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小畸形导致婴儿囟门小 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可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状畸形的头颅”。 颅骨早闭造成婴儿囟门小 囟门过小主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很可能是存在头小畸形,也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囟门小的孩子有问题吗 对于囟门小与正常值范围的孩子,应该测量一下他的头围(一般出生时头围约为32~34公分,6个月时约42公分,1周岁时约46公分,2周岁约48公分)。如果头围发展正常,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家长则不必担忧。如果头围过小,则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不发育或发育太慢所造成,则可能是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 宝宝囟
严密检测患儿生命体征 当出现囟门凹陷时,应该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出入量,注意有无脱水恶化迹象。进行血电解质检查,了解有无钠、氯、钾水平升高或降低。进行相关化验检查了解脱水情况,包括检测尿比重,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血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状况。 补充清水或口服的盐水 如果是轻度脱水,可少量多次补充清水或提供口服的盐水。如果患儿不能摄取足够液体,进行胃肠外静脉营养。 补充细胞外液 如果患儿有中度至重度脱水,首要任务是迅速补充细胞外液,以治疗或防止休克。持续给予静脉补液,并补充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随着肾功能的改善开始静脉补钾。当患儿的液体情况逐渐稳定后,要开始在饮食中增加脂肪和蛋白质摄入。 补充营养,纠正营养不良 对宝宝出现的营养不良,有针对性地对宝宝
体内水分缺失导致囟门凹陷 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 喂养不当导致囟门凹陷 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养宝宝,妈妈如无特殊原因,最好母乳喂养宝宝。 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其他疾病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
疾病引起的囟门大需要做手术治疗 如果是脑积水或者先天性佝偻病引起的宝宝囟门大,则会影响宝宝智力和发育。这时候家长需要带宝宝就医,做头部CT,并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给宝宝补充适量的钙 口服钙剂:钙剂的制剂很多,家长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乳酸钙,入口即化,有专门针对婴儿的补钙套装,每天定量给孩子服用。一般从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岁半或3岁。钙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这样可使钙被体内更好利用,进餐时服用容易影响钙的吸收率。可预防囟门闭合晚。 乳钙:乳钙类产品由纯天然牛乳提取,不伤肠胃,特别适合婴幼儿吸收。乳钙呈液体油状,对于1岁以内婴幼儿可以剪开胶囊尾部,直接挤到勺子或者宝宝奶瓶嘴上让宝宝舔食,3岁以上宝宝可以直接咀嚼食用。或者可以添加到牛奶、果汁或者其他辅食当中,喂养方便,特别适
囟门大的原因:脑积水 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天,前囟门就会逐渐大了起来。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脑积水,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2~3倍,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囟门大的原因:先天性佝偻病 先天性佝偻病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大小和智力有关吗 囟门大小和智商没有绝对性的关系,婴儿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闭合。后囟为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一般约在婴儿出生
囟门的大小标准 新生儿以及婴幼儿的前囟门大小是有个体差异的,出生后大小也是不一样的。 这里提供的时前囟门大小平均值。 宝宝出生前囟门大小为1.5~2厘米,呈菱形;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到6-7个月后逐渐骨化缩小。正常者约在1至1.5岁完全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闭合过缓或过早均是需要积极查找原因的。避免出现小头畸形或者脑积水等疾病所致的。 温馨提示:家长最好每隔2个月测量一次头围,并作婴儿发育检查,看孩子头围是否按照正常速度增长,全身发育水平是否该年龄相符。 如果头围大小正常,而囟门早闭或迟闭,则宝宝健康没有影响,反之则需要就医检查。 宝宝头围表(平均值) 男性宝宝: 年龄 初生
前囟门形状:呈菱形 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其测量方法为测对边中点连线距离。前囟门[1] 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出生后2岁以内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后囟门形状:三角形 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后囟门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6-8周龄闭合。 囟门反映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囟门形状异常情况:囟门鼓起 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是疾病及其他原因发出的信号。 原因及处理: 1、颅内感染。多见
