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数学学不好是因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不爱学数学?如果越过这3个数学“陷阱”,孩子考试都过90分!
数学好不好学,我相信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数学不像语文、英语那样,即使课堂上没跟上,课下多读一些书,早上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弥补上的,它是一环扣一环的过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强。
看到这里,你肯定想问菠菜老师:现在基础不好的学生,想要实现数学逆袭是不是比登天还难?
那倒未必,我教数学快10年了,见过了很多学生刚开始数学一窍不通,后来突飞猛进,就像邻居小磊,上小学数学就没及格几次,现在上了初二,这次期中考试数学居然考了148分,年级第一!
这些数学后来居上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学好数学分三步走
第一步:暗示孩子喜欢并能学好数学
班上总有一些学生,特别是活泼好动的男生,上课从来不记笔记,还经常开小差,但是每次数学都能考得非常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天赋好,而是因为喜欢数学,并且自信能学好。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开始怕一门学科,或者丧失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学习的过程将会非常痛苦,而且事倍功半。如果你的孩子每天花大量时间在数学上,成绩却上不去,那么请一定要暗示他喜欢数学,也要鼓励他可以把数学学好。
比如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时,你可以写上:“感谢数学老师,让我的儿子(女儿)这么喜欢数学,每天都学得津津有味的,非常感谢!”
这样反复几次,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数学其实也没那么枯燥,而且自己可以做好!
第二步:通过习题,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善意的暗示,只能从帮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如果不配上提高的方法,一到考试还是会原形毕露,所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怎么培养?做题是最好的方式。
邻居小磊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对他妈妈说:“小磊,是很聪明的,就是很少把心思花在数学上,一旦开始下功夫,数学成绩一定会实现三级跳的,加上他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小升初根本不用愁…”
三年级期末开完家长会后,他俩一起制定了数学训练计划,没有报班,只是做题,经过一个寒假的强化训练,数学成绩居然真上去了,每攻克一到难题,都让小磊信心倍增。
学习是没有捷径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后来有次我听小磊妈说:“这个寒假儿子只要有时间就学习,仅仅一个月时间,光是草稿纸就打了两本”。
第三步:学会思考总结
做题虽是提高数学思维最好的方式,但“学而不思式”的做题效果却不太明显。
每个班都有几个学习努力,但成绩却不稳定的学生,因为他们做题少了思考的步骤,考试很多题型没遇到,成绩下滑就会非常明显。
数学的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依然。很多高考状元都讨厌题海战术,取而代之的是花时间在宏观上去梳理课本。而且考试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只有自己思考了,彻底理解了,去解题才能得心应手。
所以孩子在写做题的时候,要教会孩子去分析,这个题的考点是什么,几个相似题型之间有哪些异同点。
学数学容易陷入的误区
1、边做题边翻阅资料
有的孩子习惯性一边做题,一边翻阅参考资料,比如做到某道题时,忘记了公式翻一下,忘记了某个步骤翻一下,虽然对着书上的知识点也把这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还是不会,最终结果还是不会做题。高考也不是开卷的,不能让孩子养成对书本的依赖性。
2、打草稿随心所欲
每次考完试,总有很多学生,因为计算出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草稿打得太混乱,很容易导致计算的错误。
当解题进行到瓶颈时,也难以从乱糟糟地草稿中看出题目的思路,一旦出现错误也不容易发现。所以,孩子在小学时就要注意养成打草稿条理清晰的习惯。
草稿一目了然,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清晰的思路,还可以节省检查时间,做到快与准的统一。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习惯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3、看完答案,就不管了
仅仅粗略地看看最后的答案,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解决问题,这是学习过程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错误。
做完数学题和考试考完后,一定要多分析做过的题,尤其是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分析整理。最好专门整理一个错题本,将错题分类整理,定期翻阅。(错题本怎么做,可参考下图)
我承认,天赋的差距是存在的,可是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这种纯天赋的作用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只要你督促孩子,平时把这些学习方法都贯彻落实,把这些学习误区都避免了,成绩提高那是早晚的事!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