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阅读 你会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看书吗?是否有意识地帮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终生受益。 孩子不停地阅读,就永远不停地学习。很多家长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教孩子学习课本的东西。我认为倒不如多花时间和孩子进行有益的阅读。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潜移默化。一个日夜打麻将的母亲,她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在麻将声中的学习,难有效果的。 父母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和孩子一起看书吧! 你会订一种以上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吗?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但极少会给孩子订阅报刊杂志。真的,玩具很快就会过去,而给孩子一辈子都有用的知识,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识。一家人,共同看那带着油墨香的书报,将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订阅报刊,是让自己的孩子的知识跟着年龄一起增多,快到书报的订季了,还不动手?
“计时炸弹”型父亲 如果你是“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乍一看来这种能力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你可能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敢与他人有直接的冲突或者提出异议。 被动型父亲 如果你是被动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在情感表达上会有障碍。在一个工作和生活并不太分明的工作环境中,能否与同事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十分关键。 缺席型父亲 如果你是缺席型父亲的儿子,你在与男上司合作以及和其他公司高层人物互动方面可能会出现障碍,你很容易对上司产生敌意和愤怒。而且,你可能会有打击同事的倾向,并且常常会有愤怒情绪。 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亲拘泥于所谓教育的内容和原则,而忽视了教育的时机和方式,把与子女的关系搞得很僵。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家长向子女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观念让每一个当爸妈的都紧张,他们觉得做父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尽可能的好、尽可能的完美,所以每时每刻都想着维持高大全的形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殊不知,这种完美的父母其实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有时候,适当地“示弱”,承认自己的小错误和缺点,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亲切,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勇于尝试和探索。 案例1 “妈妈和你一样,也会做错题” 欣欣刚上小学一年级,从无拘无束的幼儿园走进纪律严明的小学,欣欣有点不太适应,经常丢三落四,上课时总是坐不住,做作业也会出错。学校的老师认为她有多动症,还经常会在校讯通上点名批评那些做错题目的孩子,欣
近日,一些青少年涉嫌犯罪引起社会关注,由此引发“下一代”如何教育的大讨论。许多家长表示知道溺爱孩子有危害,但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溺爱孩子。请关注——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溺爱是孩子成长的毒药。“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对孩子一味迁就,包庇纵容,就是“溺爱”。 过度关怀也是病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在医院采访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两岁的儿子感冒了,妈妈抱着来看病,尽管症状很平常,可是后面跟着一大拨“相关人 等”,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
2011年,中国的父母一下子有了很多与动物相关的代号:“虎妈”、“狼爸”、“猫妈”、“羊爸”……一时间国内家庭教育“动物凶猛”。 据悉,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断被冠以动物称号,初创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她的《虎妈战歌》轰动全美,其中的许多育女招数让美国人心 惊胆战,让中国孩子惧怕有加: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 琴或小提琴……而与“虎妈”严厉教子相对应的,则是温和教子、鼓励为主的“羊爸”。同时,“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rdqu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专家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 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 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鍊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缓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
