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存在着更大的被感染危险,给早产儿接种时有一些禁忌必须注意。 很多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妈妈来信询问,正常足月儿只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就可以了,但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该怎么接种?需要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牛健民,他向读者详细介绍了早产儿的免疫接种禁忌。 据牛健民介绍,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滞后于足月儿,在免疫系统方面尤为突出,其T细胞和B细胞(均为免疫细胞)功能比足月儿更不成熟。出生前后使用类固醇及体重较轻都可能导致早产儿对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低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早给早产儿进行免疫接种,因为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存在着更大的被感染危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 低体重早产儿(≤2000g)接种乙肝疫苗的血清阳转率较低。但到1月龄,所有早产儿,不管出生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为36.2-37.8℃(肛温)之间,当体温超过此范围即可称为发热。因新生儿对高热的耐受性差,在体温超过40.0℃并持续时间较长时可引起惊觉、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有些家长一着急,就会乱了手脚。降温固然重要,但是采取的措施不当会雪上加霜。 比如酒精降温:即用酒精擦拭宝宝皮肤,这确实能很快降温,但是弊大于利。 一、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会有反作用。宝宝可能会开始全身颤抖,而引起体温的再次升高。 二、有些宝宝会对酒精过敏,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皮疹、红斑、瘙痒等。 三、酒精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被宝宝吸入体内,引起酒精中毒,甚至昏迷。 四、因酒精擦浴能兴奋迷走神经,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甚至引起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跳骤停。 结语:对新生儿应首先采取自然降温法,即松解宝宝的衣服和包被,让其自然散热。也可以在宝宝额头敷一块凉毛巾或给宝宝用温水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极为重要,它对宝宝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三、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通畅。 五、由于吃奶时会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获悉,该院一年就有20~30个胆道闭锁患儿在该中心接受手术治疗,但该病常被多数家长忽视。 “在5000~10000名新生儿当中,就有一名孩子患上胆道闭锁,如不在2个月最佳手术期内进行手术治疗,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肝衰竭有生命危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钟微介绍。 患儿早期的症状主要是2周后持续性黄疸、皮肤由黄色逐渐变化为金黄乃至褐色。与此同时,孩子的大便也慢慢地由深变浅,直至变化为陶土样灰白色。“病情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以为是小儿正常的黄疸。因此早期判断和发现胆道闭锁,就需要家长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一旦错过2月龄内手术的最佳治疗时间,孩子往往在6-7月龄时会因严重肝腹水、肝衰竭而死亡。而越往下治疗,孩子的治愈希望就越渺茫,即便纠正了胆道闭锁,六到七成的术后患儿也可能需进行肝移植。”钟薇表示。
新生儿发热 病症: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可伴随环境温度而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会产生脱水热;此外如有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引起发热。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孩子的额部,有发热感;患儿口腔温度高,哺乳时母亲奶头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应使室内通风换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要加强营养和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喂奶、换尿布前应认真洗手,奶瓶、用具天天消毒,床具要常洗晒,居室注意通风;每天为婴儿洗澡、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 注意保暖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困难,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早产锗衣着以轻柔软暖、简便易穿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所有衣着宜用带系结,忌用别针和钮扣。 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
1. 沐 浴: 2000克左右的早产儿,早几天采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后可用温水浴,过多的操作、搬动易使之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和消耗热能,还会引起吐奶甚至颅内出血,因此,动作应尽量轻柔。 2. 保 暖: 保暖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温应保持在26—28℃,湿度维持在55%—65%,夏季可经常用湿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内烧一壶启盖的沸水,充分的湿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干燥。体温维持稳定在36—37℃之间为正常,触摸手脚指(趾)端暖和,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吃饱了能安静入睡为正常状态。过度保暖可发生高热甚至烫伤,热水袋的水温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让热水袋直接贴挨宝宝的肢体,要隔被放置。 3. 居室卫生: 由于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卫生清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
