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说谎的行为呢?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幼儿园中真实的小案例。 案例一: 午餐时间,小豆丁专注地吃着午餐,忽然,老师看见小豆丁将一根带了点肥肉的肉丝扔在了桌上,老师问小豆丁为什么要扔掉肉丝,她却指着身旁的孩子说… “这不是我的,她刚刚不小心从碗里碰出来了。” 案例二: 午睡时间结束,小朋友们陆陆续续醒来,小宝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老师,也不动手穿衣服裤子。老师意识到小宝需要帮助,便走到小宝床边,小宝眨巴着眼睛对老师说… “老师、老师,我的床怎么湿了?” 案例三: 昊昊最近总在户外活动中说想上厕所,可户外活动前明明让所有孩子都去厕所“嘘嘘”了,而且每次老师问昊昊:“嘘嘘完了吗?”,昊昊都回答说:“嘘完了”。这天,昊昊在户外活动前去厕所嘘嘘时,老师在门口悄悄观察着他,才发现…
宝宝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孩子发烧怎么办?一般不严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式处理,你知道物理降温的方式有哪些吗?哪些方式是不可以用作孩子发烧处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据儿科专家介绍,多数孩子可以耐受39℃以下的高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发热时只要不是穿得过多,或者处于一个很热的环境中,体温就不会烧到39℃以上。在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一般无需药物治疗,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即可。但有些物理降温方法,不仅不会让孩子退烧,孩子可能还可能要命。 01用酒精擦洗身体 酒精擦浴是以前常用的退烧方法,用稀释的酒精擦拭皮肤,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通过酒精的挥发作用带走体表的热量,使体温降低,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婴幼儿皮肤薄嫩,通透性较强,角质层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当丰富,血液循环较为旺盛。发烧处于高温持续状态时全身毛细血管处
饮食因素 1、原因分析: 如果宝宝尿频同时每次尿量多,而无其他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更小的婴幼儿可能是因为喝奶过多了,另外,儿童尿频在喜欢糖水的小儿身上多发生,例如大量地饮水或喝饮料,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及瓜果后引起尿量增加。 市售的各种饮料、奶制品等,都含有一定量的糖。进食这样的饮品之后,糖会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中,使得血糖浓度增高。若父母无限制地给小孩喝这些饮品,就可以引起高渗性利尿,因为机体将这些糖排出体外的时候,必然会被高浓度的糖带走大量的水分,导致尿频。 2、贴心建议: 宝宝如果是喝多了饮料而尿频,父母可鼓励宝宝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症状很快可以缓解乃至消除。 泌尿道感染 1、原因分析: 有尿频表现,伴有尿失禁、遗尿的,还出现了外阴红肿痛、分泌
乙脑减毒活疫苗局部不良反应 出现时间:接种后24小时左右 局部不良反应表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 如何处理:一般来说,疫苗接种后的反应会在24小时之内自行消退,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乙脑减毒活疫苗出现的全身不良反应 具体表现: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如何处理:
秩序敏感期的三个阶段是哪几个阶段?秩序敏感期何时开始的?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有哪些?下面来看看关于孩子秩序敏感期的那些事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个阶段的行为让家长莫名其妙: “睡前亲亲抱抱举高高3次,一次也不能少。” “我家必须爸爸坐右边,妈妈坐左边,他做中间!” “回家一定要他来开门,玩具必须固定放在一个位置!” 其实宝宝出现类似这样固执、胡闹的要求,是因为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今天小编就给妈妈讲一下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的特点 秩序敏感期,通俗点,就是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坚持做事情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按自己的设计完成。 如果大人不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采用斥责、打击的方式应对,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扼杀自律感。 秩序敏感期的3个阶段
题目一 指出身体各部位 问: 你的鼻子在哪里?指给我看看。如问了3遍宝宝仍不懂或不回答。就指着宝宝的耳朵或下颚问:这是你的鼻子吗?如回答是不是,则再问他:那么你的鼻子在哪里呢?其他部位的测试方法相同。 结论: 宝宝只要指对3个就算通过。 题目二 说出自己的名字 问: 你叫什么名字?如不肯回答,则假设一个别人的名字问:你是不是XXX?如回答是不是,再问:那么你叫什么名字? 结论: 宝宝只要能说对就算通过。 题目三 说出自己的年龄 问: 你几岁了?如不回答,再问:你今年几岁了? 结论: 宝宝只要说对就算通过。 题目四 比较线的长短
