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涂法 1、材料: 苍耳子、防风、地肤子、威灵仙、白矾、南通蛇药片、白酒各适量。 2、做法: 把所有药物都研为细末,然后再加入南通蛇药片研匀备用。用时看皮疹情况,取适量的药末加白酒调成稀糊状,外涂在患处,一天三次,可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外洗法 1、材料: 活蟾蜍适量。或者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当归、防风、荆芥、赤芍、蝉衣各适量。 2、做法: 把活蟾蜍除去内脏后洗净放到罐内煮到极烂,然后用纱布滤去渣,用汤淋洗患处,一天一次,也可用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当归、防风、荆芥、赤芍、蝉衣各适量,加水煎汤后用来外洗患处,一天两次,可治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药酒疗法 1、材料: 薄荷、苦参、樟脑、白酒各适量。
内服 内服抗组胺剂、维生素C、口服欧敏克、抗氧化剂等来改善过敏体质,服用芦荟排毒胶囊来排除体内的毒素等等。以及采用荨麻疹组合疗法来进行营养调理。 外用 可外用各种止痒洗剂,如1%~2%石炭酸炉甘石洗剂、复方明矾洗剂、达克罗宁乳剂及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等,若有继发感染可在洗剂中酌加0.5%依沙吖啶(利凡诺)或0.2%呋喃西林等。 中药预防 某些中药,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黄精、淮山药、党参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功能,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避免诱因。 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
昆虫叮咬 大多数发病主要昆虫叮咬有关,如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个体素质对昆虫叮咬反应不同。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使对这些物质过敏的儿童产生本病。 其他起因 部分患者可能与食物和药物过敏以及消化障碍有关。 发病机制 这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致敏需10天左右,此时再受叮咬则促成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可产生脱敏作用,因此本病一般在7岁左右停止发病。 注意事项 1、忌滥用外敷药: 丘疹性荨麻疹疾病一旦疾病发作,病儿的皮肤就会出现剧烈的发痒难受感,为了避免在抓它挠它的时候,发生溃破出血的情况,许多病儿都会使用一些外敷药,来缓解盼望症状,真实的情况,丘疹性荨麻疹疾病,不可以胡乱使用外敷药的,假如发痒难受症极
皮损多发躯干 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 红色风团样损害 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 皮肤淡红色或淡褐色 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有的皮疹为较硬的栗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风团样肿大。 皮肤剧痒 一般幼儿患者红肿显著,并有大疱,常有剧痒而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 病程较久 皮疹经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但有新疹可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 其他症状 1、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 2、常复发,一般无全身症状。
隔离观察治疗 小孩有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时候,应该对患儿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与接触者应该经常消毒避免传染; 同时对于同班级的小孩子也应该进行病毒排毒,以免传染。 时刻检查 有上幼儿园的小孩每天都应该进行晨检,给小孩们测量体温,以及手足口腔的检查,如果宝宝出现小疱疹的情况应该立即就医进行排除。 就算不是手足口病的也应该及时进行疱疹的治疗。 勤换洗 小孩的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贴身衣物、床单等都应该经常换洗保持清洁状态,衣物可经常暴晒通风。 此外,小孩每天所用的玩具都应该进行清洁和消毒,有助于宝宝身体健康。 经常洗手 给宝宝清洁手部,尤其是饭前和饭后,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给宝宝养成洗手的习惯有助于避免
蜂蜜 蜂蜜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以及鼻炎等等疾病。如果孩子出现了鼻炎状况,家长们可以督促孩子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来调理。 在购买蜂蜜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去买成分比较安全、天然的蜂蜜,不要选择那些添加了很多人工合成物质的蜂蜜,那些蜂蜜的效果会比较差一点。 蜂巢 除了蜂蜜之外,还有蜂巢,其实它的功能和蜂蜜是类似的,不过因为蜂巢里面还含有蜂蜡和蜂胶,所以效果会更加明显,大家要记住哦。 大枣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只能暂时性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服用方法为:1.红枣 10枚,水煎服,每日3次。2.生食红枣,每次10克,每日3次。3.红枣10枚,大麦100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大枣水煎时掰开煎为好,煎熬时不宜
感染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本征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有:①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②常伴有细胞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功能不足;③蛋白质营养不良、水肿致局部循环障碍;④常用时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菌性感染中既往以肺炎球菌感染为主,近年杆菌所致感染亦见增加(如大肠杆菌)。常见的有呼吸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类丹毒及原发性腹膜炎。一般不主张预防性投用抗生素,因效果不可靠,又易引起耐药菌株增殖和菌群失调;但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积极治疗。患儿对病毒感染亦较敏感,尤其在接受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并发水痘、麻疹、带状疱疹时病情往往较一般患儿为重;对有接触史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暂时减量,并给予-γ球蛋白注射。感染麻疹后有暂时导致肾病缓解的个别报道。 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合并症
