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个儿,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的生长速度不是均衡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张静表示,对于家长来说,掌握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以便早些采取相应治疗或干预措施。
孩子身高增长规律如下:
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至一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可长20~30厘米,女孩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细心的家长可以对照以上规律,或者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若发现明显异常,或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就应及时去医院咨询相关专家。
单纯补钙,不等于能长高
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长不高是因为缺钙,于是为了孩子以后能长高个儿,从小就给其补钙。对此张静认为,长个儿跟补钙多少不能画等号。
“虽然骨骼的生长需要钙,但是钙绝对不是使骨骼生长的主要动力。”张静说,骨骼生长靠的是生长激素和从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和营养素。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即使有足够的钙,他们的个头一样长不高,而总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者只补钙也不会长个子。
在给孩子补钙时,张静提醒,两岁以上的孩子并不主张过多地补钙,否则容易使骨骼过早钙化,反而长不高。除非经查确定低钙的孩子,才要适当补充钙剂。另外,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时期补钙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青春期孩子与成人相仿,每天可摄入800毫克的钙。如果摄入的钙量大大超过以上的标准,可能会造成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
其实,家长在给孩子补钙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其他维生素的补充,合理的膳食至关重要。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