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有家庭、老师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如果父亲对孩子的缺点宽容大度,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男性气质的体现。但如果父亲 过于“软绵绵”、一味“迁就”,没有任何原则,这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必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因其接触范围小,家庭影响力更显著。 教育专家认为,在子女面前,女性要帮助男性树立其父亲角色的权威形象,要鼓励男性多做决定。时间久了,男性自然会更多地参与到子女教育中来。此外,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是“严”或“慈”,父母双方要多沟通,达成一致,不能一味的“严”或一味的“慈”。 但在单亲家庭或者夫 妻双方分居的状况下,失去父亲的孩子会缺乏父亲的教育,这时该怎么办?孟玉认为,此时母亲千万不要去乱填补父亲的角色
在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有一个九斤老太太,她总是喋喋不休,感慨着“一代不如一代”,问她为啥,老太太说自己生下来有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到了曾孙女就只有六斤,说完,又摇着头说:“一代不如一代。” 在老太太的观念里,如果让一代强胜一代,出生时的体重就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无独有偶,在传统教育看来,如果让老师们不再哀叹“一代不如一代”,学生的分数、素质等就要越来越高,而这些似乎集中表现在升学率上。 在传统观念里,衡量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衡量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君不见,鱼跃龙门齐欢腾;君不见,重点学校旗招展。孩子考得好,家长脸上便晴空万里,升学率高,学校也是荣光满面。 说到底,这其实就是形象问题。 对于学校而言,形象工程意义重大,这关系到生死存亡,是头等大事。 对于家长而言,形象
1.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 2.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 3.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4.晚上女孩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5.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6.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7.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 8.不随便喝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 9.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发觉有陌生人进入应果断开灯求救。 让孩子学会说“不”,让孩子学会适当的反抗。
“你是否赞成女儿一定要富养”?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养女孩比男孩更费钱。但新浪的一项网络调查表明,49.8%的网友持赞同的观点,而50.2%的网友则持反对意见。 赞成者表示,富养女儿更不易受外界诱惑,不然将来眼光太低,经济富足才能不贪小利,见多识广才有超人睿智。况且女孩生性就比较柔弱,像花朵,需要尽心呵护。反对方普遍认为:富养女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稍有偏差,极易演变成为“宠养”和“放养”,有求必应,放任自流,这样的富养必然会造就出女孩任性、虚荣、跋扈、自私,缺乏对社会、对他人的亲和力,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关于女儿的富养问题,教育专家指出,有许多误区。 其一,富养的女儿一定能抵御住物质的诱惑吗?人生之路遥远而漫长,其间充满坎坷和艰辛,花花世界乱人眼,随时在给人生出选择题。富养的女儿可能过不了清贫的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
“今天又没好好吃”。常担心孩子挑食的家长,往往会只看见孩子没吃什么,而忽视吃了什么。于是,对着剩菜就不由脱口而出,如“今天的青菜又没 吃”等。如果家长一天到晚这么说,孩子也会心情失落容易变得厌倦进食。家长要做的,应该是明确告诉孩子有些食物必不可少,其他不要勉强。孩子吃了后,家长 要表扬鼓励,这样他们吃饭的时候就会慢慢配合了。 “再多吃点”。当孩子表示“吃饱了”,“不爱吃这个”,很多家长还是会要求“再多吃点”。这样会令孩子心生反感,表示抗拒,反过来又惹得家长焦虑。这种时候,重要的是家长要对孩子表示理解,营造出和谐的用餐气氛,孩子才能安心进食。 “妈妈做的菜不好吃吗?”如果孩子吃得不多,或不愿吃,妈妈会问出这样的
1.对其他活动没兴趣。当家长试图带孩子去电影院或者参加户外活动等有趣的事情时,小家伙却不愿意放下Pad。英国伦敦青少年精神病学专家理查德·格雷厄姆博士表示,如果孩子的这种不情愿表现越来越强烈,那么说明玩Pad已经上瘾。英国临床心理学家杰伊·瓦茨博士表示,孩子从一件事换到另一件事,不情愿往往很正常,但是如果发现孩子做别的事情时注意力远远不如玩Pad时集中,家长就该提高警惕。 2.老是吵着要上网。格雷厄姆博士表示,如果孩子老是问“下次什么时候可以用Pad?”就可能是Pad上瘾信号。 3.情绪波动爱顶嘴。孩子一旦Pad上瘾,就容易情绪波动,如果玩Pad受到家长阻拦,小家伙要么脾气爆发,要么顶嘴或辩解。瓦茨博士表示,家长应该理解Pad等高科技产品对孩子生活的重要性,但也应适当控制玩的时间。可以给孩子立下某些规矩,比如,吃饭的时候不
柏燕谊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 一位事业上很成功、很有钱的爸爸,为了不让女儿因为家里的财富而丧失斗志,也担心太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女儿不能吃苦,于是便亲手给女儿创造了一个 全新的生活。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就搬出了自家的别墅,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生活过得非常节俭。这位爸爸觉得这样还不够,还要时不时地装得很穷苦。女儿在 学校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自卑感却特别强烈。 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父母才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她,“女孩子的反应可想而知。”柏燕谊说,这个女孩子非常气愤,觉得自己是被愚弄了、被耍弄了、被欺骗了,女孩甚至开始怀疑周围的所有事情。“这对父母以往做的所有事情,只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所有“刻意”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不露痕迹的。有人这样说。显然,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
