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很多家庭会选择出游。带孩子旅行,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麻烦,如晕车、水土不服等,为避免“乘兴而来、扫兴而返”的遗憾,爸爸妈妈事先得将准备功课做足了,有条件的话,还要掌握一些便捷、有效的自助方法,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晕动症 很多孩子在乘坐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时候,由于内耳的平衡系统对车、船等的运动刺激特别敏感,从而产生眩晕、恶心、呕吐、头晕、脸色苍白、腹泻等晕动症状。 晕动症的预防(以晕车为例): 1.乘车前不要吃得太饱,特别要少吃油炸的或高脂肪的食物。 2.保持车内空气畅通,避免浓烈的食物味道或香烟、汽油味等。 3.坐在前面靠司机旁边的座位上,以减少颠簸。 4.为孩子准备好塑料袋、卫生纸和水,呕吐时
能量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主要通过氧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取得,每克可供能量分别为:16.7kJ(4kcal);37.7kJ(9kcal);16.7kJ(4cal)。小儿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可分5个方面: 基础代谢所需 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度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基础代谢率是指在每单位时间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婴幼儿相对较高,比成人约高出10%--15%,其基础代谢所需能量约占总能量的50%~60%。因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体格增长,各组织器官逐渐成熟均需能量,每增加1g体重约需能量21kJ(5kcal)。若能量供给不足,即可使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第1年生长发育高峰和青春期生长进入第2高峰时,能量需要都大大增加。婴儿期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26~16
超常儿童约占人口的3%。这个结论是多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调查研究的结果。这并不是个绝对的数据—不是说100个儿童中,就一定有3个超常儿童,3%的比例只是总体人群中的一个量。另外,不同专家采取的调查手段不同,得出的比例也不一样,不过一般都在1%至3%之间。如果按这个比例来计算,中国将有几千万的超常儿童—你的孩子可能就是超常儿童。 2000年6月7日,李超然出生于山东,52天时开始认识汉字,2个多月识字20多个,6个月零21天能准确识字143个。现在,3岁多的李超然已能识汉字2000余个,阅读了203本书。成为世界上识汉字最早的幼儿,从而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成功个案: 神童并非全靠天生 李超然出生52天时,妈妈抱着她在房间里散步,忽然
妈妈们在给孩子选择衣物时注意的挺多:款式、布料、设计、颜色都要细细地考量一番。但对于小女孩的内裤,你知道应该挑什么样的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妇科主任医师刘慧丽指出,8岁以下女孩最好穿浅色内裤,因为这是妈妈观察女孩是否出现性早熟或患上妇科疾病的最简便方法。 正常情况下,8岁前女孩的生殖系统处于睡眠状态,不会有任何分泌物出现。假如妈妈看到宝宝内裤上有分泌物,同时发现她的身高增长加速,就要小心了,因为这是性早熟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逐渐还会出现阴毛、腋毛及阴道出血,最终影响到宝宝未来的身高及心理发育。而选择浅色的内裤,正好可以方便家长观察,不管是内裤上出现了发黄的结痂或是干的小块,都说明是有感染或有过早发育的可能,因为小便的遗迹往往只是一片均匀的黄色;其他如外阴阴道炎,阴道异物等阴道疾病,也比较容易通过观察内裤上的分泌物及时发现。
废塑料常常用来做儿童玩具,环境保护主义者早就警告,有些化学物质不能被过滤掉,对孩子们有害,并且,动物实验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可导致出生缺陷、癌症和发育畸形。化学工厂和玩具制造商反对这些警告,他们引经据典说,塑料是安全的。 中立主义者和学院派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有力的证据。欧盟1999年就禁止了某些塑料玩具,而且欧盟过半国家的立法机构都在考虑制定相关法律。 关于家庭塑料制品的争论中心是一种叫邻苯二甲酸盐的物质,它常常用来软化乙烯基、双酚A(BPA),这两种化学物质用来防止塑料制品碎裂。 邻苯二甲酸盐跟多种疾病有关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内分泌紊乱,它会干扰调节雌激素和雄激素的荷尔蒙。几百种动物实验表明,邻苯二甲酸盐跟
