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导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在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注意:
痱子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宝宝长痱子时会感到皮肤灼痛,痒得厉害,十分难受,因此宝宝长痱子后更容易吵闹不停,搅得爸爸妈妈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面对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们要知道,给宝宝涂些局部外用药物,或用温水清洗等,可以帮助宝宝消除痱子。
1、 宝宝汗腺较成年人弱
我们知道,痱子的出现是由于人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的蒸发却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婴幼儿由于皮肤娇嫩,汗腺发育和通过汗液蒸发调解体温的功能都比成年人差,所以很容易长痱子。
2、宝宝不能自主擦汗
这种皮肤病往往发生于夏季,此时温度高湿度大,而幼儿本身新陈代谢快,又好动,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汗液。倘若妈妈没有及时为宝宝擦去汗液,这些汗水就会堵塞毛孔,刺激宝宝稚嫩的皮肤,导致痱子激增。
1、红痱(红色粟粒疹)
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
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
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3、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
孩子生痱子,吵闹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疮和小疖子。少数患者还会并发急性肾炎,偶尔还有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的。
三种不同类型痱子的处理方法:
1、对白痱子患儿一般不须特殊处理。
2、红痱子患儿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搽用痱子水等药物。
3、脓痱子的患儿,除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外,应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4、如果出现皮肤感染伴有发热,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1、不要穿太多衣服,物料以棉质为主,人造纤维、尼龙或图案的衣服可免则免,因为这些衣料都比较难散热。
2、切勿涂上过多润肤产品或凡士林,因为有机会阻碍汗水的挥发,令痱子难以消退。
3、如果是纸尿片的橡筋位置令到宝宝皮肤敏感,或者造成闷热,不妨尝试改用尿布,而且也更环保。
4、居室环境保持凉爽,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开空调调节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5℃比较舒适。
5、当情况严重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处方含类固醇的药膏,但切记要依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切勿自行乱涂。
6、痱子严重的时候,可以适当涂上痱子水,有助舒缓痕痒。
7、勤用清水抹长有痱子的地方,然后要用毛巾轻柔地抹干,保持皮肤干爽。
8、避免在阳光猛烈的时候外出,以免痱子越发严重。
1、温度控制
湿热的环境特别容易长痱子。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可通过空调、风扇等设备改善室内高温、湿热环境,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湿度也别超过60%,但要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孩子。
2、饮食清淡
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营养适当,可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饮食中还应补充适量盐分。要让孩子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例如多喝些绿豆汤、冬瓜汤、丝瓜汤、菊花水,多吃西瓜等水果,起到清热祛暑作用。
3、穿着轻薄
孩子夏季服装要轻薄、柔软、宽大一些,最好是吸水和透气好的纯棉织物,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因为天热孩子爱出汗,如果衣服过于紧身,汗液就来不及排出和蒸发,就会堵塞汗腺孔,痱子也就跟着出现了。
4、勤洗澡
及时擦汗,如果孩子活动出汗,要立即用柔软纸巾或毛巾擦拭干净,尤其是颈部和胳膊、腿部关节等容易堆积汗液的地方。勤洗澡,洗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有利于排汗。
天气炎热时要保证每日给孩子用温热水洗浴2—3次。不要用热水或凉水,要用温水。不要用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澡后要立即擦干。
5、树阴下玩耍
带孩子做户外活动时,不要在强烈太阳光下玩耍,应避开夏季最炎热的时间段,宜选择气候凉爽的早晚在树阴下玩耍。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