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幼儿孤独现象
    关注幼儿孤独现象

      孤独历来被认为是青少年和成人的专利,殊不知幼儿也有孤独问题。幼儿孤独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它对儿童当下的及长远的生活都会产生消极后果。然而,只是到了最近才有了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干预关注幼儿孤独。许多幼儿能理解孤独的概念并感受到孤独,比如幼儿园和一年级儿童能对一系列有关什么是孤独(“悲伤和孤单”),孤独从哪里来(“没人一起玩”),如何克服孤独(“找一个朋友”)等问题做出正确回答。在儿童心理学家更近的一项研究中,可用一系列问题(比如:“你在学校孤独吗?”,“学校对你来说是一个孤独的地方吗?”,“你在学校悲伤和孤单吗?”)可靠地测得幼儿园孩子的孤独感。这些研究显示出孤独概念对幼儿是有意义的,并且和年长的儿童以及成人的孤独概念相似。   1.孤独的后果   感到孤独的儿童通常同伴关系不良,因此比有朋友的同伴表达出更多的孤独感受

  • 不打也不骂的管教妙法
    不打也不骂的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充实新知识。当你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如何去引导孩子。   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识。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识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耐心倾听孩子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

  • 孩子几岁该动手学纸艺?
    孩子几岁该动手学纸艺?

    纸工,说白了就是对纸的艺术创作,小朋友通过撕、剪、拼贴等创作手段做出的简单但充满童趣的各种纸制工艺品。在越来越重视幼儿动手能力的今天,我们特地采访了几位专家,详细了解了纸艺的方方面面。   *学纸艺的好处   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任何的教育都是有效果的。谈起纸艺的训练益处,专家的看法各有侧重:   (一)强化幼儿手部精细动作   学习纸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幼儿的手部。有些幼儿到了三岁,小肌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通过学习使用剪刀,撕细纸条,撕宽纸条等种种训练,可以达到灵活手部,手眼协调的目的。   (二)锻炼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   纸工是一项创造性的游戏,孩子们通过对撕、剪、贴等各种方法,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一张普通的纸,在经过小手撕,剪等处理后,会让孩子有了小鸡、小鸭或者各种他们熟悉的事物的联想,而发挥这些想象,孩子们就会把无意识的

  • 如何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动机呢? 下面是父母应注意的几点: 1.关爱而非溺爱:现代的孩子,父母都给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这种行为是溺爱并非关爱。面对现代儿童,父母首先要了解你要给孩子的是他所需要的,而不是他所要求的全部。 4.善用沟通技巧: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动机会在你愿意注意地看他、面带微笑、专心倾听以及同情心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被引发。

  • 宝贝在幼儿园吵架咋办
    宝贝在幼儿园吵架咋办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性交往越来越频繁,经常会出现一些争执、对抗、冲突等纠纷现象,不少家长和老师担心它会严重阻碍幼儿的正常交往,其实,“孩子打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引导得好,可以助其成长……   据媒体报道,每年幼儿园都有不少幼儿间出现纠纷而导致意外事故的新闻,轻的则皮外伤,重的则致残,好胜心强的孩子“手下不留情”,直至伤害对方。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都有相应的责任。   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基本是集体活动,幼儿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于是演变成争执、吵闹甚至打架。从个体特点而言,出现纠纷,除了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和道德知识贫乏,心智不成熟外,还有以下的原因:一、逞

  •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

    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怕孩子变坏,常常不问清事由就训斥责备孩子;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动辄打骂;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呵斥打骂。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做错了事或有行为过失时,为了开脱责任,逃避家长、教师的惩罚或打骂,便有意说谎。  这类说谎在表现方式上有三种:一是只承认一部分错误,极力减轻错误的力量。例如,为争夺玩具,彦彦打了涵涵。当老师来处理时,彦彦却只承认轻轻推了涵涵一下,而否认打了涵涵。二是全部否认错误,极力表白不是自己的犯错误。例如,扬扬在家,本来是他找玩具时打碎了桌子上的茶具,但却硬说不是自己打碎的。三是嫁祸于人。例如,三个孩子在滑梯上玩,其中一个故意推人

