾毒性和肝损伤的危险,所以说小儿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吃。 服用感冒药的注意事项 1、遵医嘱服药 感冒药不要乱吃、不要多吃,应该根据感冒症状,严格遵医嘱服用。{insc m="8" i="855771"} 2、服药时别喝酒 酒精会与感冒药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对肝脏损伤较大。 3、不要用茶水吞药 茶水中的茶碱会与药物发生反应,降低感冒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1、原因: 秋天的气候相对比较舒适,很多夏天食欲不振的宝宝,到了秋天逐渐胃口大开。可是,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如果给宝宝进食过多或喂养不当,肠胃会感觉不适,引起消化系统发生紊乱,自然容易患上拉肚子。 2、针对方法: (1)建议禁食,让肠胃休息,但天气转凉宝宝拉肚子时需要禁食外,要少量多餐。 (2)宝宝由于拉肚子,会使体内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要进行及时补充,除了少吃富有脂肪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外,家长可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免疫功能不成熟 1、原因: 宝宝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都还没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拉肚子。 2、针对方法:
小儿面瘫的原因一 疲劳 1、原因分析: 宝宝天生爱玩,部分患儿病前有过疲劳史,免疫力相对下降。 2、防治方法: 充足的睡眠对于疾病的预防是比较重要的,同时应该避免一些光污染,面瘫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小儿面瘫的原因二 病毒 1、原因分析: 细菌性病毒也可引起面瘫,少部分患者发病前后有病毒感染迹象,普遍患有感冒、耳炎等症状。 2、防治方法: 适宜运动,增强体质,避免病毒感染。多进行面肌功能锻炼,如抬眉、双目紧闭、鼓腮、努嘴等。每天用热水泡脚并加以按摩,每天睡前热敷面部。 小儿面瘫的原因三 中风 1、原因分析:
为什么宝宝长牙齿会发烧 牙龈发炎,是宝宝长牙期间产生发烧的主要原因。由于长牙之前牙齿在努力钻出牙龈的时候,会产生类似“伤口”的地方,容易引发炎症。加上长牙的宝宝爱乱咬东西,啃玩具、咬手指等,影响了对“伤口”、口腔的清洁,而且许多新手父母对于宝宝长牙这件事一无所知,对宝宝牙龈的炎症反应不及时处理,从而引发宝宝牙龈发炎严重, 导致发烧。 宝宝长牙齿会导致发烧吗 美国儿童牙科学会的指南中指出,长牙时可能导致局部不适,烦躁和流口水;但超过38.8℃的发热都不应该归结于任何牙齿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长牙的时候体温有可能上升,但是不至于达到发烧的程度。宝宝出牙时间为4-10月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免疫功能还没有完善,妈妈带给宝宝的抗体也已明显减少,因此,宝宝很容易因感染而发热。宝宝的第一次生病,往往在这一时期。长牙和发热并不是因
宝宝高烧不退是川崎病吗?宝宝容易得川崎病吗?什么是川崎病?症状与影响分别有哪些?川崎病较易与哪些疾病混淆?曾经得过川崎病,就永远不会再次得了吗?一旦得过川崎病,治愈后也必须持续追踪? 什么是川崎病? 到目前为止,川崎病确切的引发原因仍不明。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川崎病可能是传染病所引发的后续免疫反应,属于全身性血管炎。而这种免疫反应的发生与否,则与个人基因有关。 至于哪些传染病可能会引发川崎病?各种传染病皆有可能,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霉浆菌感染…等多种病毒及细菌皆有可能诱发。不过,有时候上述传染病的症状比较轻微、或几乎没有症状,患者常常有生病,其实也不一定能反映给医生知道。 患有川崎病较易造成冠状动脉病变,是发生率最高的后天性心脏病。此外,川崎病又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日本川崎富作医生在1967年所发现的疾病。
轮状病毒疫苗每年都要打吗 不需要每年打。 轮状病毒疫苗主要是针对六个月大到五岁的婴幼儿,就是为了能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方法很重要,一定要利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注射。在临床上,轮状病毒疫苗是口服类型的疫苗,所以,不需要注射,通过药物来进行服用就可以了。 关于是否一年一次要看情况,如果身体已经产生了抗体,就不需要再服用了,如果身体没有产生抗体就需要在服用一次,所以,父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下相关的检查。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当天不建议洗澡,若没有不良症状,次日可以洗澡;接种后的饮食要注意,不食用易过敏的食物;为避免过度疲劳,不建议选择出行。局部红肿、嗜睡,食欲减退是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哭闹不止、严重过敏需要就医诊治。 疫苗接种后可能有的不良反应
