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问题中,我嗅到很多不必要的焦虑,也发现了不少暗藏的功利,更多的是,对孩子和数学之间关系的误解。
数学的确是很重要的,学好数学对思维对人生对工作都有很多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好处。
然而,数学和其它许许多多的知识一样平等,它仅仅是浩瀚知识中的一个点,它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和文学、艺术、化学、体育。。。一样,只有了解了这个关系,我们才能不焦虑,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我的专业是应用数学,也就是数学理论+软件。我不知道在纯数学系是什么情况,但是在我们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同学。
入系前提:报考本校志愿中各省高考数学考分较高者。
第一种:有超强数学天赋,数学理论仿佛就在脑中,并能轻易互相关联转化。
这类同学,天生觉得数学简单,新的理论和学科学习轻松,能把理论完全消化拔高,运用自如。
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从不刷题,考前还去打游戏,上了考场有的复杂公式不记得,居然能当场推出来。
数学于他,在头脑和股掌之中的感觉。
这种类型是科学家方向首选人才。
第二种:对数学有兴趣,有一定天赋,理解和运用都能很好掌握。
这类同学从小是数学成绩佼佼者,能很好理解新学科新理论。平时功课花花功夫啃啃课本,就能理解,能顺利通过考试,甚至刻苦努力的同学,能得到很好的名次。
日后提供深造的机会,能下功夫对某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一定成果。或是入了公司,能在技术方面独当一面。
只要够努力,不少人成为某方面科研专家或高科技公司的技术人才。
第三种:有些吃力。
是的,虽然入系的时候选的都是数学高分的,但我们系的确有对数学学科吃力的人。
他们对数学不是那么有兴趣,数学科目的考试有些犯愁,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理论,专业考试成绩也总不那么理想。
也许这看起来有些残酷,就算你在数学专业, 在数学天赋上也会被分为不同层次。
但是这也正是人类丰富的特性,家长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判别孩子的各类天赋。因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孩子完成各类知识的最大化。
我们班女生中那时有两个属于比较吃力的那一类,然而一个文采极好,文章上过电台配乐播出;一个英文简直上天,仅次于母语,四六级不算考试,托福轻松满分那种。。。
所以回到数学学习,你首先要明白,你的孩子,和数学到底是什么关系,说白了,就是他的数学天赋,到底将会在哪个层次。
明白了这点,你才好因材施教,才不会随大流浪费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
蛮蛮小学时也因为数学好,被推选参加过奥数班,不过事实很快证明,那是一次打酱油的经历。相比其它几个奥数学得好,学得有兴趣的朋友孩子,蛮蛮的数学天赋实在很有限,他甚至看不懂一些刁钻的问题。
这不是什么老妈我是学数学的,孩子就应该有数学细胞的遗传能解释的。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好遗憾的,相反这一点明确了,以后就在数学上保持成绩不错就可的目标,而无需花费时间去拔高。
插播下我个人对奥数的看法:
奥数比较侧重曲折解题,侧重技巧使用数学各种知识,对爱深入专研各种数学问题的孩子是个很好的途径。但它不代表数学本身,没有奥数,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研究没任何影响。
至于觉得做奥数会促进对数学的学习,实际上这是由孩子本身的数学天赋决定的。
奥数,尤其是有些小学奥数刷题获得成绩的,不代表高等数学能轻松掌握。数学的理论理解是有层级的。
有些家长让孩子学奥数,刷公文,我觉得尝试是完全可以的。只是,你得盯着孩子进程中的表现。如果坚持很久还是出现理解困难,做题痛苦,家长反复讲解也不明白的情况,那么劝至少这个阶段还是先放弃,不如把时间赶紧投入到另外孩子感兴趣的地方。
今天聊到这,有数学天赋的家长心里自然高兴,但肯定有家长会疑问了,倘若发现孩子是那种没啥数学天赋,但又要顺应考试要求,那该怎么办呢?
不要灰心,到一定层级的数学是需要天赋的,但基本的数学知识,例如我们应试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其实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方法,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