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孩子改掉坏习惯;口头表扬:当发现孩子吃手时,你要提醒他,“好孩子是不吃手的。”他若把手放下不吃,就要表扬他;物质奖励:当孩子在大人的提醒下不吃手,最好的促进作用是以物质刺激来鼓励他要除掉坏习惯的勇气,一般来说,这种方式比较奏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吃手的时候,以某种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的心思想着另一有趣的事,而停止吃手;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象画画、写字、弹琴、下棋、做游戏和其他体育活动等。让孩子把精力投入到这些有趣的活动中,而将吃手的嗜好逐渐淡忘。
吃手会影响孩子的齿型发育?0~3岁宝宝吃手,父母不必太过担忧!3岁之前,宝宝正处于乳牙的初步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吃手行为,还不至于对宝宝日后的齿型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每个人都有第二次的长牙机会,即便乳牙长得参差不齐,只要长恒齿时多加注意,还是有机会长出一口漂亮的恒齿来的。但是,乳牙若发育不良,还是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后遗症,所以,父母最好能让宝宝在3岁前改掉吃手的毛病,确保日后的牙齿健康。3~4岁是宝宝牙床发育的关键期,吮吸手指的动作可能会导致恒齿前倾。因此,如果3~4岁的宝宝过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导致恒齿的齿型缺陷,父母除了用各种方法来协助宝宝改掉恶习外,也可以每天用手指有意识地为宝宝做牙齿按摩。按摩的方法是,用食指朝宝宝吃手时手指的反方向,做缓慢的按压动作,并注意确保成人的手部清洁。
最后让我们来做个测试,针对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这种危险和倾向: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害怕父母减少对他的爱;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父母对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过于夸大;孩子初入幼儿园等陌生环境;与孩子同龄的小伙伴比较少;在幼儿园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该得到的批评或委屈;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长期与父母不见面。如果上述10条中有超过一半的现象,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更为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尽快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