热敷 做法:用湿热的毛巾,在宝宝的鼻子上施行热敷。 原理: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黏稠的鼻涕也较容易水化而流出来。 注意:如果发现宝宝的鼻孔里有鼻屎,可以先用棉花棒蘸水清洁,也可以慢慢地按摩宝宝的鼻子或鼻翼两边,两侧鼻翼各按10下,力道要非常轻,在眼睛上方重复同样的动作,每天按2到3次,以舒缓鼻窦。 按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中点,旁开0.5寸处的鼻唇沟陷中,左右各一穴。 做法:把手放在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就能按揉到迎香,力度轻柔,次数100下左右。 功效:迎香穴有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可缓解止住婴儿流鼻涕。 炒姜末敷脚心 适用于宝宝初期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症状。 做法:切姜末若干,在干锅中将姜末炒干,要很干很干的,
发病原因 紫癜以病在血分为主,有虚实之分。 1、外因: 为外感风热之邪,湿热挟毒蕴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皮肤孔窍,以实证为主。 2、内因: 为素体心脾气血不足,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归经所致,以虚证为主。 发病机制 由于小儿稚阴稚阳,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时令之邪,六气皆从火化,蕴郁于皮毛肌肉之间。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邪重者,还可伤其阴络,出现便血、尿血等。若血热妄行,瘀积肠络,可致剧烈腹痛。挟湿留注关节,则可见局部肿痛,屈伸不利。 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疾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均可致气虚阴伤,病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气虚则统摄无权,气不摄血,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阴虚火炎,血随火动,渗于脉外,均可
宝宝入睡时数孩子呼吸——呼吸增快 宝宝入睡时是最平静,最安静的时候,所以通过宝宝入睡,家长数孩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发展成肺炎。 一般来说,健康的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接近40次,两三岁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在30次到40次左右,成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而发烧尤其是肺炎会加快人的呼吸频率。 如: 年龄 呼吸次数 ≤2月 ≥60次/分 2~12月 ≥50次/分 1~5岁前 ≥40次/分 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大于等于上面列的数据,那么家长就要注意及时的治疗了。 注意:因为孩子的呼吸次数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孩子生病后很难安静入睡,或是孩子哭闹、吃奶也会影响家长的判断。提醒家长,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后,如果孩子不能安睡,或是睡
消毒隔离 由于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所以家中只要有一人感染,就要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益生菌治疗 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控制腹泻。常用的有妈咪爱、金双歧、培菲康、乐托儿等,在药房的OTC柜台均可买到。 黏膜保护 肠道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生理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常用的有蒙脱石粉、思密达、必奇。 口服补液 对于没有频繁呕吐,尚能饮水或仅有轻度脱水的患儿,可应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丢失水分,根据患儿接受程度,少量多次的饮用,避免因强行灌服导致呕吐。 因口服补液盐口感略咸稍涩,部分
外感风寒引起 1、症状表现: 表现出面色苍白、怕冷、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咳痰清稀、不发热或轻微发热、口不渴、咽部不红肿等症状,可以选用的药物: 2、贴心建议: (1)中成药:清宣止咳颗粒、小青龙冲剂、柴胡饮冲剂等。 (2)西药:小儿氨酚磺那敏、臣功再欣、小白糖浆等。 {insc m="8" i="1126711"} 外感风热引起 1、症状表现: 表现为发热不退、面色红、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咳嗽有痰、痰液黏稠色黄、咽痛红肿、口干喜欢喝水等症状,可以选用的药物: 2、贴心建议: (1)中成药:2岁以下的宝宝宜选用小儿感冒宁糖浆、葫芦散、小儿保泰康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2岁以上的宝宝宜选小儿感冒冲剂、小儿咽扁颗粒、银黄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