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育儿导航> 3-6岁> 学龄前教育> 不上补习班的美国孩子都在做这件事,远比考高分重要

不上补习班的美国孩子都在做这件事,远比考高分重要

2016年12月14日 18:39 阅读次数:390
这阵子,国内关于孩子疯狂上补习班的讨论很多,其实,美国孩子上补习班的也不少,只是很少有家长会同意孩子把所有课外时间都花在补习上。那么,美国孩子不上补习班时,或者根本就没上补习班的孩子,他们平常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这阵子,国内关于孩子疯狂上补习班的讨论很多,其实,美国孩子上补习班的也不少,只是很少有家长会同意孩子把所有课外时间都花在补习上。那么,美国孩子不上补习班时,或者根本就没上补习班的孩子,他们平常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是做义工。

美国较好的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都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学生做义工(volunteer)的经历。今年,哈佛大学的校报《The Harved Crimson》对超过1200个新生做了详尽的问卷调查,就发现,这群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其中多达70.8%的学生有过社区服务经历。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还专门发表过一篇名为《扭转趋势》(Turning the Tide)的研究报告,主张大学入学系统应弱化对孩子分数、技能等的考量,而更看重学生关怀他人的特质,主要考量学生为社区做过什么贡献,这一改革方向获得包括哈佛、麻省理工在内的全美80多个大学的认可。

这是因为,在这些大学看来,一个优秀的有培养价值的学生,不仅要有傲人的学业成绩,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近年来,有志向送孩子出国读大学的家长,也开始注重孩子这方面素养的提升,给孩子报了不少很高大上的项目,我呢,就是一个普通妈妈,养一个普通孩子,没能送女儿去非洲打井,或者去南美扶贫,就在家门口做了些平平常常、没有“亮点”的义工,欣慰的是,也让女儿收获了比高分更重要的丰富人生。

每周去医院洗两小时玩具

学会接纳平凡工作的枯燥

女儿最早开始做义工,是她快上高中的时候。在我们这里,高中生做义工,去的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和医院。听说,在图书馆里,学生做的活儿主要是往书架上摆书,我们想让女儿多做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于是建议她申请做儿童医院的义工。

到儿童医院做义工是要经过面试的。被录用了之后,每周的一个下午放学之后,女儿穿着有志愿者标志的T恤衫(要自己掏钱买),挂着胸牌,去医院做两个小时的义工。女儿在康复中心里,她的“工作”包括:清洗整理玩具;陪伴候诊的小孩读书、做游戏;医师作康复时她在旁边帮忙照顾小患者。

最大的考验是接纳平凡工作的枯燥。最初几周的新鲜劲过后,女儿产生了厌倦心理,有时两个小时里,她就是一直清洗玩具。

有一次她在家里和我说,“这很boring(无聊),很浪费时间。”

我耐心地开导她:“做义工也是未来工作的预先体验。世界上任何风光的职业,当你真正当作工作去天天做的时候,都会有枯燥无聊的时候,不要期望每一天做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

义工的经历

触发她最初对科研的兴趣

渐渐地,女儿习惯了,把做义工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没看出她有多喜欢,可是从她和我的分享中,我渐渐看到了她的收获、她的成长。

女儿告诉我,来到那里的孩子,要么是肢体有问题,要么是大脑有病症影响思维语言和行动。慢慢地,女儿通过接触这些病症和学习,了解了很多儿童疾病的起因,特别是先天的病因,这也引起了她对基因研究的兴趣。

她向我介绍过很多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信息,很多是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女儿课余时间去儿童医院的一个实验室,跟着科研人员做有关儿童疾病的研究,可以说是义工的经历触发了她最初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女儿告诉我,来那里的孩子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有些过程非常痛苦,因为医生要求小孩必须锻炼、使用他们身体中最软弱无力的部分,可能是手、脚、胳膊,或是腿。

为了让孩子配合医生,父母们在旁边会对孩子说:“你要是做了,一会就给你买snack(小零食)。”可是孩子却大声哭着:“我不要snack!不要让我做!”女儿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能感到她心里的悲悯之情。

一次她说,一个右手原来不能活动的小男孩终于可以拍球了。我问她:“你看到了是不是特别高兴?”

她平静地说:“也没有那种miracle(奇迹)的感觉,因为我是看到他一点点进步的,不是突然发生的。”她淡定的反应真不像一个十四五岁的高中生,倒像是常年在医院工作的人那样见多不怪。

女儿告诉我,在那里,她看到的一些家庭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有的单亲妈妈带一个病儿,外加五个10岁以下的孩子;有的少数族裔家庭的孩子穿着很旧的衣服;有的家庭一看就有教育的问题,家长大声喝骂,孩子顽劣不从,乱成一锅

女儿还了解到,尽管有医疗保险的帮助,很多家庭还是要自己花费一部分,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外加上一些保险不支付的器材,让很多家长感到焦虑而无奈。

在医院里,女儿接触到一个学校里无法了解的世界,也因此,她对单亲、少数族裔、家庭教育、医疗保险等社会问题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如果哪个小孩喜欢她,女儿回家后就会兴高采烈;如果哪个小孩不喜欢她,她就会垂头丧气。有什么事情耽搁不能去的时候,女儿会提前请假。一次,女儿说她头一天没睡好,特别累,我就建议她请个假,别去了。她回答我说:“我上周有活动没去,再请假不太好,我能坚持。”

儿童医院的这份义工,女儿做了整整四年,很有感情。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里,她又去那儿做了一个夏天。

遭遇家长投诉

明白每个家庭之间可以如此不同

高中第二年,女儿自己又找了一份义工。这是我们学区的一个项目,让高中生去小学,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女儿去的是自己学校旁边的小学,也是每周一次。那一年,女儿是辅导一个班,每次她都很开心,说小孩们特别喜欢她,他们特别喜欢叫她的中文名字。

到了高中三年级,她被分配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做个别辅导,每次是一个小孩。其中一个孩子的故事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一天,女儿伤心地告诉我,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对学习从来没有概念,特别是在考试中,选择题他会随便找一个,勾一下,其他要求写出答案的一律不做。女儿辅导时要求他写出答案,并且给他讲,在即将到来的全州统考时,要如何、如何做。结果,第二天男孩的妈妈来学校告状了,说:“她一个高中生凭什么要求我的儿子那样做?”

这让女儿觉得非常灰心。不过,学校的负责老师安慰她不要理睬,并且给她讲了那个男孩的家庭情况,原来男孩的爸爸在监狱里,妈妈早出晚归,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接送他,家里根本没有人管他的学习。

后来,女儿又继续辅导了这个孩子一段时间,可是她常常感到很沮丧,因为男孩自己心里排斥,所以没什么进步。

我安慰女儿:“这个社会上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像我们中国人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你尽力了,可是也别幻想自己的力量可以完全改变他,因为对一个小孩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女儿对这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特别有同理心,她告诉我,这些孩子虽然反应慢,却大多憨厚可爱,她总是变着法地启发引导这些孩子,他们的点滴进步都会让她很骄傲。

我曾逗她:“你能不能拿出这样的耐心辅导你妹妹呀?”

她回答我说,“那不行,那等于把我妹妹也当成有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的小孩了,对她,我还得严格。”

在医院做义工,辅导小学生,对大多数亚裔高中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估计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这也不是什么抓眼球的“亮点”。不过,女儿尽心做了,帮助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同理心、责任心都在其中不断生长。

在她高中时代,有过一段这样普普通通的义工经历,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特别的价值和收获了。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