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是儿童川崎病急性期的有效药,川崎病急性期炎症强度大,比较顽固,一般的抗炎药,如但用阿司匹林常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而抗炎作用最好,副作用最少的是静脉丙种球蛋白,这种药大剂量使用可以在几小时或者十几小时之内就能明显抑制川崎病的炎症反应和过度的免疫反应,所以静脉丙种球蛋白成为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
免疫球蛋白,用量要相当大,并要连用4天,可想而知费用就会相当昂贵,但是,效果是满意的。在起病10天内静脉滴注该药,可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等急性炎症控制后还有后续的慢性炎症大概要持续七周到九周左右,这个时期虽不发烧,但仍要继续进行抗炎治疗,这时用阿司匹林抗炎,抗凝相对比较安全,这就是缓解期的治疗。
阿司匹林是治疗儿童川崎病最常用的药。该药的作用一方面是消炎,另一方面是防止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预防血管堵塞。早期用量要大,后期可用小剂量。疗程要长,至少服2~3个月。一般可用肠溶片以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若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已有冠状动脉扩张或血管瘤形成,那就要一直服药到病变消失为止。
在服阿司匹林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加服双密达莫(旧称潘生丁)和华法令(抗凝血药),以加强抗血小板凝集和预防血管栓塞。
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潘生丁。
每年心脏情况,如超声心动图,临床资料或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应做冠状动脉造影。
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造影。
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或潘生丁。
有巨瘤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用口服法华令抗凝剂。
这些病人应限制活动,不参加体育运动。每3~6月检查心脏情况,如有心肌缺血表现或运动试验阳性,应作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狭窄病变进展情况。患有1支或多支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人,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反复检查心脏情况,包括心肌扫描、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等,并考虑外科治疗。
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川崎病的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首选应该是丙种球蛋白。
副作用:主要是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副作用,我们的实验发现用药后体内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了,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因此容易再感染。当然还有其他诸多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有。阿司匹林大剂量长期使用第一个副作用是血小板明显下降,发生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或者内脏出血。阿司匹林还致肝损害,消化道损伤。静脉丙种球蛋白因大剂量使用会产生免疫抑制效果,虽然控制了川崎病的急性炎症,但又同时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致川崎病患儿在缓解期容易感染。
溶栓治疗
对心有梗塞及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静脉或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给药,促使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20000u/kg,继之以每小时3000~4000u/kg输入。冠状动脉给药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1000u/kg。也可用链激酶,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链激酶10000u/kg,半小时后可再用1次。以上药物快速溶解纤维蛋白,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
冠状动脉成形术
近年应用气囊导管对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进行扩张,已获成功。
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应证为:左主干高度闭塞;多枝高度闭塞;左前降支近高度闭塞。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内科治疗无效,可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发生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应予相应治疗。
除上面介绍的治疗方法外,患儿应注意休息好,尤其已有冠状动脉病的患儿更须卧床休息,恢复期要避免体力活动,同时要避免孩子抓伤皮肤。口腔、齿龈和咽喉肿痛难以进食的,应予静脉输液或给予流质饮食,还可以适当补充点高蛋白,比如鱼类肉类,还要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饮食。
爸妈要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病变情况,保持皮肤粘膜清洁,每天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擦洗孩子的皮肤,注意切勿擦伤,每次便后清洗臀部;
给小孩剪短指甲,保持手的清洁,以免抓伤皮肤,脱皮处千万不可撕皮,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小孩衣被质地柔软而清洁,避免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布料做的衣服;
小孩川崎病可以每日用1-4%硼酸水棉球擦洗双眼,必要时涂抗生素眼膏,同时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孩子勤漱口,口唇干燥时可涂护唇油或金霉素鱼肝油。
出院后家长要坚持带孩子进行定期复查。已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的患儿一般要求1-3个月复查一次,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3次正常后改为3-5年后复查。
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可以帮助孩子从饮食上去预防川崎病的,就是平时要加强孩子的一些食物的消化了,让孩子多吃高营养、高热量、高蛋白,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还有一定要避免孩子吃生硬还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