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很重视对儿童感冒药的管理,FDA曾作出指导意见:2岁以下的小儿不要用感冒药,6岁以下儿童要慎用,1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
MHRA援引报告称,至少5名两岁以下儿童因过量服用感冒药而死亡,而且有超过100个出现有害反应的严重病例,有些儿童不得不因为药物反应而入院治疗,另有超过3000人出现“有害反应”。
MHRA称,这15种成分包括收缩鼻腔粘膜血管的伪麻黄碱、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塞洛唑啉;抗组胺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抑制咳嗽的右美沙芬、福尔可定以及用于祛痰的愈创甘油醚、吐根剂等。
对此,我国著名的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基本上我国出售的治疗感冒、咳嗽的西药里面都含有上述15种成分,其中血管收缩剂如伪麻黄碱、麻黄素等不光收缩鼻腔血管,还收缩全身血管,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加,从而引起心血管反应,严重的会引起心律失常;为对抗感冒初期的喷嚏、鼻涕等过敏反应,感冒药中经常添加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他们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而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所以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呼吸暂停的危险。抑制咳嗽药右美沙芬等也会引起心血管反应。
另外,孙忠实介绍说,国外很重视对儿童感冒药的管理,FDA曾作出指导意见:2岁以下的小儿不要用感冒药,6岁以下儿童要慎用,1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有研究指出,感冒药弊大于利,因此FDA推荐尽量用物理方法对症治疗儿童感冒。MHRA建议家长,在孩子感冒时仅使用扑热息痛片等退烧药,而止咳药应选用由甘油、蜂蜜和柠檬特制的简单止咳糖浆。孙忠实提醒家长,如果要自行购买感冒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上的药物成分,以免发生意外。
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主任曹玲认为,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大多数孩子可以自愈。如果有轻微症状,如轻度咳嗽、流涕,可以用一些儿童用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冲剂等,这些药副作用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