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
    把握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

    宝宝1岁多了,不知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我们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认为婴幼儿只是吃、喝、拉、睡,等到孩子3、4岁以后,再开始学习也不晚。如果你是这样想,那就会使孩子错过许多成长学习的关键时期。   什么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呢?著名的学者巴甫洛夫说过:“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这说明早期教育应尽早开始,越早越好。教育应从零岁开始。在孩子生后最初30分钟内是宝宝学习吸吮的关键时期,尽早地开奶将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吸吮习惯;生后4-6个月是为孩子开始添加辅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味蕾发育使他能更好的接受母乳以外的断奶食品;生后6-12个月是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1-2岁时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3岁左右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孩子在各关键时期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孩子能较快地学习和掌握不同的

  • 要不要告诉幼儿,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要不要告诉幼儿,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在带班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幼儿问老师:我这样对吗?通常为了鼓励幼儿,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老师总是微笑点头表示赞许.这是一种正面教育的方法,无可厚非。但有时,我问自己:为什么孩子总要征求成人的意见呢? 人们判断是非都是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把一个人从小关在一间屋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个人长大了又会有什么是非标准呢? 因此,我认为:凡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家长不要轻易判定谁是谁非。 如果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必须说明这仅仅是个人的见解。不允许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也不允许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样有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三岁还咬指甲 家长快纠正
    三岁还咬指甲 家长快纠正

    著名小说《飘》曾描写过白瑞德向别人请教女儿美蓝常常吮吸大拇指的头痛问题。如今不少家长也在为孩子爱咬指甲而烦恼不已。   其实,孩子在三四个月大时出现的吮指头行为,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表现。一般到了两三岁时,就会渐渐消失。有些孩子,在三四岁以后如果还吮手指,甚至咬指甲,那就是问题了。   咬指甲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指甲缝或指尖上沾有的大量细菌、病毒及虫卵等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一些影响。比如,孩子在咬指甲时不知不觉带入口中的病菌,会导致口腔内感染,严重的还会引发消化道传染病或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孩子平时接触的文具,很多都含铅,如果他们把指尖上的铅吃进体内,还可能造成铅污染。   此外,经常咬指甲会对儿童的牙齿造成伤害,令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孩子的容

  • 扑克游戏折射孤独心理
    扑克游戏折射孤独心理

      有一种扑克牌的玩法,由一名“法官”负责“导演”游戏的全过程。扑克牌数量与人数相等,除一张黑色牌以外,其余全部为红色。“法官”手握扑克牌,牌面朝下,每个人从“法官”手中摸一张,谁摸到了黑色的一张,谁即是这轮游戏的“杀手”。游戏开始时,“法官”宣布:“请所有的人闭上眼睛。请‘杀手’睁开眼睛。请杀手‘杀人’。”“法官”见证“杀人”过程,而“杀人”的方式和过程不过是用手指一下某人,或是仅仅用眼睛示意一下。此时,“法官”说:“请所有的人睁开眼睛。谋杀案发生了。谁被杀了?”就在参与游戏的人寻找死亡感觉的时候,“法官”突然与某人握握手:“恭喜你!你已经‘被杀’了。”此人即退出游戏。随后,开始寻找“杀手”。所有的人包括“杀手”在内,开始依次指认“杀手”,并说出理由。对被指认的“嫌疑分子”,进行举手投票表决,如果超过半数,“法官

  • 父母培养孩子快乐习惯
    父母培养孩子快乐习惯

    有位年轻人,失恋又失业,做什么事都不如意。心理医师帮他探究原因,发现原来在他很小的时候,常被保姆推倒取乐,使他在人生学到的第一个防卫机制就是“肢体紧绷、两腿微张而立”,使自己不轻易跌倒。这个身体动作不知不觉带入到他的人际关系和工作领域,造成了他和别人相处的压力。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位年轻太太,她总是浮现“会跌跤”的心理暗示,而结果也真的如同所担心的那样,处处摔倒、碰壁:与婆婆关系不和,与同事关系紧张……原来,她刚学走路时,每次她站起身,外婆总是紧张兮兮地大叫:“小心,会跌破头!”这样的尖叫,深深地留在了她的潜意识中,此后,每次尝试什么事时,她都会被“你会跌跤”这个负面想法卡住。  “快乐”其实是一种习惯,生理上的习惯和心理上的习惯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从小给孩子错误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形成不快乐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长大后的言行举止。因此,想让孩子

