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 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新研制的感冒药多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为主的复方制剂,是2个月以上小儿首选的退热药,解热镇痛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似,但副作用小,胃肠反应轻,无明显的出血倾向。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应用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因多数发热与内生热原有关。 其次,研制新的感冒药复方制剂含有鼻血管收缩剂和抗过敏药,用于缓解鼻塞、流涕、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类似的药物有康泰克、感冒胶囊等,能缓解感冒症状。可根据病情选用药物,开瑞坦也可适情选用。
④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过去主张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但WHO不主张传统的在高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
⑤宝宝高热,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小儿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热。体温越高,使用退热药的剂量越小,以免快速过分退热引起虚脱。要及时带小儿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