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①全身治疗应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选择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 ②局部治疗:先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可选用抗生素点耳液点用,炎症控制后不能自行愈合的穿孔可考虑手术修补。 ③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临近器官的慢性炎症。 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 ①清除外耳道存留的异物、凝血块等。 ②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擤鼻。 ③外耳道禁止冲洗和点药,较大或不能自行愈合的穿孔可考虑手术修补。 相关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儿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
炎症 儿童由于解剖上的特点,连接鼻腔和中耳腔的咽鼓管短平粗,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的细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同时如果哺乳姿势不正确时奶汁等也易经咽鼓管流入或呛入中耳而发生急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 外伤 多因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所致,如挖耳、手术、外耳道异物、颞骨骨折、压力伤如掌击耳面部,爆破、高台跳水及潜水都有可能损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 预防措施 1、异物、耵聍等。不要取下附在鼓膜上的血痂。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用消毒的棉花轻轻塞在外耳道口,以防脏物进入耳内,引起感染。 2、禁止用水冲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任何处方物滴耳,因为这样不但无益,相反可使细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3、不要用力擤鼻涕,如有鼻涕,可吸入口中吐出。也可服些消炎处方物,以免感染。如果发生感
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患者先有耳部疼痛,鼓膜穿孔后疼痛可减轻,耳内可有液体流出。 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 鼓膜破裂后,患者突感耳痛,听力立即减退伴耳鸣,外耳道少量出血和耳内闷胀感。 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 1、早期症状: (1)听力从正常到中度耳聋,自觉有阻塞感,甚至耳痛。 (2)数小时后由于渗出液产生,耳痛症状减轻。 (3)有耳鸣的迹象。 (4)初起时仅见鼓膜单纯性充血。 2、晚期症状: (1)随着鼓膜内陷,出现点状出血,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 (2)爆炸性鼓膜穿孔,因鳞状上皮内翻进入鼓室而形成鳞状上皮囊肿,容易继发感染。 诊断依据 1、有耳部或头部受伤史。
得过甲流会有抗体吗 甲型流感患者痊愈后通常可以在体内产生抗体 甲型流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针对甲型流感病毒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会持续较长时间,从而对再次感染甲型流感有一定抵抗力,也就不用再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甲流一般多久可治愈 7-10天 甲型流感具体多长时间康复,取决于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不太严重,一般需要7-10天左右康复。如果病情严重,流感甚至会累及多个脏器,这个情况治愈的时间就会比较长。 小贴士: 一旦出现甲型流感的症状,要及时给予治疗,可以用利巴韦林、金刚乙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等药物积极的治疗。患病期间注意密切观察患儿情况,一旦出现其他脏器受累等并发症,要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患
训练尺度要适当 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训练量逐步增加 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产生疼痛应停止活动 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损伤的信号,要停止训练。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训练过程中应适当休息 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经常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增强肌力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矫形器制作和使用.以及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推拿疗法 家长平日里在孩子瘫痪部位上以滚法来回大约8分总,按揉松弛关节3分钟左右,搓有关脊柱及肢体5到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 理疗 对于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可以采用水疗、电疗、光疗等促使患者的肌肉松弛,增进血液循环流动。 