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坠床”这是个老话题了。即便爸爸妈妈已经很注意了,可宝宝还是会从床上摔下来。宝宝坠床,真的防不胜防吗? 案例:我宝宝才4个半月,还不怎么会翻身,可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小的宝宝居然会摔下床去,额头上鼓起一大包,幸好没有伤到脑子,不然我可会愧疚一辈子。 坠床给宝宝带来的伤害包括直接创伤和心理损伤两方面。 直接创伤主要指皮肤、肌肉摔伤、关节和骨骼摔伤、脑组织损伤等。心理损伤主要指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 宝宝坠床,谁的错 1、宝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小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大脑缺乏对各种危险的辨别能力,加上对自身运动控制能力还不够全面,以致在床上玩耍时,宝宝很容易坠床。 2、妈妈低估了宝宝的运动能力 运动是宝宝最快乐的事情,只要宝宝具备向一侧翻身的能力时,就
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从小儿时期开始,它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等等。家长帮助小儿建立良好习惯时,必须要有耐心和信心。 1、逐渐养成小儿夜间不吃奶的习惯,让孩子有更多的睡眠时间,这样大人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可使孩子早晨第一次吃奶量增加,对生长发育有利。 2、吃饭前收拾好玩具,然后坐好进食,不要边吃边玩。进餐时精力集中,情绪愉快,但也不能过度兴奋,说说笑笑,更不能在吃饭时候责备孩子。白天孩子吃饱后,应该让他(她)玩一会儿再睡,发现小儿不爱吃饭要寻原因,以便正确解决问题。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能够积聚能量,促使大脑发育和身体成长,2至8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18到2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8至12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13到15个小时,1到3岁的小儿每大需要12小时,4到6岁的小儿每天需要11个小时。婴儿初生时可左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一些胎儿时期发育不良、早产的孩子,或出生时体重极低的新生儿们,得以跨过第一道“生死槛”,但以后还要面对比正常孩子多许多的发育问题。上海市2005年调查了4095名一至六年级的学习障碍者,其中四分之一多有高危出生情况。 早产及低体重儿先天营养不足 “今年5月份,我生下儿子小虎宝宝,早预产期53天,就是这53天让我的儿子受了多于足月儿53倍的痛苦。”一名为“虎宝妈妈”的网友在“早产儿吧”发表了《早产宝宝的辛酸育儿经历》,引来许多早产儿父母跟帖响应。 由于小虎宝宝是早产儿,吸吮能力和力量都比较差,每次吃5分钟的奶就睡着了,所以头两个半月,小虎宝宝基本上每天24小时都在吃奶,她就没日没夜地喂。后来,小虎宝宝又被查出脑部创伤综合征。 “早产儿(胎龄未满37周)、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多是宫内感染、母亲高危妊娠
宝宝会翻身后,运动能力增强,坠床就是一件难免的事。宝宝从床上摔下,高度最多五六十厘米,一般不会受到太严重的伤害。 应对方法:宝宝发生跌落后,不要心急火燎地将宝宝从地上抱起,动作也不要过猛,以免导致其他不必要的伤害。首先应检查宝宝是否有意识,有没有受伤,若有意识不清,宝宝不哭,那可能伤到了脑,情况严重,必须马上去医院治疗;当宝宝手脚不愿动,一碰就疼得哭起来时,检查是不是骨折或脱臼,用冷水或冰块敷于受伤部位,再将宝宝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摔到颈或背部,应将宝宝的身体保持平躺不动,拨打紧急电话。如果没什么事也不要让宝宝立即睡觉,先逗逗他,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观察有没有后续的变化。 预防措施:宝宝的床一定要有护栏,并且要特别注意栏杆的宽度,以宽度不超过宝宝的头围(即34厘米)为好。宝宝床的下面最好铺上一层软垫。
新生儿一天内要经常换衣服,所以要为孩子准备足够的衣服。 ●如果衣物上有大小号的说明,一定要保证孩子至少可以使用两个月的时间。孩子不会在意略大一些的衣物,实际上略大一些的衣物更为合适,因为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长大。 ●购买可水洗的、不脱色的衣服。 ●保证你所购买的衣服不影响尿布的使用,换尿布时不用脱下很多的衣服。 ●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最好穿睡袍,这样换衣服时只需把衣服掀起来就可以了。 ●最好使用前面有较宽开口的衣服或有开领的衣服,因为孩子不喜欢穿衣服时被领子卡住面部。 ●前面开口的衣服,方便穿脱,无需在换衣时让孩子翻身。 ●衣服的材料应柔软、舒适、缝合处不能坚硬。购买前,检查领口的大小和腰围。给孩子买襁褓巾时,最好买棉质或羊毛绒的,一定要保证质地柔软、舒
