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谈到最近大家都有什么育儿烦恼时,一位同事愤愤地说,昨天刚把她家上一年级的儿子剋了一通。怎么回事呢?
原来上奥数课家长可以在后排旁听,我这同事就发现孩子做题时经常伸头看旁边的,有时甚至边看,手上还写两笔。同事很火大——刚上学就开始作弊,这还得了?!
然后一下课,按耐住自己暴脾气,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问儿子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看别人的?孩子也知道错了,支支吾吾地,最后说,是因为旁边的人很厉害,每次老师都给判对,怕自己做错了被他笑话。
同事的事一说完,大家都纷纷点头感同身受,好像类似的事我们小时候也都经历过。因为怕被人嘲笑,就畏手畏脚,或恼羞成怒,甚至干点儿什么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的事也不稀奇。
把这个题抛给小马君后,他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暗藏着的是他的社交需求。说白了,就是——你看到的是他好面子怕被嘲笑?其实他怕的是没朋友!
孩子拼命取得好成绩、表现突出,也许只是为了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成绩是他们的“社交货币”。
孩子有时“好面子”,想方设法获得“成就感”是社交需求,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的,是通过正规途径获得成就,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除了成绩外的其他“社交货币”,提倡价值多元化,让孩子能从自己的优势中获得成就感。
从“害怕嘲笑”到“独立自信”是每个孩子必经的历程,不是家长“教”出来,而要靠孩子自己的“顿悟”。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的时候,我就特别崇拜Xinyin Chen教授,他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分享一些有趣的研究。
他从1997年开始,就对孩子之间的社交关系特别感兴趣,想要知道对中国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成绩”,是如何影响他们社交的?
当时他找了很多小学生做研究,结果发现,孩子的成绩更像是他们自己世界里的一种“社交货币”。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学习好,并不一定因为他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很可能就因为成绩好总被老师夸,班上那个漂亮的英语课代表就会多看他几眼,让他心跳加速一下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在学习态度上特别积极、独立、自主的别人家的孩子,能让家长老师如此省心最底层的原因,是因为他可能多多少少已经尝到了甜头:成绩好,就更容易交到朋友。
当时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还是挺震撼的,孩子们怎能如此“现实”和“狭隘”,说好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抛开自己的思维定势,试着带着这个观点去看孩子害怕被嘲笑的问题,其实很多事情就能解释明白了。
回看常爸同事的例子,为什么孩子每做一题都希望能做对,得到老师认可呢?因为只有做得快并且做得对,才能在同伴中成为焦点,有炫耀的资本啊!
所以,为什么要去看别人的,跟别人一样才敢交给老师看,不一样就改成一样的然后才交呢?
因为自己觉得能力还达不到,技不如人的情况下,依然想要获得在同伴中社交的优势,也许抄袭就是这个一年级的孩子能想到的唯一途径。
我特别理解接下来这个妈妈的担心和后面一系列的耳提面命。可我的观念是,孩子有自己的小社会,他们的相处方式是不随着成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怕被嘲笑不是孩子的问题,想要通过“成功“获取更多社交优势是再正常不过的需求。
但这不意味着遇到类似情况,父母只能束手无策了。此时,我认为父母需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 帮助孩子明确道德底线,好面子可以,但是获取途径要走正道
第二, 帮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社交优势,发行更多“社交货币”
第三, 改变自己的预期。孩子是否害怕嘲笑与父母灌输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需要他们自己顿悟。
第一
帮助孩子明确道德底线,
“偷来”的成功坚决不屑一顾
如果孩子为了获得同伴的另眼相看,选用抄袭的方法,那么当父母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就需要非常严肃地跟他交流,并不是要责怪他,而是坦诚地表达你的感受。
你可以这么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做对这些题目,但是刚看你在抄别人的答案,我非常遗憾也非常伤心。‘做人要诚实’是我们家的家规,也是妈妈认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用这种方式得来的称赞,妈妈觉得一点都不值得高兴。”然后你可以沉默一段时间,等待孩子的反应。
如果孩子低下了头,并且表现出内疚,你可以问孩子:“你觉得现在应该做什么呢?”给孩子一个自己思考的机会,也许他会想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如果他想不出来,你也可以给提示,比如向同桌道歉,然后妈妈可以陪伴孩子一同重新研究那个不会的题目。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陪伴。因为孩子知道如果承认错误会非常没有面子,而且也挺尴尬的。不要逼他独自面对,更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孩子,最大程度保护孩子“面子”的需求。