因肾小球上皮足突细胞肿胀 融合,使原有涎酸糖蛋白结构破坏,阴电荷消失而使带负电荷的白蛋白通过而形成蛋白尿。 免疫学发病机制 1、体液免疫参与: 包括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异常(血中IgG低下,分解增加,合成减少)、抗体生成减少等诸多因素。 2、细胞免疫异常: 循环中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降低而出现一系列异常变化。 3、补体系统: 包括旁路途径B因子不足影响机体对带荚膜的大肠埃希杆菌、肺炎球菌的调节能力,补体活力下降,C5b-9(膜攻击复合物)的出现等。 其他因素 包括抗体直接损伤肾小球,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释放蛋白溶解酶,产生活性氧,释放阳离子蛋白,单核细胞聚集释放多种蛋白酶,胶原酶、氧自由基、细胞
一般治疗 1、休息和生活制度: 除高度水肿、并发感染者外,一般不需绝对卧床。病情缓解后活动量逐渐增加。缓解3~6月后可逐渐参加学习,但宜避免过劳。 2、饮食: 低盐食。水肿严重和血压高得忌盐。高度水肿和/或少尿患儿应适当限制水量,但大量利尿或腹泻、呕吐失盐时,须适当补充盐和水分。 对症治疗 一般应用激素后7~14天内多数患儿开始利尿消肿,故可不用利尿剂;但高度水肿、合并皮肤感染、高血压、激素不敏感者常需用利尿剂。 用药原则为: 1、药物的选择以生物半衰期12~36小时的中效制剂为宜; 2、开始治疗时应足量,分次服用,尽快诱导尿蛋白阴转; 3、尿蛋白阴转后的维持治疗阶段以隔日晨顿服为宜。因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呈晨高夜低的昼夜波动规律,隔日晨顿服
水肿 患儿的水肿程度轻重不一,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明显。水肿因重力作用而改变,久卧或清晨以眼睑、后头部、骶部水肿明显,活动后下肢水肿明显。严重者水肿波及全身、阴囊水肿或胸膜腔和腹腔出现积液,甚至出现心包积液。高度水肿时局部皮肤发亮,皮肤变薄,甚至出现白纹(多见于腹部、臀部及大腿)。浆膜腔积液往往产生压迫症状,如出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往往呈乳白色的胸、腹水,含有乳化脂质。水肿程度与病情及病变严重无关,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但不呈密切。微小病变型患者往往呈高度全身水肿,膜性肾病和膜增殖性肾炎以下肢中度水肿为常见。水肿是肾小球疾病过程某一阶段显著表现,部分病人数月或1~2年可自行消退。水肿程度往往与钠盐摄入量有关。伴有尿量减少。 蛋白尿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尿中会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儿童超过50mg/(kg·d)。
吃糖丸好 小儿麻痹是吃糖丸好。 原因分析: 由于糖丸是由减毒活病毒所制成的疫苗,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接种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 打针好 小儿麻痹是打针好。 原因分析: 打针预防小儿麻痹症是采用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接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其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由于其为灭活后的病毒制成,其最大的有优点是不含活疫苗,相对于糖丸来说安全稳定性更高,对于部分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 吃糖丸和打针的区别
什么时候吃 1、接种年龄: 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 2、服用程序: 2月龄儿童开始服用混合疫苗1粒,以后3月龄、4月龄各再加服1粒,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8天(一个月)。为了加强免疫效果,许多省市在1岁半时再加服一次,7岁时加强免疫一次。1周岁内儿童应该连续服3次疫苗,是因为一次服苗后各型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虽然较高,但没达到理想水平,各型之间还有干扰,连续服3次后,能使更多的儿童得到较理想的免疫效果。 怎么吃好 宝宝第一次服用小儿麻痹糖丸的时间大约在出生2个月的时候,连续三个月即2-4月间服用,每月一次,每次间隔时长应在28天内。尔后再根据每个城市防疫站与医院的要求,在适应的年龄段再加强免疫。 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时,幼龄儿童可以口用已经研碎并溶化与冷开水中的小
小儿麻痹糖丸预防什么 小儿麻痹糖丸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 中 文 名:小儿麻痹糖丸。 学 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服用方式:口服。 疫苗简介: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一种高传染性、高致残性疾病,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因本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后常留下单侧或双侧下肢肌肉萎缩,留下跛行,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目前,在医学界小儿麻痹症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 小儿麻痹其他预防措施 1、注意小儿平时的饮食卫生,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小儿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另外,搞好环境卫生,消灭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分为一代抗组胺药和二代抗组胺药。组胺是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这类药能阻断组胺Ⅰ型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以及过敏性咳嗽等。 代表药: 1、一代抗组胺药: 扑尔敏、非那根 、苯海拉明等。医生和父母不要给2岁以下儿童服用非那根以及其他含有盐酸异丙嗪的抗过敏药物。 2、二代抗组胺药: 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氯雷他定(开瑞坦)、仙特明(西替利秦)等。比起一代抗过敏药物价钱贵了很多,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没有或仅有轻度嗜睡作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近几年应用逐渐增多起来。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症和哮喘。 代表药: 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扎鲁斯特、普仑司特。目前临