蚊香是夏天驱避蚊虫必不可少的,它主要的成分是种低毒性农药,安全性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鉴定和检测,因此,只要选用正规合格产品,并且使用方法得当,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使用不当,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曾有使用不合格蚊香致宝宝昏迷的报道。在使用中不注意安全,可引起火灾的情况发生。 针对为宝宝选购、使用蚊香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小宝宝身体器官尚处于发育中,采取自然避护蚊虫叮咬的方法最可靠,在宝宝起居室安装纱门和纱窗,床上放置蚊帐。 2、被蚊虫叮咬后宝宝会自己抓挠皮肤,如挠破皮肤可引起感染,甚至可能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另外宝宝被叮咬后出现过敏反应也不可忽视,症状是全身肿得像出荨麻疹一样。 3、使用蚊香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注意通风,二、使用量应符合要求,三、点燃的蚊香放置处应离宝宝的头部远一
秋季过敏症是可以预防的,早期治疗也能让患者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避免接触过敏原 秋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如果你对北方花粉过敏,就不要选择去内蒙古或是坝上草原等地旅游,可改变方向去南方。过敏体质者,在花粉播散期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注意加强防护,如带口罩等。 脱敏治疗 如果过敏原明确,可接受脱敏治疗。即小量多次注射经过特殊处理制备的过敏原(如花粉),并逐步增加注射剂量,直到使患者完全耐受这种过敏原。脱敏治疗时间一般为3—5年。现在国内许多医院已开展脱敏治疗。成功的免疫治疗可以减少或停止使用抗过敏或平喘药物。 药物治疗 近10年来,治疗过敏症的药物发展很快,特别是针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数药物有效、安全且每日1次服用方便。药物在过敏症的治疗中占十
在春末夏初是花粉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避免与花草亲密接触,诱发孩子过敏。如果孩子鼻塞、流鼻涕、耳鼻瘙痒或眼睛充血、流泪的症状严重,一定要让孩子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过敏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正常的起居及进食。 春末夏初时节,鲜花开放,草木发芽,阳光灿烂,这时父母就会带着孩子到郊外去游玩,儿科主任提醒市民,在春末夏初是花粉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以免遭遇花粉“袭击”。 刘先生周末带着妻子和1岁的儿子叮叮去郊外游玩,到了郊外,看到满坡的青草,就将儿子放在草地上,让他不停地爬来爬去,并采集了很多野花,全家都很开心快乐。可没有想到回到家,叮叮就不停地流鼻涕眼泪,还不断地打喷嚏,家人以为孩子是感冒了,赶紧给孩子喂感冒冲剂,两三天过去了,并没有好转,只好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叮叮并不是感冒了,而是患上了花粉
宝宝指甲有白点是怎么回事? 我家宝宝13个月,最近我突然发现他5个手指甲上有小白点,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宝宝的指甲上有小白点和缺乏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给宝宝进行一次微量元素的检查,最好做血液的检查。 断奶的,但是他现在的体重只有9千克,而且不喜欢吃东西,甚至连水果和牛奶都不喜欢吃。我们怀疑他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您的宝宝是因为辅食添加不是很及时,所以才导致现在不愿吃其它的食物,长时间下去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建议断母乳,改用配方奶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每日要保证400~500毫升的牛奶。如果担心微量元素缺乏的话,建议到医院化验并予以纠正。 准妈妈为何手又麻又胀? 我现在有17周的身孕,近两天手总是感到麻,尤其早上刚醒来的时候,手总是合不拢,好像肿了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宝宝的小脊背已经挺得直直的,吃饭时可以把他(她)放在童车里喂饭。宝宝特别喜欢吃手指头、脚趾头。妈妈们常常担心宝宝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急于制止宝宝的行为,但是这个纠正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只能诱导宝宝的正确习惯。妈妈恢复工作后,要随时注意宝宝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宝宝的生活习惯。 宝宝现在爬得很有章法了,两只小手在前面撑着,小腿在后面使劲蹬,而且还能用胳膊做支点转圈或后退。当你拉他站起来时,他(她)会自己用力,平衡能力也越来越强,现在宝宝逐渐能独自坐稳了,他(她)可以从趴着的姿势转变成坐姿。有时,他(她)会趴着转圈,找自己的脚。 这时宝宝还是用手掌拿东西,但也开始会用手指的前