来自家长的疑问:囟门闭合晚的宝宝聪明? 传统中医认为,宝宝在母体呆十个月,得母亲土气滋养而成人形,出生后尚不足以为人,需再得天气滋养,方能天地合一而为人。因此宝宝囟门会一直敞开,必经一年四个季节,天气与地气皆充足,方能闭合。若是囟门门晚闭合,多得天气,自然聪明。然而确实是这样吗? 专家解答 过早或过晚闭合都不是很好,一般婴儿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闭合。后囟为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一般约在婴儿出生后6~8周关闭。出生后前囟闭合时间超过6个月、后囟闭合时间超过3个月则为囟门闭合晚。 囟门晚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维生素D和钙不足会引起。 囟门
送医检查病因 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看宝宝囟门闭合晚的原因和程度,然后根据其原因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宝宝囟门闭合晚的原因有:营养不良、佝偻病、维生素D等。 由佝偻病引起的囟门闭合晚应积极治疗 如果囟门闭合晚是由于佝偻病引起的,那么,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佝偻病治好了,宝宝囟门闭合晚就对宝宝没有影响了。 1、轻度佝偻病活动期治疗 佝偻病活动期轻度应该服用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2、中、重度佝偻病活动期治疗 佝偻病活动期中、重度应该服用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
囟门迟闭的原因:佝偻病 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严重时呈现马鞍状头,头围增大。患有佝偻病的孩子由于缺乏维生素D,钙质无法有效吸收,颅缝也无法闭合。 囟门迟闭的原因:呆小病 主要是妈妈孕期缺碘,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出生后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如侏儒。 囟门迟闭的原因:多见于营养不良 这些都会影响骨骼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发育迟缓进而引发囟门迟闭。对于营养不良的孩子来说,钙的摄入不足,使得颅缝无法正常闭合因而导致囟门迟闭;患有佝偻病的孩子由于缺乏维生素D,钙质无法有效吸收,颅缝也无法闭合;此外,还可能见于颅骨锁骨发育不良。 囟门迟闭的原因:甲状腺功能低下 而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孩子而言,则是由于甲
囟门过早闭合,多见于狭颅症 这是一组疾病,包括原发性狭颅症和小头畸形——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有可能影响智力,特别是小头畸形。对于原发性狭颅症,出生时会作为常规的新生儿检查。 而小头畸形也会在出生时就可以被诊断出来。这两种都是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的问题,如果出生时宝宝并没有被诊断出这些,那么一般而言不需要考虑。 囟门早闭可能是钙质过多 很多宝妈会“听信他人言”,给孩子服用钙剂以防止所谓的“缺钙”,这就导致宝宝容易发生高钙血症,同时会加速囟门的闭合。对于健康的宝宝来说,补充维生素D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额外补充钙剂。此外,前囟门在生后数月随着头围增大稍变大,这也并非“缺钙”。 囟门早闭由于脑发育不良 妈妈发现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请医生为宝宝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
前囟门闭合时间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且在头顶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一般来讲,宝宝在1岁至1岁3个月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最迟不超过2岁,如果早于或晚于这个范围则判定为囟门早闭或囟门晚闭。 后囟门闭合时间 后囟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6-8周(即2~4个月)闭合。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 囟门过早或过晚闭合的原因
囟门在哪个位置 许多家长看到小儿的头顶部有一处地方经常一跳一跳的,摸上去软乎乎的,似乎没有颅骨,因此不敢触摸,事实上,这里是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囟门是颅骨尚未长拢的部分而非少了一块骨头。虽然如此,实际上它比看起来要坚实得多,外层的保护膜足以应付一般的触摸,每日的生活照顾,比如洗头、理发也不会伤及小儿大脑。 前囟门位置 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闭合,最迟不超过 2周岁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后囟门位
宝宝囟门是什么 囟门(xìn mén)指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6-8周(即2-4个月左右)闭合,前囟门要到1周岁闭合,最迟不超过2周岁。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已经形成。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囱门大约为1.5×2cm大小,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囟门会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 囟门的分类 1、前囟门 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
