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恐惧最可怕。孩子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躺着仰视一个拿牙钻、戴口罩、盯着自己嘴巴的大人,能不害怕吗?
能够给孩子壮胆的,绝不是家长脱口而出的“不怕、不痛”,而是提前告知孩子“看牙目的”、“看牙流程”,做好功课。
家长平时可以借助绘本、动画片,告诉孩子:牙齿是怎么坏掉的,为什么要做口腔检查,检查出坏牙怎么办,看牙会有什么感觉等等。从故事里了解牙医,总好过从别人可怕的经历里去了解。
如果孩子真的长蛀牙了,看牙前应和孩子沟通,可能会进行哪些治疗(如钻牙),并给予正向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一味责怪孩子没好好刷牙、吃太多糖,甚至把家长自己紧张、害怕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切勿反复在孩子面前提“痛”、“恐怖”、“拔牙”这些词。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该和医生保持一致,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避开孩子和医生单独沟通。治疗开始,和医生一起鼓励孩子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应该给予正向的鼓励。如果治疗前有相应的承诺,应尽量兑现。
最后还有一点要强调,牙医或许给不少家长留下过童年阴影,但平时尽量不要把医生描述为“恶人”好不?像是“不好好刷牙就送你去看牙医”、“牙坏了医生就拔掉你的牙”这种话术,会让孩子本能地害怕看牙,多说无益,反之,应该告诉孩子,蛀牙、细菌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而医生是能够提供帮助的人。
家长最好不要围着牙椅坐,医院里的小孩还是比较愿意听医生的话的,但有时由于家长会对整个过程不放心而围着牙椅坐,这样更容易使小孩产生依赖性,稍有不顺就会哭泣。和医生沟通,就医前把孩子交给医生,让医生和孩子沟通,有专业儿童牙病治疗医院,医生在儿童牙齿治疗和儿童沟通方面比较有经验,很快就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平静下来。
大多数3岁以下的孩子,和部分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自控能力不足或过于恐惧,行为诱导可能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个时候医生为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可能会用到“保护性约束治疗”,一方面,让助手扶住孩子的脑袋;另一方面,用一块布把孩子的身体包裹保护起来,避免孩子突然乱动造成的非治疗伤害。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这种把孩子绑起来强行治疗的行为,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牙齿治疗是一种针对疾病的治疗,就像给孩子打预防针一样,是必要的医疗手段。
实际上,保护性约束治疗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这是一种帮助孩子接受治疗的助推力量,一旦他们发现,原来治牙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疼,后面反而会更好地配合。很多孩子第一次接受保护性约束治疗,都哭得异常惨烈,但治疗一结束,立马啥事儿也没有了。经历过一两次,甚至能配合医生,不需要约束了。
家长可以先在家给孩子做做心理建设,用一张小被子裹着孩子,通过场景体验来战胜心理恐惧。
如果宝宝年级过小,治疗时间比较长,可以考虑全麻口腔治疗,全麻下的牙科治疗在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在国内最早于1999年由北大口腔葛立宏教授开展,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是一门很成熟、很安全的治疗手段,能够很安全高效地解决孩子难配合的问题。大部分孩子一次全麻就可以完成全口的牙齿治疗,并且疗效更好。因此,这也成为了重度低龄儿童龋的常用治疗手段。
很多家长都担心全身麻醉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但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相关研究,都没有证据表明单次短时间(小于3小时)的全身麻醉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相反,一些严重的牙齿疾病会影响孩子的咀嚼进食,干扰营养摄取,反而容易影响生长发育。除全麻外,对于一些轻中度紧张焦虑的孩子,医生还可以用笑气镇静的办法来缓解焦虑。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