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孩子胆小爱哭吗?
    你的孩子胆小爱哭吗?

     恐惧是人类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之一,也是个体保护自己避免受伤害的自然属性。但是,过分胆小就会使人无法正常地与人交往,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胆小是正常的,长大了胆子就大了。但更多的家长发现: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怕离开家,怕黑,怕独自在家,不敢一人睡觉;一点小事就会让他痛哭流涕;在家脾气特别大,在外却老实得像只虫……这些问题就不是简单的脾气问题,而需要心理医生来帮助解决了。  一般来说,各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恐惧。2岁的孩子怕打雷,怕动物,怕洗澡,怕父母离开等;5岁的孩子怕黑,怕独处;6岁的孩子恐惧最多,他们怕某些声响,怕妖魔鬼怪,怕被遗弃,怕单独睡觉,怕刮风下雨和受伤流血等;7岁的孩子想象力很丰富,他们怕床底下有鬼,怕有人夜里闯到家里来,怕打仗或一些生活小事;八九岁的孩子恐惧就少多了,他们主要怕丢面子和被人嘲弄。

  • 适当放纵孩子的淘气
    适当放纵孩子的淘气

    女儿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和妻子就希望她是一个乖巧、听话、秀气的女孩儿,一个像淑女一样文文静静的女孩儿。但女儿偏偏是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孩儿,与我们的愿望大相径庭。   女儿好动,坐不住,喜欢体育活动,整天和邻居的小男孩们一起疯闹,不愿被长时间关在房间里;她一天内能把抽屉翻腾6次底朝天,书扔得满地都是,如果有什么东西找不着了,肯定是被她扔到了垃圾桶里了;女儿喜欢兴奋地在屋里跑来跑去,碰倒、损坏物品是家常便饭;她还有一个爱好:收藏垃圾。每次出门,她总是带回大量的小石头、树叶、烂木头、碎纸片……并且当宝贝似的收在床上、沙发上、抽屉里甚至窝藏在被子里;半夜,她常常在睡梦中把你叫醒给她讲故事、背唐诗。   由于女儿每天喜欢到处乱跑,特别能折腾,不是今天摔破点儿皮,就是明天起了个包,衣服也是脏兮兮的。我

  • 新生宝宝的言语能力训练
    新生宝宝的言语能力训练

     言语能力训练   悄悄话   无论给宝宝做什么事,都要用柔和亲切的声音、富于变化的语调与宝宝讲些“悄悄话”。当孩子哭时,用温和亲切的语调哄他:“唉呀,宝宝怎么了?别哭了,妈妈在这儿呢”,并观察孩子的反应:喂奶时,轻轻呼唤他的乳名,反复对他说:“xx饿了,妈妈给你喂奶了。”   无声的交流   宝宝的情绪好时,母子面对面,相距约20厘米,宝宝会紧盯着妈妈的脸和眼睛。母子目光碰在一起时,通过对视进行无声的交流。妈妈还可以做出多种面部表情:张嘴、伸舌、微笑。   逗笑   从出院第一天起,父母要经常逗宝宝笑。宝宝在大人逗乐时报以微笑,与睡觉时脸部肌肉收缩的笑不同,这是宝宝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反射。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越早笑的婴儿越聪明。婴儿常在10~20左右学会微笑,如果42天仍不会逗笑应当密切观察,到56天还不会笑就有智力落后的可能。因此,父母要尽早逗宝宝笑

  •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随着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儿童游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那么,学前儿童游戏有些什么特点呢?    (1)从游戏的内容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内容渐趋丰富和复杂,有反映交通运输活动的开汽车游戏;有反映政治内容的抓坏蛋游戏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开医院游戏。在开医院游戏中,不再是简单的打针、看病,还有反映医生、护士及病人关系的内容。    (2)从游戏的形式看,这时的游戏已有一定的计划性,也开始讲究游戏规则。当然,学前儿童还不能自始至终地执行规则,破坏规则也是常有的事。在角色方面,他们可以事先进行商量和分配。如玩抓坏蛋游戏,分配谁当坏蛋,谁就得当,而且规定坏蛋最后一定要被打败、被抓到,这是规则,参加游戏者都要遵守。    (3)从游戏的时间和参加人员看,做一种游戏可以持续40分钟以上,而且对感兴趣的游戏,可以在好几天内连续地玩;对于某些有竞赛性的游戏,往往更难以

