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令人费解,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问题行为不等于问题孩子。耐心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到底有多不一样,用心体会一下自己的焦虑到底有多大。
1岁半的尧尧听故事会的时候总是爬来爬去,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得住,爸爸担心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2岁多的灵灵,还不会说话,在游乐场,不是自个儿玩,就是呆呆地看别的小朋友玩,从来不跟别人玩。妈妈担心孩子是不是自闭症。
多动症和自闭症这两张特别严重的标签,却成了当今爸爸妈妈常用的标签,可见父母的焦虑有多严重。如果我们把一群好动的宝宝召集起来听故事会,也许尧尧爸爸就不担心了,如果我们让一群两岁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呆在一起玩,也许灵灵妈妈就不焦虑了。
父母总是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别人会的自己孩子不会,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找不出问题的原因,就归咎于多动症和自闭症,好像给自己的焦虑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贴上标签,缓解焦虑
就拿尧尧来说,1岁半的孩子坐不住满地爬,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其他孩子被老师的故事吸引,尧尧的注意力可能在周围新奇的事物上,也可能专注于感受快速爬行的乐趣,甚至不排除一种可能性,肢体的节奏性运动正是他集中注意力的方式(这是一种天生的学习模式,不是病症)。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在哪里,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解除父母自身的焦虑。
同样的,2岁不能开口说话的孩子,绝不只有灵灵一个。不开口说话的原因太多了,除了极少部分是先天生理上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出在妈妈或者主要养育人身上。
孩子学说话从模仿开始,有的大人说话节奏太快、口齿不清,孩子因为难模仿而不开口;有的家庭成员多、语种复杂,也给孩子模仿说话造成难度;教养方式上的问题就更多了,比如孩子指着东西咿咿呀呀,大人就心领神会地提供服务,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学说话了;有的孩子一岁不到,大人就教宝宝走路,没有经过大量爬行,大脑语言中枢缺乏足够的刺激,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此外,当孩子不像其他2岁孩子那样能说会道的时候,父母的焦虑恰恰成为孩子金口难开的主要原因。
孩子身上的问题有其发生的原因,父母需要努力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给孩子贴上问题标签。问题行为不等于问题孩子。
放下焦虑,多些接纳
6岁的毛毛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可是妈妈很烦恼,因为老师说毛毛上课总是动来动去,坐不住,班级里再顽皮的男孩子都比她坐得住。老师建议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是否有多动症,不然上小学就麻烦了。
妈妈满腹狐疑地带孩子去医院,医生的诊断也模棱两可,让孩子先服两周的药,看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善。妈妈看着孩子整天无忧无虑乐呵呵,怎么也不像是有什么病,不忍心给她吃药。
为了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能坐得住,妈妈给孩子报了个绘画班,机构的老师发现这个热情友善的孩子的确非常好动,无论站还是坐,她总会不停地动来动去,感觉好像在寻找某种节奏。于是就向妈妈推荐了一些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给孩子听,建议妈妈让孩子多参加节奏感强的运动,比如跳绳、打篮球、踢踏舞等等。即便是孩子画画看书的时候,也可以放着她喜欢的音乐。
不久,在一堂关于调色的绘画课上,当孩子们投入创作的时候,老师悄悄地打开音响,很轻很轻地播放着一首轻快的背景音乐,只见毛毛一会儿骑坐在椅子上,一会儿蹲坐着,一边跟随音乐摆动着身体,一边忘我地调色。她的身体的确动来动去没停过,可是她的状态却是高度专注。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其他孩子早已下课走了,她还在陶醉地画着,全然忘我。早就来接毛毛的妈妈等得满心欢喜,忘记午饭没吃,肚子已经饿瘪了。毛毛就是那种需要通过肢体的节奏性运动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多动症药物也许能让她保持安静坐得住,但却剥夺了她生命中本该绽放的美好!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令人费解,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问题行为不等于问题孩子。耐心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到底有多不一样,用心体会一下自己的焦虑到底有多大。试着放下焦虑,找找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少一些评判,多一些接纳,你一定能看见孩子身上与众不同的美好。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