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的考卷之后,看看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错误,都会得出一个结论:粗心。家长蒙蔽自己,孩子也蒙蔽家长,问到为什么错了,简单的"粗心"二字就搪塞过去了。
但是,成绩好的孩子怎么就不粗心呢?此次考满分的孩子怎么就没这么粗心呢?追根究底,粗心不是孩子"犯了无心的错误",而是孩子"犯了没意识到的错误"。
粗心绝不是孩子简单的"会做而没做对",粗心背后,其实反映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很多问题,家长要是不帮助孩子找出"粗心"背后真正的问题,孩子就无法真正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笔者自己曾经也站过几年讲台,在带学生的过程中,无数次经历以下的三个场景:
场景一:
李老师,我们家小鬼,明明好多题都会,有几道题平常都给他练过类型题,但是考试的时候就粗心做错了,下了考场他又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考试又都是填空题和选择题,没有过程分,结果错题一分都没有,真是伤脑筋!
场景二:
李老师,小鬼答案都算对了,抄答案都能抄错,我是对他无语了,哪能这么粗心的呀!
场景三:
李老师,小鬼预估的分数怎么跟实际的分数相差这么多,是不是卷子判错了,能不能帮忙查卷?
三种场景我估计很多家长多多少少都遇到过,这只是孩子学习路上的最大天敌"粗心"的一个简单缩影,但是,这三种问题背后,又岂止是"粗心"这么简单,下面我来一一分析一下这三种情况反映的问题:
场景一
不排除是真"粗心",但是如果一定要让老师给分析一下做个结论判断,我更倾向于属于"不会"或者"不熟练,没有融会贯通",有的学生你就是拿原题给换一下说法,或者换一下数字,都很有可能再次被考倒,尤其是计算题、几何问题以及应用题(最常见的是行程问题)。我举个栗子,行程问题中2次相遇有个经典的题目是这么说的,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离A地100米处相遇,之后保持各自速度往前走,各自分别达到对方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离B地80米再次相遇,问A、B两地相距多少?答案是:3*100-80=220(怎么做不细说,不懂可以问老师)
这种题目我相信在课堂上不知道做过多少次,老师也讲过很多次,你问学生会了吗?学生都说会了,考场上遇到类似问题很多学生手到擒来,两人合走三个全程,所以甲应该走3个100,相对于AB两地甲多了80,减掉80就是一个AB全程,但是考试的时候题目可能发生变化了,第二次相遇在距离A地(而非B地了)140米,这下很多同学要么不会了,要么就做错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领会多次相遇其中的奥秘,保持了原有的"惯性",然而我们的家长和学生都会把这种问题归结于"粗心",家长和孩子落个心安理得,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你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孩子是真的没彻底搞懂这个类型!
课堂上讲的题目他听懂了,但他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个题要怎么做,但并不懂这样做的方法和背后的思考过程是如何的,而且对于同类型题也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正因为这样的问题,之后只要遇到换了数字或者换了地名的题目,他依然没有办法把上一次的题目的思路很好的运用到考试题目中。
这样的情况对于孩子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常说,孩子学习是学方法,尤其是数学;我们也知道,考试有可能碰到同类型题,但碰到原题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孩子没有办法掌握一类型题的思考思路和分析方法,孩子就永远没有办法在成绩上有所突破。
场景二
答案做对了,抄答案抄错了,这种事儿发生的概率和频次还真是不少见,仔细回忆一下,你是否也向老师抱怨过,有没有仔细分析下这当中几个值得你注意的细节,比如检查下孩子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抄答案的,是最后要交卷了急急忙忙抄的答案,还是做完了立刻抄上去的?另外从考场带下来的草稿纸上面是不是脏、乱、差?这些都是有可能导致"粗心"发生的根源。
这个根源其实是孩子习惯的问题,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对生活中的细节不注意,于是经常忽略一些东西,漫不经心,对一些小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比如回到家东西乱放也不加以整理,做事情三心二意没有规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等。
场景三
这个场景是最无奈的场景,也是最不甘心的情况,因为绝大部分考试都不可能让你查卷这么一说,有的家长提倡让孩子考完试把答案抄下来回家对对答案,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们家那个马大哈,甚至都有可能抄答案都抄错呢?还有的是回家凭回忆对答案,更是有可能离真正自己做的偏差的离谱。
我能够理解这类家长是希望通过对答案,知道自己孩子错在哪里了,以后好改正,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家长真的这么做了吗?绝大部分家长还是过过对答案的瘾,然后急于知道别人做对了没,大概考多少分,自己孩子排名情况怎么样,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还有甚者,越对答案越来气,上去劈头盖脸就是理论教育一番孩子,"这个题目不是做过吗?怎么做错了呢""怎么考的这么差,平常上课都干嘛去了?",后续说好的对错题进行仔细研究,练习呢?了无踪影,也有家长对这种情况很不赞成,觉得考完了就结束了,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学习已经很大压力了,考个试不用搞得那么紧张,又不是中考、高考,这种事情本身就无关乎对与错,大家也不用去评判,因为每个孩子内心的承受压力都是不一样的。
这三种情况我也简单分享了,在对待三种不同的粗心现象上家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也会导致孩子对"粗心"的态度不同,甚至还有家长把孩子的"粗心"当做对孩子教育的惯用口头语,从而也让孩子放送了对"粗心"的警惕,忽略了对"粗心"的分析,削弱了对"粗心"的危害认识。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都有坏毛病,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事情的持续发生,至少家长不"作恶",卢梭有句话很受用:"人之所以会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仔细品味这句话相当精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