  • 如何应对宝宝的坏习惯
    如何应对宝宝的坏习惯

      宝宝一天天长大着,从第一次发音模糊地叫出爸爸妈妈,到自己拿汤匙吃饭,从天天躺摇篮到匍匐前进,这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给家人带来无比的喜悦。然而,随之而来的“坏习惯”也让妈妈们苦恼不已。专家提醒家长,有些习惯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妈妈只需引导即可。   “坏习惯”一:用手抓饭   一岁左右的宝宝经常用手抓饭吃,很多家长会立即制止这种“不规矩”的行为。其实宝宝用手抓饭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熟悉度,逐渐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还能避免宝宝长大后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吃饭和读书都是需要慢慢培养兴趣的,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触食物的颜色、形状和特质吧。   贴士:   ○妈妈们要做的就是把宝宝的手洗干净,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吧。   ○值得注意的是,像花生粒、爆米花、小豆子之类圆而坚硬的食物不能让宝宝抓食,避免卡在喉咙里。   “坏习惯”二:吃手指   宝宝四五个月的

  • 宝宝做游戏,父母友情客串
    宝宝做游戏,父母友情客串

      由于在游戏中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语言能力也很重要的,所以经常参加游戏的儿童在这些方面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当孩子的父母参与游戏时,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了。而另一方面,毕竟孩子才是游戏真正的主人,毫无疑问,父母要参与并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但应避免过分介入,至于如何把握这一分寸,就需要父母自己明智地作出判断了。  父母毕竟是成人,思想、行为与孩子是迥然不同的。你该如何融入孩子的世界,怎样和他们一起玩呢?父母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  宝宝是游戏的主人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乐趣;对父母而言,游戏则是教育的一种最佳形式。为了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父母除了开辟更大的游戏场地与空间,以及提供合适的、丰富的游戏材料,包括玩具之外,更应该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去

  • 玩耍有助儿童智力开发
    玩耍有助儿童智力开发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26日在此间<>上撰文指出,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 马德里斯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至5岁的儿童中,玩耍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联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活动、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孩子能增进识别物体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 马德里斯认为,鉴于孩子的玩耍是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本能"

  • 宝贝入园后要这样生活
    宝贝入园后要这样生活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有那么多需要适应的问题:没有爸爸妈妈,没有亲人,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没人整天围着自己转,相反,吃点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队……   小小孩儿天天要应对陌生情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真的让人心疼和担忧啊。可是,这个适应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爸爸妈妈绝不能因为心疼和担忧而让孩子当了逃兵。让我们跟随老师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在哭潮之后怎么适应接下来的幼儿园生活——   吃饭:需要讲规矩   宝宝在家里吃饭就像打一场“持久战”,一个追着喂一个逃着吃,一顿饭下来,双方都筋疲力尽。不过老师总能让宝宝乖乖吃饭。   李主任(白云区方圆第一幼儿园小班班主任):每个幼儿园都是定时定点开饭。宝宝的吃饭时间通常控制在4

  • 给语言插上想像的翅膀
    给语言插上想像的翅膀

    孩子的语言稚嫩却又充满了活力,孩子的想像有一双天使一样的翅膀,让语言插上翅膀,大声高呼“Let me fly”!   去年秋天在动物园里,我们一家三口坐在大树下吃简单的午餐,金黄色的树叶不时地从枝头落下来,昊昊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树叶像蝴蝶一样的,飞啊飞啊,落到了地上,好美啊!”25个月半的昊昊,居然说出这么优美诗意的话来,让我惊喜万分。其实,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子有方”有很大的关系哦!   儿歌和音乐   为了培养儿子对节奏美、旋律美的欣赏,我给昊昊买了很多童谣和儿歌的CD、VCD,每天都放给他听。虽然他经常是一边玩一边听,但这显然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逐渐会用自己的语言把儿歌表达出来:下雨天,听到雨滴的声音,他就会说:“滴答滴答下雨了,小草喝水,小朋友长大。”在