气管异物是比较凶险和常见的一种意外事故,多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慎发生气管异物,做父母的就要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因为孩子获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宝典1 在立即给急救中心打电话求救的同时,清除孩子口、鼻内的食物残渣。 宝典2 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拍背 可将孩子倒提起来拍背。如果孩子年龄稍大,可让孩子趴在你的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连续用力拍其背部4下,迫使异物排出。 催吐 将手指伸进孩子口腔,刺激其舌根催吐。此法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海氏法 美国医生海姆里斯于1982年发明此法排除气管异物,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具体方法是: 用双臂从孩子身后将其抱住,一手握拳,用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后、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
新生的宝宝等待着你的呼唤 过去认为,婴儿刚生下来都是耳聋的。但研究表明,胎儿听觉感受器在胎龄6—7个月时已基本成熟,超声显像观察到胎儿对声音刺激有眨眼的反应。 正常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定向能力。我们检查了数千次新生儿的听力实验,发现他们听的定向力很好。试验方法是在新生儿觉醒状态,头向前方,用一个小塑料盒,内装少量黄豆,在距离小儿耳旁10—15厘米处轻轻摇动,发出很柔和的格格声。这时小婴儿会变得警觉起来,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转动眼和头。有的新生儿甚至会用眼寻找和注视发声的小盒。这说明新生儿的眼和耳两种感受器内部由神经系统连接起来了。 新生儿喜欢听人的声音。你看,当妈妈在婴儿耳边呼叫宝宝时,他的头立即转向母亲,并亲热地看着妈妈。脸上显出高兴的样子。出生不到3天的新生儿,表现出对母亲声音的偏爱。如果一边是父亲的声音,另一边是母亲的声音,多数小婴儿
一个婴儿在出生后的第6个月就会有选择性地微笑。8个月时会害怕陌生人,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会引起焦躁不安,这表示婴儿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活动。婴幼儿对父母在感情上的依赖贯穿于他早期的全部生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在的影响。一周岁的幼儿已与母亲建立了紧密而牢固的联系。与父亲及其他关系亲近的人也有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记忆力、想像力、思考能力逐步形成雏型。对事物好奇心增强,模仿能力迅速增长,已经初步具备喜怒哀乐的情感活动。这一时期,幼儿如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会对他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如引导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一个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教育方法,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十分重要的。1—2周岁的幼儿没有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因此父母要逐一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3个月内的宝宝存在生理性惊跳现象,这是由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 宝宝夜醒怎么办? 宝宝夜醒的不少原因,是由于家长的护理不当。宝宝在浅睡眠期有各种动作,如睁眼、吸吮、翻身、哭啼,有时还会抬头张望,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义的。所以,父母不要因为有一点动静就给予过多的护理或关照,可静静地等待5分钟以上,再做出反应,有时过多的呵护反而会打扰宝宝的正常睡眠,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理发育。
