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影响到婴幼儿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铁缺乏可导致宝宝食欲下降,少数宝宝可出现异食癖;有的出现口腔炎、舌炎,严重者可发生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严重缺铁会损伤神经系统,影响婴幼儿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可持续到儿童期,且是不可逆的损害,铁剂治疗也不能完全恢复损害的认知行为。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低9个百分点,我国发现贫血儿童的运动和智能发展指数较正常儿童低得多,因此对学习以及成年后就业都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儿童感染疾病机会增加。同时,缺铁时肠道有毒重金属吸收增加,如铅、镉等,进一步造成危害。
钙严重缺乏的宝宝常常容易烦躁不安,哪怕吃饱穿暖、尿布不湿,也会容易哭泣。入睡后更是容易惊醒,并且伴随着盗汗与枕秃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身体发育。
0-6个月时,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剂,帮助钙的吸收,而母乳妈妈自身除了在饮食上要注意补钙,还要适当服用钙补充剂。人工喂养的宝宝,要选择含钙的优质奶粉。6~12个月开始,宝宝辅食的品种和量都增加了,奶量下降,但宝宝每日仍需要钙400~600mg,因此,可以选择好的钙补充剂给宝宝服用。
所谓好的钙补充剂,首先它需要符合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剂,其次,看它钙元素含量,例如迪巧小儿碳酸钙D3颗粒,符合美国FDA标准,每袋含钙300mg,且很科学地添加了维生素D,能帮助钙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同时保证宝宝的活动量,冬天尽量在午后15:00前、日照较好时,带宝宝外出;夏天,则在上午9:00前,下午16:00之后,带宝宝外出比较适宜。消耗一定量的体力,对宝宝睡眠很有帮助。
另外,宝宝的睡眠环境也是影响睡眠的一大因素,睡眠环境要安静、整洁,灯光调暗,不要阻止宝宝的睡眠习惯(例如抱一条小毯子),也有利于宝宝很快入睡。
在孕期和哺乳期,妈妈要摄取足量的铁。妈妈在孕期、哺乳期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绿叶蔬菜、菌藻类、鱼类等。饭后吃一些新鲜水果,并要经常测查血色素,发现贫血时尽早治疗。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铁含量高于牛奶,且铁的吸收率明显大于牛奶,母乳为50%,牛奶仅为10%。宝宝4个月后,都应按月龄逐步添加菜泥、肝泥、肉泥、鱼泥及饼干、面包、米粉等强化铁质的食品,缺铁严重的宝宝可以补充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每天补充两片增加铁质,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烹饪时使用铁锅铁铲。为宝宝做食物时,尽量使用铁锅铁铲。这种传统的炊具在烹饪食物时,会产生一些小碎铁屑溶于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铁,易于肠道吸收。
注意铁的吸收率,提高有效摄取。 存在于肉类、鱼类、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大多数属于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吸收率达到10%~25%;而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只有1%。
此外,膳食中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如吃补铁食物的同时搭配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口服铁剂。如果家长怀疑宝宝有缺铁的症状,建议去医院查血常规进一步明确有无贫血。如确诊缺铁性贫血,应口服铁剂治疗。WHO对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出生10天以内的新生儿Hb(血红蛋白)< 140g/L,6个月~不满7岁Hb < 110g/L,7岁~14岁Hb < 120g/L。
此外,对于早产儿、出生体重比较低的宝宝(小于2500g)、双胞胎,这些宝宝本身体内的储备铁就不足,且生后会经历一个追赶生长的过程,对铁的需求量高于一般的足月宝宝,所以也建议在常规补铁措施的同时再口服铁剂预防。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