  •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义务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谊感等等。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

  • 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下面的试题帮你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一)右脑型测验      1、清楚记得初次见面的人的面孔。  2、喜欢用木头或天然材料造的东西。  3、肚子不饿就不肯吃东西。  4、挨骂后不会闷闷不乐。  5、对新的玩具和游戏立刻感兴趣。  6、热衷收集组合模型和废物。  7、清楚记得电视或画册上出现人的脸或表情。  8、喜欢模仿大人做运动的姿势,也想学着做做看。  9、经常想与别人一起进餐。  10、说话时常以动作、手势来帮助说明。  11、散步时边走边东张西望着四周景色。      (二)左脑型测验:      1、不太记得人的脸型和打扮。  2、对塑料或金属制品感兴趣。  3、每天按时乖乖地吃饭。  4、被骂后,总是气嘟嘟的。  5、对新玩具或游戏不太感兴趣。  6、喜欢"过家家"或捉迷藏。  7、想出故事情节自己表演,经常把自己

  • 请家教弊端多 优等生都靠自学
    请家教弊端多 优等生都靠自学

      现在提起请家教,学生和家长都觉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特级教师、高考状元都成了受人追捧的热门“家教”人选,请到好的家教真的就能让成绩飞速提升,考上名牌学校吗?来听听专家的意见,给一门心思迷信家教的学生家长们泼点儿冷水。   我在北师大做一项课题时,有几位研究生来找我。他们要做一份关于中小学生请家教的调查。据他们了解的情况,现在中小学生请家教已蔚然成风;外出做家教是他们同学中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的调查提纲有长长的两页,问题有几十个:为什么请、哪些科目请、花多少钱请、用在家教上的时间有多少、效果又如何等等。  我问他们自己上中学、小学时有没有请过家教。他们之中有读博士的、有读硕士的,异口同声地说:没请过。我问为什么不请?他们说,没必要,课堂上学了就够了;还有的说,家里穷,要请也请不起。他们又问我上中学、上小学时请没请过家教。

  • 宝宝唱着童谣学英语
    宝宝唱着童谣学英语

    新浪网友:虎子妈妈   虎子小时候,不是那种很容易入睡的孩子,睡觉前他必须得听儿歌、童谣、唐诗等一切有节奏有韵律的东西,于是我这个当妈的就很辛苦,得一首一首地把自己知道的那点儿朗朗上口的唐诗儿歌翻来复去地念个遍,直到他睡着为止。有时我都昏昏欲睡了,可虎子的精神头还大得很,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拉着你的手说:“嗯!”那意思是还要听,而且还不能总听重复的,害得我整天翻《唐诗三百首》《幼儿歌谣》等,只恨自己记得住的童谣诗歌太少!   现在一想,这大概就是我给他的最原始、最朴素的语言和音乐教育吧,知道了奥尔夫教学法后,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还是满符合奥尔夫教育的思想的,因为,奥尔夫就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事实上,童谣和诗歌,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在语言和音乐教育上的历史已经很久,不论哪个国家,

  • 给小孩买书,有啥讲究
    给小孩买书,有啥讲究

    给孩子选书,书的纸张颜色、光泽度、色彩、画面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要素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纸张不能太白 用白色纸张印制的书刊外观很漂亮,印刷非常精致,但读起来眼睛却很容易疲劳。 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对比度太强都对视力有不良影响。纸张过白,一是会增加颜色的对比度,二是反射光线过强,会过度刺激视觉神经,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看电视为什么要开灯,就是要减小对比度。如果图书纸张看上去十分刺眼,或者看了不到10分钟眼睛就感觉累了,那纸张颜色肯定是不合适的。 反光不能太强