早产儿因胎龄、体重不一,故生活能力不同,体重低于2000g者尤需特殊护理。早产儿分娩时应提高产房室温,准备好开放式远红外暖箱和预温早产儿暖箱。娩出后用纱布清洁全身,但保留胎脂。对早产儿喂奶、穿衣、试表及换尿布等工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每天试表、称体重。衣物要柔软,不要有扣子,以免硌伤孩子。 早产儿室温度应保持24~360C,湿度在55%~65%。体重愈轻者,周围环境温度应愈接近早产儿体温。如有青紫和呼吸困难发生时应吸氧,最好不要长期持续使用,以免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可导致视力障碍。 早产儿因体内糖原储备不足生后易发生低血糖,因此主张早期足量喂养,生后6小时开始,喂奶前先试喂糖水1~2次。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弱者可推迟喂养 ,但要静脉补液。补液期间要让早产儿经常吸吮空奶头,利于刺激胃肠激素的分泌。凡具吸吮力的早产儿最好吃母乳,若无人乳,应喂专用于早产儿的配方
早产儿的不成熟表现在6个方面: 1.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所以早产儿需要在暖箱内进行孵育。 2.呼吸费力或出现呼吸暂停。不成熟的肺影响了早产儿呼吸,往往需要人工呼吸机及一些特殊药物,以帮助其成熟。 3.早产儿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皮肤黄疸出现早,而且程度较重。不及时采取光疗等措施控制黄疸的进程,会出现大脑的不可逆的损伤——医学上称为胆红素脑病。 4.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还可导致全身出血,特别是脑出血、肠出血。维持早产儿体温稳定、血糖正常、呼吸平稳等是预防出血的基础。 5.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可早产儿往往不能进行正常吸吮,需要一根插入胃内的细管进行喂养,而且正常母乳或配方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需要在母乳中加用母乳添加剂。 6.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更是如此。全身感染是最容易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病症。注射免疫球蛋白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早产儿有哪些特点呢? 1、外表特点:头颅相对更大,与身体的比例为1:3,囟门宽大,颅骨较软,头发呈绒毛状,指甲软,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呼吸系统:因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稳定,部分可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有些早产婴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肺透明膜病,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3、消化系统: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泻和腹胀。肝脏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肝脏储存维生素k少,各种凝血因
俗话说,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才是自然圆满。可是临床上,却有相当部分新生儿是“提前报到”。据统计,广东省早产率高达9%,略高于全国水平,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生儿科专家的关注。孕妇精神压力大,孕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未知的感染均是导致早产儿增多的原因。早产儿的生存能力低,出院的家庭护理显得十分的重要。 近10%的早产率,精神压力大是诱因 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孩子均被称为“早产儿”。据统计,近年来,早产儿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全国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早产儿约占新生儿出生总数的7.7%,2005年上升至8.1%。最新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早产发生率为9%左右,比全国水平还高。这些早产儿大多在28-30周出生。这与现在孕妇的精神压力大、患基础疾病及易感染等有关。 最近他们接生了一对妊娠只有24周的双胞
早产儿较于满月儿很多器官成长都还不成熟,特别在出院后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早产儿的新生爸妈也不需感到慌张,只要用心对待,早产儿也能像满月儿一样健康成长。 出院以后,在家如何妥善照顾早产宝宝? 1、由于孩子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 2、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幼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3、餐多量少及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顺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 4、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5。早产儿对温度及变迁亦是很敏感的,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5、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
预防有助于减少早产的发生,但是自然早产和意外早产总是再所难免。如果你的宝贝提前一步降临也不要怕,只要我们能给予正确的护理和保养,早产的宝宝也能像足月婴儿一样成长。那么早产的宝宝要怎么护理呢? 1.防止感染,早期尽量避免少接触人群,照顾孩子的人应该清洁卫生,如果有感冒应戴口罩,喂奶时应该洗净手,避免交叉感染。 2.营养补充,母乳是早产儿宝宝最佳的食品,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对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在早产儿出院之后的两周后,由于生长迅速,营养需求增加,这时候就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建议使用早产儿奶粉,比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太子乐低体重全营养素。太子乐低体重全营养素是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及营养状态特点所研制的奶粉,接受性好,营养吸收率高,使用后婴儿体重增加快的优势。 2.保暖防寒,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恒定,最合适