肛肠疾病四季均可罹患,尤以春季发病为多。中医专家介绍,春季阳气外发,积热涌动下注肛肠,易发生大便秘结。若排便久蹲强努,干硬粪便划伤肛管皮肤,易出现肛裂,导致排便疼痛、出血,进一步感染导致边缘变硬变厚,裂口周围组织发炎、充血,水肿,逐渐形成哨兵痔。裂缘上端并发肛窦炎、肛乳头炎,病程长者在裂创底部因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栉膜增厚变硬,形成栉膜带,妨碍括约肌松弛,使患者在排便时痛苦不堪。 肛裂的诊断并不困难,依据排便时疼痛、出血,便后持续性剧痛伴有便秘等典型症状,肛裂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其特点是一种起伏式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即刻出现肛门灼痛,称为便时痛。便后数分钟可以缓解,称为间歇期。接着出现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又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10余小时,称为括约肌收缩痛。当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才能缓解。此外便鲜血是肛裂的另一主症,一般出血不
也许刚当爸爸妈妈的家长会经常在宝宝的鼻孔、耳道、口腔、眼睛、尿道口、肛门、阴道,发现各种宝宝的分泌物,分泌物绝大部分是宝宝器官的排泄物,但也可能是宝宝发生疾病的征兆。例如,孩子鼻涕多,而且孩子经常吸鼻涕,有可能是中耳炎的征兆,所以父母要小心观察,及早断绝病灶。 宝宝的鼻孔、耳道、口腔、眼睛、尿道口、肛门、阴道及汗腺,经常有各种分泌物排出体外,这些分泌物也是宝宝是否发生疾病的征兆,父母需经常仔细观察自己宝宝的这些分泌物,及早发现各种疾病,以便治疗。 那么,分泌物在什么情况下属于正常,什么情况下不正常呢?父母可以通过分泌物的颜色、形状、气味、量的多少以及一些表现症状来辨别。
市场上各种饮料种类繁多,往往使父母无所适从。但这些饮料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含糖。糖固然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目前孩子饮食中摄入的糖普遍过多;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吃荤腥厚味的食品,不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物,因此,摄入的蛋白质也过多。过多的糖和蛋白质,使人体血液形成一个偏酸性的异常情况。在孩子身上则表现为烦躁多动、厌食口干、夜寝盗汗、便秘或排便干硬等症状。要纠正并治疗孩子的这种常见病,除了鼓励他们多食富含纤维素纳新鲜蔬菜之外,茶叶也是治疗这类病的良药。中医认为茶叶味苦、性微寒、呈弱碱性、有消食去腻、解毒化痰、除烦解渴的功用。经常饮用可以纠正儿童血液偏酸性的现象,从而消除上述症状。茶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胡萝卜素及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自然也对孩子生长发育有益。但是,孩子不宜唱浓茶,茶叶中的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对营养的
3岁的小宝最近不愿意吃饭,妈妈喂他,他 “哇、哇”地哭着不肯吃。妈妈很困惑,以前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以为饭菜有问题,但全家人吃了都觉得味道不错。后来当小宝张开小嘴哭的时候,妈妈才注意到,他的喉咙红肿,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宝患有轻度的咽喉炎。 安安在一堆玩具(购买玩具)边玩,但不明缘由突然哭了起来,妈妈上前哄他也没有效果,他还是一个劲地哭。妈妈检查孩子的手,没有受伤,检查眼睛、鼻子都没有什么异样,最后在孩子的喉咙处发现了小玩具(购买玩具)。 孩子喉咙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隐蔽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问题,但还不容易被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妈妈在平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喉咙。 喉咙被刺伤、擦伤了 尖锐的玩具(购买玩具)以及筷子、鱼刺等容易伤及孩子的喉咙。 对策: 妈妈须及时引导孩子张开嘴,对准
误区一:生理性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误区二: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
不管醒着还是睡着,宝宝的呼吸都像大人打呼噜一样。这到底正不正常? 王女士的宝宝3个月大,吃奶、睡眠都不错,也没有发热、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他喉咙里像有痰,总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昨日,在武大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姜毅告诉她,孩子既不是哮喘,也没有患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这种情况叫喉喘鸣,多见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属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他解释,正常情况下,宝宝口腔内总会有一些分泌物,由于其吞咽功能发育不全,如果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喉头就会呼噜作响。这种分泌物并不是感染发炎引起的,所以不要乱给孩子吃药。随着孩子的发育,这种现象会逐步消失。
