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育儿导航> 3-6岁> 学龄前教育> 读经教育,符合教育原理吗?

读经教育,符合教育原理吗?

2017年01月03日 09:44 阅读次数:391
推动学童读经教育背后的学理是什么?不必懂文义、反复背诵对学习带来哪些正反影响?从儿童发展和教育原理,为什么这是一种不够健康的学习方法?
推动学童读经教育背后的学理是什么?不必懂文义、反复背诵对学习带来哪些正反影响?从儿童发展和教育原理,为什么这是一种不够健康的学习方法?

大陆的《新京报》在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刊载了一篇题为〈读经少年:背了十年书,识字却成了问题〉的报导(后来网络转发题目为〈读经少年 圣贤梦碎〉),该文举了若干个案,并以郑惟生(化名)为主角,报导他从小爱看书但不适应学校生活、作文成绩差,郑母认为体制教育出了问题,偶然发现读经教育方法简单并能帮助孩子成为圣贤,就将孩子送进读经班。惟生从此辗转在十个读经学堂求学,过着清修苦读的生活,每天背经十小时。他曾经想要背完三十万字经典,以便进入读经界的最高学府──文礼书院(位于浙江温州),但背了二十万字后,开始“怀疑这么做没有意义”,并且不再翻阅背过的经书。该篇报导很长,对读经教育的主要批判包括:

  1. 教育简单论:王财贵倡导的读经教育认为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老实大量读经”;所谓“老实”就是读真正的经,只管背诵,不管懂不懂;所谓“大量”就是平均一天读六到八小时。读经教育也认为教学方法很简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六字真言。因此谁都可以开读经学堂,最好的读经老师不是人,而是复读机。

  2. 反智:许多读经班教师无法为学生解惑,甚至认为学生获得的知识愈多就会障碍愈重;也有教师发现学生偷偷查阅词典理解词句,就将其词典没收。此外所谓“真正的经”由学堂独断决定,有些学堂可能要求背诵四书五经、弟子规、凈土宗佛经,却将《史记》和《曾国藩家书》列为禁书。

  3. 学生丧失基础学力:该文访问同济大学柯小刚教授指出,若干读经的学生想要回到一般大学,但其英文程度尚不如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心情迷惘不安,人际相处冲突不断。

该篇报导刊出后引起正反论辩,不到一周,主角郑惟生就在网络上发表声明,指出《新京报》为了哗众取宠,部分报导内容不实、断章取义。他并且表示学习经典对他自己的心灵成长、为人处世与困境中的选择都很有帮助。他虽承认自己“选择转身或是放弃某段形式”,但否认这是叛逆或焦躁,认为只是“忠于自我的信念”。他仍对老师们心存感恩,并且认同文化经典的价值。

任何观点或理论在松散式扩张时,经常会发生扭曲、误用或橘逾淮而为枳的情况,所以,我回头参阅王财贵的原著,特别是刊载于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官网的资料,发现王财贵的确主张教育简单论如下:

  1. 教材选择很简单,因传统文化当中最有价值的经典只有“那几部”。

  2. 学习顺序很简单,就是依照经典书籍的内容顺序。

  3. 教学原理很简单,就是“多念多背”。

  4. 教师选聘很简单,因为“几乎任何人都可教读经”。

如果这些观点为真,则教育领域中的课程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师资培育制度几乎可完全取消。

王财贵的教义应该不是全面反智,因为他虽以经典、古文、中国文化和记忆为主,但至少声称不排斥其他书籍、白话文、西方文化和理解。不过,他心目中的儿童图像的确很像一台记忆机器,他认为儿童的“人性”就是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很弱,所以劝导大众“不要再迷信‘懂不懂’的理论”,劝导孩子“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他极端低估儿童的理解力,其实是因为他给儿童的材料具有两大特性:文言文且概念抽象。文言文对儿童来说就像外文,我们如果给一位新儒家大人读外文的量子论或拓朴学,他也极可能一样理解力很弱。如果给儿童适当难度的材料,配合其心理发展顺序,提供他适当的例子和经验连结,他的理解力就会大幅提升。

读经儿童的基础学力如何,可以鉴定。但他若因读经而对人生道理有所领悟或在作文能力上有所提升,极可能是他不遵守王财贵的教义,在背诵时尝试理解,并在学习时偷偷思考。

经典的精髓在义理,语言的形式只是糟粕,真正的理解会自然忘记语言表层形式而保留深层义理。有些文学作品(例如某些诗词歌赋)除了意境美,在语法和修辞上也很漂亮,比较值得背诵,但大部分经典都适合探求义理却不值得背诵。鼓励儿童背诵而不求理解,是弱化儿童思考力;若要求儿童终日背诵经典而不学习其他领域,则违反均衡发展。读经可以是一道菜,但不要强迫儿童三餐都吃一道菜,连续吃十几年。囫囵吞枣是一种吃法,但不要鼓励儿童采用这种最不健康的吃法。这已经不只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伦理道德问题。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