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育儿导航> 1-3岁> 幼儿教育> 深度解读——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深度解读——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2017年01月20日 09:55 阅读次数:2457
1岁半的笑笑是个可爱的小女孩,爸爸妈妈都是做艺术教育工作的。最近笑笑妈妈发现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她特别喜欢一件布满小熊的蓝色罩衫,不管去哪里都要穿着它。

1岁半的笑笑是个可爱的小女孩,爸爸妈妈都是做艺术教育工作的。最近笑笑妈妈发现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她特别喜欢一件布满小熊的蓝色罩衫,不管去哪里都要穿着它。可这是一件吃饭用的罩衫,必须每天都要洗,有时候还没有晾干笑笑就吵着要穿,妈妈给笑笑拿其他颜色的罩衫,笑笑都特别抗拒,一边挣扎一边说:“丑、丑~”。笑笑对小熊罩衫的爱超乎爸爸妈妈的想象,每天中午睡觉的时候必须把罩衫挂在房间椅子靠背上,醒来就要看到,如果没有就会哭闹不止。

随着笑笑不断长大,爸爸妈妈发现笑笑不仅对这件罩衫很执着,对家里很多事都非常在意,比如鞋子的排列顺序、爸爸妈妈的穿着、物品的摆设归置……很多时候,笑笑爸妈也觉得很好笑,小小的人儿管的事情还真不少,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事儿妈”?

其实呀!这是因为笑笑的“秩序敏感期”到了!

一般来讲,孩子的敏感期是一出生就开始,秩序敏感期主要是产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第一个时间段是0-2岁,第二个时间段是2岁半-3岁,第三个时间段是在3岁-6岁。各个阶段的也各有不同。

今天,我们重点讲讲第一个时间段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第一个时间段,孩子主要是建立内在秩序与外在秩序。内在秩序简单来讲是大自然帮助我们设定的内在系统,比如呼吸一口空气,它如何在体内分解、吸收并参与我们的人体生理活动,这就需要我们的多项人体器官共同协调完成。

就如同一台被高度精细化设计好的机器,这些器官分属于不同系统,又有内在的一套秩序,各司其职地帮我们完成所有生理活动。这种内在秩序包含诸多方面,其中心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当孩子内在秩序的建立被满足时,他的自我形成便成为可能,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内在秩序的建立完成还需外在秩序的配合,每个阶段的孩子所需要的外界条件都是不同的,在合适的外在秩序帮助下,孩子慢慢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尝试辨别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与此同时,孩子也会不断尝试与外界秩序的连接,不断磨合,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观建立基础。

因此,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因为秩序被破坏而大哭大闹,但是一旦秩序被恢复,孩子马上会安静下来。就像前面例子里的笑笑一样,如果鞋子没有按照她所想的秩序去排列,她就会哭闹,一旦摆成她想要的样子,她就会停止哭闹。

这就是因为外在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不安感,使他的内在成长产生大量的混乱,哭闹只是对外界展示这种混乱的一种表达方式。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秩序敏感期”也呈螺旋型上升。孩子将会进入为了维护秩序而Say No的时期,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遵守内在秩序,一旦孩子的内在秩序被良好地建立起来,他就会主动维护外在秩序,也会对外在环境的“制定人”提出相应要求。

育儿结语

因此,在孩子0-6岁的这段秩序敏感期内,我们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的生理成长需求,更要明确孩子心理发展需求,在这段时间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基本规则,为孩子以后良好的品格培养打下基础。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