  • 手指与智力
    手指与智力

    动手训练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两只手越灵巧,就越有助于大脑的积极思维;人的思维逻辑越好,双手就更灵巧。幼儿更是这样。手脚并用的训练,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 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孩子1岁多时,要训练他拿勺吃饭;2岁左右要逐步训练脱简单的衣服及鞋袜;4岁左右要学会穿衣服及鞋袜,以及洗碗、拖地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婴幼儿的思维属于动作思维,它的一切思维均来自动作的发展,在动手过程中,除了孩子通过视觉、听觉来了解世界,还让孩子通过手来触摸不同物体,感知不同物体的软硬度、温度、光滑度等。 &

  • 幼儿园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园的自我保护教育

      “你还认识叔叔吗?我跟你爸爸是一个单位的,你爸爸早晨上班时出了意外现在在医院里,让我来接你,咱们快走吧!”一位年轻男家长来到中二班,拽着雨藤小朋友的手往外走 。   雨藤躲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思考着。“家长”见状又说:“你忘了上次叔叔还和你一起吃饭,给你夹鸡腿吃呢。快走吧,一会儿你爸爸该着急了!”   雨藤跟着这位陌生叔叔走到幼儿园大门口时,老师出现了。“你认识这位叔叔吗?”雨藤哭着摇摇头,放开叔叔的手。   难道真有陌生人来幼儿园骗小朋友!不是,这是怡馨幼儿园正在进行的诱拐试验。怡馨幼儿园把“不跟陌生人走”作为小班自我保护教育的目标之一。高园长说:“从心理角度来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展开,而不是靠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推理,而从外表很难分辨出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 幼儿为什么喜欢拆卸东西
    幼儿为什么喜欢拆卸东西

    问:我的儿子太淘气了,什么东西都想动动,什么也敢拿过来拆开看看,新买的玩具不一会儿就被“卸”的七零八落,想看看里面藏了什么。我真拿他没办法。  答:孩子什么都想拆开看看,表明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刚来到人世间不久的孩子几乎是一张白纸,而面对这样复杂的人类社会,处处感到新鲜,疑惑不解,因此孩子们有旺盛的好奇心,无穷无尽的求知欲,脑子中藏着无数个为什么。这些‘伪什么”,常常是他们接触到的新奇事物和费解的事物。这是年幼孩子动脑思考事物的具体表现,是智慧的火花,创造性的萌芽。  孩子们心中的这些疑虑,通常是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是没完没了的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为什么?”天上地下,无奇不有;另一种就是行为上的。刚买来一辆小汽车会响,“咦,真好玩”!“怎么回事,里面的什么东西在响?”于是这里拆拆,那里掰掰,没多久,一辆小汽车就“报销

  • 一个教师和孩子的对话
    一个教师和孩子的对话

    欣欣是班里比较内向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她妈妈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我时常把她揽在怀里问:“妈妈回来了吗?你想她了吗?”她总是摇头或者点头。我心里暗自“佩服”这个懂事的孩子。   然而,一个偶然的电话,让我感到震撼。一天上午,我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电话铃声响了,我“嘘”了一下,拿起话筒,是欣欣妈妈打来的。她想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也想和欣欣通个电话。我叫欣欣来接电话,又压低了嗓门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只听到欣欣“嗯”、“好”的答应声。过了一会儿,听见欣欣说:“妈妈,你早点回来啊!”我扭头看了一下,欣欣离开了电话,泪流满面地向我走来,却没有哭出声。多么坚强的孩子啊!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赶紧接过话筒,对欣欣妈妈说:“孩子想你了,多回来看看她啊!”电话那头哽咽着,没有了声息。   我能做什么呢?一张泪流满面的孩子的脸庞,深深地印在了

  • 儿童退缩行为
    儿童退缩行为

    儿童退缩行为 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蠹洽相处,一起玩耍,但是有些孩子,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玩,这种现象称之为“儿童退缩行为”多见于5-7岁的儿童。 一个正常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或遇到了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是儿童正常的适应性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会对所处的环境逐渐适应,并在做游戏等活动中,主动发展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却很难适应新环境。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仅有可能延续至成年,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方式等。 儿童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

