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对一个行为的回报。有时候行为的回报是发自内心的感觉。比如,孩子奔跑跳跃,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很开心。他们喜欢画画或玩拼图游戏,是因为这些游戏乐趣无穷。有时候行为的回报是外人给予的。这种外界给予的回报或奖励可分为三大类:社会性奖励,如,微笑、注意、表扬、拥抱等。物质奖励,如,食品、礼物、钱等。特权或活动,如,去动物园、允许多看半小时电视、去麦当劳吃饭等。
当家长使用奖励时,最好优先考虑社会性奖励。因为,这种奖励不增加经济负担,不过于正式,而且对孩子有着长久的心理裨益。对具体行为或品质的表扬,能够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另外,社会性奖励的经常使用能够使得家庭氛围温馨、和睦,充满信任,对孩子内化规则、自觉改进行为最有好处。家长需要弄清楚,孩子最喜欢哪种社会性奖励,有的孩子喜欢被亲吻、拥抱,而有的孩子则喜欢口头表扬。针对孩子的喜好,给予他最在乎的奖励,效果会更好。
当孩子刚建立一种良好的行为时,家长需要在每一次这样的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奖励。等到这种行为习惯已经稳定,家长可以间歇性地给予奖励。
表扬
家长使用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着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视表示你在郑重其事地夸奖孩子,使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意义很重大。
(2)距离孩子近一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3)微笑。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当你用语言表扬孩子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
(4)表扬具体的行为。使用“我”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孩子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5)把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有研究者将表扬分为三种:a。过程指向的表扬,即肯定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如,“你跟小朋友合作得很好。”“你很用功。”b。结果指向的表扬,即夸奖孩子的成果,如,“你画的画真好看。”“你考了100分!真不简单。”c。个人指向的表扬,即对孩子品质的评价,如,“你真乖。”“看你多聪明!”研究发现过程指向的表扬最有助于孩子恰当评价自己,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强能力和信心。
(6)表示对孩子的爱。家长的肢体语言,语气声调能够加强表扬的作用,使孩子感到被珍爱。但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调节你表达爱的方式。
(7)及时给予奖励。行为发生后,奖励越及时越有效果。
有时,单用表扬不能起到效果。某些情况下,不管家长表扬与否,孩子都拒绝做某件事。比如,小鲁不喜欢数学,家长怎么鼓励,他也不努力学。这时,家长可以结合使用物质奖励和特权与活动奖励。应用代币法或积分法,都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行为改变。
积分法或代币法
这是家长设立的一种奖励机制,孩子因良好行为而得分,比如,打扫房间(每天4分),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回家(每天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比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40分,可以去游乐场。
四五岁的孩子可能更喜欢代币的形式,代币也就是自制的钱币。代币法的其原理与积分法是一样的,但更实物化,更有趣一些。比如,准时吃饭可得到1分代币,收拾玩具可得2分代币,要得到一个冰激凌的奖赏需要攒足6个代币。孩子可以把代币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里,随时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和即将得到的奖励。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额时,就成了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另外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作社会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将孩子培养得“惟利是图”。家长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
1.荣誉奖累积制。每到岁末年初,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作些小红花、小红旗或小五星之类的荣誉标签,并告诉孩子,每当有进步就能得到一个标签,年终累计,按所得标签多少,获得奖励。本办法符合教育学中正面教育和不断激励的原则,较适合6至13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再大的孩子,可用“家庭光荣册”记功的形式,最后累计记功的次数实施奖励。
2.奖励掌管家政。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可奖励“掌管家政一周(一天)”。即孩子在一周(一天)中以“家长”的身份主持家庭生活,包括修改家庭中的某些制度。这个办法比较适合14岁以上的孩子,因为14岁以上的孩子自主自理的心理在发展,他们渴望介入生活,主持生活,也渴望别人尤其是父母了解和尊重自己。这种奖励的本身就是一种目的。通过多次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孩子持家理财,独立自主品行的培养。
3.奖励发展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充分的发挥。家长必须紧紧抓住孩子心理上的“兴奋点”,用奖励的手段去调节、培养、促进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例如:对喜欢摆弄机械小零件之类的孩子,在他(她)有了进步的时候,家长就可奖励一次拆装钟表、缝纫机、收音机等机会;孩子喜欢音乐,家长不妨奖励他(她)主办一次“家庭音乐会”。
4.奖励出门旅游考察。它是为大龄孩子将来踏上社会独立地生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培养艰苦磨难的耐力而作的尝试。不过要注意几点:
(1)要帮助孩子制定好旅游考察计划,不能“无的放矢”;
(2)行程由近逐步至远,不能“放任自流”;
(3)鼓励孩子单独出门,但旅游点上最好有接应人(亲戚朋友)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