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呢?角色扮演是一种游戏,而孩子却喜爱游戏,他们乐意投入到游戏中去。只要我们巧妙地借助于角色扮演,可以有助于解决家庭中的一些“疑难杂症”。至少对孩子而言,巧用以下的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设置情景
孩子常常感到难以描述特定情景中的困惑,尤其是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人际关系问题。既然父母无法从积极的倾听中发现孩子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不妨试一试角色扮演的方法。例如,有个叫亮亮的小男孩总是在妈妈那儿抱怨说爷爷对他不好,从来不允许他做想要做的事。妈妈就巧妙地对他说:
“亮亮,假如我是你爷爷。你是怎么跟爷爷讲话的?把它原原本本地跟我重复一通,好吗?”亮亮说:“爷爷,你从来不让我做我想要做的事!我提出的要求你总是说不。今年我想要一件生日礼物,你给不给,要是不给,就是小气鬼!”妈妈明白了。孩子显然已经对爷爷抱有成见。而他的这种要求方式无疑只能激化矛盾,根本不可能得到他所希望的生日礼物。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扮演起了孩子的爷爷,而孩子则扮演另一情景中的自己。
(二)角色转换
孩子与同伴之间有冲突,是十分常见的。为了阻止孩子间的言语与躯体冲突,家长往往会问孩子:“假如他也那样打你(踢你、骂你等等),你会有什么感觉?”父母总是认为,这样就能启发孩子洞察他人的感受了。
有个叫大力的男孩,人长得跟自己的名字一样。他老爱无缘无故地欺负邻家的小女孩,还常常颇为得意。爸爸妈妈为此深感头痛。
一天,爸爸从一位心理咨询专家那里了解到了角色扮演的方法,也来不及多想,就决意试一试。爸爸把大力和邻家小女孩一块叫到身边,先是分头让他们仔细讲了最近一次欺负(被欺负)的情景,然后对他们说,现在一起做个游戏。
一听到做游戏,大力便来了精神。但爸爸说,在这个游戏中,大力得扮成小女孩,而小女孩扮成大力。自然,扮演大力的小妹妹在游戏中要欺负扮演小妹妹的大力。
也真是奇怪,自从大力体验了被人打的感受后,他与邻家小妹妹的关系显然要好多了。你说,这是不是应该归于角色扮演的功劳呢?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帮助理所当然,自己的享受天经地义,真可谓:“置身受宠环境,少念父母亲情”。随着年岁的长大,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父母会有应接不暇之感。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还会耍性子。在父母的言语教导与规劝产生不了什么作用的时候,不妨让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孩子来扮演一下家长的角色,请他体验做父母的甘苦。
(三)空椅技术
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有时并不能取得一致,而“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都是不足取的。坦诚提出不同的意见,谋求取得一致,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不仅如此,一个人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某些时候也会产生冲突与斗争。在左右为难之时,人们仿佛会听到两个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对你说,要选择甲,另一种声音会马上反对说,不行,你得选择乙。如此这般,争论不休。
空椅技术就是专门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家长先准备好两把空椅,将它们以一米左右的间隔相向摆好。例如孩子想去帮助残疾儿童,但又怕被别的小朋友嘲笑,因而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家长不必急于替孩子拿主意,可以让孩子坐在一把椅子上扮演自己,然后再坐到另一把椅子上扮演其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和反应,再接着坐回第一把椅子对他人的评价和反应做出反应,依次进行,直到得出一致的结论或评判,或以其中一方说服、压倒另一方而告终。孩子会自己找出一个满意的做法。
同样,孩子也可以坐在一把椅子上说出肯定的理由,再坐在另一把椅子上说出反对的理由,来解决头脑中观念的不一致。
在角色扮演中,宝宝想象力可能出现一次飞跃。例如他会模仿妈妈给他喂水的过程,用杯子或奶瓶给玩具娃娃喂水。宝宝会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玩具或小布娃娃放在他的小车里,推着小娃娃“散步”,这就是宝宝想象力的跳跃。宝宝把物体和事件在脑海中联系起来,上面的情形就是宝宝对妈妈把他放在童车中推着散步的联想。宝宝还会把他的小手套套在布娃娃的脚上。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