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是:
大便不出、面色发白、形体消瘦、精神差、全身乏力。
清大肠 30-50次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大肠可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防治便秘食积等症。
退六腑 100-500次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补脾经 200-600次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桡侧面或拇指螺旋面。
手法:顺着拇指桡侧从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多用于防止疳积、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补肾经 60次
位置: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
作用: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温馨提示:肾经宜补不宜清)。
推上三关 200-600次
位置: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多用于腹痛、腹泻及感冒风寒等虚寒病症。
点揉足三里 30-50次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捏脊5-10遍
手法:让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的润肤介质(爽身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自大椎(脖后突出部位)两旁。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肺腑、通经络、强健身体。多用于防治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病症。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