1.被别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 被别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真的足够优秀,就要相信自己,要知道被人认同是需要时间的。有一位年轻人去一家大公司面试,最初只得到了一个清洁 工的岗位。可是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最终在一次机会中,他做出的成绩令大家刮目相看,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他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能够不争一时的先后,才 华不外露。锋芒内敛;他目光远大,为自己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 所以暂时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并非是自己不优秀,也许是“庙小请不起大菩萨”,不要怕那些“小庙”拒绝你,不要因一时的失意而看不起自己。只要你把自己修炼成了“大菩萨”。就一定会有“大庙”来请你。
女儿7岁,优点很多,毛病也不少。她喜欢听故事,可留在脑子的故事却很少,不能完整地复述;身体渐胖,却又懒得锻炼,家里的呼啦圈冷落一旁;对于一 大堆要背诵的课文,每次效率都很低……我暗暗发愁: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适逢“超级女声”正在热播,女儿熟悉了“PK”这一概念,喜欢上了那种竞争激 烈的舞台,我转念一想,有主意了! 故事PK,你玩过吗? 那晚,妻子去上夜班,教育孩子的工作落到了我的肩上。 吃过晚饭,我把客厅的彩色射灯打亮,女儿问:“这不是过年过节时才开的吗?”我说:“你没看见舞台的灯也是如此吗?今天我们以客厅为舞台,沙发 为观众席,进行一个别具一格的故事PK大赛,好吗?”女儿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好,我们来PK大赛!我们轮流上台,你
问题一:父母溺爱 案例回放:古代有个人从小恣意妄为,他的父母从不加约束,结果他因杀人被判极刑。临刑前,他提出想再吮吸一次母亲的乳头。出人意料地是,母亲揭开衣襟后,他竟然狠狠地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嚎啕大哭道:"当初你们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于有今日之死!" 这个故事看似极端,但却让人们看透了溺爱之祸。杨甫德接受采访时说,一味地溺爱轻则让孩子缺乏主见、不善与人沟通、没有能力应对危机,重则导致孩子放纵无度。 1.孩子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 一方面,有些父母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竟然到学校帮孩子做卫生,这样的事情还挺多。"杨甫德说,这些事情虽不大,但却容易让孩子觉 得一切事情都可以询问父母,甚至推给家长,以至于养成凡事不动脑筋、没有主见的习惯。而一旦这些孩子走进社会后,他们就会认为周围的人照顾自己理所应当, 这会造交往上的障碍
美食陷阱1:源自于食品添加剂的美丽妆扮 膨松的、有质感的面包,时间长了也不会变色的橙黄、果绿和桃红的果汁,还有雪白雪白的馒头,粉红色的酱牛肉,鲜艳的各式水果干,都让我们垂涎三尺。 揭开“美”的面纱: 这些食品大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国家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但问题是,吃的很多东西里都有添加剂,就会造成总摄入量很大,会不会有副作用呢?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安全,它们与食物其他成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如何?至今都没有明确的研究来论证。 戒色方法:让天然食物成为生活的主角 1、 优先食用接近自然状态的食物。 买一些新鲜自然的食材,自己用基本的调味料烹调出美味佳肴,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食品添加剂的总量。而且新鲜食物可以提供更平衡的养分,更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宝宝头发稀黄之常给宝宝洗头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担心,宝宝本身头发就很少,要是经常的洗头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宝宝的头发变的更少。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给宝宝洗头发的时候,不仅可以保持头发的洁净。同时还能使得宝宝头皮受到良好的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头发的生长。相反的是,父母要是一直都不给宝宝洗头发,或者是隔很长一段时间才给宝宝洗头,那么就会导致头皮上的油脂,汗液什么的刺激到头皮,从而导致宝宝稚嫩的头皮受到感染,这样反而是更容易导致头发脱落的。 所以小编建议父母,在宝宝未满六个月的时候,最好是每天都能给宝宝洗一次的头。但是要注意的是,因为宝宝还小,头皮还十分的较娇嫩,所以给宝宝选用洗发水的时候,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洗发水。 宝宝头发稀黄之常给宝宝梳头 经常梳头是可以刺激头皮,有助于头发的生长的。相信这是
如何区别流感和普通感冒 李主任介绍,流感和感冒的发病症状比较相似,所以人们容易把两者混淆。但事实上,流感和感冒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感冒是一年到头都可能发生的,很多病毒都可能引起感冒。但是流感跟普通的感冒不一样,它是由专门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 流感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寒冬、深秋和早春季节,而且传染性很强。如果在流感流行季节发现孩子有发烧、咳嗽、头痛等症状,而周围也有孩子或成人同时有类似的症状,就可以怀疑孩子感染的是流感,就要加倍注意。 另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症状和表现来估计是否感染流感:如过孩子感冒症状比较重,发烧比较高,有乏力、疲倦、周身酸痛,等现象应怀疑是流感。一般比较大的孩子会说话,表达比较清楚,家长相对比较容易做出估计;但小孩子或不会说话,或表达不清楚,家长尤其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孩子高烧不退,而且精神萎靡,家长要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