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周
疫苗接种后,人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此为诱导期。时间的长短与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及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初次接种后3—4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再次接种则只需1周左右。因此,预防某些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病时,最好在疾病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接种;接种疫苗后3-4周内免疫力尚不够,家长不要放松警惕,仍要当心孩子被感染。
1、观察患病情况:
儿童打了防疫针,2周左右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一个月时免疫力最强,以后缓慢减弱。如果2周后,儿童没有患打针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该病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病流行时,仍没有被传染上,说明打防疫针的效果很好。
2、观察接种反应:
接种活疫苗后,因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需在体内生长、繁殖,才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所以,局部和全身有一定的反应。二周左右,局部产生红肿的丘疹、浸润硬块;有时会发生硬块软化,变成白色小脓疱,以后自行破溃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结痂。痂皮脱落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时间约为2-3个月左右。如果出现这种反应过程,说明接种成功,有效果。
3、皮肤试验:
打了防疫针后,由于体内产生了免疫力,可以中和细菌产生的毒素。故注射少量毒素在皮肤以内,可不发生任何反应。如果没有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注射少量毒素即会发生红肿现象。
4、抗体检测:
接种疫苗后若想确切地判断接种是否成功,可以进行抗体检测。即通过测定血液中抗体增长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抗体达到较高的浓度,视为接种成功。
1、及时接种:每种疫苗都有它的免疫程序接种时间,为了使机体尽快产生抗体,我们应该在到达免疫程序规定的年龄后就及时接种疫苗。
2、按程序接种:每种疫苗在制定免疫程序时也都是充分的考虑了免疫失败的因素,因此每种疫苗打几针、什么时候打、间隔几年再打都是有其道理的,我们应当充分遵循。
3、到正规接种单位接种。
4、接种前看好疫苗的禁忌:确保接种时身体状态良好。有时候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或者正在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可能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
1、患了一些急性、或者是慢性肾脏等等疾病、或者是活动性肺结核、比较厉害的先天性心脏病、化脓性的肌肤疾病。化脓性的一些中耳炎的孩子们,在小孩打预防针之后,可能是会因此造成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病儿的康复。但小儿若患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功能好仍然可以打预防针。
2、在预防接种期间,小儿若有不舒服、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病状好转后再补打。
3、发热和正在患感冒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否则会使发热加重,并可诱发其他疾病或加重病情。
4、患传染病后处于恢复期的儿童若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孩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活疫苗及百、白、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及百、白、破混合制剂,易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
相关文章: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