  • 早期教育的15个重点
    早期教育的15个重点

      早期教育是指在宝宝生命的初始阶段(通常指0~6岁),利用大脑半球急剧增长、分化的有利时机,挖掘潜能,使之早慧,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归纳来说,有15个早教区域,这15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但不是平均进行,而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培养宝宝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1。训练感觉器官   视觉:新生儿所在的房间要宽敞明亮,视力所及处要有鲜艳的物品。   听觉:不要避开人的声音,而且要有音乐存在。   嗅觉:让宝宝闻各种各样的气味。   味觉:让宝宝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   触觉:经常抱宝宝,并有意识地用软、硬等不同材质的东西触碰宝宝,让他能够有所感受。  

  • 培养早慧宝宝的秘笈——早期阅读
    培养早慧宝宝的秘笈——早期阅读

    有关资料证明,早慧儿童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从中国古代的王勃、骆宾王、白居易等直至近代的胡适、梁启超、鲁迅、郭沫若等,几乎都是在3、4岁就开始进入阅读的。而在五十年代初的美国,便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全美各州强力推行。 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和教育者接受,较早开始阅读的孩子,智力发展迅速、阅读兴趣和能力高,知道的东西多,个性发展较好,在学习上容易成功,比较容易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但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也非常重要,因为婴幼儿的特点不能独立阅读,怎样保持轻松愉快的让孩子接受阅读?家长怎样参与?幼儿园怎样配合?这是众多教育学家研究的焦点所在,而在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的专家团队们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整套家庭早教阅读解决方案,它就是《布奇乐乐园》。 在早教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常会感到不惑:孩子不识字,怎能阅

  • 八岁男孩做错作业竟打自己
    八岁男孩做错作业竟打自己

    “我儿子竞竞有一个怪行为,喜欢自己打自己,在做错作业后最喜欢用拳头使劲敲打自己的头,还说头痛,是不是脑袋里长什么东西了?”8岁男孩竞竞被妈妈带到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儿科检查,妈妈怀疑孩子是不是神经出了毛病。经脑电图等检查一切都正常,排除神经出现病变的可能。专家认为,孩子这种行为应该是一种情绪障碍,与其生活环境有关系。 果然,经过医生询问,竞竞妈承认自己对孩子管教很严,如果孩子做错作业或做错事,他们夫妇就会给孩子打手板等责罚,竞竞说,与老师相比他更害怕父母。据了解,在夫妇俩严厉的管教下,竞竞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性格却越来越古怪。 儿科主任赵聪敏教授认为,由于父母平时对孩子管教得太严,要求过于完美,无形中给

  • 入园即生病孩子的类型
    入园即生病孩子的类型

      不爱吃菜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引起反复的感冒。   惧怕上幼儿园的孩子   有些孩子对上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的作用,孩子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等现象。可是去医院检查,却发现不了太多的病症。   被加餐的孩子   一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傍晚回来后,不管孩子是否饿,都要哄着孩子吃很多的饭,晚饭里有还有很多肉。这样的饮食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第二天的精力和食欲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大多有家族史,比如爸爸妈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小时候就爱出湿疹。他们发生感冒咳嗽的机会非常多,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穿了或碰了引起过敏的衣物,或吃了虾、螃蟹或其他引起过敏的食物

  • (下)“世上只有妈妈好”,过分依恋也是病
    (下)“世上只有妈妈好”,过分依恋也是病

    接着,我很认真地告诉她,父母疼爱孩子,孩子眷恋父母,是人的天性或本能。至于依恋,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表现,它源于孩子对养育、爱护自己的人的一种信赖感;和由此产生的亲情需要和安全体验。一定的依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一味溺爱,便可能导致孩子的过分依恋。一旦暂时与亲人分开,就会哭泣、吵闹,或闷闷不乐,与其他人疏远,行为异常突出。少数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症状,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这与一般孩子离开亲人后的通常反应不同,是一种病态情绪。  小陈听了,也认真起来,说:“唉,我先生也经常在电话里劝我别太宠爱孩子,可惜我没当回事。”  我说:“也不完全是你的责任。书上说,儿童分离性焦虑症与患儿的个性弱点有关,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父母患

