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烧吃感冒药有用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吃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是有用的。目前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大类,而感冒类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常常是复方制剂。在不了解药物组成的情况下,将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同时服用,容易发生药物叠加,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可引起肾脏损伤,甚至造成肾衰竭。冬季发烧也可使用物理降温法。特别是孩子发热后,首选物理降温。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要时刻关注患儿意识、脉搏、呼吸有无异常。如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送诊。
二、什么时候用退热药
体温高于38.5℃才用退热药
有的人感冒时,感觉全身发烫,就认为是“发烧”, 并使用退热药,这是不正确的。退热药通常只含有解热镇痛成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退热”。因此,严格来说,退热药并不属感冒药,只是感冒者出现发热时才用。退热药常用的有美林(含有布洛芬)、泰诺林(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
退热药只有在体温高于38.5℃时才能使用。尤其是孩子,更不能一发热就使用退热药,否则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只要温度不超过38.5℃,让孩子好好休息,多喝开水,适当补充维生素便可。
退热药不应该像一般的常用药那样,每天规定必须使用几次。只有当体温高于38.5℃时,才能使用退热药,而且间隔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最好6个小时。若在4个小时以内,温度再次升至38.5℃以上时,应采用物理降温,可先用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若体温在39℃以上,可考虑用30%-50%(将75%的酒精用温水稀释,水和酒精的比例为1︰1即可)酒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手足心等处,或用冰袋冷敷。
三、感冒发烧怎么办
1、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很多,如夏天家里有空调,维持房间温度于25℃左右,使孩子体温慢慢地下降,怕孩子受风关掉空调对正在发烧的孩子来说是错误的。但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又猛打寒战,则表示需要温热,这时要给孩子外加毛毯覆盖;即使是在秋冬季节,对发热的婴幼儿也不能包裹太严,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甚至可以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热量散出。另外,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2、小儿感冒发烧在进行治疗的时候,还可采用以下的食疗方法:
1、生姜红糖水
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 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适用小儿感冒的中成药:
症状: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开水冲服,1至2岁每次4克,1日2次;3至5岁每次4克,1日3次;6至14岁每次8克,1日2至3次。
症状:感冒同时伴有发烧,但不严重,而且没有咽痛。
处方: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主要功能为清热解表,用于小儿感冒、流感、发烧。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至12克,4至7岁每次服12至18克,8至12岁每次服24克,均为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