  • 两个小故事说说孩子受挫的事
    两个小故事说说孩子受挫的事

      巴西有一个小孩叫桑托斯,他和巴西的其他小孩一样,从小酷爱足球。但是后来他得了小儿麻痹症,6次手术之后,虽然免于一死,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膝盖骨变形,脚尖向外撇,肌肉发育不全,右腿也是严重的畸形,他不能站立,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他看到街上的小伙伴们踢球,真是羡慕极了,有时候看得入迷,自己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可是当他的脚碰到轮椅上的档板而疼痛难忍时,他又回到残酷的现实。正是这个孩子,经过顽强的锻炼,后来竟能站起来,丢开轮椅,能跑能跳,学会了踢球,而且成为国家队的主力,参加过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世界杯比赛,为巴西队连获两届冠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桑托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加查林,加查林是火箭鸟的意思,由于他比赛时满场飞快地奔跑,使人想起巴西最常见的飞得最快的火箭鸟。   加查林创造奇迹,首先在于他克制了自己的痛苦,他没有坐在轮椅上

  • 孩子异食是缺“心”不是缺锌
    孩子异食是缺“心”不是缺锌

      6岁的欣欣因为腹痛数月,伴腹胀、食欲不振,来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发现其胃部充满毛发状物,胃幽门内塞满头发,部分呈发球并转移至肠道。  欣欣妈说,欣欣从小与父母分住,由奶奶带大,4岁时,他们发现欣欣长期不自主地拔自己的头发吃,但未引起注意,大约两年后此现象逐渐消失。2年后的今天,孩子诉说腹痛,他们才急忙带她到医院就诊。  专家表示:欣欣的这种病叫“异食癖”,也叫“嗜异症”。这是孩子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嗜好,对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如:吃自己的鼻涕痂、纸、破布、树叶、毛发、煤渣、墙皮等,甚至达到不可遏制的地步。吞食的异物不同,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如吞食污物可发生肠寄生虫病;大量吞食灰土、泥沙可造成铅中毒;吞食不能被机体消化的东西如头发、布头还可能造成异物团块,形成肠梗阻。  异食癖多

  • 管理孩子的五大原则
    管理孩子的五大原则

      原则1:培养对父母的尊重    这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他对所有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以前就能成功地否定父母的权威,当着他们的面嘲笑和坚决反对他们的权威, 那么他就会形成对他们的天然蔑视。    原则2:最好的沟通机会往往在一次训诫事件之后出现   没有什么比父母在受到挑衅之后取得决定性胜利能使父母和孩子靠得更近。这时你可跟他倾心交谈,告诉他你多么爱他,向他解释他为什么受到训诫,下次怎样避免这种困境。这种形式的沟通通常是其他规训形式所无法做到的。   原则3:不用责骂而控制孩子    冲孩子尖叫或斥骂会变成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试图用叫喊来控制孩子就像仅靠按喇叭来驾汽车一样无效。父母有上百种方法可以获得想要的反应,其中一些有点轻微痛苦,一些则是给孩子们的奖励 (不一定是物质奖品)。    原则

  • 怎么看待幼儿讲脏话
    怎么看待幼儿讲脏话

    问:我的孩子才三岁,最近不知怎么搞的,竟然学会骂人了。吓唬他也改不了,我很生气,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答:一般说来,孩子两、三岁时,正是口语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学习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了。不仅喜欢听别人说话,讲故事,也喜欢自己讲给别人听,这个时期幼儿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模仿性强,几乎什么都要模仿。凡是接触的好的、坏的行为,他(她)都会模仿。而此时,幼儿还没有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并不清楚,大人一句不经意的脏话,孩子会觉得好玩,说起没完,你越制止,他(她)愈发起劲。  发现孩子骂人,侮辱人的无礼行为后,有的家长听之任之,认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必认真对待。有的家长却大动肝火,破口大骂,甚至打孩子的嘴巴,认为这样就算严格要求了。其实,用这种打骂方法所进行的“严教”,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帮

