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人鼓励他,也没人对他的想象力的火花感兴趣。
如果你对孩子说惯了:我就知道你够呛。
结果回答自然就可能是:我就这样。
这篇文章里,讲了好几个让人深思的场景。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那么耐心地鼓励他,等他大了,却缺少了宽容亲和的态度呢?
如果不是以倾听和了解为前提去引导孩子,而是在自己脑海中模拟一个完美孩子去“对标”,心就变得越来越狭窄和敏感。紧张了你的情绪,也耽误了你的孩子。
一个朋友和我聊天,说因为限制孩子打篮球的时间,孩子竟然说恨她。跟我聊的时候,她又伤心又难过,恨铁不成钢地跟我语音:“你说这都上六年级了,马上考初中,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整天不误正业打篮球,上不了重点初中,以后怎么考好大学。”
听到她这句话,我一下子想到《小别离》中的海青扮演的妈妈,对朵朵无休止的焦虑。我和她聊了将近半个小时,大概了解了她和孩子的交流模式——对于孩子,打击得多,鼓励得少;对孩子的业余爱好,比如打球、弹吉他,一律定义为浪费大好时光的行为。
生活中,习惯性做孩子差评师的父母不少,我们觉得“为孩子好”,却忽略了每个生命都有他自身的喜好和节奏。这和成人世界一样,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华衣,有人喜欢旅游。无所谓好坏,无所谓优劣,都是愉悦生命、愉悦自己的方式而已。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关注当下更值得投入的事,而不是一棍子否定他们所有的兴致和努力。
中午和一位妈妈聊天,她儿子刚刚10岁,上小学四年级。在妈妈的口中,孩子调皮、叛逆、好动、不专注、做事拖沓、不爱写作业……缺点足足有十几条。这位妈妈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怎么养了这么个孩子!我怎么让他听话一些、乖一些呢?”
我问妈妈:“咱们好好想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孩子有什么爱好或特长呢?”
妈妈沉默良久,说:“他体育很好,篮球打得不错,短跑速度也快。虽然成绩总体不好,但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平时在家里会主动打扫卫生、洗碗,我身体不舒服时,还会监督我吃药。”
如果这些话不是出自同一位妈妈之口,我们是不是根本想不到这是同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劣势。作为父母,最怕的就是被孩子的“缺点”蒙住了双眼,渐渐把孩子的优点也看成是“缺点”的催化剂了。
初中有位同学,成绩每次都是全校前三名,性格开朗、处事大方。他爸爸知道他喜欢英语,每次来学校看他,都带来英语读物或者英语辞典,鼓励他英语方面的学习。
不了解的人,以为他出身在一个很好的家庭。事实上,他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出身农村,因为爸爸是收破烂的,从小学开始就被同学嘲笑,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小破烂张”。每次有人这么叫他,他都不气不恼,只是笑着回一句:“我爸是破烂张,我当然是小破烂张,这事大家都知道啊!”见他不生气,时间长了,挑衅的人就觉得无聊,不再叫了。学习上的优秀弥补了家庭极度贫困带来的心理创伤,让他一直用乐观的心态,一路从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读了下来。
孩子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能量是不容忽视;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有位同学成绩中等,最喜欢社团活动,大学几年的精力主要放在各种社交活动上了,不仅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和不少老师也关系良好。听同学说他毕业后不久便自己创业,靠着超高的情商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后知后觉的我,才知道这位同学的长板就是“情商”。比如同样在微信群聊天,他会照顾到每位同学,注意过年发红包的个数,让同学们人手一个;有同学求助,能帮的他尽量帮,不能帮的也不忘提醒对方哪里能找到相应的资源。这样一个天生的社交家,如果一开始父母就觉得他不务正业而百般阻挠,结果会如何?多半是他成为折翼天使,痛苦地和书山题海做斗争吧?
14岁时,我读初二,为了考县城的重点高中,必须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主科成绩都保持优秀,可是物理、化学一直都是我的短板。某次考试,我化学奇差,几乎不及格。担心妈妈失望,我不敢实话实说,但那张卷子像我心里的一根刺,不时跳出来刺痛我一下。
某次,我在作文中提到了这件事,如实描述了内心的感受。作文本发下来,比满分更让我感动的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评语:你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现实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好好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这样的被欣赏、被肯定,将我所有的阴霾一扫而空。这种力量,让十几岁的我接下来用了十二分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
欣赏孩子的优点,引导孩子的不足,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上找到内在的价值感、认同感,是每位家长都要学会的能力。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绝对是“肯定”的具体呈现。赏,即赞美;识,即认可。
当孩子还是一个小宝宝时,我们会为他们的微笑、翻身、爬行、站立、走路而兴奋、自豪,但当孩子日渐长大,我们却慢慢习惯用成人的功利心去对待他们。
朋友的孩子5岁。绘画课上老师让大家画妈妈,其他孩子都画妈妈的脸,只有她画了一个弯腰坐着的背影。这样一幅画,没有被老师认可,一开始也没有被朋友认可。但朋友没有粗暴地否定,而是问女儿为什么只画了妈妈的背影。孩子答:“有时半夜醒了,妈妈还在电脑前加班,我觉得妈妈好辛苦。”一句话,让朋友泪流满面——孩子有自己的视角和思想,成人固化的思维,不应该成为束缚他们的绳索。如果做不到欣赏,也请把解释的权利还给他们。
我们的父母年轻时,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整齐划一;当我们做了父母,当初很多不为人理解的行为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世界将是怎样的多元化?
未来我们无法预料,当下的心态却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生而为人,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将不喜欢的事情坚持下去的力量,恰恰来自于做喜欢的事情带来的力量。这样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位父母,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在孩子身上去寻找、发现、放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