及时补水 1、原因: (1)宝宝呕吐发烧时要适当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 (2)给宝宝补水,还有利于降温退烧,缓解宝宝的不适。 2、做法: 可以给宝宝喝温开水、淡盐水、糖水。 暂时禁食 1、原因: 宝宝呕吐严重本身就是会出现饮食后呕吐,所以需要禁食。另外,禁食也可以让宝宝的胃得到休息。 2、做法: (1)宝宝呕吐后,不要急于让宝宝进食,可以暂时先禁食4小时,包括牛奶、母乳都不要喂,等待呕吐反应过去。 (2)只是每隔10~15分钟给宝宝喝一点淡的盐水或淡的白糖水。 物理降温 1、原因: 宝宝发烧时,家长可采取物理降温,因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高
宝宝嗓子有痰不能吃什么 寒凉食物 1、原因: 寒凉性食物是宝宝咳嗽有痰时必须要禁止的,比如冷饮或冷冻饮料,这些食物都应该禁止。我国中医认为,人体一旦受寒后就会伤及肺脏,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如果这个时候还吃一些寒凉性食物,就会导致肺气闭塞,不但会加重病情而且还会延长病症的时间。 而小儿咳嗽有痰多半与脾脏有着一定的关系,脾是我们人体的后天之本,主管人体的饮食消化与吸收。如过多进食寒凉食物,就会伤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聚湿生痰。 2、建议: 宝宝嗓子有痰时,宝妈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比如百合、银耳、藕、梨、杏仁、莲子、白果、荸荠等。 {insc m="8" i="1030549"}
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是所有菌里面最高的,这个氨基酸的含量在总体里边含量最高,而且它含量要比香菇高三倍。人体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人体蛋白是由20种蛋白组成,20种氨基酸里边有12种是咱们人体可以自己合成的,不用外边摄取,其中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里边获得,我们把这个叫做必须氨基酸,评价一个蛋白质的好不好,主要看它的必须氨基酸高不高,这个猴头菇里边的必须氨基酸是含量最高的。 提高肌体免疫力 猴头菇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常吃这样的食物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加的健康,而且还可以有缓解疲劳延缓衰老的作用。 有利于消化类疾病 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
什么是疳积 疳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注意:一般患有疳积的宝宝,就是不肯吃饭,体重也不会增加,看起来形体消瘦,晚上睡觉的时候睡不安稳,白天精神状态也不够好,而且大便不调。疳积一般在1~5岁的宝宝中常见,特别是一到了夏天,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宝宝有疳积是什么症状 临床表现: 1、面色无华或苍白,疲乏无力,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毛发干枯,重者智力发育差。 2、有母乳不足或喂养不当及慢性病史。 主要类型: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症状 1、症状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一开始可能变现为干咳,早晚发作明显,后来转为顽固性剧咳,一般持久1~4周,期间伴有发热,宝宝的体温会上升到39℃左右。如果是宝宝感染了支原体肺炎,那么发病会较急,病程也比较长和重,主要变现为呼吸困难、喘鸣。 2、注意事项: 其实一开始,家长觉察不到也很正常,支原体肺炎咳嗽初初没有特别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只表现为咳嗽,肺部特征不明显,仅有少数能听到干湿啰音,症状和体征表现往往不一致。所以会令家长误以为这是普通的感冒,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是很烧心的。 {insc m="8" i="1079839"}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的治疗方法 1、治疗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如果能及时发现,宝宝就能少受苦。由于是肺炎感染,所以当发现宝
清肺经推哪只手 中医本来就是整体,除了八卦穴,左右手的穴位相对称,所以小儿推拿双手都可以进行。但若是只选一只手进行推拿的话,一般是选择左手。 按照中医来说,左属于先天遗传,右属于后天,很少有单独光推右手的。或者左右手交替,比如今天左手明天右手也可以。 {insc m="8" i="1120813"} 清肺经推拿方向 清肺经的方向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这涉及中医针灸推拿的手法补泻问题,一般来讲顺经为泻,逆经为补。小儿肺心一般需泻则顺经,从近端向远端,所以是指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肺经,指尖推向指根方向为补肺经。 包括大(脾经),食(肝经),中(心经)也是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也就是向心方向)为补,逆之则为清。小(肾经)正好和其他四个方向相反,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指根向指尖为补。
孩子频繁要抱抱是怎么回事?孩子为什么爱抱抱?最近有个妈妈跟我抱怨,她们家的小孩已经3岁了,本该是蹦蹦跳跳、到处跑的年纪,但是因为特别懒,总要爸爸妈妈抱抱,在家抱,外出抱,一会儿不抱就开始哭闹,让她和丈夫快烦死了。孩子频繁要抱抱,是无理取闹,还是情感需要? 小孩爱抱抱怎么回事?真的只是单纯的懒吗?其实不尽然,有研究表明,经常被拥抱的小孩,心理会更加健康,这类小孩成年后,心态会更加平和,不容易焦虑,而且幸福指数也比较高,小孩经常被父母抱,会更加自信,而且内心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小孩要抱抱,大多发生在这3种情况下。 1、婴儿床上啼哭要“抱抱” 这是小孩的一种本能,这个时间段的小孩,大多会通过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好让父母抱抱她,而她也可以在父母的这种抱抱中获得一种安抚。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特别容易对陌生的世界产生恐惧,而父母的抱抱与抚慰可以让他们