  • 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
    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

      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反过来,环境又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心理。幼儿园作为幼儿从家庭独立跨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  一项关于“孩子心目中的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幼儿园不仅要有美丽、整洁、富有儿童情趣的外在环境,还应该有宽松、和谐、秩序、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宽容、理解、耐心懂得他们心理需要的老师,能够提供适应他们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布置良好的园区为幼儿构筑有益于心理发育的环境  幼儿园园区是幼儿生活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物质前提。《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必须“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为此,幼儿园可从下列方面加强园区的建设。  首先,园区的空气、

  • 尊重情感给才艺学习减负
    尊重情感给才艺学习减负

    当才艺培养已经超出孩子的承受力或大量占用他们宝贵的游戏时间,并最终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时,才艺已经失去了它起初的价值——让人幸福、快乐。 尊重宝宝情感 给才艺学习减负 一位华裔母亲的育儿故事:我的失败教育 不久前,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母亲跟我分享她在儿子的教育上曾经遭受的失败。 这位妈妈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没有学习机会。当有了孩子以后,她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为儿子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从上幼儿园开始,除了认字、算术,还培养儿子各方面的才艺,如画画,弹钢琴、小提琴,练书法……可能因为学的东西太多、压力太大,儿子常常出错,遭受责备。妈妈觉得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好,多学点东西将来能体会其中的好处。儿子15岁那年,妈妈开始后悔,她发现自己15年的教育方式错了,因为儿子变成一个很不快乐、常常忧郁的人,并且放弃所有他本来感兴趣的东西

  • 注重培养孩子真实的表达情感
    注重培养孩子真实的表达情感

      幼儿就像一张洁白的纸,他是不懂的欺骗。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摔跤了,做父母的往往会说:“不要哭,一点都不疼。”父母还会给自己的行为定性为: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对于这种做法我一点异议。摔倒的是孩子,疼不疼她最有发言权,他不疼是不会哭的。哭泣是他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经过几次“一点都不疼”的反复训练,孩子的一致并不会坚强,但也许孩子学会了怎样才会得到父母的赞赏,满慢地,孩子可能就不再注重自己的真实感情的表达,无意间你可能为孩子日后的说谎埋下一个难以治愈的祸根。  还有的家长在给孩子和药时,常常会说:“一点也不苦,甜的。”然而药明明是苦的,我往往会告诉孩子“药是苦的,但是却可以治病,只有不生病的孩子,才可以不吃药。”我还会告诉他,你的小动物生病了也要吃药的,慢慢地他就知道了,生病应该吃药,即使药是苦的。  教会孩子真实的表

  • 美国父母:我的责任是有限的
    美国父母:我的责任是有限的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父母给出,但不是说父母必须提供。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我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

  • 青少年上网成瘾分析及辅导
    青少年上网成瘾分析及辅导

    青少年原本属于他们的应该是五彩缤纷的花季,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家长心中的“太阳”,是教师眼里的“上帝”,现在青少年上网成瘾这一社会问题,变成了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这股上网热潮的出现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为何泡网青少年越来越多,越泡越久?青少年上网究竟在做什么?家长、社会各界怎样看待学生上网的问题?面对青少年上网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是当前学校、家庭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曾几何时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们上网时的安全?今天我们再也不能漠视那些频频出现在网吧内的青少年了?笔者也曾到过几个网吧,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稚气、呈现一副憔悴的蜡黄面孔,看到那一个个悠悠然喷吐着串串烟圈的姿态,熟练地敲打着键盘在网上打打杀杀,偶而抬头显出不健康的少年老成。每次我刚