每一个小男生在大部分的时间,虽然调皮了一点,但是都非常可爱,不过会让父母觉得头疼的事情,是当小男生开始闹别扭的时候,孩子脾气拗起来的时候,无论说什么他都不肯听,总是令父母伤透脑筋,是太固执了?少根筋?还是叛逆?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现在让我们做一个测验,从小男生目前最喜欢穿的鞋子中,就可以知道他为什么别扭,以及别扭指数到底有多高? 在所有的鞋子中,你们家的小男生,最喜欢哪一双鞋子呢? 测验题目1布鞋 2皮鞋 3拖鞋 4凉鞋 选择1布鞋 别扭指数 属于小顽皮型的别扭 性格分析 你们家的小男生,其实在他的潜意识中,非常孩子气,跟同年龄比较的话,属于不成熟型。而且他很喜欢被人家注意,这会让他觉得很开心,再加上他希望自己永远被家人疼爱,所以会以更调皮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可爱。不过,有的时候在分寸
小宝宝归来,全家如临大宾。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还正旺呢,照顾宝宝的问题就接踵而来了。 我们通过网站向父母们征集了“初生宝宝的棘手问题”。以下这些问题,是父母们反应比较集中和热点的。希望这些棘手问题的解答和父母们的心得,能给更多新手父母以及时的帮助。 洗澡后注意擦净耳道的水 给娇嫩的宝宝洗澡是不少新父母比较“手软”的一件事情。既不敢用大了力气,又怕宝宝乱动。要想避免耳朵进水,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洗完澡之后为宝宝擦净耳道里的水就显得格外必要了。因为耳朵进水,细菌很有可能随之而进,增加耳朵感染的机会。 悦悦妈妈心得(杭州,女儿1个月):给女儿洗澡的时候,最担心水流进她
有许多做母亲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开口说话比别的孩子晚,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母亲会抱有这样一些茫然而侥幸的想法:“(孩子)以后肯定会有显著的好转”、“孩子他爸小的时候开口说话就比较晚,孩子大概是随了他爸吧”……。有一些母亲甚至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别看孩子现在说话晚了些,可这样的孩子将来反而会更聪明”。 其实,当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显得比较缓慢的时候,不论是过分的担心,还是过分的放任不管,都是非常有害的。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出,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发育上是否有什么大的问题呢?以下的一些提示和方法或许会对你有用。 1)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孩子在和别人对眼神、模仿别人的行动及其他各种“非语言性表达能力”的发育方面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你就可以不必为这个问题过分担心了。相反,如果你的孩子在“非语言性表达
近日,网上曝出山东聊城一位不到4个月大的婴儿注射HIB疫苗后死亡,这一消息引起各界的关注。 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负责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副主任护师刘洪珍介绍,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按时接种疫苗,常常有意隐瞒病史。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 刘洪珍介绍,她接诊到一 位6个月大的婴儿,孩子嘴唇青紫,眼睛深陷。经再三追问,家长才说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因孩子生病,医务人员会拒绝接种疫苗时,大部分家长表示不能理解。家长认为,如果不能打预防针,孩子得了这类疾病怎么办?刘洪珍称,预防接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但患病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可能有生命危险。 刘洪珍提醒家长,在带孩子预防接种时,一定不要隐瞒孩子的病情,以便医务人员把握。 1.有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疗法、抗代谢化学疗法)治疗时不能接种活疫苗
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常因输注含有该病毒的血与血制品,或使用被该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等方式传染。业已证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尿液、唾液、胆汁、乳汁、汗液、羊水、月经、阴道分泌物、精液、胸水、腹水中均可检出,因而密切生活接触、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关于经口感染问题,有人认为病毒入口后,必须通过消化道粘膜破溃面,如口腔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病灶进入血行而发生感染,在消化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经口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远较甲肝为低。实验研究观察,尚未证实乙肝患者的粪便具有传播作用。 预防乙肝重点是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各种医疗和预防注射 ,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对带血清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血制品应严格检查,如乙肝病毒HBV标志阳性,不得出售和应用。 乙肝表面抗原