中医疗法 还有一些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例如拨火罐以及中药薰洗和外敷。 其他治疗方法 患者的畸形肢体可以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肢体变形 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脚部畸形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还表现在脚,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 其他症状 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中医辨证症状 1、邪犯胃肺见于本病前期,发热咳嗽,咽痛头痛汗出,全身不适,纳呆少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濡数。 2、邪窜经络见于瘫
初期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开天门100次,用双手拇指指腹端分推坎宫50次,两手拇指桡侧缘自前向后直推两侧太阳穴50次。 (2)取坐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捏拿两侧肩井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风池2分钟;最后用拇指桡侧端依次清肺经、清脾经、清胃经各100次,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退六腑、清天河水各100次。 (3)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脊柱,反复进行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背部两侧肺俞、胃俞穴各2分钟。 后期 (1)取坐位,用滚打法打肩关节5分钟;再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法从肩部三角肌,经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直至肘关节向下沿前臂及腕部,往返来回操作10分钟;最后用双手掌对搓整个患肢2分钟,并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合谷穴2分钟。 (2)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自攒竹向瞳子髎、颊车、
邪侵肺胃 症状体现:发热出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治疗方法: 1、方剂: (1)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处方: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藿香10克,薏苡仁15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滑石15克(包煎)。水煎服,每日l剂。 烦躁不安者,加灯心草3扎、地龙10克。嗜睡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决明子各10克。 (2)单方验方加味葛草芩连汤: 处方:威灵仙10克,葛根10克,黄连3克,黄芩6克,羌活6克,独活6克,金银花15克,绵茵陈10克,扁豆10克,九连环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
卧床休息 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对症治疗 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有条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天),连用2~3天,有减轻病情作用。早期可应用干扰素,100万U/d,肌肉注射,14天为一疗程;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 患者卧床时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 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
牛奶 1、宜吃理由: 牛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各类矿物质、维生素,适合病后调养,如肠梗阻病儿胃胀比较严重,可选择纯牛奶。 2、食用建议: 选择纯牛奶饮用,每天1次。 香菇 1、宜吃理由: 香菇的水提取物对过氧化氢有清除作用,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肠梗阻的病儿在手术后,可常食用香菇,有助于术后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力、清理肠道毒物。 2、食用建议: 每周2-3次,可熬汤食用。 猪血 1、宜吃理由: 猪血中所含蛋白质经胃酸分解后,可产生一种消毒及润肠的物质,能帮助肠道排出有毒物质,还适合病后调养。 2、食用建议: 每周2-3次,猪血不宜单独烹饪,可与豆腐混合烹饪。
发病原因 正常情况下蛔虫寄生于空肠和回肠,当寄生宿主机体环境和肠管功能紊乱时,如发热、呕吐、腹泻、饮食不洁、吃生冷及刺激食物过多、驱蛔虫方法和药剂用量不足时,使蛔虫体受刺激,兴奋性增高,在肠道内增强活动,并相互扭结成团,严重者阻塞肠腔造成肠梗阻。 发病机制 集结扭曲成团的蛔虫,由于机械性刺激和蛔虫产生的毒素影响,致肠痉挛,肠内容物不能通过肠道,多由于肠道狭小,或蛔虫集结过多引起一系列肠道及全身的病理及生理改变。成虫主要寄生在空肠中部肠腔内,其毒性作用可能是抗原(来自活或死蛔虫)的吸收,引起LgE介导的变态反应。蛔虫能机械损伤宿主的肠黏膜,其代谢产物亦可刺激、损伤局部黏膜,引起痉挛性收缩和平滑肌的局部缺血。由于肠黏膜损伤可致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营养不良。 虫数多时在肠腔内常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梗阻部位近回盲