  • (上)“世上只有妈妈好”,过分依恋也是病
    (上)“世上只有妈妈好”,过分依恋也是病

    同事小陈有个宝贝女儿,小名叫菲菲,快3岁了。那天小陈带她到办公室来玩,大家见她长得漂亮,这个想亲亲,那个要抱抱。可是菲菲却像一只可怜的小老鼠,躲在妈妈背后,任大家怎么哄、怎么骗,就是不肯与大家亲近。   菲菲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很难照顾家里。因此孩子一出生,小陈就一直请假没上班,全副身心呵护小菲菲。小陈爱孩子,真的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母女两人日夜厮守,跟怀孕时相比,简直就差一层肚皮了。  不久前,单位通知小陈上班。小陈心中很是不舍,成天唉声叹气的,生怕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苦着脸对女儿说:“到了幼儿园,就见不到妈妈了,没有人保护你了。”思来想去,万不得已,最后终于狠狠心,流着眼泪,将菲菲送进了幼儿园。   菲菲进了幼儿园,更是一刻也离不开妈妈。还没进大门,就紧紧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一进大门,就哭个不停,差点憋过气去

  • 宝宝恋母情结真假辨别
    宝宝恋母情结真假辨别

    “宝宝有话说”专栏特邀儿童心理学专家鲁杰主持。她以生动的形式和新鲜的视角,向爸爸妈妈展示宝宝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宝宝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更正确地引导宝宝健康成长。   敦敦是不是有恋母情结?   一首广为传唱的歌中唱道:“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的确,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依恋妈妈。于是,有不少妈妈(而且都是男孩的妈妈)发现,儿子太依恋妈妈了,并且为之苦恼:是不是儿子有“恋母情结”啊?   敦敦妈就有这种担心。   这不,都快上幼儿园了,敦敦还每天一刻不停地缠着妈妈。有时,妈妈觉得敦敦太依恋自己简直就是麻烦人。每次妈妈外出回来后,敦敦都特别开心,他会细心地摸着妈妈的衣服边,一遍又一遍,还目不转睛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闪亮。如果妈妈背着包,他会立即接过来,把包紧紧抱在怀里不撒手。特别是晚上,只

  • 宝宝入园,该准备什么
    宝宝入园,该准备什么

      新的一批小宝贝就要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涯了。这对这些宝宝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会掺杂着宝宝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家长们于心不忍的无奈,这期间必将伴随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难以入眠……   许多家长迫切想知道怎样为即将迈入幼儿园的宝宝做全面的准备。那么,作为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度过这样一个转折期呢,首先,做好如下准备! 生活准备:提早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吃饭:有些宝宝因为进食速度慢而吃得少,有些宝宝因为囫囵咽下而造成消化不良,或是卡喉引起呕吐,甚至造成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对吃饭慢的孩子,父母应限定用餐时间,逐渐缩短到半小时左右为宜。幼儿园不会给任何人开小灶,宝宝挑食千万不能

  •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婴儿期抓起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婴儿期抓起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这也是教育进步的一个标志。心理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要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从婴儿抓起。其实,从生下来起,婴儿就开始主动与人交往了,每一声哭、每一个笑脸、每一个动作,都是主动交往的信号。这种主动性很宝贵,父母不能漠视和冷淡它,这是孩子长大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特别是生下来6——22个月,是婴儿依恋关系敏感期,需要固定的依恋对象。这个角色往往由母亲来充当。这时的母爱自然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 莫让孩子患上“宠儿综合征”
    莫让孩子患上“宠儿综合征”

      专家告诫:如果父母不注意对独生子女进行品德教育,很可能会使孩子患上“宠儿综合征”。其表现包括: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缺乏纪律、意志薄弱、言行不一等。   父母对子女爱的表达要有理智,有节制。过分溺爱孩子,只会使孩子产生优越感和“以我为中心”的心理,从而在生活上养成挑吃挑穿、不尊敬长辈、懒懒散散等不良行为,甚至行为放纵、蛮横,听不进别人的劝诫和批评。   教育被宠坏的孩子时,家庭成员要有统一的态度,尽量避免孩子犯了错后出现:爸爸要教训孩子,而奶奶却站出来做孩子“保护伞”的情况。   另外,针对4~6岁孩子好动、好奇心强、模仿性强、依赖性大等特点,父母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 父母生存质量影响儿童心理发育
    父母生存质量影响儿童心理发育

      黑龙江省新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满足家庭成员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尤其是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项调查是由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哈师大教育系等共同施行的。专家们选择了四所不同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城乡小学,对近2000名学龄儿童的智力、个性和行为发育水平进行了测试与评价,并对其父母进行了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父母的生理健康程度越高,心理状态越积极,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也越能得到显著的提升。父母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四个方面得分越高,儿童个性发展越是趋于外向,这说明父母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积极、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良好以及满意的周围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确实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本次调查还表明,父母生存质量(如父母健康状况差、睡

教育热词

更多>