生活中,您的孩子难免会阑尾炎。主要是右下腹疼痛,2、3岁的孩子有肚子疼,并且有明显的肚子涨,伴有呕吐,全腹都有压痛,不让摸,可能发烧38度多。2、3岁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因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为腹膜炎。10岁以上的孩子患阑尾炎开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说是胃疼),几个小时之后转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很明显的压痛点,不让摸。疼后可能伴有低烧,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烧到39度。 5、肠套叠。6个月—1岁孩子哭闹,这时家长要考虑是不是孩子肚子疼。如果孩子是一阵一阵哭闹,10—20分钟哭闹一次,每次持续5—6分钟后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可能是肠套叠,某一个肠管突进到另一个肠管里,造成痉挛,一阵一阵疼(圈
依恋是婴儿和母亲或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结,是婴儿的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它的形成与母亲或亲人经常满足婴儿的需要,给婴儿带来了愉快、安全等的感觉有关,也是婴儿在与人的交往中出现了倾向性选择的一种表现,是婴儿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 依恋的情感使婴儿喜欢同经常照料他的人接近,和他们相处在一起,婴儿会表现出安静、愉快、情绪积极,而当他们离开他时,婴儿则表现出似乎疯狂地寻找,尤其是对他最依恋的人——母亲,会出现哭闹,焦虑不安、不思饮食等的消极情绪,这种现象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尤为明显。因此,满足婴儿的这种依恋情感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依恋的情感能使他获得安全感,能给他带来勇气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帮助他在陌生的环境中消除紧张、惧怕、焦虑的情感,能使他更好地与外界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还能使婴儿产生对人信赖、产生自信,和同伴和睦相处,将来能产
新学期,新生活,为了保证孩子健康生活,托幼机构、小学一般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夏秋之交,是乙脑、发热、腹泻等疾病的高发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容易在学生中传染,家长一定在开学前给孩子接种疫苗,防患于未然。 暑假中,一些孩子频繁与外界接触,可能接触到某些传染病的病菌,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原体容易污染环境、食物、水源等,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最近的行为,查看孩子是否有不适症状,没有接种相关疫苗的应尽快接种。如孩子有哮喘、过敏等疾病,家长还要为他们准备好在幼儿园、学校所带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有效期。
佝偻病的病因是婴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致使体内钙磷代谢发生紊乱。鱼肝油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维生素D能促进孩子肠道吸收钙,减少肾小管钙的排泄,并促进血液中的钙向骨内转移,故能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加服鱼肝油呢?一般认为,给孩子添加鱼肝油应从新生儿期开始,即出生后3-4周起加服浓缩鱼肝油,开始每天一滴,逐步增加,但最多不超过5滴。若是早产儿、双胎儿以及患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则应从出生后第2周就开始添加鱼肝油,每天最多不超过5-7滴,一个月后改为每天3-5滴。同时可服适量钙剂,每天不超过0.5克。在服用鱼肝油的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的大便,若发现有消化不良现象时应适当减少鱼肝油的用量,待孩子适应、大便正常后再逐渐增加。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生长发育
体检免役
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