这个过程一定要经历,这是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父母的价值观,以及明确哪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第二
帮助孩子
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优势,
印制更多“社交货币”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都非常享受被人夸赞的感受。因此,想要求一个孩子就像成人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地欣赏自己的优秀,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觉得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这个年龄的孩子天性就是喜欢比较,“好”与“坏”都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不用太过回避。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就因为同桌有一个立体铅笔盒而羡慕不已,那是他爸爸去北京出差给他带回来的,而他也确实因为这个笔盒,好一段时间里都赢得了同学们的万千宠爱。
这时家长要做什么?当然不是鼓励你在物质上继续使劲儿,购买更酷炫的东西满足孩子的虚荣。
成人可以帮助他孩子寻找更多可以比较的地方。
比如经常具体地夸孩子,给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
如果你偶然发现孩子画画很认真也有天赋,你可以说:“我看你在画画的时候配色特别有创意。正好过两天就到爸爸生日了,要不给爸爸画一张?你就当是练练手,说不定以后你同学生日了你也可以给他们画。”
这样,你就把你发现的孩子的优势,非常直接地告诉他,并且也帮助他把这个优势转化为一种“社交货币”,从而赢得更多同伴的认可和赞美。
再比如,如果你家孩子特别喜欢看书,你可以建议他拿一些自己喜欢的到幼儿园或学校跟大家分享。然后你就可以想像你家孩子很“嘚瑟”地给同学们讲故事的场景了。
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孩子,找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帮他生产出更多“社交货币”,那么他也就不会因为某方面不如人只顾着自己沮丧和害怕被嘲笑了。
第三
父母需要改变预期,
想孩子真正不怕嘲笑/失败
要他自己去经历、领悟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有“害怕被嘲笑”的心理天经地义,只是每个人程度上不同罢了。
本科出国之前,我就很害怕做错题,也害怕被嘲笑。直到到了美国这样一个非常主张个性,对错误宽容的社会中,才慢慢有改变。
记得金融课考试,试卷最上方,教授写着这么一行字,“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如果你的答案和我给的不一样,只要你能说服我,我会给你双倍的分数。”
后来发下考卷后,我真的“挑战成功”,教授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这也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其实对错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只在于你是否能自圆其说,并且有能力说服别人。
再后来,大学第一次参加正装舞会,去的路上挺紧张的,打出租车刚好遇到一个印度口音的司机。
他说:“哟,今天穿得挺正式,是去参加舞会吧,到时你会主动邀请别人吗?”
我说:“应该不会吧,我跳得不好,也怕被人嘲笑。”
突然他语气开始认真起来:“你和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那么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邀请别人跳舞,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我想了一会儿,说:“被人拒绝吧。”
他说:“对啊!最差就是被人拒绝,你还担心什么呢?我保证你今天不会倒霉到邀请10次全被拒绝的,就算被拒绝也是别人有问题,和你没关系。再说我们又不是专业舞者,没人会嘲笑你跳舞差的,因为大家都跳得不咋地。”
回想起来,我很感谢这个司机,可以说他彻底改变了我对于“被拒绝”这件事情的态度——最差又能怎样呢?从此脸皮也变得“厚”了起来。
后来在美国生活久了,当我了解到美国最新的教育界理念是learn from failure (从失败中学习),我就更放心地厚脸皮了,为什么不呢?大咖的理论依据都是支持我的啊!
回看整个不害怕被嘲笑的过程,真的需要自己的顿悟,也需要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的支持,并不是靠父母单独灌输可以改变的。
也许有人一辈子都会害怕被嘲笑,也许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一次本没走心的对话而改变看法。
怕嘲笑不是什么值得被嘲笑的事儿,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父母也无需过度紧张,鼓励孩子坚持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就行了。
其实,爱面子、怕失败、怕被嘲笑是再正常不过的,大人不也是一样吗?
我们所要引导孩子的,是1)爱面子没什么不对,但不要因为爱面子,把别人的劳动成果窃为己有,赢得一两声本不属于自己的称赞;2)怕失败也正常,但不要因为怕失败,就失去了尝试的勇气;3)不要因自己的短处被人嘲笑而丧失自信,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优势。
上面几点,对大人其实也适用。我们要先做好榜样,才能教好孩子。
人生有很多沟沟坎坎,被人嘲笑也是再所难免的,我们是无法代替孩子去承受的。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必须经历和领悟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和宽慰,并作好表率!孩子必须自己消化、领悟,建立起强大的自我和信心,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