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学习无疑是儿童最重要的早期教育。然而,如何学习才能让儿童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语言呢?蒙台梭利采用与感觉练习相关的命名法,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
归类是语言的基础
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他们首先要具备归类的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归类能力,即将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大约18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开始具备归类能力。
然而,实验中发现,婴儿早在3个月大的时候便能够进行分类了,例如婴儿能够将狗和猫分开来。
根据脑成像研究发现,归类所需要的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成分在出生后6月便已发挥作用了。
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婴儿出生时有可能已经具备了识别有限几种类别的基本能力,比如蛇和蜘蛛等,因为它们往往对人类具有危害。
虽然,婴儿还不能够通过语言来表现他们的归类能力,但归类能力确实是语言的基础。
在一项系列实验中,10个月和11个月的婴儿能够将装饰有斑马纹的椅子归类为家具,而不是动物。
当14-18个月大的婴儿听到实验者,对一个物体进行命名或者描述这个物体功能时,便可能对其进行归类,所以语言和归类能力能够相互促进发展。
婴儿如何学习语言
当婴儿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归类后,他们就会急迫地希望通过语言来对这些归类进行命名。
我们会发现,儿童会将语言简单化。而这种语言被称为“电报式语言”,虽然很短,但是足够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比如,儿童最初看到一只小狗在追赶一只小猫,他们会说“小狗追”,而不会说“小狗追小猫”;再比如,妈妈在打扫地板,他们会“妈妈扫”。
而且儿童最初说出的句子一般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事物、人物或活动有关。这也充分证明,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感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只能源于生活实践。
研究还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母亲使用的词汇更加丰富,说话的时间更久,她们的孩子在2岁时掌握的口语词汇量更大,大约是普通儿童的8倍。
成人对儿童发展水平的敏感性和反应性远比母亲所使用单词的数量更加重要。
比如,在一项为期一年以290个低收入家庭中的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如果父母对儿童语言发展比较敏感,并经常采用游戏方式积极促进儿童学习语言,儿童接受的词汇会更大,认知发展水平更高。
无论你是否成为父母,成人在与儿童对话时,经常会使用“儿语化语言”。
儿语化语言:讲话的速度会放慢,声调会变高,用比较夸张的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言简单化,夸大元音,使用简短的词和句子,不断地重复。
许多研究者认为,儿语化语言可以通过夸张和引导儿童关注不同的语音特征来帮助婴儿学习母语,或者至少可以提高学习速度。
蒙台梭利语言教学法
虽然,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并未向上面一样,分析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但她在实践中很好地验证了上面的研究成果。
蒙台梭利认为,听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它与讲话的感觉器官相连。
为了能让孩子更清楚地聆听发音语言而做准备,她要求老师跟孩子讲话时必须注意发音清晰,并且发音要到位,即使在她小声地说话,好像是在讲什么秘密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她在给孩子们上课时,采用与感觉练习相关的命名法,以帮助孩子进行清晰而准确的语音练习。
当孩子们能够分辨出物体之间的差别时,她会要求老师用一个词语清楚地描述这个差别。
比如,老师会拿出最大和最小的积木给孩子看,同时说着“大的”“小的”。尔后,接连用重音和清楚的发音念出来“这个是大的,大的,大……”
平时在游戏中,老师还会对孩子说“把大的那个给我”“把小的那个给我”,而且会再重复一次,“大的那个”“小的那个”。
过一会儿,还会依法指着大的和小的积木,问孩子“这是什么样的”,假如他们学会了,就会正确回答“大的”“小的”。
不仅如此,蒙台梭利还会要求老师教孩子们区分薄和厚、长和短、宽和窄、冷和热、深和浅、粗糙和光滑等等。
她在整个教授过程会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命名。告诉孩子“这个是大的”“这个是小的”。
第二阶段:识别。对孩子说“给我大的那个”“给我小的那个”。
第三阶段:单词发音。问孩子“这个是什么的?”
蒙台梭利把“三阶段法”贯穿到她整个语音教学法之中,包括触摸平面插片和不同的表面、“踩”线行走、颜色记忆、命名积木和长木棒、组合词语、阅读、书写等内容。
蒙台梭利的语音教学法符合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具备了观察力和判断力,自己在脑中将事件、物体等进行归类,并将其与语言相对应,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过程。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