桔皮 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也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姜 行驶途中将鲜姜切片,装于小塑料袋内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时随时放于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姜能预防晕车,姜的作用在于它能吸收胃酸,以阻止恶心。还可以将姜片贴在肚脐及手腕内关穴上,外面用活血止痛膏固定,此家庭疗法经广泛试用,对晕车带来的恶心有极佳的疗效。 食醋 乘车前5-10分钟,饮一杯加有几滴食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 橄榄及柠檬 晕车的初期使口腔产生过量的唾液,这些唾液滴入胃内,产生恶心的感觉。橄榄及柠檬所产生的鞣酸,能使口腔干燥。因此,在出现恶心的初兆时,吃点橄榄,有助于
一般护理 1、原因分析: 患有小儿风湿热的患儿最长见得症状表现就是最怕冷。 2、贴心建议: 患儿的房间最好是向阳的、通风的、干燥的,并且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经常洗晒,被褥轻暖干燥,尤其是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睡中受凉。但是对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长期卧床的风湿热患儿,要特别应注意帮助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风湿热患儿洗脸洗手宜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对手指关节畸形,或肘关节屈伸不利,或两膝关节及踝关节变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时照顾、处处帮助。 饮食护理 1、原因分析: 患有小儿风湿热的患儿在饮食上要根据风湿热人的具体病情而有所不同的选择。 2、贴心建议:
中成药 1、湿热痹冲剂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通络功效,适用于湿热阻络之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3袋,6~9岁每服1/2袋,9岁以上每服1袋,每日2~3次。 2、新癀片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清热消炎,活血化瘀功效,治疗风湿热之热盛者。用法用量:3~6岁每服1片,6~9岁每服1/2-1片,9岁以上每服2片,每日3次。 3、四妙丸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通筋利痹之功,治疗风湿热属热盛者。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4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3次。 4、当归拈痛丸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益气养阴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热痹,经久不愈,耗伤气血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3g,9岁以上每服6g,每
一般治疗方法 1、休息可以减轻心脏负扭,应强调急性期卧床休息。 2、饮食以易于消化而富于营养为原则。有心衰者应低盐饮食。 3、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 方案一: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 方案二: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 方案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4、严重心脏炎、心脏扩大者易发生心力衰竭以及心衰者,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外,应加用地高辛或静注西地兰及速效利尿剂如速尿等进行治疗。 急性小儿风湿热的治疗 1、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如发热、关节肿痛者,应卧床休息至急性症状消失。有心脏炎并发心力衰竭者则
诊断指标 1、主要指标: 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2、次要指标: 既往有风湿热史,关节痛,发热,急性期反应物升高,I°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方法 2项主要指标或1项主要指标加2项条次要指标,加近期A族链球菌感染的指标;近期猩红热或ASO或其他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或咽培养A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 检查方法 1、血常规: 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及核左移现象。血沉加速,C反应蛋白呈阳性反应。 2、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1)咽拭子培养:有时可培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但有些风湿患者,特别在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咽培养可呈阴性。 (2)免疫学研究:风湿热下列检查中之一项常呈阳性:①血清抗链球
一般症状 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低热,持续3~4周。 心脏症状 根据病理显示,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 1、急性风温性心脏炎症: (1)心肌炎:在所有小儿风湿热的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有心肌炎表现的也甚多见。轻者症状不多,如仅出现心率轻度加速或心电图有短暂的轻微变化。重者呈弥漫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明显,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心肌受累等征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