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上的孩子喜欢用哭来解决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孩子喜欢通过哭来控制别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是帮他脱敏,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反复经历用哭无法达到目的的体验。
孩子再因为要达成目的而哭的时候,妈妈可以温和地告诉ta,如果有情绪我们先处理情绪,感到委屈可以哭。小窝头也属于比较容易动情哭泣的孩子,我觉得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哭是一种发泄,让孩子先发泄出来。不要冷眼旁观,温和的语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接纳。
但是,同时也告诉宝宝,哭的时候我们肯定没法解决问题,所以如果你有任何需求或者事情需要妈妈,妈妈都等你哭完了我们再来解决。在这里,妈妈需要做到的是,不论孩子哭还是没哭,妈妈都需要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界限,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者一直哭个没完,妈妈就妥协了。
妈妈可以等,可以陪伴情绪,但是不因为孩子哭而妥协。
否则,孩子如果发现“哭”这招有用的话,他就逐渐形成了经验,并会反复使用,双方就成了拉锯战,时日越久,每次拉锯的时间就越长。双方能量都耗尽,孩子的生命力如果都这样耗在在关系里了,发展其它潜力的余力自然也可能被消耗掉。
第二,妈妈平日里对待孩子的方式需要有所改变。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满足,对孩子多些允许,少些控制。
一般来说,孩子但凡生出一些策略来实现自己的时候,成人就需要考虑一下,我们是不是对孩子的控制和不允许太多了,以至于孩子会采用“曲线救国”的策略。
孩子最初的人际关系模式就是来自原生家庭,这个影响很大。如果没有正确的关系模式,孩子在交往中实际上会比较被动甚至痛苦。
如果孩子在关系中常常感受不到主动和美好,因此难以自信,ta在关系中的主要模式如果总是用哭来表达自己和控制对方的话,孩子出去就会懵圈,出去和别人交往就很难落落大方,因为这一套在外面根本玩不转。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