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多愁善感
有的孩子,天生情绪本质负向,当他们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2.为了获取想要的东西
现在的家长非常宠孩子,从小只要孩子哭,大人总是满足妥协,让孩子觉得用哭来得到想要的东西,或者避免做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由于家长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来表达。
4.父母态度过于严厉
有的家长,遇到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样子以博取同情。
5.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孩子缺乏爱和安全感,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强化孩子的哭
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4.让孩子用语言表达
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5.家长学会控制情绪
家长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