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民郭先生感觉鼻子老是不舒服,还不断打喷嚏、流鼻涕。他通过手机APP上下载的一款“医生在线解答百病”的软件咨询后,一名医生在线解答为“病毒性感冒”,结果吃了几天专治病毒性感冒的药一直不见好。后来,郭先生去医院一查,原来是得了“过敏性鼻炎”。
现象
“网上问诊”受年轻人追捧
同郭先生一样,市民卢女士从去年开始经常使用“网上问诊”。她告诉记者,去年有了小孩后,孩子一旦出现个头疼脑热等小症状,她就会上网去求助“网上医生”。“有几次还是说得挺准的。”卢女士说,这让她对“网上问诊”这样的方式十分相信。据她称,她下载了三款类似软件,即使孩子没有病,还会上去看看。“身体有不适,我就会在网上查查是什么原因。”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白先生说。
昨日,记者也调查了身边的十位朋友,其中有八位朋友都有过“网上问诊”的经历,其中三位手机安装着“网上问诊”式的软件。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喜欢用“网上问诊”的主要为年轻人,集中在70、80、90后,而记者另两位没有选择过“网上问诊”的则都是60后。
据某健康门户网站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83.2%的网民有网络问诊经历,其中34.2%的网民会向一些健康网站咨询“头痛脑热等小病痛”,33.1%的网民热衷于从网上获取保健知识。
调查
一种病诊出多种结论
昨日,记者在APP里输入“医生”二字后,一下子搜出了上千款软件,其中大部分是“网上问诊”及医疗养生,这些软件有的是按照病的类型研发针对某一器官疾病的在线解答,有的是按照儿科、内分泌科等医院科室进行软件分类。记者发现,其中不少软件的评论条数都很多,可见下载的人不少。“网上问诊”很流行,但郭先生的遭遇却告诉大家这个方式并不可靠。对此,记者调查的朋友中,也有几位证实他们发现“网上问诊”的确有很多不准确的时候。一位朋友称,她的孩子有段时间老是抓头皮,网上医生告诉她得了“皮癣”,结果在医院一查只不过是消化不良。
在APP里,记者也下载了几款软件,记者也发现有的软件为在线解答的专家标明了工作单位、姓名、专业类型等一些信息,但有的软件信息非常不全,连姓名都标注的是某主任、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