  • 图书馆对小小心灵的影响
    图书馆对小小心灵的影响

      在叮当说话还不利索的时候,我就常常看见他有时蹲在地上,专注地对着一群忙碌的蚂蚁自言自语;有时仰望头顶掠过的大雁,惊奇地发出一串谁也听不懂的话语。后来会说话了,我就发现叮当小小的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我都无法想像的故事,他会对秋风吹落的树叶说:“大树下雨了”,看到一大一小的两只小松鼠会说:“妈妈和DANIEL拉手回家。”我惊讶他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想来想去觉得是图书馆的STORY TIME(故事时间)让他的小脑袋会有那么多故事。   社区图书馆   在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在每个图书馆里都有一个KIDS’CONNER,也就是专门给孩子们设置的小小图书馆。这里除了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书以外,还有两排电脑专门给孩子们使用,另外还有儿童杂志、DVD和录像带可供借阅,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一次最多可以借10

  • “惩罚之旅”帮儿子戒除“网瘾”
    “惩罚之旅”帮儿子戒除“网瘾”

    家有“网瘾”儿子 两年前,儿子张宾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渐渐地每天的上网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这时,张宾的舅舅给我打电话,说他儿子郭秦受张宾影响,两人经常在电话里探讨“攻关秘笈”。听了这话,我更是又气又急。 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我们双方家长研究了好几天,根据外国一则“徒步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闻报道,精心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 鉴于每年孩子们都要到北戴河姥姥家过暑假,我们让他们在期中考试前郑重承诺:考试不及格暑假要徒步走到北戴河姥姥家去。果然,张宾两门不及格,郭秦一门不及格。我装作在工作考核中也没及格的样子,“被迫”和孩子们一起上路了。因为这是一次“惩罚之旅”,所以我和孩子每人身上只能带50元钱,够

  • 1至3岁也有自尊心
    1至3岁也有自尊心

    0-3岁是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   记者体验   体验地点:东方爱婴方庄分部   高晨/摄   小朋友没有哭闹   周末,记者跟着9位小朋友上了一节月牙班的课程,首先小朋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练习走直线,大约练习了5分钟。老师开始上课了,小朋友和爸爸或妈妈做成一圈,老师细声细语地给小朋友们讲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指捏跳棋和锻炼小朋友扔垃圾的意识。经过15分钟的练习,不少小朋友都很有感觉,动作做得有模有样的。然后做了一系列游戏,有“叫名字开火车”练习孩子对自己名字的

  • 儿童心理健康十忌
    儿童心理健康十忌

    据研究,以下十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   1、缺乏抚爱。由于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得不到关心与照顾。   2、态度不一。或父母双方对待儿童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致,忽冷忽热。   3、儿权至上。父母视为“小皇帝”,有求必应。   4、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5、不良诱惑。有意无意地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   6、过分苛求。让孩子学这学那,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   7、角色混乱。要求儿童扮演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男扮女装。   8、欲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制性的反应。   9、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应。   10、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爱。

  •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而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那么,如何重视和加强儿童健康心理教育。  一、教育者以看“一个人”的眼光,去对待孩子。  不论孩子的大小,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如:对待幼小的孩子可采用拉拉手、摸摸头、拍拍肩等身体语言,去满足孩子的正当心理需要;对待稍大些的孩子可采用交谈的方式,藉以沟通教育者和孩子间的情感。  二、积极提供给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养成。  在适当范围内,教育者鼓励孩

  • 小儿心理障碍可致腹痛
    小儿心理障碍可致腹痛

      小儿反复呈发作性腹痛,突然发作又能自然缓解,每日均有发生,病史至少在3个月以上,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再发性腹痛。再发性腹痛属于功能性腹痛,其特征为好发于学龄期的7—12岁儿童,常诉说脐周痛;痛前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悸,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疼痛发作较为剧烈,可为痉挛性或绞痛性;发作时间以晨起多见,常于空腹或餐后发作,白天多见,少有夜间疼痛发作;虽反复发作但其生长发育和临床检查多正常。  据学者分析研究认为,再发性腹痛的病因有如下几点:  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紧张,压抑情绪或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等引起。  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③内脏感觉高敏状态。  在这几个因素中,心理因素占居主导地位,不良的心理如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可使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紊乱,通过神经一内分泌途径致使胃肠运动功能失调,特别是

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