做好围产保健 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特别对高危妊娠及高危新生儿必须加强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分娩时母儿健康或尽量减少发生窒息的因素,临产时慎用麻醉药或催产素等。 做好胎儿监护 加强胎儿监护,避免和及时纠正宫内缺氧。对宫内缺氧胎儿,可通过羊膜镜了解胎粪污染羊水的程度,或在胎头露出宫口时取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以估计宫内缺氧程度。PG和SP- A在接近出生前偏低,或L/S、PG、SP-A均很低,发生RDS的危险性非常高。须积极采取措施。 避免难产 密切监测临产孕妇,避免难产,降低新生儿窒息患病率。 熟练掌握复苏技术 培训接产人员熟练掌握复苏技术,详细了解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和流程,以便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能及时并熟练地做出护理和复苏工作,降
葡萄糖内加维生素 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心脏功能、增加组织灌流和恢复酸碱平衡。可从脐静脉注入25%葡萄糖10ml,内加维生素C0.1g。 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根据血气分析和pH值,可从脐静脉注入5%碳酸氢纳,每次2—3ml/kg以纠正酸中毒。对呼吸及心功能不全及循环衰竭者给予相应措施。 呋塞米(速尿)或甘露醇 有脑水肿时注意限制液量,并给呋塞米(速尿)或甘露醇等脱水剂。注意保暖,防止发生低血糖。复苏后需监测肤色、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血气、血糖和电解质等。如并发症严重,需转运到NICU治疗,转运中需注意保温、监护生命指标和予以必要的治疗。 可拉明 又称尼可刹米,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油状液体,稍有特臭及苦味。能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并作用于颈动脉体,主动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一:保暖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极为重要,因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较差,体温大多不升,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26℃,体温偏低的患儿可用热水袋保温,直到体温升至36℃以上,再根据不同情况置于暖箱内。用热水袋保温一定要注意勿烫伤皮肤,暖箱的温湿度要适宜,需经常观察,保持相对湿度在55%~65%.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二:保暖吸氧 本组34例患儿都有吸氧治疗,直至发绀消失,呼吸平稳,精神好转。根据患儿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给氧方式。在氧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血氧饱和度指数的变化。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三:保暖喂养 重度窒息患儿常规禁食12~48h后开奶,因重度窒息可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及消化、代谢等多系统损害。过早喂养可加重胃肠道损害,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有的吞咽反
新生儿窒息复苏前护理步骤 将出生新生儿置于预热的自控式开放式抢救台上,设置腹壁温度为36.5℃; 用温热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以减少散热; 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3cm,使颈部轻微仰伸,然后进行复苏。 清理呼吸道 (A) 若羊水清或稍浑浊,应立即将口和鼻腔的黏液清理干净,因鼻腔较敏感,受刺激后易触发呼吸,故应先吸口腔,后吸鼻腔,如羊水混有较多胎粪,于肩娩出前即开始吸净口腔和鼻腔,在肩娩出后,接生者双手紧抱其胸部,复苏者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的胎粪,然后再建立呼吸。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B)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主要包括包括触觉刺激和正压通气。 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C)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s后
新生儿窒息抢救措施 1、清理新生儿口鼻,疏通气管。 2、促发呼吸复苏。给新生儿输氧,做人工呼吸,轻拍脚掌或用药物来刺激呼吸。 3、注射肾上腺素,达到兴奋,促进心肌收缩的效果。 4、出现窒息后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补充维生素K1,以避免产生脑溢血。 5、恢复新生儿的体温,避免受凉。 6、治疗酸中毒,可注射适量碳酸氢钠。 7、呼吸恢复正常后继续观察。 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 1、使用吸引器吸出阻塞呼吸道的障碍,包括口鼻内的分泌物;使新生儿保持易于呼吸的姿势,头上仰,勿过度蜷缩和平躺;帮助新生儿恢复体温。 2、使用复苏气囊来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先使用较高压力,之后把压力从40厘米水柱调节降至20厘米,每三秒挤压一次,1-2秒通一次气。在使用面罩时,要注意面罩的大小是
准备好新生儿分娩前的应对方案 分娩前事先做好窒息的应对方案,准备好复苏器材; 意外发生及时展开急救,动作迅速精准,尽可能避免损伤。 出生后根据新生儿窒息程度确定复苏方案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由产、儿科医生共同协作进行。事先必须熟悉病史,对技术操作和器械设备要有充分准备,才能使复苏工作迅速而有效。Apgar评分不是决定是否要复苏的指标,出生后应立即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来确定复苏措施。 ABCDE复苏方案: 1、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 2、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3、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 4、药物治疗。 5、评价。前三项最为重要,其中吸净呼吸道黏液是根本,通气是关键。 新生儿窒息最初复苏步骤 1、保暖 婴儿娩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