非手术治疗 (1)解痉: 阿托品口服或肌内注射,使肠管放松,以利于虫体舒展、蛔虫疏散,缓解梗阻。 (2)豆油或花生油: 儿童60ml口服,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 (3)驱虫: 待中毒症状消退后再用驱虫药物。忌用兴奋性驱虫药,选用麻痹虫体的药物:哌嗪(驱蛔灵)口服。氧气驱虫应在早晨禁食进行,经胃管输入,氧量按100~150ml/岁计算,注入速度不宜太快,总量在20~30分钟注完,每日观察排虫情况,如无排虫可重复输氧2~3次。 (4)其他: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有发热或白细胞增高者,适当应用抗生素。其他对症与支持疗法。 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有腹膜炎症状,腹腔
腹痛 大多数初起腹痛为阵发性,且较轻,懒活动不愿进食,能说清腹痛在脐周。病情进展后腹痛为持续性,精神差面色青灰,烦躁不安,有的大声哭叫。 呕吐 伴随腹痛后多数有呕吐,呕吐物多为为内容物,肠梗阻晚期为黄绿色胆汁样物或粪样物,肠坏死时可呕吐咖啡样物,约2/3患儿有呕吐蛔虫病史。如同时伴有血便提示肠较窄可能。 便秘 多数有便秘,少数仅初期有少量大便或排少量蛔虫,有的肠阻塞严重致缺血、坏死、出血,而排出少量血便。如年龄在2岁以下,需与原发性肠套叠鉴别。病情进展后完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明显。 腹部肿物 腹略胀而软,本病多可触及多数活动性细索条样包块物,且有时按压肿物可变形,变更部位或分为数个。这与小儿肠套叠的包块有一定鉴别意义,早期诊断多无困难。晚期腹胀严重
3%硼酸溶液 1、原因分析: 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2、贴心建议: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 阿托品软膏 1、原因分析: 放大瞳孔可减轻虹膜刺激,预防虹膜后粘连,使眼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2、贴心建议: 阿托品为常用的药物,浓度为0.25%~2%溶液或软膏,每日滴、涂(滴药后注意压住泪囊,以免溶液被黏膜过分吸收,引起中毒)。 维生素C 1、原因分析: 对重症角膜炎,可加用口服药物,增加局部营养,促进溃疡愈合。 2、贴
很多孩子都有缺铁的现象,但是有些孩子就是隐性贫血,那么什么是隐性贫血呢?隐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儿童隐性贫血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吧! “隐性”系指客观指标将近或刚达诊断标准但无症状,因而不知晓。如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超过正常值(1mg/dL,17.1μmol/L)但未超过34μmol/L(2mg/dL)肉眼尚不能观察称之。 儿童隐性贫血相当普遍。缺铁性贫血是世界性的营养缺乏症,婴幼儿、学龄儿童、孕妇是主要易患人群,小学生中贫血现象相当普遍。 北京医科大学妇婴保健中心对全国四个城市的7岁、9岁、12岁3个有代表性的年龄组的36000人进行了系列调查,发现7岁儿童的贫血率达42.1%(男)和44.8%(女),以后随年龄的增大患病率逐渐降低,但降低缓慢,12岁仍达27.0%(男)和 32.9%(女),女生各年龄组患病率均高于男生。隐性贫血发生的原因
避免用眼过度 避免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眼睛而造成用眼过度,是眼睛疲劳的一大主因。眼睛疲劳的一般症状是视物稍久则模糊,有的甚至无法写作或阅读,眼睛干涩、头昏痛,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另外,视疲劳还导致成年人发生近视或提前花眼,各种眼疾也会伴随着用眼过度而来。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减缓眼疲劳、保证光线适宜、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保证休息和做眼保健操。 做好精神调养 精神调养于本病十分重要,最忌郁怒,以免加重肝火,不利康复。但也不宜过度言谈嘻笑,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 做好疾病隔离 1、避免与病人握手及接触病人使用过的毛巾、肥皂、寝具及门把、水龙头等。 2、病人痊愈后,其用过的被子、毛巾应洗净,并经大太阳完全曝晒。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
热敷 使眼部血管扩张,解除壅滞,同时促进血流,增强抵抗力和营养,使溃疡得到迅速的恢复。 冲洗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散瞳 放大瞳孔可减轻虹膜刺激,预防虹膜后粘连,使眼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溃疡的愈合。阿托品为常用的药物,浓度为0.25%~2%溶液或软膏,每日滴、涂(滴药后注意压住泪囊,以免溶液被黏膜过分吸收,引起中毒)。 药物治疗 (1)抗微生物治疗: 针对病原微生物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局部滴眼治疗,对于严重的角膜溃疡,可在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对于细菌培养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