不少家庭都备有板蓝根冲剂,但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板蓝根冲剂是“良性药”,多吃也不会有害。实际上,板蓝根并非没有副作用。曾有儿童,因连续服用了板蓝根冲剂,结果出现头昏、胸闷等症状。 因滥用板蓝根冲剂和针剂,发生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的也不少。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有时表现为全身出现红斑型药疹,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服用板蓝根,会伤及脾胃。有过敏史者,不要轻易服用。
来自美国心脏学会的消息称,即使很轻地击打儿童胸部,有时也会引起死亡,而死亡病例往往没有胸壁或心脏的结构性损伤。 研究人员发现,死亡病例多数为男性,平均年龄14岁,12岁以下的儿童占43%,18岁以上的人群占22%。发生“心振荡”是致其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中62%发生在体育运动时,其余38%发生在日常活动或健身活动中。研究人员认为,这有可能与击打孩子胸部时发生的时间有关。当击打刺激恰巧落在心搏周期的某一个“敏感”时段中,就可能诱发异常心律,导致心性猝死。对这种“心振荡”的最好处理方法是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复苏每拖延1分钟,病人的生存机会就减少7%~10%。
婴儿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觉醒,能对感官刺激作出反应,因此要鼓励他发展探索的兴趣。例如,你把你的脸和一些明快的物体放在他的眼前,这样他就可以用眼看,用手指摸,也就可以从感觉中学习。 留意使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如你的头发或奇怪的响声),鼓励他接触这些东西。 不要把太多的东西放在小床内或周围。过多的刺激只会使他厌倦。 倾听他的哭声和低语,及时做出反应。
尿布能引起新生儿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尿布性皮炎。尿布性皮炎的起病原因主要是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素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所引起的,部分也可由尿布本身质量引起。 尿布性皮炎的表现是小儿接触尿布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的过敏的反应,先是小红点,逐渐转变为片状红斑,临床常称为丘疹样皮肤损害。尿布性皮炎的预防主要是勤换尿布和不使用让小儿感觉不适和皮肤过敏的尿布。 对以患轻度尿布性皮炎的小儿,每次换尿布时可用消毒植物油擦拭被粪便污染的皮肤,然后可抹一些无菌的凡士林油,同时尽量暴露这个部位,用红外线照射(在家中可用灯放在附近照射),使皮肤保持干燥。
1 该给孩子喝多少奶粉才够营养? “担心宝宝吃得不够”是妈妈们最常见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的?究其因是不知道多大的孩子该吃多少奶粉,就是说,奶粉的量不知道如何控制。 如果全部以奶粉喂养,传统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奶水(用1份奶粉加4份水制成的,具体应参照奶粉说明书)100~120毫升,计算出总量来以后,等分为5~6次给予。但每个孩子的需要量不一,个体差异也较大。但每日总量不要超过1 000毫升,如果总量达到1 000毫升仍不能吃饱时,则说明应添加辅助食品或辅助食品添加不够。 2 宝宝拒绝奶粉 如果宝宝习惯了妈妈的乳汁,有可能拒绝奶粉,因为奶粉是新口味。这与宝宝的先天气质和口味爱好有关,有的宝宝喜好接受新事物,而有的宝宝则比较难。这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引导。 值得注意
新闻背景:美国《儿科学杂志》近期刊登的研究报告说,婴幼儿洗发香波、沐浴液、爽身粉等护理用品中普遍含有邻苯二甲酸盐等添加剂,婴幼儿过多接触,可能危害健康,甚至引发生殖问题。 邻苯二甲酸盐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聘专家董金狮说,这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不仅大量用于塑料制品中,而且在一些清洁护理用品,包括婴幼儿用品中使用也比较普遍,它可以使香味持久,而且具有软化作用。 董金狮说,目前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邻苯二甲酸盐都是允许被使用于清洁用品中的,只是在使用的量上有所限制。这类含苯类物质,确实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对儿童的危害比较大,因为儿童对于毒性物质的分解能力比较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过多接触此类物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引发儿童今后的一些生殖问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生长发育
体检免役
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