早产原理和先兆 早产的原理是未足月产妇出现异常宫缩,最后导致提前分娩。在医学上分为自然早产、胎膜早破导致的早产和治疗性早产,其中病毒感染和身体虚弱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孕妇疾病妊娠风险增大,主动中止妊娠。如果你是一个未到预产期的孕妇出现以下情况,请一定要注意。 1.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指分泌物变成水样、粘液状或带血色。 2.出现阴道流血或点滴出血。 3.腹部疼痛,类似月经期样的痛,或者1小时内宫缩超过4次。 4.盆底部位有逐渐增加的压迫感(你的宝宝向下压迫的感觉)。 5.腰背部疼痛,特别是在你以前没有腰背部疼痛史的情况下。 出现以上情况中任何一种,都是早产的先兆,应该马上到医院就诊。
早产儿是指胎龄大于26周,但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属于新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没有在母亲的子宫里长足月份,出生后身体非常虚弱,因此,这意味着早产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护理。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早产儿的生理状况。 早产儿生理概况 从各大医院统计数据来看,早产儿体重大多<2.5kg,身长<47cm,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足底纹少,外生殖器发育不完整,体温相对足月胎儿低,保暖性差。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也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等现象,血压也较足月儿低,哺乳后出现溢乳和排便难的情况,因为体质极其娇嫩,极易罹患感染性疾病。 根据早产儿以上生理特点,我们在对于早产儿的健康护理应该着重在这几个方面。 一、预防感染 早产儿因为胎龄不够,从母体得到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比正常新生要低百分之五十左右,免疫能力极差。非常容易引发感染。怎么预防呢?特别是早产儿已经
早产儿家长表示最担心的是孩子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对此,有关医学专家表示,如果早产儿是因为合并有心脏、染色体等问题早产的,有后遗症的几率很大,如果不是则基本上没有问题,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质会比健康的足月儿差一些,因此早产儿出院后家长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孩子在医院呆到37周出院后,家长的护理要注意五个方面: 1.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她表示,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2.喂奶要控制好频率和奶的冲调比例 由于早产儿一般要进ICU,脱离母亲的时间比较长,所以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出生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048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住客”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了较大比例。随着中国又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过早的出生,使早产儿先天不足,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精心护理对早产儿十分重要”,杨杰介绍,有的早产儿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医院要呆长达8-9周,一般要到37周,体重达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据悉,对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护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早产儿必须至少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关。 第一关是呼吸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
新爸新妈很担心早产儿宝宝营养问题会跟不上普通的顺产的宝宝,有这种担心其实很正常。毕竟早产儿在胎龄未满37周就出生,而且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但爸爸妈妈们知道早产儿营养及其补充方面的相关知识吗?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
早产儿如何护理?凡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这时妈妈们就要注意了,采取安全正确的措施是对宝宝最好的保护。 早产儿的特点 1、体重不足,体重大多不足2500克(故与足月小样儿同称为低体重儿)。孕期越短,体重越轻,最轻的有500-800克。 2、身长多不到47厘米。 3、生理功能不成熟,哭声低微,或不哭。吸吮无力,甚者无吞咽反射。呼吸表浅不规则,可出现间歇性呼吸暂停,易发生窒息、紫绀。心率快,免疫能力不足,易患严重感染。各种生理功能的不成熟程度与胎龄不足的程度相关,体重不到1500克的早产儿(称极低体重儿)生活力更差。 4、皮下脂肪少或无;皮肤多皱纹;全身多毳毛,头发呈
母乳喂养对所有新生宝宝都非常有益。不过,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母乳喂养就更加重要了。这是因为你的身体会自动下奶,这种奶是为喂养早产宝宝特别设计的,含有更多的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不仅如此,母乳中含有能帮助宝宝抗感染的活细胞,这对早产宝宝尤为重要。由于早产宝宝的免疫系统特别不成熟,所以,被感染的风险更高。虽然你也能买到早产宝宝专用的人工配方奶和补充剂,但它们都不能提供母乳中的抗体和其他保护成分,而这些对脆弱的早产宝宝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至于你的宝宝是否准备好直接从你的乳房吸吮乳汁了,则要取决于宝宝的胎龄和整体健康情况。在很多医院,如果宝宝出生时间提前很多,医生通常开始都是通过一根鼻胃管把挤出来的母乳喂给他(也叫“管饲法”)。如果宝宝发育得太不成熟,无法直接从乳房或奶瓶吸奶,这种做法是为了确保宝宝尽可能获得更多营养。 你要多咨询负责护理你的宝宝的医护人员,和他们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