  • 可爱的嫉妒
    可爱的嫉妒

    2、3岁的小孩儿也会嫉妒?那当然!这些宝宝的父母们可是深有感触。如果妈妈递给别的孩子一个苹果,他都会扑上去把苹果夺过来,因为那是他妈妈的苹果,而妈妈是“他自己的”!会吃醋的宝宝的“自我”与“蛮横”里掺和着聪慧与可爱,往往让父母们自豪之余又难免困惑甚或尴尬。这些小不点儿为什么会嫉妒,而父母们又该如何招架他们的嫉妒呢? 君君的妈妈就有着这样的困扰。每当家人或者朋友很高兴地和君君4个月的小妹妹逗乐玩耍时,3岁的君君就会特别生气,伸手要去打小妹妹。妈妈耐心地告诉他:“那是你的小妹妹,你怎么可以打她呢?你不知道你有多幸运能有个妹妹。”但是,怎么跟他说都没有效果。 &nbs

  • 悄悄话可助幼儿智力发展
    悄悄话可助幼儿智力发展

      你有留意过吗?2岁大的孩子对悄悄话特别着迷,当他们自己能说悄悄话时,他们会很自豪。那你知道常和孩子说悄悄话,其实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吗?   研究表明:每当宝宝大脑受到刺激进行思考时,要么形成新的神经桥,要么使早已存在的神经元连接得到加强。形成或加强的神经桥越多,孩子智力的发展就越快。而经常和孩子说用悄悄话(适合年龄:24-27个月)交流正是种刺激宝宝大脑的好方法。   01、2岁大的孩子对悄悄话特别着迷,当他们自己能说悄悄话时,他们会很自豪。   02、说悄悄话有助于宝宝学着调节声调,这是声音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悄悄话还能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   03、和宝宝说些悄悄话,如:“咱们看书吧!”   04、让宝宝用悄悄话和你交流。   05、不断地相互说悄悄话,直到宝宝知道怎样将自己的声音调节得很轻柔。 

  • 青少年上网成瘾分析及辅导
    青少年上网成瘾分析及辅导

    青少年原本属于他们的应该是五彩缤纷的花季,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家长心中的“太阳”,是教师眼里的“上帝”,现在青少年上网成瘾这一社会问题,变成了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这股上网热潮的出现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分析:为何泡网青少年越来越多,越泡越久?青少年上网究竟在做什么?家长、社会各界怎样看待学生上网的问题?面对青少年上网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是当前学校、家庭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曾几何时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们上网时的安全?今天我们再也不能漠视那些频频出现在网吧内的青少年了?笔者也曾到过几个网吧,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稚气、呈现一副憔悴的蜡黄面孔,看到那一个个悠悠然喷吐着串串烟圈的姿态,熟练地敲打着键盘在网上打打杀杀,偶而抬头显出不健康的少年老成。每次我刚

  • 拒绝孩子要求的窍门
    拒绝孩子要求的窍门

      宝宝进幼儿园不久,很快就学会了“崭新”的说话方式,“NO”。孩子说第一声“NO”时,母亲会觉得很逗,因为孩子有“思想”了。   但母亲不久便被孩子那声声的“NO”弄烦了!因为孩子对她的命令和要求,一律说“NO”,孩童在向大人的权威挑战。幼儿专家认为,幼童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大人如何改变和防止孩童说“NO”的逆反心理。   技巧1 直接说出理由   一个初进幼儿园的孩子,吃完午餐,想出去运动场玩乐。他指着外面说:“我想玩。”我如果说:“不可以!现在你要去睡觉,不能出去玩。”孩子除了知道老师不同意外,也学了一次“不”的用法。所以,回答应是:“吃完饭后,就要准备睡觉。我们下午才能出去玩。”从这个没有“不行”字眼的回答,孩子懂得了“我现在不可以出去玩”的意思。   技巧2 &nb

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