治疗小儿肠胃炎的偏方一 龙眼核 1、材料: 龙眼核(即桂圆核适量)。 2、做法: 将龙眼核焙干研成细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 3、功效: 补脾和胃。治急性胃肠炎。 治疗小儿肠胃炎的偏方二 豆蔻粥 1、材料: 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 2、做法: 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 3、适应症: 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 治疗小儿肠胃炎的偏方三 橘饼茶 1、材料: 橘饼2个。 2、做法: 将橘饼切成薄片,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约15分钟可饮
多喝水,补充水分 14个月宝宝如何化痰?家长们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 饮食清淡 14个月宝宝如何化痰?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不要吃上火的食物,而加重痰液的浓度 白萝卜煮汤清热化痰 14个月宝宝如何化痰?妈妈给宝宝做清热化痰的食物,作为辅助食疗。萝卜猪肺止咳汤、葱白萝卜汤、南杏桑白猪肺汤等都比较温和,而且可以起到化痰的效果。 轻拍宝宝背部 14个月宝宝如何化痰?轻轻给宝宝拍背家长们可以把手扣起来,从孩子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往里拍,因为这是孩子肺叶、支气管的走向,可以促进孩子拍痰。或者是妈妈让宝宝趴在你的前臂上,用另外一只手给宝宝拍。拍背时要求力度大一点,太轻的力度没有太大效果。
小儿支气管肺炎推拿按摩一 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小儿支气管肺炎推拿按摩二 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 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1)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2)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 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1)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2)加揉丰隆5
不想孩子长大成老好人,不到这个年龄,家长就不要教他“分享”。我倒不觉得小女孩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真的成问题。 宝宝不到三岁以后,家长就不要教育他“分享”,否则“物权意识”受到破坏,孩子长大后容易有“老好人”倾向。表现就是,别人的利益永远在自己利益至上,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别人不舒服。这样的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过得很拧巴。 什么是“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跟自我意识相连,是指“我有权利处理我自己的东西”。孩子到了两岁左右,物权意识最强烈,自己的东西甚至连爸妈都不让碰,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小气、自私,甚至觉得孩子“白眼狼”,有时直接一把就夺走,留下孩子哇哇哭。这其实都是不尊重孩子物权意识的表现。 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允许孩子不跟别人分享玩具,其实是在帮助
宝宝能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吗 按照性质,疫苗可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原则上,无论是两种减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还是一种减毒疫苗加一种灭活疫苗,它们都是可以同时接种的。只要接种在不同部位,或者分上下午分别接种,都是可行安全的。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次最多可以同时接种6个剂次的疫苗。 哪些疫苗不能同时接种 虽然原则上,所有的疫苗都可以同时接种,但是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同时接种的: 1、13价肺炎球菌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不能同时接种。如果宝宝需要接种两种疫苗,那么先接种13价肺炎球菌疫苗,间隔8周后在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 2、对于存在解剖性或功能性无脾患者来说,4价流脑结合疫苗和13价肺炎球菌疫苗是不能同时接种的。两种疫
宝宝喉咙有痰的原因 1、可能是喉软骨软化 喉软骨软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宝宝在用力呼吸或吃奶时,可能是因为姿势等问题,喉软骨会变形,气体通行受阻导致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通常来说,这种声音并不是持续存在的,而且孩子看起来不像是生病了,精神很好,吃奶也正常。 一般喉软骨软化的症状会因人而异,短则数日,长则数月,“呼噜呼噜”声随着喉软骨变硬也就消失了。 喉软骨软化是宝宝生长发育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并不需要治疗。 2、鼻腔分泌物倒流 当宝宝感冒时,尤其到了感冒的中后期,粘稠的鼻涕没能及时从鼻孔排出,就会倒流至咽喉部,从而刺激咽喉部引发异物感,孩子就会不停“清嗓子”来缓解,导致喉咙发出“呼噜呼噜”声。 如果是因为鼻腔分泌物倒流,导致宝宝喉咙发出“呼噜呼噜”声,家长需要帮助宝宝把鼻涕擤出来,这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